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1):127-128
<正>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承办的"环境悬崖与社会转型发展学术论坛"于2015年9月19—20日在成都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科院、东南大学、四川大学、内蒙古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40所高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华南理工大学主办,华南理工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承办的首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的中青年南方论坛于2004年12月10-13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召开。来自北京、武汉、长沙等祖国各地的70多位中青年学者和专家欢聚一堂,会议收到论文近50多篇,先后有30余人在大会上作报告。华南理工大学学校党委副书记陈建新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广东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颜泽贤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刘啸霆教授,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吴焕泉秘书长到会并讲话。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青年委员会主任张明国教授从日本发来贺电。  相似文献   

3.
2011年7月22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联合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资助的两岸青年科技工作者生物技术伦理与社会规制论坛在中国农业大学国际会议中心顺利举行。  相似文献   

4.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26(5):106-106
首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计划于2004年11月中旬在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召开。论 坛的主题为: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与社会研究。  相似文献   

5.
2011年8月21日至22日,2011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高层论坛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创新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中共中央党校育园楼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创新专业委员会与中央党校哲学部科学技术哲学教研室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党校系统、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企业、媒体的100余位专家学者、记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12月1-3日,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华南理工大学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下称"高研所")、华南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主办,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物理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协办的高研所成立大会暨首届哲学与科技高层学术论坛在华南理工大学成功召开。开幕式由高研所所长吴国林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张江  相似文献   

7.
<正>2022年8月20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与社会发展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承办的“工程与社会正义学术论坛”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与社会发展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云端召开。来自全国高校100多位学者参加会议。“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与社会发展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首先举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长赵月刚介绍了八届七次常务理事会关于成立工程与社会发展专业委员会的决议,并主持大会选举投票环节。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术语》2010,12(4):F0004-F0004
2010年6月27日,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商务印书馆联合主办的“海内外中国语言学者联谊会——首届学术论坛”在商务印书馆礼堂召开。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不是盲目的"科学技术决定"主义者,在他看来,技术与生态相容。对于生态危机,技术难辞其咎,但是科学技术仍是解决这一危机的重要手段。马克思的科技观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就在于:尊重自然、尊重技术,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多采用节能环保技术。  相似文献   

10.
“科技与社会”:哲学抑或其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科技与社会”早已成为科技哲学中一个相当活跃的研究领域,然而,关于它的学科性质迄今依然未见辨明。本文认为,“科技与社会”既与科学社会学迥然相异,也与STS界限分明。“科技与社会”的学科定位当是哲学性质的。主要理由有三:(1)“科技与社会”是科学观的主要组成部分;(2)保持“科技与社会”特点的需要;(3)增加“科技与社会”理论深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2-19-21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河北师范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共同发起,河北师范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承办的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学术研讨会在石家庄市召开.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办,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11月22日至23日在湖北省襄阳市隆重召开,来自19个省市的高校、党校、军校、科研院所、出版社等单位的90余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出席了会议。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董春雨教授莅临会议并在开幕式上致辞,代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对大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充分肯定了科技文化专业委  相似文献   

13.
14.
由东北工学院青年跨学科研究会发起的首届全国青年“技术与社会”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8月24日至28日在沈阳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正式会议代表共70人,列席代表10人,其中大多数是近几年毕业的研究生和大学生,也有在读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等,提交会议的论文有50余篇。会议期间,代表们主要围绕着三个议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这就是:1.技术论;2.技术与社会的关系;3.中国目前的技术发展和技术评估以及技术战略问题。在讨论中,大家提出了一些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很有意义的命题,例如:关于引进技术的社会环境、技术的民族性和民族化问题等。有的同志还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讨论了五十年代后  相似文献   

