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漫长的生物进化历史中,大量形形色色的昆虫物种曾经出现在地球上。它们中的许多种类在我们人类到来之前就已经消失,化石成为我们接触它们的唯一途径。通过这些大自然印刷在石头上的《昆虫记》,我们终于有机会阅读这些远古小精灵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我爱大自然中的每一种生物,尤其是昆虫。它们以纷繁的种类和千姿百态的变化深深吸引着我,它们能让我深切地感悟自然的奥妙。现在我要和大家分享一本我正在读的书.它叫《昆虫传奇》。这是一本讲述昆虫世界精彩故事的科普读物,它以其平实的文字,清新唯美的画面和轻松幽默的叙述让我着迷。  相似文献   

3.
编读往来     
马年刚到,编辑部又收到不少热心读者的来信。以下选登其中两封,并向广大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大自然探索杂志社: 春节好!我是《大自然探索》的忠实读者,非常热爱大自然和野生动物。在黑龙江有很多湿地、森林,但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影响了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这是整个地球的悲哀,也是人类的悲哀。如果我们人类不抓紧保护,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很多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那么,以后只能在这些刊物和照片上看到了,所以我便买或搜集一些关于大自然和野生动物之类的书刊收藏,《大自然探索》是我收藏之列,我们黑龙江办的《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4.
正胆小的人见到六条腿的昆虫时常常会发出惊声尖叫,但有些模样奇特的昆虫在让人厌恶害怕的同时,也让人感叹大自然的奇妙造化。这些昆虫奇特的身体形态令人费解,连科学家也不知道为什么。长颈象鼻虫这种昆虫被叫作"长颈象鼻虫"的原因显而易见。只要看看这小家伙伸出来的比身子还要长的脖子,就知道它是名副其实的长颈昆虫。雄性长颈象鼻虫的脖子比雌性更长,长脖子是它  相似文献   

5.
编读往来     
《大自然探索》2001,(6):73-73
初识《大自然探索》是在一张全国报刊的征订广告上,在密密麻麻的报刊名字中间,“大自然探索”五字深深地吸引了已步入高中校门的我。我对大自然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只为“探索探索大自然”。于是我当天就去邮局买了一本。 没想到,我第一次看《大自然探索》就再也收不住了。一个色彩缤纷,精彩奇妙的大自然展现在我的眼前,我仿佛于狭小的课堂飞到广阔的大自然之中,搭乘上潮流的快车,我的眼睛亮了,心也亮了。我真高兴,能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找到这个使我增长见识的朋友。 我决定订阅这份杂志,但一心望女成龙的父母怎肯让女儿去订阅这种…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人们知道,有许多昆虫会飞,哺乳动物蝙蝠也会飞。然而大自然神秘莫测,有些动物竟然一反常态地飞起来,堪称自然界一大奇观。  相似文献   

7.
"哎呀……虫子!"感觉六条腿的昆虫在身上爬时,多数人都会有这样的反应.其实,我们对于虫子的这种厌恶和排斥是很不理性的.事实上,绝大多数昆虫对于我们而言,是完全无害的.如果没有它们,那么我们和地球上大多数其他复杂生命将处境堪忧.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人们知道,有许多昆虫会飞,哺乳动物蝙蝠也会飞.然而大自然神秘莫测,有些动物竟然一反常态地飞起来,堪称自然界一大奇观.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2017年第1期曾在封面"特别策划"刊载了著名昆虫学家赵力老师的文章,讲述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世界最大水生昆虫——越中巨齿蛉"的发现故事。2017年9月我们又惊喜地获悉,赵力老师发现的"世界最长昆虫——中国巨竹节虫(拉丁学名Phryganistria chinensis Zhao)"再创吉尼斯世界纪录!下面,我们请赵力老师讲讲世界最长昆虫的发现故事,以及该昆虫的奇特"身世"。——编者  相似文献   

10.
正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是密切相关的,比如植物和昆虫。一般我们会认为,昆虫会对植物产生危害,因为很多昆虫会吃植物,而植物似乎没有还手的余地。其实是你想得简单了!植物与昆虫间"相爱相杀"的关系可谓是一场难得的大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植物与昆虫间的恩怨情仇。植食性昆虫是植物的仇敌吗  相似文献   

