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情境语义学为外在世界与内在心理状态提出一个情境认知框架,并依此发展了一个意义理论,自然语言语义在这个意义理论中得到合理解释。从其理论源头、理论视角及其应用等角度来看,情境语义学与当代认知科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对认知科学研究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情境语义学所确立的信息认知框架、相关认知词的情境语义解释与情境逻辑分析以及自然语言中隐喻表达的情境语义刻画等4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情景语义学用情景类之间的制约关系来表示自然语言语句的意义,为合理解释条件句的意义提供一个新思路。情景语义学认为条件句的意义就是其前件和后件所涉及的情景类之间的制约关系。情景语义学对条件句的语义刻画适用于不同种类的条件句,对自然语言语义学和逻辑学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蕴涵是用来描述句子命题之间的真值概念。预设是推理过程中必须认定的前提。预设有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预设的性质或归结为衍推或归结为含义。蕴涵和预设理论有赖于语义学、逻辑学、句法学、语用学共同发展;加深对蕴涵和预设理论的认识,有助于这些学科进一步发展。蕴涵和预设理论既丰富又深化我们对自然语言语料的认识,自然语言语料又能推动蕴涵和预设理论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传统词汇语义学从真值角度出发,在偏离语境因素的条件下对词语进行原型语义的静态阐释,而忽略了词汇使用的语用条件.词汇语用学是对语义进行社交语用和认知语用角度的多维、立体、动态研究,从而弥补了语义学研究的理论缺陷.  相似文献   

5.
情景语义学逻辑研究大致经历3个发展时期和与之相对应的3次理论重心的转移。1980年到1985年为理论成型期,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本身的建构和哲学解释方面;在逻辑工具的选用上经历了从以标准集合论为工具的合成研究向以公理论和非良基集合论为工具的分析研究的转变。1985年到1993年前后为理论成熟期,其理论影响涉及多个相关领域,理论重心转变的直接结果就是信息通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994年后为理论拓展期,信息通道理论和信息流逻辑研究成为新的研究方向和热点。情景语义学逻辑研究在情景语义学元理论逻辑研究、情景语义学的逻辑应用研究、情景逻辑系统的构建、情景语义学和其他形式语义理论的融合研究、信息通道理论和信息流逻辑研究等5个方面都取得了进展。前2个方面的研究比较成功,有一大批研究成果问世并在逻辑领域产生积极影响,但后3个方面的研究尚存不足。所以,以情景语义学和情景理论中的信息流思想和信息通道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完整的信息流理论是情景语义学及其逻辑研究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形式语义学关于"语法"、"句法和语义",以及"语词和语句"等概念。传统语言学所谓语法讲究对语言符号串线形排列的成分分析,现代生成语言学的Chomsky学派认为语法就是有关语言层次结构的由小到大的生成规则,类型逻辑语法等形式语义学理论所谓的语法是指基于逻辑推演的关于自然语言的运行规律;形式语义学强调句法和语义的对应,这是形式语义学的灵魂;形式语义学在语句领域取得了较大成功,而语词领域是语言学侧重的研究方向。从形式语义学比较语言学的不足可以看到其未来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形式逻辑主要是从语形和语义角度来分析和评价论证,忽视了论证分析与评价的语用因素,特别是忽视自然语言论证中的语境因素,这使得形式逻辑在分析和评价自然语言论证的过程中显得捉襟见肘。以沃尔顿为代表的新论辩术论辩理论作为论辩术当代复兴的重要代表之一,通过研究论证的对话语境这种语用因素,意图为论证研究提供适当的语用框架。新论辩术论辩理论的提出,对自然语言论证的分析与评价,特别是对谬误的分析和评价,以及对人工智能的研究,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语用翻译与语境关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用翻译是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分别研究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的问题。语用翻译同语义翻译相对应,是一种等效翻译。它强调语言在使用中的转换,语境为其提供语义选择的线索。在翻译中为达到语用等效,译员必须在接受自然语言信息的过程中通过语境来寻找信息的关联。然后,再根据话语与语境的关联情况进行推理,求得语境效果。正确处理和理解语用翻译与语境的关系对语用研究以及对翻译研究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默认语义学是K.M.Jaszczolt提出的对语义/语用界面研究的一种新的解释理论。默认语义学认为语义的确立是默认推理的结果,默认推理是交际者根据交际意图的类型和强弱,即指称性的强弱而进行的自动推理,是对意图识别的结果,并非对语境的选择。语义默认理论构建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但是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此理论进行了初步的述评并探讨了默认语义学带来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言语义刍论     
随着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语义的组成、语义的性质等越来越关注,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在语言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计算机处理自然语言(例如机器翻译)的准确性、可读性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些都促使语义学研究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但是,语义是个极为复杂的问题,仅就语义的分类来说,便众说纷纭。有的分得很细,如英国语言学家利奇在他的名著《语义学》中将语义分了七类;有的分得较粗,如贾彦  相似文献   

