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文启蒙》是晚清天文学西学东渐史上唯一拥有两个中译本的著作。本文以此为代表,考察晚清译著在翻译、内容等方面的共性。首先,比对两版《天文启蒙》与底本的异同:两版中译本与底本内容基本相同,但碍于译名混乱、天文学不断发展等原因,存在一定"失真"现象;其次,考证出《天文启蒙》在《谈天》基础上,增加星云假说、彗星流星关系以及太阳所含元素等新知识;最后,通过该书在晚清学堂的使用、国人自编教科书的引用,指出其在中国获得广泛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2.
《形学备旨》是晚清重要的初等几何教科书之一。文章通过对该书各种底本的梳理和比较,发现它以罗密士几何教科书的修订本为宗,同时参照了多部其他著作,并加入了一些狄考文自创的习题。以此为基础,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该书编译的特点,认为《形学备旨》优于其所依据的各种英文底本,也更适合当时中国的初等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3.
苏联学者Г.М.多勃罗夫所著《普通科学学导论》(1970)是一本学术专著。作者运用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的先进科学思想和方法,深入分析和系统论述了科学学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这是一本理论与实际结合得较好的著作。该书第一版于1966年问世后,旋即被译成英文、德文、波兰文、捷克文、保加利亚文和塞尔维亚文在许多国家出版,在国际科学学界颇有影响。1970年该书  相似文献   

4.
《重学》底本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科学译著《重学》译自英国胡威立的An Elementary Treatiseon Mechanics,该书共有7个版本,《重学》译自哪一个版本的问题至今悬而未决。文章通过《重学》与原著不同版本的对比研究,确定《重学》的底本为1836年出版的第五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重学》与原著之间的差别,廓清了目前国内一些相关说法。  相似文献   

5.
宫崎市定(1901—1995)是日本颇负盛名的东洋史学家,也是战后日本"京都学派"的第二代巨匠。其著作《宫崎市定全集》共25卷,几乎包括汉学全部领域,从社会结构、政治体制、经济形态、权力关系、政府组织各方面对汉文化的发展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宫崎市定说水浒》是其中的第12卷。尽管此书并不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学术著作,但是其中也包含有相当深厚的学术意蕴。在该书的《前言》一开始说:"从少年时代起,我就是一个《水浒传》迷。"初中三年级时,他对带有北齐插图的高井兰山译本《水  相似文献   

6.
晚清《植物学》一书共8卷,由韦廉臣和艾约瑟辑译,李善兰笔述,是中国首部介绍西方近代植物学的书籍。关于《植物学》所据之原本,学界意见不一,间有可商之处。经过初步核查,发现该书的内容节译自多种西人著作,其中:卷1的内容大部分来自韦廉臣的《真道实证》之《上帝惟一不能有二》和巴尔弗(John H.Balfour)的《植物神学》(Phyto-Theology,1851);卷2节译自林德利出版于1847或1849年的《植物学基础》(The Elements of Botany);卷3-6的内容节译自林德利的《植物学基础》(1847或1849)和巴尔弗的《植物神学》(1851);卷7和8的内容仍不知其所本。此外,李善兰不仅润色了译文,还附入少量自己的文字,这又增加了彻底探求原本的困难。  相似文献   

7.
《新仪象法要》是中国古代以"图说"方式表达技术与科学知识传统的杰出代表。文章对该书"图"与"说"的内容和表达方法条分缕析,具体探讨其较为完整的绘制系统,以及绘制者的阐释逻辑。指出该书全面呈现了水运仪象台的基本构造原理和功能,其"图说"及所表达的技术知识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可信性。作为宋代技术绘图的典范,《法要》为技术图像表达法的逐渐形成,以及系统化和专门化做出了重要示范。  相似文献   

8.
本文考察了中国近代第一部西医外科教材《西医略论》的编译过程。通过合信的教育与临床训练背景,以及合信提供的线索,分析了当时他可能参考的教科书,探究了《西医略论》参考底本的来源,论述了合信编译该书时的学术交流网络,提出该书是编译者选择当时多部有影响的外科教科书,并加入了当时西医在中国开业行医常见疾病所需要的诊疗和用药经验的综合性、实用性的临床教材。  相似文献   

9.
《势力不灭论》由清末民初学者王国维所译,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最早引入西学知识中能量守恒定律的科技译著之一。文章采用文献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考察《势力不灭论》的翻译出版背景及其英译底本的成书与出版情况,得知《势力不灭论》的英译底本是额金逊编译的Popular Lecture on Scientific Subject中第5篇文章,即Prof.Tyndall所译赫姆霍兹的On the Interaction of Natural Forces;并通过比较《势力不灭论》及其英译底本的文本和术语,知其知识内容及思想均与On the Interaction of Natural Forces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告乡里文》:一则新发现的徐光启遗文及其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崇祯《松江府志》卷6"物产"有徐宗伯玄扈《告乡里文》一则,是关于徐光启和中国农史的重要史料,对于研究徐光启的生平事迹、农学思想的形成、传统农业对于灾害的应对,乃至农学知识的传播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迄今为止,《告乡里文》尚不见于《徐光启集》等文集之中,也不见有学者的引证和研究。文章首次将其揭橥学界,对其加以点读、释注,并结合其产生的背景进行初步的解读,期待国内外同好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5):112-117
近年来中外学界对马克思有无生态思想展开论辩。否定说以《资本论》劳动价值论、劳动过程论和唯物史观等为依据,推断其无视自然价值,放任人类"普罗米修斯式"对待自然而否认其生态思想;二分说割裂早期和晚期马克思思想,认为早期《手稿》异化思想有关注自然的一面,以及《形态》考察历史的自然史和人类史维度获得生态思想赞誉,《资本论》因其没有明确生态"宣言"和"政治经济学说与自然无涉"定性而忽视甚至遮蔽其生态思想。诘难说认为马克思不仅不包含生态思想,而且有反生态危险,甚至成为诱发生态问题的根源。肯定说的辩护体现出对马克思生态思想宏阔视野的解读和与时俱进的理解,引发人们对《资本论》博大精深思想的生态维度审视与考量。  相似文献   