11.
编读交友     
《大自然探索》2004,(10):1-1
《大自然探索》的读者中有很多是自然爱好者尤其是动物爱好者,就像给我们写信的“瞌猪熊”和黄保坤。他们会提出很多关于动物、关于自然、关于环保的问题,我们将尽力作答,必要的时候也会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帮助解答。本期我们请到著名昆虫专家赵力为自称“瞌猪熊”(一个非常好玩、也非常难解的名字)的读者朋友解答有关昆虫的体型和颜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雪野寻虫记     
正冰天雪地的严冬,在人们的常识中,是昆虫活动的禁区。滴水成冰的季节,我也觉得作为变温动物的昆虫,应该早已经冻僵,不可能在外面活动。然而,在2018年春节前都江堰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两次考察,彻底颠覆了我的认识,我目睹了茫茫雪野里那些生机勃勃的精灵……装着防滑链的越野车在林海雪原中缓慢地前行,熟悉路况的司机师傅告诉我们,这条冰雪覆盖的盘山公路上,只要车速超过10  相似文献   

13.
钱塘江沿岸一带沙地平坦,气候温润,河沟众多,植被丰富,有了这么好的自然条件,这里就成了众多昆虫的栖息之地。特别是每年夏秋之际,昆虫们更加活跃异常,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一切。  相似文献   

14.
是她,使我们这群身陷囹圄的囚子获得了知识;是她,教会了我们进行思考;是她,让我们学会了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大自然中一切有生命的物种;是她,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思"觉冲击。她就是您--《大自然探索》。  相似文献   

15.
大自然是一本我们一辈子也读不完的书。许多生命的奥秘就隐藏在一些看似平常的表象后面。猪笼草是一种植物,静静地长在那里,看起来也没什么特别,可它却能抓住蚂蚁和会飞会跳的昆虫,并为它们设下了一个个绝妙的陷阱,使它们一步步走向死亡……  相似文献   

16.
昆虫帝国     
正昆虫,从远古走来,别看它们渺小、貌不惊人,可它们遍布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在空中、陆地上或是水里,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在地球上已知的动物中,有四分之三都是昆虫!昆虫,已经经历了上亿年的进化,它们以小搏大,绝对是这个地球上把自己经营得最成功的生物。昆虫为何能如此成功地"统治"地球?  相似文献   

17.
编读往来     
<正>大自然探索编辑部:我是《大自然探索》的一个老读者,自从发现并喜欢上这本"揭示自然奥秘,再现探索历程"的科学月刊后,一直把她视为我的文化生活方面的宝贵财富。因为这本16开80页全彩科学月刊,非常通俗地介绍了自然科学的知识;有力地帮助人们清除了迷信的、愚昧的糊涂思想。这样一来.也使读者的精神世界达到了丰富多彩。自2006年第1期开始至2012年12期为止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5月26日,在四川青城山发现的一只越中巨齿蛉,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管理团队正式认定为"世界最大的水生昆虫"。6月1日,该昆虫的发现者、著名昆虫学家(也被誉为"中国的法布尔")、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收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我们为赵力老师所取得的这一重大发现感到由衷地高兴。本刊特约请赵力老师给我们讲讲"世界最大的水生昆虫"——越中巨齿蛉的发现故事。  相似文献   

19.
当晨曦的第一缕霞光透过层层薄雾,照射在这座世界闻名的抚顺露天煤矿时;当清晨的第一滴露珠渗透了油母页岩,滋润在这片浩瀚的煤海时,我们仿佛看到了晶莹的琥珀、悸动的昆虫。透过这些带着远古气息的小生命,让今天的人们在了解和探寻远古大自然奥秘的同时,又增加了无尽的奇思与遐想……  相似文献   

20.
落叶之美     
杨斧 《大自然探索》2016,(10):46-51
正在深秋的蓝天碧空之下,五彩缤纷的秋叶成了大自然谱写的曼妙旋律。"霜重色愈浓",美景不胜收。在这首大自然的"秋之歌"中,每一片秋叶都在奏出自己的音符,那么,这些音符为何如此变幻无穷?在这张大自然的"调色板"中,每一片秋叶都在作画。那么,这些大手笔又是如何自然天成的?而当我们走进彩林,走近美景,又如何收藏一枚落叶,让美景永驻,让落叶之美永系于心?请听植物专家杨斧老师向我们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