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解决企业竞争中市场需求与对手成本调研的经济有效性问题,考虑市场需求信息与竞争对手信息获取的成本,建立了企业竞争的信息价值模型.通过对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完全竞争市场情形下的Nash博弈均衡讨论及计算机模拟分析发现:不同价格弹性与替代弹性的产品信息价值不同;过度调研获取完全的市场需求信息和对手成本信息并不经济;不同阶段在市场调研与竞争对手调研上存在着不同的最优投入比例.研究结论对企业如何以最小投入获取最有价值的决策信息,从而作出更好的定价与定产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境外企业并购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是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全球竞争的战略选择。该文对带回购条款的境外企业并购交易价格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分析了并购过程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和关键环节,包括基于实物期权法、并购双方收益最大化和损失最小化原则,评估目标企业价值和交易价格区间;以并购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确定兼顾讨价还价能力和风险态度的交易价格标称值;在存在回购可能时,根据现值等价和效用等价策略,建立并购交易价格与回购概率的关系。此外,也讨论了并购交易均衡价格与讨价还价时间、出价顺序的关系。通过某A股上市公司并购境外生物能量公司的实证分析,验证了带回购条款的境外并购交易价格形成机制的可行性。该机制提供了关于目标企业价值评估及并购讨价还价的系统性定价方案。  相似文献   

3.
对古诺均衡状态下企业竞争进行了分析,通过引入竞争对手间反应函数的概念,对横向兼并后企业运行的决策进行了研究。在定量计算横向兼并前后社会总福利和市场有效竞争变化的基础上,对政府应采取的反垄断措施提出了建议。最后举例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技能型合作中企业讨价还价能力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技能型合作中影响企业讨价还价能力的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并用SPSS11.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浓缩数据,得出了影响讨价还价能力的因素:学习能力、承诺、技能投入和终止成本.用Amous4.0软件对该四个因素与讨价还价能力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发现企业学习能力有助于提高企业在合作中的讨价还价能力,而承诺则对提高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起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5.
应用实物期权博弈论,定性给出了企业在信息不完美条件下控制权转让的均衡价格和最优时机的解析解,并对影响最优时机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目标企业的质量越好、并购沉没成本越小、控股比例越高、购买者期望协同效应越大及转让价格越低等,则均会导致控制权转让越快;而目标企业所处的产业增长率和波动率越高,则控制权转让越快,并具有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6.
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极为复杂,然而分析竞争对手对本企业造成的竞争威胁直接关系到本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本文选取了八项竞争因素,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结合战略群体和多点竞争等相关理论,枸建了竞争对手竞争强度综合评估模型。企业利用本模型不仅可以评估竞争对手的综合实力,同时还可以从某一要素出发研究竞争对手的竞争强度。同时,本文还对该模型进行了综合评价,指出了其价值所在以及企业应用该模型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够为企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知识兼并可以提高企业的知识水平,竞争能力表现一般的企业,可以通过兼并学习竞争对手的知识提升自己。通过阐述兼并吸纳知识的活动类别,分析影响和制约知识兼并的因素,论证企业竞争力迅速形成方式,最后以中国中车为例论述,只有在知识兼并的基础上,继续创新知识的企业,才会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相似文献   

8.
基于波特模型的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从现有的竞争对手、潜在的进入者、替代品的威胁、供应商以及顾客的讨价还价能力等5个角度对当前图书馆的竞争态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结合分析结论提出了构建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篇论文探讨了企业兼并中目标企业选择的分析与价值估价方法.文中阐述了目标企业分析的内容,并选用贴现现金流量法,以实例说明目标企业估价方法和兼并交易价格的确定.该方法在企业兼并操作中对目标企业的选择分析上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具有质量差异的双寡头伯川德竞争模型中,考察非生产性研发企业转让降低成本的技术,分析技术授权与兼并的选择,比较不同竞争方式对技术授权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非生产性研发企业总是偏好与高质量生产企业兼并;双重收费的技术授权取决于产品质量差异及技术革新程度,但可能恶化社会福利;如果兼并被允许,则在技术革新程度较小时选择技术授权,否则选择兼并对研发企业有利;不同竞争方式对非生产性研发企业的技术转让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技术转让中除考虑技术授权与兼并的选择,还要考虑竞争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