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出现了一些与传统隐私问题有别的新问题。新的隐私问题主要涉及共享的、原本不敏感的、公开的个人信息,这种存在于公共领域的隐私不属于传统的隐私理论的研究对象,也往往是受传统隐私理论之影响的法律保护的盲区。当代中国在走向信息化的进程中,公共领域的信息隐私问题日渐突出。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应当努力提升公民的隐私意识,强化公共领域信息隐私的观念;借鉴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确立公共领域信息隐私问题的分析框架及其伦理支撑;尽快完善和加强对公共领域信息隐私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出现了一些与传统隐私问题有别的新问题。新的隐私问题主要涉及共享的、原本不敏感的、公开的个人信息,这种存在于公共领域的隐私不属于传统的隐私理论的研究对象,也往往是受传统隐私理论之影响的法律保护的盲区。当代中国在走向信息化的进程中,公共领域的信息隐私问题日渐突出。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应当努力提升公民的隐私意识,强化公共领域信息隐私的观念;借鉴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确立公共领域信息隐私问题的分析框架及其伦理支撑;尽快完善和加强对公共领域信息隐私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3.
数据黑洞     
正Facebook"数据门"事件在全球引发人们对数据安全的关注。大数据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同时也为数据黑洞的出现提供土壤。生活中大数据杀熟现象屡见不鲜,暗网更是存在大量敏感数据信息。如何破解信息泄露问题?中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进展如何?国外怎么处理个人信息隐私泄露?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所提出的加强源头治理、加强科技伦理治理制度保障的意见指导下,针对知情同意失效、去匿名化以及群体隐私侵权所带来的三种处于立法保护空白状态的信息隐私伦理风险问题,提出并论证了“信息科技客体与信息科技主体有限认知、信息科技客体与信息科技主体片面价值观相结合是信息隐私伦理风险的两方面成因”这一观点,之后,在成因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两项能够从源头予以治理的制度保障措施,即个人信息保护基金制度和隐私保护设计及其制度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个人信息保护法虽然早已列入我国立法议程,但是由于其复杂性,一直以来进展十分缓慢,始终未进入实质性阶段。社交媒体巨头Facebook因5000万用户数据泄露一事,站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事实上,中国也是网络信息泄露的重灾区。如何发挥合力、保护用户隐私、维护中国网络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命题。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在带给我们很多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伦理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惊人发展,隐私权的内涵也有了新的内容。信息技术不仅从内容、范围上拓展了传统隐私的包含内容,它对人们隐私的侵犯以及造成的危害也是难以估量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促使伦理学扩大其研究范围,这使得伦理学和人类的现实生活联系的更为密切。伦理学越发展现出它的实践特点。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对伦理和道德生活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着我们传统的认知渠道、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7.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5):103-107
大数据时代,数据挖掘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但也引起了人们对个人隐私问题的担忧。数据挖掘技术引发的隐私问题具有独特性,给传统隐私理论提出了挑战。通过研究,分析了传统隐私理论在解释数据挖掘中的隐私问题时的理论困境,介绍了摩尔(James H.Moor)和塔瓦尼(Herman T.Tavani)的限制接近/控制理论及其对数据挖掘中隐私问题的解决,阐述了该理论在应用于数据挖掘中隐私问题时的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8.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开放与隐私保护由于性质差异,已成为一对天然矛盾体。斯皮内洛将"善"置于道德核心的道德分析框架,为这一网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指导。但在具体分析过程中,这一纲领中的"抱有善意"会引发"善/恶动机界定两难"和"动机/结果吻合度两难"问题;"优先取舍"则引出了"此消彼长/利益均衡两难"和"既得利益/隐含危害两难"问题。伦理学中的两大基本理论"目的论"和"义务论"可以为"隐私-数据收集"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维特根斯坦反私人语言的论证过程由环环相扣的三个分论证构成。首先,维特根斯坦提出不为别人所知道的私人感觉是一种语法虚构;其次阐明即使有所谓私人感觉存在,在私人感觉的基础上也不可能建立起私人语言;最后指出,即使有所谓私人语言,这种语言也毫无意义。他承认个体感觉的存在,但这种感觉可以为别人知道。感觉不是语言意义的终极来源,恰恰相反,感觉总在一定的语言游戏中获得意义。与个人感觉相联系的语言总是公共语言,总在一定的语言游戏中充当一定的角色。维特根斯坦的反私人语言论证在心理哲学的层面进一步批驳了建立在实指定义基础上的意义理论,对观念论哲学的根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空间技术是一个发展非常迅速的领域,在寄托着人类的梦想的同时,已经展现出了它的广泛影响力及其社会风险,因此进行空间技术的伦理研究很有必要。空间伦理是发展空间技术和进行空间探索活动时“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做什么”的伦理规则,主要包含两个基本问题,即如何不伤害他国(人)和下代人的利益。基于此,我们需要将空间技术的发展置于整个公共空间,使空间技术在公共伦理的考量下得到与公共价值一致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具有的重塑社会的性质,使作为公共管理系统重要要素的政府组织和社会公众也发生了变化:社会公众不断在公共政策过程中获得发言的机会,政府组织的管理模式也被要求由集权式向分权式转变。这种改变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了政府和社会公众之间关系的本质性改变。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民主的广度和深度的特征,使其与能够表征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关系特征的公共协商规则之间具有内在的亲和性。无疑,政务规则的技术化呈现也是电子政务内涵的最佳表述。从规则与技术的视角出发,电子政务建设需要政府具有自组织的开放特征、公共领域的重建以及沟通网络的完善等行政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12.
宋芝业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1):45-48,126,127
关于明末清初中西会通中西学对中国科学和文化影响的评价,肯定与否定两种观点争论非常激烈。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中西会通之后,西学以何种形式在中国存在?其实,明末清初的中西会通过程中存在两种话语空间,即公共话语空间和私人话语空间。皇帝、士大夫、民众和传教士在两种话语空间中的言语表现并不一致,话语权力也不一样。建构话语空间的力量根源在于社会形势、国家政策和传统文化。西方科学更完整真实地保存在私人话语空间。科学话语空间有很强的修辞性。  相似文献   