11.
词义有语义学上的意义和语用学上的意义,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和语用是互为一体的。在语言运用中必须在语义和语用的平面上有机地释解词义。从英语课本中常出现,但又常被学生们用错的after all这个例子可以说明语义和语用的互动是释解词语意义的最为根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红楼梦》杨、霍译本为例,根据"汉语语用优先语义"这一观点,从语用对等视角进行分析,阐述了汉语对话英译语用优先原则,即提出把汉语人物对话语言译成英语时,除了要力求语义方面的对等外,更要优先注意语用效果的对等,语用对等优先语义对等。译者要考虑如何在译语中体现原语的言外之力,留心原文本中有意违背交际原则的地方,理解说话人的弦外之音,使原语和译语达到语用对等。  相似文献   

13.
陈建萍 《科技信息》2008,(35):304-304
语言预设能解释语言中语义与语用之间关僚的问题,本文运用语言预设的原理,对〈红楼梦〉中的称谓语中存在的语言预设现象进行初步的探讨,从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的角度对红楼梦称谓语作出语言学诠释。  相似文献   

14.
标记是语言学分析性原则之一,标记性体现了语言范畴内部存在的对立的不对称关系,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于音位学、语义学、语法分析、句子结构、语用学和应用语言学中。因此,标记性对语言分析的各个层面上都有价值。本文主要探讨语义层面上的标记现象并试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对其作出解释,最后将讨论标记程度不同的语言形式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Presupposition     
宿桂艳 《科技信息》2009,(16):119-120,123
Presupposi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topic in the studies of linguistics. Generally speaking, presupposi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main types: semantic presupposition and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This paper tries to give a general account of them and their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to introduce the projection of presupposition from the aspect of semantics and that ofpragmatics. At last the author gets to the conclus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mantic presupposition and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is complementary rather than contradictive.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述了语用学与语义学的产生.它们都是对语言意义的研究但所覆盖的层次不同,语用学可以说是对语义学的补充.正是因为语用学的出现,人们才找到了自然语言的逻辑.  相似文献   

17.
汉语句义结构模型及其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解决计算机理解和表达汉语句义的问题,以现代汉语语义学理论为基础,探索和创建了一种计算机可计算、可扩展的汉语句义结构模型,该模型从句义层次上描述构成句子的词、子句、分句在句义中承担的句义任务,句子描述对象的时空特征、谓词的时态以及不同句义成分之间的组合关系等,形成了一种抽象句义的结构化表达形式;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向提问的句义结构模型验证方法,用疑问词替换语义格迭代构成问句,再对问句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对简单句义、复杂句义和多重句义的反向提问正确率达到92.07%,充分说明句义结构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副词“真”、“很”、“太”在语义上都有表示程度高的意思,但是三者在语义特征及语法功能上还是存在许多差异。文章从语义内涵、组合能力和语用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隐喻是多学科共同的研究对象。从语用综观论的适应性和经济性角度来看,隐喻的生成和理解都是在遵循言语行为的省力原则前提下,适应交际语境和交际意图而作出的选择。这种语用适应性使得隐喻的大量使用成为可能。同时,隐喻的重要地位不仅是因为它适应了说话人与释话人的语用需求,更在于它在修辞、委婉和劝诱方面所具有的独特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语境就是语言的使用环境。有学者认为,语用学其实就是一门语境学。中外学者对语用学下的定义尽管多种多样,但大都是从语境这一因素出发。从语用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如语用含义、语言环境、前提关系、言语行为)诸方面看,语境都是最重要的。所以说,语境在语用学研究中占有核心地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