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城市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探讨了光化学烟雾的控制方法,并提出了较为可行的防治措施-控制污染源排放、消除HO自由基、利用EKMA(Empirical Kinetics Modeling Approach)曲线。  相似文献   

2.
    
Large quantities of di-tert-butyl peroxide (DTBP) have been emitted into the troposphere due to human activities. Its role in the atmospheric photochemical reaction has not been understood.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the photochemical reactions of DTBP and NOx, which have been simulated in a self-made smog chamber under the temperature of (29±1)℃. Both the wall decays of ozone and NO2 could be neglected, compared to the results in simulative experiments. The effective intensity of UV light used in the experiments was 1.28×10-3 s-1, which was expressed by the rate constant of NO2 photolysis in purified air. The reaction mechanism was proposed according to our results and reports of other researchers. The maximum values of incremental reactivity (IR) in the three simulative ex- periments were 9.53×10-2, 5.23×10-2 and 3.78×10-2, respectively. The incremental reactivity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initial concentrations of DTBP. The IR value of DTBP obtained in this study was comparable to that of acetylene reported in our previous research.  相似文献   

3.
基于广义线性模型的地表臭氧浓度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十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及工商业的发展,城市光化学烟雾污染越来越严重。作为光化学烟雾的几种重要组分之一,臭氧是表征其严重程度和危害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高浓度臭氧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的严重危害,如何高效、准确地提前预报高浓度臭氧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根据臭氧浓度分布的非Gauss特点,该文采用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GLM)来对地表臭氧浓度进行预报。使用美国休斯顿及旧金山地区的监测数据分别建立了基于非Gauss分布假设的GLM模型。与普通线性模型的结果对比表明:广义线性模型不仅能够提高超标臭氧天数的正确预报率,同时也能降低高浓度臭氧的预报误差。  相似文献   

4.
在微型计算机上,用蒙特卡罗法模拟了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以Hech和einfeld将81个基元反应缩合成的15个反应的基础,得到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条件,结果与文献的实验结果较一致,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5.
在搜集大量有关大气光化学烟雾知识及背景资料并采编丰富的课件制作影音素材的基础上,编制大气光化学烟雾CAI课件.该课件全部采用flash软件,使各部分内容易于衔接、易于操作、界面统一.并以此课件为例,对在环境化学教学中使用计算机技术的必要性、开发CAI课件的重要性以及开发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根据在兰州市西固区进行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相结合的综合性实验得到O3,NOx,CnHm,SO2等污染物浓度资料,以及太阳总辐射资料、TS-2A系留探空资料.对实验资料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处理,得出了O3浓度与NOx,CnHm,SO2等污染物浓度以及太阳总辐射、500m以下平均风速之间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8.
碳键机制(CB-IV)模拟大气光化学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单独求解碳键机制(CB-IV),对污染条件下VOCs和NOx的初始浓度比和排放比分别变化情况下的O3浓度变化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VOCs的增加使得上午时段O3浓度的增长速率提高,O3浓度峰值出现的时间提前;而且随着VOCs的增加,O3的浓度峰值开始会有所增加,但达到某一最大值后其峰值将会下降.VOCs对O3浓度变化的影响主要是二种作用的综合结果:随着VOCs的增加,VOCs反应生成的过氧氢自由基以及OLE和ETH等活泼组分对O3的消耗作用逐渐增强;VOCs的增加使得整个反应体系中HO2和XO2的浓度增加,造成了NO的消耗,从而削弱了NO对O3的消耗作用.夜间O3浓度的衰减主要受NOx,HO2,OLE和ETH等物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还表明,NO/NO2排放比例的变化对O3浓度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9.
封装技术的发展特点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微电子产品,特别是便携式装置,汽车电子和消费类电子产品轻,薄,短,小化的发展,并基于成本,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的考虑,本文通过对各类封装技术的特点比较,阐述了圆片级封装技术(WLP)的优势,在当前封装领域所占的重要位置,以及在未来的几年中会继续保持很高的增长速度,在低中等I/O端数的IC封装市场中,将会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  相似文献   