13.
“信息主义”的原初含义是描述当代社会的技术特征的,但由于各个学术领域中研究方法和观察视野上普遍存在的“信息转向”,无疑也可以把它作为一种理论范式,去分析人类认识成果中的新特点。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科学哲学的研究领域中也兴起了一种信息主义的趋向。一方面,这种趋向来自于科学哲学所反思的对象——科学研究中信息主义的兴起。另一方面,科学哲学内部自从“语言学转向”和“语言主义”兴起后,也表现出走向信息主义的趋向。从这样一种视域去重新审视科学哲学中的基本问题,可以启发我们获得新的认识,开阔科学哲学反思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14.
从私人知识到公共知识的建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出现彻底击碎了"知识(含科学知识)是真理"的传统观念,完成了知识从"发现"到"建构"的变革,但在知识建构过程解释上仍然是混乱的不能系统回答的黑箱,主要是因为没能处理好知识建构的"科学化"与"社会化"两个环节的关系问题,两者混谈导致理论混乱,原因在"科学知识"被等同于"公共知识",根源于"私人知识"与"公共知识"及其互动关系理解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15.
意识是人性——人之为人——的根本条件。科学地理解意识,也许是有意识的理智在完备地理解世界时要去完成的"最后问题"。我们提出,现象学-形而上学-方法论-实验科学——这四个维度构成了判断和评价一个科学的意识理论之全面性的参照框架。根据这个参照框架,我们概论了当代认知神经科学家迪昂提出的"神经全局工作空间"意识理论的主要思想。迪昂认为,由于进入脑内的信息是以模块化方式并行处理的,所以在理论上需要一个信息分享-交流机制以解决模块化无法处理的新异性以及模块化之间的冲突。迪昂将这个信息分享-交流机制称之为"神经全局工作空间",并主张进入全局工作空间的信息就是有意识的信息。哲学上,迪昂意识理论的显著特点是从信息处理的角度对意识进行功能主义和物理主义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心理学关于自我意识的实验中,视知觉一直是被试用来进行主观报告的核心实验指标之一。通过对检测自我意识的镜子反射实验的分析,吉布森的生态光学理论与常和曹(2017)的研究均在不同理论层次上证实了这个观点:视知觉对于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塑造具有非常核心的作用。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使用者的视知觉系统所接收的信息与其身体行动信息一起产生了数种不同的混合经验。处于虚拟环境中的虚拟化身成为了一种身处真实世界使用者的自我意识在虚拟世界中的体现和延伸,虚拟化身会对真实世界中使用者的自我觉知和在场产生非常强烈的影响。当使用者使用虚拟化身在虚拟世界中进行活动时,其真实自我也会被重新塑造。  相似文献   

17.
紧算子理论是算子理论和泛函分析的重要内容。紧算子理论的思想起源可以追溯到二次型主轴化的代数理论。希尔伯特在建立无穷二次型的谱理论时提出了全连续概念,里斯用现代算子语言重新表述希尔伯特的这一概念而给出了紧算子的定义,并建立了紧算子理论,其成果可以推广到抽象巴拿赫空间上进而建立起巴拿赫空间上的紧算子理论。对紧算子理论的思想起源、演变及形成过程进行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算子理论和泛函分析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数字城市一方面作为信息技术产品而存在,另一方面也内植了深沉的人文情感与文化意蕴,影射着技术与人文、自然与社会、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预言着人类活动、社会存在与文明进步的实践基础、人性根基与精神源泉所面临的活力挑战。对其蕴涵的活力挑战与潜在机遇进行透彻剖析,无疑将有利于我们深刻理解数字空间与现实空间的互动与缠绕,有利于正确把握自然、社会、人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依赖,催生并建构出新型的活力个体、活力城市与活力社会。  相似文献   

19.
倪钢  陈凡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4):41-44,108
意义问题历来是哲学研究的重大问题.进入信息社会以来,人们对信息技术的社会作用和文化功能讨论较多,但对于信息技术与意义的关系讨论较少.本文以海德格尔的学生,美国哲学家Albert Borgmann提出的"意义退隐"思想为问题指向,通过意义理论的分析和三分法的方法论的分析,提出如下论点:信息技术引起的"意义退引"问题应该精细地分析,意义在信息时代出现了分化和转型,因此发生嬗变.  相似文献   

20.
在数据库话语体系下,数据作为一种语言符号构成了信息域的本体结构。基于这一基本事实,大数据时代下个体身份的建构实际上就是数据挖掘到信息拓展的过程。但由于在这一过程中,智能计算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推断性难题,所以就信息隐私而言,在一种人工环境的完全包围中,则必然要面临人类自我反思能力丧失所带来的伦理风险,即"超级全景监狱"之下的个体自由问题。立足于大数据的时代背景,回到信息域本体结构的论证之上,并且将信息隐私作为一项基本权利重新审视其内涵,才能为这一伦理难题的解决寻求一种可能性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