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濮金虎 《甘肃科技》2010,26(15):26-30
通过对拾金坡金矿伴生元素分布特征的研究,以了解含金石英脉中与金关系密切的伴生元素的分布及组合特征,通过在含金石英脉地表及钻孔不同深度取样分析,确定拾金坡金矿与金关系密切的伴生元素有Ag、Cu、Pb、Zn、As、Hg、Mo、Sb、Bi,含金石英脉中伴生元素组合为Au—Ag—Pb—Zn—As—Sb,赋矿部位伴生元素组合为Au—Ag—Pb—Zn—As—Cu,宏观特征表现为金属矿物含量较高,Ag、Pb、Zn为拾金坡矿床的贯通元素,Ag、Cu、Pb、Zn、As为拾金坡金矿的指示元素,金元素在垂向上有三个富集区间,矿体前缘元素组合为As—Sb—Hg—Bi—Mo—Cu,矿中元素组合为贯通元素;矿尾元素组合是在贯通元素的基础上迭加了前缘元素As—Mo—Hg—Bi,表明拾金坡金矿在深部仍有有金矿化存在,金矿化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2.
槐树坪金矿区土壤地球化学元素研究表明,该区金矿体的前缘指示元素指标为(As×Sb)/(Au×Ag)=0.1~1且Au+100Ag+Pb+Zn=300~1 000;矿体中部(As×Sb)/(Au×Ag)<0.1,Au+100Ag+Pb+Zn>1000;矿体尾缘1<(As×Sb)/(Co×Ni)<10且Au+100Ag+Pb+Zn<300。金矿床前缘晕的特征元素组合为Hg、As、Sb、Pb、Bi、Cu,矿中元素组合为Au、Ag、Pb、As、Bi、Sb、Cu、W,尾缘晕元素组合为Mo、Zn、Co、Ni。确定金矿体水平分带序列为Hg-As-Sb-Pb-Bi-Cu-Au-Ag-W-Mo-Zn-Co-Ni。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矿床地质背景和矿化作用特征。对矿化蚀变带的地球化学规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探讨。不同的矿化蚀变作用阶段,矿化蚀变带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元素对的含量比值都是有明显区别的。钨矿化阶段热液富集W、Ca、Mg、Be、Sr、Mo,矿化指示元素为Ca、Mo;金锑矿化阶段热液富集冬Au、Sb、As、Ag、Cd、Be等,矿化指示元素为As、Ag、Cd。为矿床成因及找矿勘探提供了重要依据和重要的标型特征。  相似文献   

4.
预查区出露地层为白垩系砂砾岩,封闭性较差,不利于成矿元素富集成矿。本区主要成矿元素及伴生元素为Au、Ag、As、Sb、Hg、Mo,该区地球化学演化过程反映了富含成矿元素的沉积地层特征,反映了断裂活动对成矿元素的运移和聚集,也反映了与金矿形成有关的中-低温热液成矿作用的特点。因此,本区应该存在一次强烈的热液成矿事件,使区内白垩系鸡山组地层之下的隐伏金含矿建造,通过"构造窗"形式将金元素富集特征反映到地表上来,是寻找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的重要靶区。  相似文献   

5.
通过内蒙古地区十一站金矿床地球化学场特征的研究,发现其矿床物质来源于上元古界和寒武系变质岩,华力西期花岗岩为矿体形成提供了热源,北西向、北东向断裂及断裂破碎带是矿体赋存的有利部位。其地球化学特征为,合矿岩系富集Au,As,Sb,Ag,Pb,Cu等主要成矿元素,并有多个元素组合伴生,而且异常规模大、强度高,矿体位于主要成矿元素异常集中区。  相似文献   

6.
康县大坪里金矿位于扬子板块北缘西段,东、西秦岭褶皱带接壤处南侧,文县东-康县震旦纪、燕山-喜山期锰金(钼钴)重晶石成矿带,区域性断裂加之次级构造的迭加影响,致使区内构造极为发育,成为本区金及多金属等矿产的主要控矿、容矿构造。Au、Sb重砂异常和Au、Sb、Ag、Zn、Mn、Cu、Pb、As、Co、Hg水系沉积物异常,形态多呈椭圆形状,展布方向与区域构造线一致,反映了该区矿化与构造有关,显示出该区化探异常能为找矿提供信息。已发现的矿(化)体均受北东向断裂控制,断裂破碎带既是成矿作用中含矿热液的运移通道又是矿物质沉淀富集的理想场所。泥盆系铁山组地层中Au、As、Pb、Bi等元素的高背景值为成矿作用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7.
山东焦家金矿深部盲矿体定位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比研究以及高精度的激电探测,认为焦家金矿床深部的高极化率间断带可与新城和望儿山金矿上部矿体与下部盲矿体之间的无矿带对应;垂向上Ag-Sb-Hg-Pb-Zn-Au-As-Cu-Bi化探异常分带明显,向深部异常规模在扩大,As和Bi出现高值异常,Au,Ag和Sb等元素出现较高异常,显示头晕、尾晕异常叠加.综合地质物化探信息,焦家金矿乃至整个焦家金矿田在主矿体以下约100 m处存在第二成矿富集带.  相似文献   

