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手机短信证据效力的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信息网络的建立和完善,手机短信息这种通过电信运营商的信号网络进行传输的数字化通讯方式,作为新出现的证据形式,对传统的证据形式提出了挑战。手机短信的特征确定了其具有证据效力。必须采取一定的保障措施和立法措施,以有效保护和认定手机短信的证据效力。  相似文献   

2.
郑岳常 《广东科技》2014,(6):158+160
司法之所以能够保持公正性,主要是以证据为基石,同时证据也是现代刑事诉讼的基础与核心,任何没有证据的诉讼活动必将惨淡收场。刑事诉讼程序外证据,即非法证据,其效力问题值得关注和研究。对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效力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非法证据排除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谈一下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孙宁 《科技信息》2010,(8):42-42
近年来,在边防案件中利用电子工具作案的犯罪形式逐渐显露头角,伴随而来的是电子证据的出现。相较于传统证据,电子证据在搜集和举证方面,都给边防情报人员带来了诸多困难。为了打击这类新型犯罪,对电子证据效力问题的研究将成为边防情报部门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查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中可否以纪检口供直接定案,成为司法实践中十分棘手的问题.根据现行立法及有关证据学理论,纪检口供并不具有刑事诉讼的证据能力.不能直接作为刑事诉讼证据.实践中,司法机关一般是通过一定方式对纪检口供进行转化,使之成为刑事证据,并作为起诉和定案的根据.在纪检口供转化的过程中,由于相关法律、司法解释的缺位,司法人员只能依靠个人的学识和经验进行,因而主观随意性比较大,从而造成各地司法机关在具体做法上不够统一.要解决这一司法难题,必须对纪检口供的效力及其转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当前,学者们对非法证据及其效力存在较大争议,非法证据的获取违反基本人权原则、人民主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制约原则等多项宪法基本原则。在我国现实国情的基础上,应采取非法证据完全排除规则否定其证据效力。同时,应建立和完善与之配套的制度,以满足有效地打击犯罪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随着通信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承载方式出现在法制视野,作为新出现的证据形式,对其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认定,在司法实践中尚未有一个定论,本文从手机短信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探究出发,试图厘清手机短信作为新形式的证据应有的定位。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现代科学的进步,通讯技术的日益成熟,手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愈加重要的角色,手机短信更是成为了相互交流的一种普遍途径,法官在审判中会碰到如何对手机短信的效力进行判定,本文旨在通过对手机短信的定性分析从而对手机短信的证据效力加以一定阐述。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互联网络的逐渐普及,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各种电子资料大量使用,使得电子证据逐渐成为新的民事诉讼证据之一。然而,我国目前现行的民事证据制度并不能完全适应电子证据应用的需要,电子证据与我国现行民事证据制度存在着明显的冲突,有证据归类的冲突、证据效力的冲突、证据证明力的冲突、举证责任的冲突、以及证据的客观性、合法性、真实性的冲突等。如何解决这些冲突,文章从立法方面、司法实践方面及当事人的角度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证据融合推理时,由于系统中出现未知新命题和传感器收集的证据不可靠,使得Dempster组合规则不适用于冲突证据组合.为了有效地处理冲突证据,提出一种基于非封闭识别框架的改进证据推理方法.首先在封闭识别框架内增加一个表示新命题的集合,将封闭识别框架扩展为非封闭识别框架,给出新命题基本概率指派的赋值方法,然后给出非封闭识别框架下焦元的组合规则.在非封闭识别框架下,依据冲突焦元本身基本概率指派以及证据的可信度信息,将局部冲突在涉及冲突的焦元之间分配,最后通过实例结果表明,与封闭识别框架下的 Dempster组合规则结果相比,该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出新命题.非封闭识别框架下的改进证据推理方法,可以通过在非封闭识别框架下,对新命题与已知证据及已知证据之间的两类冲突信息在局部分配,使最终证据推理结果向合理方向聚焦.  相似文献   

