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国际投资特许协议的性质一直以来都是个有争议的话题.基于不同的考量,从不同的角度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本文以特许协议的本质为主线,围绕契约与条约、行政合同与民商事合同的争论对国际投资特许协议的性质进行了探讨与解析.  相似文献   

2.
BOT特许协议之法律分析及立法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BOT一系列合同中,特许协议是BOT方式的先决条件与核心问题。文章讨论了特许协议的法律性质与主要内容,分析了目前我国BOT投资方式的法律障碍,提出关于BOT特许协议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3.
BOT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融资方式,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得到广泛应用,而由BOT特许协议产生的争端通常会涉及到一些在其他合同中不常见的问题,因而具有鲜明的特点。为了妥善解决BOT特许协议争端,首先必须解决的前提条件就是其法律性质,其次应根据其自身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的争端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
BOT是最成熟的国际项目融资模式,政府特许权协议是其运作的核心文件。本文拟讨论特许权协议的法律性质,即其为国内法协议或国际法协议、行政合同或商事合同,并分析其在项目融资中的法律地位和具体条款,最终结合国内外实例,揭示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永平 《吉安师专学报》1999,20(1):48-50,59
BOT投资方式的法律特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BOT投资方式是一种新型的特许协议 ,不同于一般契约,必须事先经立法授 权的行政机关批准,或须提交立法机关审批。二BO体现了国际项目垡的法律要求;三BOT体现了“两权分离”-基础设施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四其法律关系特点是:投资主体一方为主权国家的政府,他方为外国国民或公司,企业,客体是专于国家所有和经营的公共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6.
BOT投资方式的法律特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BOT投资方式是一种新型的特许协议,不同于一般契约,必须事先经立法授权的行政机关批准,或须提交立法机关审批。它与传统的合资、合作、独资等方式的外商投资有明显的不同:其投资方式的主体是政府或政府部门等,政府在其中承担直接的经济责任,允许政府参股,项目承办人一般通过收取公共设施服务费、使用费等方式回收投资,投资方式期满后,其项目设施将转让给项目政府;二、BOT体现了国际项目贷款的法律要求;三、BOT体现了“两权分离”──基础设施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四、其法律关系特点是:投资主体一方为主权国家的政府,他方为外国国民或公司、企业,客体是专属于国家所有和经营的公共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7.
BOT投资方式及其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BOT作为一种新的国际投资方式,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介绍了BOT投资方式的概念、特点以及其主体间的法律关系、BOT合同的法律性质、政府保证和BOT在我国的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政策特许经营向商业欺诈说“不”近几年,特许经营成为一些企业扩大资本投资的一条捷径。不过,打着特许经营的幌子,各地也出现诸多诈骗事件,招术有:借特许卖设备;宣传中夸大投资回报;假造样板店;合同不明细等。与以上欺诈行为针锋相对,2月1日,  相似文献   

9.
赖文渊 《科技资讯》2011,(8):245-245,247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是土耳其总理奥托尔在1984年首创,主要功能是融资、建设与经营、风险分担与转让。它是指政府给项目发起人建设和经营特许权,由项目发起人负责修建、经营和维护,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内,项目公司拥有投资建造的设施,并向使用者收取适当费用,用以回收项目的融资、经营和维护成本,并取得一定回报收益;合同终了将设施所有权和经营权无偿转让给政府部门或其他公共机构。本文主要探讨了高校后勤改革过程中BOT模式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0.
范兰宁 《科技信息》2007,(32):289-289,261
郑州市民郭力购买了一套微软公司的winxp软件,回家后才发现如果要使用这个软件,必须要同意软件的《最终用户许可协议》和《最终用户许可协议补充协议》,但是微软公司在出售软件时并没有出示上述协议,郭力认为协议违反合同自愿、公平原则。于是把微软公司推上被告席。法律在数字时代的逻辑性与和谐性受到了来自迅速发展的技术所引起的威胁,案中这个"异化"的合同在现实中已经成为软件业的一种习惯做法,并得到美国一些相关司法判例的支持。这种合同称为"拆封合同"。本文试就该合同相关法律问题做简要分析,以期明确此类合同的性质与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1.
一个基础设施特许权合约,可以被看作一个委托代理框架下的报酬支付合约。基于这样一个理论框架,利用逆向递推方法,文章对没有政府担保下,特许权人为风险厌恶的政府特许权合约的报酬设计进行分析,给出了政府特许权人的风险态度和服务定价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特许权合约中政府的收入担保水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特许权合约设计中,当政府对特许权企业的收入水平进行担保时,由于单位政府财政资金的成本总是大于零,当担保产生的消费者剩余增加不能大于因担保支付的财政资金成本时,社会福利水平就会降低.因此,政府担保水平的确定,需要权衡消费者剩余和财政资金成本.笔者将特许权合约看作一个委托代理框架下的报酬合约,通过利用动态博弈中的逆推归纳法,对在政府担保水平最优条件下特许权人为风险中性的特许权合约进行分析,指出特许权项目的用户付费定价取决于财政资金成本和产品需求弹性.  相似文献   