12.
<正>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胡泽洪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张家龙研究员等学者合著的《逻辑哲学研究》一书于2013年7月由广东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为200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现代逻辑背景下的逻辑哲学问题研究"的完成成果。逻辑哲学是20世纪以来现代逻辑与现代哲学相互渗透、在"哲学的逻辑化"与"逻辑的哲学化"趋势下产生的交叉学科,也是一门在当代西方哲学界与逻辑界没有完全成熟与定型、其研究对象尚未完全确定的新  相似文献   

13.
1985年,史蒂文·夏平和西蒙·沙弗合著的《利维坦与空气泵》出版,至今已有三十五年之久。该书对于STS而言,有着极为重大的学术意义,更能勾连起一段学术史。本文结合本文作者近期与夏平教授的学术通信,基于学术界对这本书之学术定位的传统讨论,以"现代性"为指向,对拓展对该书的阅读可能性和研究价值提出了新的看法。本文认为,从《利维坦与空气泵》围绕"霍布斯-玻意耳争论"所呈现的历史出发,该书的现代性意义值得进一步开发,而这将突破一直以来STS对该书的习惯性阅读,也是发扬STS跨学科特色并增强其学术生命力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4.
正在斯蒂格勒关于技术的哲学考察中,记忆是一条重要的线索。在其思想体系中,记忆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时间意蕴之外,更是贯穿在技术与时间内在关联中的一条主线。在其三卷本的《技术与时间》中,每卷都有关于记忆的研究,且表述多元。在第一卷《技术与时间1:爱比米修斯的过失》中,有"裂变的记忆""技术化就是丧失记忆""内在环境就是社会化的记忆"等;在第二卷《技术与时间2.迷失方向》中,有"第三记忆""记忆工业化""公正的记忆""作为记忆的技术"等;  相似文献   

15.
心脑关系的“普特南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特南(HilaryPutnam,1926─)是当代美国著名哲学家。他的心脑关系学说问题新颖,论证奇特,在美国和欧洲哲学界有很大的影响。笔者曾以普特南的哲学思想为主题作博士论文,为普特南的心脑关系问题所吸引。普特南的心脑关系学说的论述出自以下三本著作:1.《思想,语言与实在》,剑桥大学出版社,1975年英文版第1版;2.《理性、真理与历史》,剑桥大学出版社,1981年英文版第1版;3.《语言与生活》,哈佛大学出版社,1994年英文版第三版。笔者窃以为普特南在上述著作中提出的心脑关系问题在未来的形而上学思考中仍有相当的脱力,故归…  相似文献   

16.
本是作为卢嘉锡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的《科学思想卷》写的导言,包括作研究科学思想史的起因、科学思想史的内涵、中国传统科学的思维模式和该书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正>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胡泽洪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张家龙研究员等学者合著的《逻辑哲学研究》一书于2013年7月由广东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为200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现代逻辑背景下的逻辑哲学问题研究"的完成成果。逻辑哲学是20世纪以来现代逻辑与现代哲学相互渗透、在"哲学的逻辑化"与"逻辑的哲学化"趋势下产生的交叉学科,也是一门在当代西方哲学界与逻辑界没有完全成熟与定型、其研究对象尚未完全确定的新兴学科。本书作者认为,逻辑哲学是研究逻辑特别是现代逻辑及其发展中的哲学问题的学科。基于这一理  相似文献   

18.
罗吉尔·培根是13世纪英国杰出的学者,其最重要的学术成就是《大著作》,其中《数学》部分集中体现了他的数学思想及其实践。培根的数学思想是中世纪盛期拉丁西方学界广泛吸收古典与阿拉伯科学文化所孕育出的一种创新性思想。培根深深认识到了数学作为其他学科"门与钥匙"的作用和确定性,并将其数学思想付诸实践,包括论证"地球说"、计算地球赤道周长、修正历法、推导出开普勒第一定律。培根的数学思想和实践体现了中世纪盛期西方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方向,也预示着近代西方科学和思想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笔者读到《中国科技术语》2015年第1期赵中平的《mechanical properties中文译名演变过程及定义》一文,很受启发,但也有一些不同看法。该文斩钉截铁地说,"力学性能"并不存在,只有"机械性能",恐怕事实并不那么简单。问题的起源大概是对英文中mechanical和mechanics的理解。我们查找一本英文辞典(比如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tionary),便可以知  相似文献   

20.
<正>笔者读到《中国科技术语》2015年第1期赵中平的《mechanical properties中文译名演变过程及定义》一文,很受启发,但也有一些不同看法。该文斩钉截铁地说,"力学性能"并不存在,只有"机械性能",恐怕事实并不那么简单。问题的起源大概是对英文中mechanical和mechanics的理解。我们查找一本英文辞典(比如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tionary),便可以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