8.
河台金矿床赋存于河台韧性剪切带中,矿体严格受剪切带控制,矿石类型以糜棱岩型矿石为主,并有少量石英脉型矿石。矿床以富集Au,Ag,Se,S,As,Bi,Cu,Sb的元素组合为特征,Au/ag比值在2~10,同时W,Sn,U,Pb也有一定程度的富集。亲铁元素Sc,Ti,V,Cr,Mn,Co,Ni出现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Rb,Cs发生富集,而sr、Ba、Y等出现亏损,同时REE元素也出现亏损,稀土元素组成以轻稀土富集为特征,∑LREE/∑HREE为5.1~11.53,∑REE在54.49×10-6~137.45×10-6之间,出现明显的Eu亏损,δEu在0.52~0.66之间。根据特征富集元素组合及元素含量向深部的变化趋势,推测矿床向深部的延伸仍具有很好的工业前景。  相似文献   

9.
董光泽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2):8004-8008,8011
通过对银厂沟-骑骡沟铅锌矿床地质特征的综合剖析,应用偏相关分析、R型聚类分析及R-型因子分析探讨了银厂沟-骑骡沟铅锌矿床的指示元素组合。综合分析该矿床的元素组合,认为该区铅锌富集成矿与As、Co、Nb、Tl、Pb、Bi、Ga、Sb、Sn、Ti、V、Mo、Ge、Zn、Ba和Cd元素关系密切。说明了研究区成矿环境为中-低温环境,成矿具有多期多阶段性及复杂性,成矿物质是多来源的。  相似文献   

10.
矿床成矿流体富含矿化剂和Au、Sb、W、As和Ag等重金属元素。矿床的矿化蚀变作用分为热液初期和热液期。热液初期成矿流体引起围岩强烈蚀变,热液期发生W、Sb、Au的矿化作用.成矿流体中的主要组分、矿化剂、fo_2、fs_2、fco_2、pH、Eh、盐度、压力等因素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球形相对论平均场模型下,采用NL3相互作用,对69N i、70N i基态以及第一、第二激发态进行计算.从核子的半径、价核子的激发能以及中子和质子的密度分布,得出结论:在69N i7、0N i第一和第二激发态都可能存在中子晕现象.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使用穆斯堡尔谱研究了非晶态Fe-(Co,Cr)-Zr和Fe-(Ni ,Cr)-Si,P,C)合金的掺氢效应.在室温下,a-Fe-Cr-Zr 合金穆斯堡尔谱是顺磁谱,但是,掺氢后它们变成了铁磁谱.对于Fe-Cr, Fe-Ni,Fe-Co基非晶态合金,掺氢使它们的磁状态和同质异能移位发 生不同的变化,这起因于在不同类型的合金中体积膨胀、电荷转移效应和键合作 用起了不同的作用.使用经典的磁偶极相互作用模型解释了掺氢对非晶态合金的 磁各向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卤代蔗糖甜味剂的应用和研究发展进程 ;分析了卤代蔗糖的结构与甜度的关系 ,并探讨了它们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4.
学校教学活动作为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它能否顺利进行决定着整个教育工作的质量与效果。本文以计算机教学为例,分析了晕轮效应的影响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以期对做好教学工作有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5.
强流离子直线加速器因其可作为次临界装置的驱动器,近来在放射性洁净核能系统等方面的应用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同时。这些新的应用对加速器低束损也提出了苛刻的要求,使得对粒子损失的主要来源之定的束晕问题的研究成为当前加速器物理研究中的热点,本文采用束核-试验粒子模型,通过在哈密顿动力学系统中同时求解KV包络方程和Hill方程,单向自洽地研究了空间电荷控制的束流的传输问题,借助Poin  相似文献   

16.
金厂峪金矿是产于老变质岩中的剪切带型金矿。通过对该矿区原生晕化探研究,认识到矿区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确定了化探找矿评价指示元素及分带模式,并选定金厂峪金矿段的四个重点部位进行了深部化探预测。  相似文献   

17.
从像面光强的自相关函数出发,得出了滤波分析过程谱面光彼的自相关函数,从而得到散斑照相衍射晕的分布函数.  相似文献   

18.
银晕是银河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Miller-Scalo形式的初始质量函数并结合TSY化学演化模型,通过拟合晕族恒星随金属丰度的计数的观测值,对早期银晕的化学演化的一些特征进行计算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在球形相对论平均场模型下,采用NL1相互作用参数,对F同位素的基态和激发态进行计算,发现质子和最后一个质子在基态和激发态的均方根半径都是先减小后增加,而中子的均方根半径是一直增加的,而且随着中子数的增加,质子晕和皮现象消失.  相似文献   

20.
在单粒子势模型的框架下,通过在核中心势中引入l2修正项(l表示核子的轨道角动量),计算了A=11同质异位素核的均方根半径值、能级值和密度分布.理论计算得到的半径值和能级结构与实验结果一致.特别是,理论计算能够同时实现镜像核11Be和11N中251/2-1p1/2能级间的反转,从而解释了11Be和11N的反常的自旋宇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