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标月球     
尤金·塞尔南(Eugene Cernan)这个名字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也许只有那些痴迷于太空探索的太空迷们才能记起他的名字。其实,塞尔南先生和鼎鼎大名的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Arm strong)一样,也曾在月球上漫步,也曾是美国太空探测计划的角色之一。不同的是塞尔南是最后一个登上月球的人,名声也就相应的排在了后面。布什总统目前正盘算着在2020年前重返月球。如果布什总统的计划顺利实施,塞尔南先生仅有的一点儿名气也将无法保留了。首要的问题是,去那儿干什么?接下来是,新上任的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迈克·格里芬(M ikeGriffin)先生如何去…  相似文献   

2.
20世纪60年代美国"阿波罗u号"首次登月,为人类探索月球揭开了崭新的一页.月球与地球相距384 400 km.显然,如果用宇宙飞船或卫星等作为运输工具,将人类开发月球的各种设施直接从地球运到月球,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于是,航天科学家建议,在地球与月球之间建设一个空间站,作为登月的中转站.  相似文献   

3.
张红艳 《科学之友》2009,(11):28-29
20世纪60年代美国"阿波罗u号"首次登月,为人类探索月球揭开了崭新的一页。月球与地球相距384400km。显然,如果用宇宙飞船或卫星等作为运输工具,将人类开发月球的各种设施直接从地球运到月球,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  相似文献   

4.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相距约38.4万km,是21世纪人类开发宇宙的第一个目标.目前,人类已经制定出再登月球的时间表,计划于2050年前后,在月球上建成一座可供10万人生活的"月球城市".我国自2003年以来,已经成功发送了3次载人飞船,在21世纪中期将发送登月飞船.  相似文献   

5.
"这是个人迈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步!" --1969年7月20日,人类登月第一人、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踏上月球时如是说.这句话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经典名言.  相似文献   

6.
《科学之友》2009,(10):47-47
"这是个人迈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步!"——1969年7月20日,人类登月第一人、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踏上月球时如是说。这句话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经典名言。  相似文献   

7.
如果地球上真的发生过类似"诺亚洪水"的超级洪水,那么,是什么引发了它?是月球吗? 月球是最靠近地球的天体,但地球人对月球的了解至今仍很不足.1969年7月20日,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科学家本以为从此可以揭开诸多"月球之谜",但结果却相反--"阿波罗"登月把更多的"月球之谜"摆在了科学家的面前.  相似文献   

8.
重返月球     
自1969年美国阿波罗号宇宙飞船首次载人登月成功之后,世界范围内一度出现的"月球热"渐渐冷了下来。然而,经过30年的漫长岁月后,特别是美国的"月球勘察者"号1998年初探明月球两极存在着可支持生命的大量冰态水以后,"空间大国"的科学家和实业家们,最近重新燃起了对月球的热情,提出了"重返"月球的发展计划。这次的计划要比上次只是把人送上去的阿波罗计划更进一步,是要把月球建成人类向外层空间发展的前哨基地。  相似文献   

9.
美国和苏联曾展开一场以月球探测为中心的空间科学技术竞赛.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苏联共向月球发射了32个探测器,这些探测器或逼近或登陆月球,取得了丰硕成果.期间,美国也向月球发射了21个探测装置.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实现了人类登月之梦,在月球探测中取得最辉煌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人类将建立“月球城市”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对月球的观察研究贯穿了人类整个文明史。20世纪50代,美国和前苏联在月球探测方面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1969年7月,人类实现了登月梦想。1972年,有6艘“阿波罗”号宇宙飞船载人登月,对月球进行了大量科学试验和测量,并取回了约380k斤的月球样品。随着对月球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认识到,月球空间和表面具有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独特资源,月球的土壤和岩石里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能源与矿产资源,月球是人类向外层空间发展的良好基地和前哨站。于是,…  相似文献   