10.
 借助人工影响天气开展消减雾霾影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尝试。本文介绍消减雾霾可能采用的人工影响天气方法、原理、应用, 并分析其优缺点和关键问题。人工影响天气消减雾霾的主要方式包括人工增雨、人工消雾及消减干霾的物理化学方法。人工增雨和人工消过冷雾技术相对成熟, 但人工增雨作业依赖地理背景和天气条件, 不适用于消减处于发展阶段的雾霾。人工消暖雾尚未成熟, 有待研制更高效的暖云催化剂或开发新型消暖雾技术。喷水地球工程法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理论分析, 结合实验寻找高效清除PM2.5的方法。城市风道法因受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限制, 并不适用于所有城市。当然, 治理雾霾还要从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能源结构组成、节能减排和降低能耗等方面综合入手, 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以光化学理论作基础,阐述了氢气和氯气光化反应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并在实际操作上提出提高氢气和氯气光化实验成功率的一些具体措施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城市烟雾层大气光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一次外场试验中两个不同高度上的太阳辐射观测资料,计算了城市烟雾层大气平均光学特性参数。经对比分析,与Mie理论计算的结构基本一致。计算所得兰州冬季城市烟雾层大气的平均吸收系数为0.158/km,散射系数为0.410/km,后向散射系数为0.035/km。烟雾层内气溶胶和平均吸收系数为0.133/km,散射系数为0.404/km。,后向散射系数为0.028/km,水汽吸收和瑞利散射对烟雾层内太阳  相似文献   

13.
五氯酚钠在水体中的光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探讨各种要素对五氯酚钠光解的影响。室内紫外光照射实验表明,五氯酚钠溶液的浓度,体积,pH值,受光面积以及光照距离等,均对光解速率、洮解历时或半衰期产生明显的影响。室外太阳光照射试验结果表明,五氯酚钠试样光解受季节影响显著,春季的光解速率常数为冬季值的10倍。  相似文献   

14.
基于小波包变换的多载波调制技术是一种灵活的、大容量且具有鲁棒特性的正交复用技术,利用该技术可有效的减少噪声、脉冲干扰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这种多载波调制技术的结构和原理,并与OFDM技术在性能上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测定水及食品中硫化物的常用方法是碘量法或斑点法,但当硫离子含量低时碘量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差,而斑点法则仅是半定量法.硫化物是一种还原剂,可被碘氧化。文献[3~5]曾报导了在酸性介质中用紫外光照射碘化钾溶液产生碘来测定一些实际样品中的氧化还原性物质。本文采用光动力学法对水及食品中的硫化物进行了测定。用汞灯照射碘化钾溶  相似文献   

16.
光化学烟雾大气污染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对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生成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二氧化碳(CO2)捕集是碳减排技术的研究热点,其中低温凝华碳捕集技术具有碳捕集率高、绿色环保和二氧化碳捕集纯度高等优势,应用前景广阔。但目前凝华碳捕集的研究相对不足,且基于固体媒介凝华二氧化碳的技术途径具有显著的局限性。该文采用基于喷淋低温液滴的凝华方法改进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建立了一维异戊烷喷淋塔模型并模拟计算了稳态工作特性,通过分析喷淋塔内的温度场和浓度场,探究了喷淋塔的碳捕集率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越小的液滴直径、越低的液滴初始温度和较长的气液相互作用时间对提升喷淋塔的碳捕集率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该文还揭示了喷淋塔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场是凝华过程的主控因素,而塔内凝华的发展程度及碳捕集率则取决于液滴初始温度和气液相互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18.
在露天矿内,爆破产生的毒气体形成的污染源是连续点源,利用大气中CO浓度结果,计算出不同测定时间间爆内的排放量,爆破CO总排放量等于各测定时间间隔内排放量之和。  相似文献   

19.
数学建模将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创造、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本文结合我院近年来组织本院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实践,谈谈我们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柴油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载体全硅MCM-41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了水热合成反应条件对全硅MCM-41结构、结晶度的影响和产物的热稳定性。研究发现:改变合成母液的PH会改变MCM-41的孔径大小;在无氧条件下高温处理的最佳温度为600℃左右;所合成的全硅MCM-41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均匀的孔径和较好的热稳定性,可用做制备加氢脱硫催化剂的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