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印度比哈尔邦莫塔里市,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的故居经历了多年荒废,终于要变成一家官方认证的纪念馆了。不久前,莫塔里市的官员还为它举行了奠基仪式。然而,令人惊愕的是,在这里纪念的却是圣雄甘地,奥威尔则得不到半点关照。莫塔里市奥威尔纪念委员会主任德奥·布里叶·穆克希尔奇对这个奠基仪式称为抢地活动。慈善组织扶轮国际印度分社负责人,也给当地政府艺术和文化部门发了抗议函,可后者在回信中重申,甘地纪念馆的建设将  相似文献   

2.
柏拉图提出了信念、真和辩护三要素的知识定义,该定义无法将各种类型的技术知识纳入其中,且"三元论定义"的"葛梯尔问题"同样也存在技术知识之中。有效性是技术知识的主要特征,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以有效、信念和辩护为三要素的技术知识定义,使各类型的技术知识都统一在这定义之下。技术知识在人的技术实践下,以成功物化为技术人工物作为标准为其有效性提供辩护,且可通过人们的使用进一步检验技术人工物是否有用。对技术知识的定义及"葛梯尔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促进了对技术知识的认识论探讨,而且丰富了技术知识与技术认识论的关系内涵。  相似文献   

3.
日常语言哲学学者巴兹认为目前主流分析哲学惯用的案例方法中预设的"理论者问题"与日常实践脱节。通过考察知识定义和知识归赋案例中的"理论者问题",巴兹认为知识论案例中的"理论者问题"缺乏具体的意图和旨趣。立足于此,他持一种激进的不连贯论,即:当下哲学实践中的理论旨趣与日常关切脱节。另一位学者多伊奇反对巴兹界定"理论者问题"意义的方式。本文主张,即便接受巴兹对"理论者问题"的界定,知识归赋案例中的"理论者问题"与日常问题仍具有交集,鉴于此,我们可以捍卫一种温和的连贯论。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乐园”中的“阴影”:网络社会问题的面相与特征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网络以及相应的网络社会生活的出现,既为人类展现了一种美化的“数字化生存”的前景,同时也导致了各种各样非秩序化的、病态的网络行动和网络社会现象──网络社会问题的出现。作为一种在网络社会的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被人们普遍而广泛地感受和认识到的网络病态社会现象,网络社会问题在网络变迁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形式与面相,呈现出了其不同于一般性社会问题的特征,由此也就构成了网络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项目。  相似文献   

5.
知识的事实性问题是当代知识论的研究热点。知识论学者普遍认同知识是认知主体所知道的东西,知识的事实性条件是知道P,这一事实性主张受到"知道"的"事实性神话"理论和"事实性难题"的诘难。知识不等于知道,基于对知道的事实性的反驳不足以否认知识的事实性。相反,通过对知道的意义进行界定和对知道的使用领域进行划界,能够为知识的事实性提供合理的辩护。  相似文献   

6.
“博客,那些自助记者,向大媒体证明,进入门槛不再重要。播客自己掌控广播,他们自己动手做节目放在网上。”(播客网2006年3月3日)这里出现的“博客”一词是2005年评选出的十大流行语之一。在新浪网2005年12月15日举行的首届中国“博客”大赛颁奖礼的热闹中,在该大赛“不‘博’不  相似文献   

7.
论技术创新网络中的中介组织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重构国家技术创新网络中,如何认识中介机构的功能作用,是当前相关研究的较薄弱环节。本文首先研究市场经济体制中现代技术创新特征.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得出中介组织在国家技术创新网络中具有三大功能沟通粘结、咨询服务、协调重组。然后剖析我国中介组织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政府改革与职能转变角度,提出发育我国中介组织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8.
技术创新理论已经成为当代自然辩证法的教学内容之一,但是它在充实这一教学领域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关的理论问题,需要认真考察二者的内在联系,确定技术创新理论在自然辩证法中的位置和教学方法,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高等院校连续扩大招生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飞跃,使中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的转型.尽管学术界对扩大招生给予了肯定,但由于一系列社会因素的影响,加之我国高等教育本身在发展中存在的缺陷,扩招所产生的负面效应--"知识失业"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高等院校连续扩大招生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飞跃,使中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的转型。尽管学术界对扩大招生给予了肯定,但由于一系列社会因素的影响,加之我国高等教育本身在发展中存在的缺陷,扩招所产生的负面效应——“知识失业”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  相似文献   

