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荆其一 《科学通报》1976,21(2):74-74
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是近代气象科学中的一个重大发展.目前在气象卫星上已能装置电视摄像,可见,红外辐射计,微波辐射计等仪器设备,以获得全球的地面温度、大气温度垂直分布、云系和降水强度的气象资料,这对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监视台风等危险天  相似文献   

2.
斯公望 《科学通报》1985,30(8):608-608
气象卫星的发射,给气象资料的收集开辟了新的纪元。气象卫星对大气的遥感探测正在气象业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国、欧洲和日本已开展了静止卫星测定云风的业务。云风是热带海洋区域重要的气象资料。一些研究证明:低云风与常规3000呎高度的风相当一致,而且能很好地代表天气尺度环流。许多研究也证明,云风在研究热带环流和数值  相似文献   

3.
风云四号辐射成像仪及其数据在卫星气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淦泉  沈霞 《自然杂志》2018,40(1):1-11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气象观测密不可分,通过气象卫星观测气象是气象预报的重要手段。气象卫星主要分为极轨气象卫星和静止气象卫星两类。辐射成像仪一般是各类气象卫星的核心载荷,用于获取目标不同光谱波段的辐射数据。卫星气象是指对气象卫星获取的辐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利用分析结果进行气象和气候预报。本文重点介绍了中国最新研制发射的第二代地球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辐射成像仪的性能和技术特点,并介绍了辐射成像仪数据产品在卫星气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士元 《科学之友》1997,(11):4-4
今年6月10日升空的我国第1颗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于6月17日定点在东经105°赤道上空轨道上,它是我国第二代气象应用卫星。细心的读者会问,第一代气象卫星"风云一号"与它有什么异同?这还要从气象卫星的种类谈起。气象卫星通常按照轨道分为两类:一类是采用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的极轨气象卫星;另一类则是与地球同步的静止气象卫星。它们在功能上各有所长,在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国防科工局、中国气象局近日联合发布了风云四号A星获取的首批图像与数据,世界第一幅静止轨道大气高光谱图正式亮相。这是由风云四号A星上首次搭载的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获得的,它标志着人类在静止轨道上的大气观测由二维进入三维。据悉,此次还发布了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获取的图  相似文献   

6.
我国于今年6月10日用长征3号运载火箭发射了中国第1颗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此前,我国曾发射过两颗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B。静止气象卫星的主要特点是可以多时次地监测可观测区域内地气系统的动态变化,从而大幅度地提高灾害天气系统的监视能  相似文献   

7.
航天技术是人类利用和开发太空的一门科学技术.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上天,结束了人类百万年来被束缚在地球表面和大气底层的历史,开创了航天时代的新纪元.在这太空广阔的疆域里,有着高远位置、高真空、微重力、丰富的太阳能和超低温等特殊条件,且不受国界限制,可自由飞越任何国家的上空,这些条件为人类提供了研究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前所未有的方便.其中气象卫星可从太空中获取全球范围的气象情报和信息,为监测和预报天气变化提供了可靠而全面的资料,为传递气象信息开辟了快速而形象的通信渠道.气象卫星将会在气象科学领域里显示出不可忽视的优势和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火星探测是当前国家高科技竞争力的标志,世界航天强国均研制火星大气模式,为登陆探测提供气象环境保障.本文描述了我国新一代火星大气模式(global open planetary atmospheric model for Mars,缩写GoPlanet-Mars,简称GoMars)的研制,其中的动力框架完全自主研发,具有二阶精度、能保证质量守恒. GoMars引进并耦合了美国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火星物理过程,具备模拟沙尘、水和CO2的能力.基于我国“祝融号”、美国“维京1号、2号”的实测数据以及国际火星大气全球数据集评估了GoMars,结果表明:GoMars能成功再现3个探测器记录的火星大气独特的地表气压“两峰两谷”特征;在全球地表温度、纬向急流、极区CO2冰和沙尘方面, GoMars也具备良好的模拟性能,可为我国火星探测计划实施提供新的气象环境保障手段.  相似文献   

9.
FY-3卫星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是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 其上搭载了我国自主开发研制的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TOU, 它的主要任务是测量地球大气对太阳紫外辐射的后向散射, 以反演地球大气臭氧总量的全球分布, 为环境监测、气候预报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重要参数. 目前已完成了在轨测试, 取得了圆满成功, 即将交付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进入工程业务化阶段. 本文主要介绍TOU测量原理、仪器概况, 分析了仪器的灵敏度特性, 辐照度测量精度、漫反射板衰变和波长漂移情况以及产品可用性. 结果表明, TOU反演的全球臭氧分布图与OMI的臭氧总量产品一致性很好, 均方根偏差约为5%. 这表明利用TOU观测数据和我国自主开发的反演技术, 可获得满意的大气臭氧总量全球分布数据.  相似文献   

10.
朱抱真 《科学通报》1960,5(1):30-30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气象学会联合召开的大气环流学术会議,于12月8—12日在北京举行。会議听取了“十年来我国的大气环流和动力气象研究工件”、“东亚大气环流的特征”、“西藏高原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和“十年来我国中长期预报的研  相似文献   

11.
《科学之友》2004,(11):15
北京时间10月19日9时20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业务型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C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2.
太空中拍摄到的地球大气照片,可以作为大气脆弱平衡状况的指标;得益于这种脆弱的平衡,生命能够在地球上存在——对于大气科学来讲,2006年无疑是“云团之年”。4月28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了两颗旨在研究各种云团上升和下降之结构因素和具体过程的气象卫星(代号为CLOUDSAT  相似文献   