15.
16.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建设”都属于科技术语范畴,但内容涉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今天,它们已经逐渐深入社会生活,成为人们一般的科学常识。这里,我愿意从这两个词语的科技意义与社会应用相结合的角度参与讨论。语言,包括语音、语法、词汇三个部分,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其中,词汇的变化速度较快,尤其在发生社会重大变革和科技飞速发展的时期更是如此。当前词汇变化的显著特点是,由大量的科学技术的新概念、新事物产生大量的新词新义,而且许多又很快地引申为一般的语词义。例如,“同步”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随时间变化的量在变化过程中保持一定的相对关系,如:同步卫星;后也泛指相互关联的事物在进行速度上协调一致,如:产值、利润和财政收入同步增长。我们在讨论“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建设”的说法、用法是否科学准确之前,不妨先来考察一下“生态”、“环境”、“建设”的词义及其变化。“生态”,就严格的学科意义,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相互关系的总和,现在已引申到其他领域,如:政治生态。“环境”,原指环绕所辖的区域,此义古已有之,如《元史·余阙传》:“环境筑堡寨,选精甲外捍,而耕稼于中。”后来指周围的地方,如:环境优美。又指围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现在“环境”还指周围的情况和条件,适用范围更加宽泛,如:投资环境。可见,“环境”是个多义词,只说“环境”往往还不能明确所指,一般要加上其他语言成分才行。“建设”,它的基本义是设置、创立,在现代汉语里指创立新事业、增加新设施,如:经济建设、建设美好家园。也用于引申义,如:思想建设。引申义的“建设”,就不局限于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了,也不局限于架桥修路,盖楼建厂,而是从整体需要出发,有增加,有减少,有调整,等等。综合上述内容,我们不难看出,“环境”并不等同于“生态环境”,也就是说,用“环境”替代“生态环境”显然不妥。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生态环境”是否与“自然环境”等义呢?人们通常认为,“自然环境”是不包括人类在内的,即人与自然环境为两个不同的客体,而“生态环境”则包括人类在内,是生物和影响生物生存与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因此,将“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加以适当的区分,有利于科学概念的细化,也比较符合社会公众的认知。如果“生态环境”这一词语能够成立,可以继续使用,我们就要进一步分析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我认为,从语言结构上,把它看作偏正词组较为合适,意思是基于生态关系的环境。当然,“生态环境”也可以认为是并列结构,但相比之下,那就不如直接用“生态与环境”表述来得清楚了。如果“生态环境”这一词语能够成立,可以继续使用,我们又认同“建设”一词的引申义用法,那么,“生态环境建设”也就可以继续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它应该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基于生态关系的环境的建设,从语言结构上说,“生态环境”依然为偏正关系;另一层是生态建设和环境建设,从语言结构上说,“生态环境”则为并列关系。为了使这两层含义不至混淆,将它们分别称为“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与环境建设”也不失为一个办法。如果“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与环境建设)”都可继续使用,我们再来考虑它们的翻译问题。众所周知,汉语词汇和外语词汇并非一一对应,一个汉语词对应几个外语词,或者一个外语词对应几个汉语词,是很普遍的现象。翻译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词义,其次要考虑双方语言表达的差异,尽量避免直译,更要避免硬译。只要把握住术语的科学内涵(包括不同层次的内涵),同时于翻译技巧上再下一些工夫,在国际交流中是能够作到准确而顺畅的。以上两个术语,无论是继续保留,还是逐步改正,都要慎之又慎。既要充分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也要照顾到社会应用的实际情况,二者缺一不可。语言有它的经济原则,即尽可能用最少的语言传达最多的信息。假使不准备继续使用“生态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与环境建设)”,就需要寻找更为妥帖的术语来替代它们,最好不是一个复杂词组或者一个句子,因为那将不便于称说,不便于固化,不便于收入词典,也就不便于在社会上推广普及。确定术语新的规范,特别是改动通行已久的原有术语,社会公众能否接受,接受到什么程度,也是我们必须注意的问题。比如,有个地学术语叫做“喀斯特”,最初定名为“喀斯特”,后来改为了“岩溶”,再后来又改回作“喀斯特”,但中国科学院的岩溶研究所至今没有改名,他们为什么坚持不改呢,到底怎样称呼才合乎规范呢,叫人不免心生困惑;又如,“光盘”一词已经在社会通行了二十几年,几乎妇孺皆知,前不久,计算机科学名词将其规范为“光碟”,因而遭到了一些语言学者和辞书工作者的批评,原因是,“光盘”是普通话词语,而“光碟”则为方言词语,不应该以方言词作为事物的正称。以上事例,都值得我们思考、借鉴。当术语的定义及表述在学界产生不同见解时,大家坐下来,认真地展开学术讨论,这本身就体现了科学、求实的态度。我向钱正英、沈国舫、刘昌明三位院士表示由衷的敬意,相信我们的讨论一定会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意义与社会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建设”都属于科技术语范畴,但内容涉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今天,它们已经逐渐深入社会生活,成为人们一般的科学常识。这里,我愿意从这两个词语的科技意义与社会应用相结合的角度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联合主办的《科学技术文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1月19日至20日在武汉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这一主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9.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10):79-80
2004年5月26日由中国科协调宣部与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联合主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学术研讨会。首都各界专家学者80余人与会,并从科技与社会的视角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很好的理论论证和对策建议,现本刊选取部分论文发表。  相似文献   

20.
为了纪念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100周年,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西安交通大学于2005年12月25日联合举办了“国际物理年”西部论坛。来自西安地区高校、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论坛的主题是“物理学与经济、社会发展”。论坛由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王宏波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