11.
登月火箭双点燃自1959年苏联发射“月球1号”开始对月球近距离观察,到1961年5月,美国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再到20世纪末的几十年中,美国宇航局组织6次登月飞行,在月球上采集了382千克的土壤和岩石,进行了上百次试验,发现月球上除有些冰、稀士、氦-3外,什么也没有。人类开发月球,寻找矿藏的计划,从此由热变冷。进入21世纪,月球探测在一些企业家的推动下,又出现高潮。中国启动了嫦娥工程,要在2006年底发射绕月卫星,搜集月球资料,进行月球土层厚度探测等活动。美国航天局决定2018年再次登月飞行,各项研究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印度、日本…  相似文献   

12.
人类成功登上月球的历史性一刻发生在1969年7月20日,然而,更早的登月理想却在几千年前就已经产生并流传。从中国的嫦娥奔月,到希腊的卢奇安登月故事,几乎一直延续着这种登月情愫,几无中断。在20世纪30~40年代现代航天大幕拉开之前,登月的梦想鼓舞着航天大国向天体月球进发,并在月球之巅一决雌雄。  相似文献   

13.
声音     
正"想说服美国公众连续数年拿出全国预算的4%将人送上月球可是一件疯狂的事情,因此事先必须进行宣传。"——大卫·米尔曼·斯科特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成功地实施并实现了月球探索,同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也将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地"推销"给全美国公众。由于登月计划是一个历时长久而且收益模糊的项目,因此如果不能得到公众的长期支持和政府的资金投入,登月和太空探索都将很快走入死路。自从项目开始就不停地在为太空计划对社会进行  相似文献   

14.
<正>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登陆月球,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踏上了月球表面,迈克尔·柯林斯驾驶哥伦比亚号指令舱环绕月球飞行。"这里是静海基地,‘鹰’着陆成功"成为阿波罗登月事件中最热流行语之一,‘鹰’指的是鹰号登月舱。阿波罗11号成功登月也为阿波罗的另外5次登月奠定了基础。阿波罗每一次登月都对着陆点做了精心的研究,并开展了  相似文献   

15.
在21世纪实现登月生活的宏伟计划已经开始实施。在月球表面建立基地计划中的两个重要任务,即月球上的生命维持系统中的"空调"和"高效率的氧气供给系统",以使人能  相似文献   

16.
1958-1976年,美国和苏联掀起了第一次探月高潮.在19年间,两国共发射83个月球探测器,成功率达55.5%.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实现登月,人类首次踏上了月球.随后.美苏又进行了多次载人和不载人登月取样,获得了珍贵的月球样品和海量的科学数据,月球探测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锐·聚焦     
<正>"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五千年来,中国人对月球歌之咏之,祭之拜之。进入现代社会后,却是美苏两国在上世纪中叶发起了一轮登月竞赛,之后归于沉寂。如今,沉寂了几十年的月球又将不寂寞。中国人描绘了几千年的美丽"嫦娥"将再次带去地球人的问候……  相似文献   

18.
载人飞船要发射到月球上,必须按登月轨道飞行。因为月球没有大气层,飞船飞抵月球后,必须用发动机减速,才能实现软着陆。登月轨道从理论上说,可以有直接登月、环地登月、环月登月3种。直接登月轨道是一种最简单的登月轨道。直接登月轨道从理论上说,可以是直线、椭圆、抛物线、双  相似文献   

19.
杨骏 《科学之友》2009,(10):3-3
许多人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苏月球探测竞赛记忆犹新,当时双方都发射了数十个探测器,美国甚至实现了人类的首次登月。此后,月球沉寂了多年,并逐渐淡出了人们太空探索的视线。然而,月球在时隔数十年后,又迎来了人类的探测热潮。如果说人类首次探月  相似文献   

20.
探月回顾     
《科学之友》2006,(5):47-47
1958年-1976年美国与前苏联一共发射了83个无人月球探测器。 1969年“阿波罗11号”实现了人类登月之梦,在月球探测中取得最辉煌成果。这一年,先后有12名宇航员踏上月球,并向地面带回440kg的月岩样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