13.
考虑到大气中不同的组成成分,在射电天文观测中,特别是在低地平高度角观测中,一般把中性大气折射延迟分为“干”、“湿”两部分,并分别构成映射函数解算天顶延迟.中性大气折射的误差按其物理性质来划分可以包括3个因素:大气物理模型与真实大气的偏差;在确定的大气物理模型下映射函数的模型误差;观测站地面气象参数的测量误差及其随时间的漂移.气象条件通常包括地面总气压p_0,湿分压e_0,温度T_0,垂直温度梯度β,对流层顶高度等H_t.理论计算表明,最近由作者提出的UNSW931映射函数与所选用的大气物理规范下“真实”映射函数的偏差可以忽略.本文将主要讨论第3种因素的影响.就UNSW931模型而言,由气象参数的测量误差以及气象条件的变化所引起大气延迟的附加改正△_τ_D_i可以写为.式中△D_i(i=1,2,3,4)是气象参数p的误差△_p引起的△D_i的改变,τ~z为天项方向的大气延迟.τ~z的典型值为2.4m左右.气象参数p的误差△_p在5°地平高度最大可产生相当于150ps的延迟误差,远大于VLBI记录群延迟约30ps的随机噪声误差.这一误差将影响到对VLBI台站坐标和VLBI基线的估算.  相似文献   

14.
大气环境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系统,大气气溶胶及其气态前体物、大气成分及环境要素分布在从大气边界层、对流层到平流层的垂直空间里,具有显著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以及典型的地理环境气候区域特征,影响着空气质量、气候变化.提高大气环境的监测技术水平,发展遥感观测手段,实现对大气环境的在线、快速、立体探测,对于了解大气中各种成分的动态变化过程、源汇机制以及其对环境、气候的影响等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日新月异的激光/波谱技术促进了大气立体监测技术的发展,以光学探测和光谱数据解析为核心的各种立体监测技术以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选择性、多组分以及实时等优势在大气、环境、气象、空间、遥感以及军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光与大气中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吸收、散射、发射等过程,形成了多种探测技术,实现了对大气痕量气体、大气气溶胶、温室气体、大气风场、水汽、温度以及多种大气污染成分的快速、实时探测,并通过光波的遥感特性,在地基、车载、机载及星载多平台上对大气多种成分、大气参数进行多尺度的探测.  相似文献   

15.
大气臭氧垂直分布的直接测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庚辰 《科学通报》1992,37(9):863-863
长期以来,大气中的臭氧及其变化始终是各国有关科学家们最关心的研究课题之一,而臭氧浓度在大气中的垂直分布特征又是臭氧研究的重要内容。到目前为止,在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直接测量大气臭氧垂直分布的有关技术和手段。本文首次报道国内研制  相似文献   

16.
1990年9月3日,我国又一次成功的发射了“风云一号”气象卫星.运行至今已有100多天了.带着对“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升空后的运行及研制过程中诸多大家想了解的情况,去年底,我们来到了我国气象卫星研制基地之一的上海卫星  相似文献   

17.
李向阳  贾嘉 《自然杂志》2018,40(2):90-101
风云四号(FY-4)是中国新一代静止轨道(GEO)定量遥感气象卫星。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作为FY-4上的主要载荷之一,被赞誉为风云四号的"千里眼"。它是迄今为止中国静止轨道卫星最先进的扫描辐射计,这与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的核心部件——红外探测器研制水平的大幅提升是密不可分的。与现在正在运行的风云二号(FY-2)相比,风云四号的红外探测器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红外通道的数量从4个增加到了8个;探测器的波长已经延伸到了13.8μm;芯片的光敏元数量更是从单元发展到多元线列;每个光敏元尺寸只有56μm×56μm,是迄今为止中国研制的气象卫星中红外探测器光敏元尺寸最小的。这使得风云四号扫描成像辐射计红外探测器的研制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和困难,比如中短波光伏(PV)探测器的光敏面限制问题、水汽光导(PC)探测器的有效视场偏窄问题和长波光导探测器的高性能、高要求问题。本文介绍了中国气象卫星中最小的"千里眼"——风云四号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碲镉汞红外探测器芯片的研制过程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0—30公里大气气溶胶的垂直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丽新 《科学通报》1984,29(18):1121-1121
气溶胶是重要的大气成分,它存在于整个大气层,Junge等发现了在20公里高度附近的平流层气溶胶层(又名Junge层)。近些年来我们对大气气溶胶的物理化学特性进行了观测研究,并利用大气物理研究所325米气象塔和飞机进行了300米和5公里以下的气溶胶浓度、尺度谱分布和化学成分的垂直观测研究,但从地面到平流层的大气气溶胶探测这是  相似文献   

19.
激光自问世以来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在气象上,激光技术多半用于大气探测。1963年,美国气象工作者成功地研制出用于大气平流层探测的激光雷达;3年以后,我国也研制出红宝石激光雷达,并且从1970年开始,利用激光技术,卓有成效地开展了精确测量云高、遥测烟雾扩散和测量大气消光系数分布等工作.用激光探测大气,必须有产生激光的装置。激光雷达,作为雷达的光学对应物,是产生激光并探测大气的重要工具。激光的优点是高亮  相似文献   

20.
叶篤正 《科学通报》1959,4(16):501-501
解放以前,在反动政府的統治下,中国的科学是得不到发展的。在那个时期,气象科学尤其是个冷門。台站廖廖无几,气象人員少得可怜,因此那个时期中国气象科学的成就也是微不足道的,尤其是需要大量高空资料来进行的大气环流的研究更是难以展开。建国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設的发展,我国气象事业有如雨后春筍一样地开展了起來。台站,特别是高空台站的林立,使得我国气象工作者有可能进行各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大气环流方面的研究。十年来,我国在大气环流方面作了許多有意义的工作。現在仅将这方面的工作作一个簡要的評述,用来迎接我們伟大祖国的建国十周年。一东亚的大气环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