10.
两大法系代表性国家对合同法定形式的效力规定有两大模式:实体法意义的模式与程序法意义的模式.这两种模式差异源于:经济环境的制约、约因制度的影响以及对实体与程序关系的理解不同.从我国的现状分析,不应采用证据要件说,更应借鉴效力要件说.  相似文献   

11.
共犯关系的脱离与共犯中止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共犯脱离理论很好地解决了在共同犯罪人不能构成共犯中止,在司法审判中按犯罪既遂对待又过于严厉、造成罪行不均衡问题。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中目前未吸纳共犯脱离理论,外国刑法学界对该理论探讨较为深入,是否应当吸纳该理论?如何吸纳该理论?是在立法中明确增加共犯脱离,还是依照现有法律规定就可以做到对共犯脱离人罪行均衡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集体合同不同于劳动合同,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注意讨论狭义的集体合同的效力,明确集体合同的定义,详细阐述集体合同对当事人和关系的不同效力及效力来源,从而区分当事人和关系人在集体合同的权利义务,进一步说明集体合同的时间效力和空间效力,达到完善集体合同。  相似文献   

13.
《潍坊学院学报》2020,(3):58-62
在民事诉讼关系中,司法实践可能对同一案件存在两种不同的认定标准,即存在"同案不同判"现象。由于法官找法、法律适用、法律解释的不同,难免会产生司法裁判的差异。尽管在民事裁判中采用"高度盖然性"的审判标准,但对该标准的适用应尽可能符合法理原理,应以法律价值、法律目的、人权保障、案件公平为指引。  相似文献   

14.
对于国际法效力基础问题的探究,国际法学者们作出了几个世纪的不懈努力。问题研究的复杂性导致了不同学者们的不同结论。应本着全局、科学和现实的态度,来审视国际法的效力基础,不能生硬地割裂国际法效力基础的各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国际法的效力基础应由国际法的程序效力基础、实质效力基础和现实效力基础三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15.
费琦 《科技信息》2013,(2):475-475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一直是各国刑事立法的重点,为各国特别是英美法系国家所重视。我国一直以来致力于在立法上确定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虽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其规定的局限性仍旧存在极大的隐患。从各国的做法看出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将有利于更加有效的使用证据资源,保护人权。  相似文献   

16.
合同效力制度是合同法中的一个基本的理论问题。人们通过意思自治缔结合同的目的是期待合同能够履行而获得利益,合同目的能否实现以及对方能否依照合同履行义务,这些都需要法律对合同效力预先做出详细具体的规定。本文对合同效力进行新的分类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片面共同犯罪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片面共犯的理论一直争议不断。传统的共同犯罪在处理各种新型的多人共同犯罪的案件时表现出各种问题,一些案件单凭共同犯罪无法很和解决,片面共犯理论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片面共犯作为共同犯罪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存在不仅在理论上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实践中也有存在意义。究竟是否应该提出片面共犯的理论,是否可以在实践中运用这一概念,本文将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8.
证据,是诉讼程序中的第一要素。从立案到开庭审理,从当事人举证到合议庭合议,证据的作用贯穿始终。而作为科技发展和时代进步的产物,电子证据的频繁出现,对三大诉讼法原有证据制度形成了冲击。基于当前我国电子证据制度立法和实践混乱的现状,本文就电子证据在当今中国诉讼程序和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分析当前学界众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当将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归于非独立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证据与辩论在美国无陪审团参与而由法官量刑的非死刑案件的量刑程序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美国大部分非死刑案件的量刑听证程序中,包括非法证据在内的各种证据、量刑前调查报告、控辩双方的律师的辩论、缓刑官的量刑建议等对法官公正地量刑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作为证明公证事项真实性,合法性的公证证据,是整个公证活动的基础与生命线。本文从公证证据的概念与法律特征入手,对公证证据的作用及公证证据制度的现状、存在的弊端做了初步的探讨;指明了公证证据收集、审查的性质、内容、要求。同时,就公证证据收集、审查中应注意的问题做了研究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