13.
谈判是妥协的艺术,没有让步就不会成功.无论买方还是卖方,让步都是其达成有效协议所必须采取的策略.因此,让步技巧在商务谈判中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它影响着谈判发展的方向,关系到谈判的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14.
摘教育主管部门签章同意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该签章行为在行为模式上区别于行政合同,应界定为行政审批。就业协议中的行政行为在行为性质上属于人事管理的行为,具有司法审查的可能性,但存在许多法律适用上的空白和判决生效后执行上的困难,目前亟待程序法和实体法的规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元明时期6种文献的计量考察,发现元明时期的汉语让步连词中双音节连词已明显多于单音节连词,但是就总例证数而言单音节连词尚在使用频率上占优势。从使用方式看,通常有"单独使用"或者"异形连用"等方式,但未见"同形连用"的;从连接语言单位看,一般都可连接分句,但未见只能连接词、短语的,也未见只能连接句子的;从句法位置看,只用于主语前和主语前后皆出现的数量较多,只用于主语后的数量较少。与晚唐五代及现代汉语相比较,元明时期的汉语让步连词尚处于相对稳定又不断演变之中。  相似文献   

16.
违反先合同义务的行为可能发生在两个时间段:一是要约生效双方当事人开始谈判至合同成立止,即合同缔结期;二是合同成立至合同生效前,即合同效力成就期。有学者据此将违反先合同义务的责任形态划分为两种即缔约过失责任和效力过失责任,笔者认为效力过失责任只是缔约过失责任的一种特殊形态,即缔约过失责任可根据违反先合同义务的行为发生的时间段不同将其责任形态划分为合同不成立过失责任和合同效力过失责任。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基于违反先合同义务的合同效力补正问题。  相似文献   

17.
针对供应链环境中双边、多主题协商,采用基于相似度的协商决策方法,把时手发送的提议与自己将要提交的提议集进行比较,选择与对手提议相似度最高的提议作为最终提议。这种方法不仅能增加达成一致的几率,而且能增加双方的共同收益。  相似文献   

18.
通过解析土地价格构成,分析了土地价格与土地出让金的关系.着重讨论了土地出让金及其调控政策基于时间差异对土地价格的影响.在静态且土地出让金调控政策为一次性条件下,从理论与数据释例两方面验证了土地出让金调控政策及土地出让年限存在"关键点",为检验土地政策有效性提供了参考标准;在土地出让金调控政策可调整且不确定条件下给出基于实物期权的离散条件下土地调控政策调整思路,为土地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行政合同概念之检讨与重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合同概念的界定是研究进而规范行政合同的基础。长期以来,学界关于行政合同概念的界定多有分歧,主要表现在行政合同主体的范围、行政合同法律关系的归属、行政合同主体的意思自治程度、行政合同主体的地位等方面。从行政合同的主体要素、内容要素、意思要素、目的要素、地位要素和形式要素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对行政合同作如下界定,即所谓"行政合同",是指为了公共目的,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依法设立、变更、终止行政法上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及以之为载体实施行政行为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主要是解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经营方式问题,它有其自身的法律特征、性质和种类。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订立问题,可适用合同法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