11.
“知识工人”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知识工人”出现的历史必然性,对“知识工人”的实质进行了探讨,提出“知识工人”的出现特异致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差别的消失的论点,最后论述了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一大批知识工人。  相似文献   

12.
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阐述了传统真理观的局限性。人们确实需要重新审视关于真理的一些问题。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与其说是一种传统的相对主义或一般意义上的相对主义,不如说是一种特殊的相对主义。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是历久弥新的重大问题,如何理解"本土"与"异域"之间的知识融通,也构成探讨"西学东渐"与"西器东渐"的重要议题。透过晚清"采西学"中的"显微镜知识"与本土回应的历史文本,或可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无论是"走出去"的国人"海外奇谈"式的记述,还是"引进来"的"西书"呈现出的不同的知识分类和知识认知方式,均呈现出"旧识"与"新知"之间的往还,这其中包含着"显微镜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的复杂历史情节,这也是审视中西文化之调适与回应的枢机所在。  相似文献   

14.
博物学历史悠久、内容繁杂。学界对博物学在历史发展中是否出现过"断裂"进行了广泛的争论。迈尔、法伯及罗杰等科学史家认为,生物学的基本问题没有变化,因此生物学的历史应该是一部连续的历史。另一方面,福柯、阿什沃斯等人从哲学和认识论的角度出发,认为自文艺复兴以来博物学经历过若干次断裂,形成不同的阶段。博物学的问题旨趣在不同的阶段有很大的差别。本文以连续论者迈尔和断裂论者福柯为主要考察对象,分析和评判其主要观点,力图将断裂问题置于编史学的视角下理解。结论认为,"断裂"不是生物学或生物学史问题,而应该看做一个编史学问题。关于"断裂"的讨论有助于拓展博物学史及科学史研究的多元视角。  相似文献   

15.
"博客,那些自助记者,向大媒体证明,进入门槛不再重要.播客自己掌控广播,他们自己动手做节目放在网上."(播客网2006年3月3日)  相似文献   

16.
论技术创新网络中的介组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重构国家技术创新网络中,如何认识中介机构的功能作用,是当前相关研究的较薄弱环节。本文首先研究市场经济体制中现代技术创新特征,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得出中介组织在国家技术创新网络中具有三大功能:沟通粘结、咨询服务、协调重组。然后 剖析我国中介组织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政府改革与职能转变角度,提出发育我国中介组织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7.
卡尔·雅斯贝尔斯从对科学的哲学和全体知识的批判入手,揭示了现代科学和哲学相混淆的现状。他在理清科学的划界标准和科学的界限的基础上,指出了科学和哲学各自的独立性。科学与哲学既不能相互混淆,彼此又相互依赖,明确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将有助于达到二者的真正统一。  相似文献   

18.
论知识分享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知识分享指知识由知识拥有者到知识接受者的跨时空扩散过程,它构成了知识流动和创新的基础。作为过程的知识分享要求加大和完善知识交流;作为实体的知识分享要求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应注意在知识分享者知识权利人的经济利益之间保持均衡。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分享应成为企业知识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知识生产关系是随着知识生产力的发展及所有权的重点由财产所有权转向知识所有权而逯步生成的。它一经形成便有着相对于物质生产关系的独立性,对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导致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新的变化,并给社会主义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研究知识生产关系,是正确把握时代问题、促进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运用网络科学前沿方法,探寻现实网络幂律分布的起源与演化机制,是近年来国外马太效应研究的重要进路。物理学家Barabási和Albert于1999年提出择优依附机制:在网络扩张过程中,新入网节点倾向于依附已有诸多连结的节点。20年来,网络科学家通过择优依附描述现实系统中的优势积累过程。这些研究显示,科学界的马太效应稳健而普遍:科研合作网络遵循次线性择优依附,引证网络遵循超线性择优依附。如今,马太效应与择优依附已彼此相连、密不可分,然而在国内依然亟待学者扩展、深入和充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