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目的原则,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受众自己的文化知识背景和对译文的期待及交际需求。旅游资料文本为呼唤型功能文本,这就决定了功能翻译理论的原则和策略可以指导旅游资料的翻译。安徽特色文化旅游翻译存在诸多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要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旅游企业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新兴理论,模因论与翻译的结合使翻译策略的研究有了新的进路。旅游是文化传承的一种典型方式,旅游素材多蕴藏着历史文化模因;而旅游资料翻译本身更是一个跨文化模因传播过程。通过一些旅游文本的英译实例,探析模因论视角下的旅游资料翻译策略和技巧,以促进旅游模因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文本类型取决于语篇功能,而语篇功能是建立在语言功能之上的。不同的文本类型需要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以旅游资料的翻译为例,说明实用文本类型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功能翻译理论的基础上,对旅游外宣品汉英翻译中的语用功能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种翻译策略。选取语用功能对等这一切入点来管窥旅游文本的文本特征以及翻译策略,对旅游英汉两种文本进行了剖析阐述。  相似文献   

5.
英语旅游标识语具有指示、提示、限制、强制和召唤等语用功能。英语旅游标识语作为一种特定的语言形态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文本特点。在英译汉语旅游标识语时,可以采用交际翻译策略、语用翻译策略、反译法和词类转换法翻译策略,翻译时要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文化习俗、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以及目的语读者对译文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6.
姜静 《韶关学院学报》2010,31(2):100-103
根据旅游翻译的特殊性,就文本内与文本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并指出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旅游文本英译具有伪翻译倾向。具有伪翻译倾向的旅游英译,是翻译与创作相结合的产物,反映了新型的文本关系以及作者与读者之间特殊的人际关系。认识这一新型关系,有助于我们解释旅游翻译中的伪翻译现象,并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7.
浅析翻译目的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目的论是一种较新的西方翻译理论模式,它将研究聚焦在翻译过程中各种目的的选择上,它是对结构主义等值翻译观的突破,为翻译的多学科探索又增加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结合旅游文本的特点以及旅游翻译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探讨了翻译旅游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功能翻译理论下旅游翻译的灵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功能翻译理论及其范畴内的相关理论为依据,对旅游翻译的原则、方法进行探讨,可以发现旅游翻译具有明显的信息型、召唤型特征。因此,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概念即“目的论”是旅游翻译的方向标;文本功能类型分类说、功能对等、交际翻译等理论是采取灵活翻译策略的依据,而诺德的忠诚原则则是旅游翻译灵而不乱的质量保证。旅游翻译应该是一种灵活的动态顺应翻译。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重要的对外宣传资料,旅游文本的汉英翻译在中外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而汉语旅游文本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使翻译过程遭遇较大的障碍。在翻译实践当中,应充分辩识旅游文本包含的中西文化差异,考虑不同的文化类型因素和语篇结构,采取音译、直译、意译、释义、增译等不同策略,对译文进行适当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旅游外宣资料汉英翻译中的"译与不译"问题,应在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目的论"的指导下,突破传统"忠实"翻译原则的束缚,强调以读者为中心,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予以解决,以实现目的语读者的交际目的.具体表现在增译、缩译、编译和创译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旅游外宣资料汉英翻译中的"译与不译"问题,应在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目的论"的指导下,突破传统"忠实"翻译原则的束缚,强调以读者为中心,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予以解决,以实现目的语读者的交际目的。具体表现在增译、缩译、编译和创译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论是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它强调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诺德认为,翻译活动的目的通常是由翻译发起者来确定的,译者只是根据具体的翻译目的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制定出目标文化的文本,以实现翻译活动的交际意图。以诺德功能翻译理论的基本思想为基础,对"陇上江南"一词的使用作了目的论分析,并选取较有影响力的旅游宣传资料和各大知名网站的英译为例子,进行了误差分析,提出了改译意见。  相似文献   

13.
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了解旅游文本,特别是旅游诗词的文体特点,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和内涵,从而保证旅游诗词在目的语读者群中也能发挥同样的作用,即在忠实地提供信息的同时宣传旅游诗词所介绍的旅游景点,从而在传播中华文化的同时,能吸引更多的目的语读者前去参观游览,以达到旅游诗词翻译的目的。本文通过分析旅游诗词的背景及中英文的用词特点,在旅游诗词翻译中,探讨具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旅游翻译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诱导行动。提出译者可依据关联翻译理论中的“最佳关联”原则对原文进行动态取舍,并使译者意图与读者期待相吻合。认为介绍原语文化、社会风情的旅游资料多采用直接翻译的阐释法为好。  相似文献   

15.
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理论,将文本类型分成“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三大类,并针对其交际功能提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种翻译方法.通过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理论对翻译的启示,探究其与翻译目的、翻译标准及翻译策略之间的紧密联系,并结合旅游文本英译例文,论证文本功能对翻译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6.
接受美学理论强调以读者为中心,对旅游文本的翻译有着重要的启示。在旅游文本的翻译中,译者应充分考虑中西文化、语言和审美习惯的差异及译文读者(旅游者)的期待视野,重视对其认知心理、语言习惯、审美情趣、文化心理等的关照,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翻译方可为读者(旅游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7.
童瑶  谭丽萍 《科技信息》2013,(16):174-174
本文以博物馆简介翻译为例,从翻译目的论角度论述了旅游文本翻译的基本目的应该是满足目的语读者的交际需求,而在实现其基本目的的过程中,还需结合中西文化背景差异,并灵活运用增译法、减译法、合译法、分译法等翻译技巧才能实现译文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8.
张黎 《科技信息》2012,(13):246-247
首先作者简单介绍了归化和异化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影响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因素:译者的翻译目的,源文本的文本类型,读者对外来文化的接受程度,译者的文化态度和源文化在目的语文化中的地位等等,最后得出结论:译者选择某种翻译策略是建立在一个或者是同时多个因素的基础上的,译者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结合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基本原理,对旅游资料的作用及功能进行分析。发现翻译过程中文化信息的有效传递是旅游资料英译中要解决的难题。为了最大限度地传递出原文的核心信息,应该灵活运用增译、省译、改写的翻译策略,以达到较好的沟通交流效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汉英旅游翻译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步。通过抽样调查,笔者发现,近十年(1997-2007)旅游翻译(汉译英)类论文主要路径有跨文化交际、功能目的论、接受美学和读者关照、突出主题信息、以具体旅游文本为参照系和地域性研究等视角。其中,运用跨文化视角来研究旅游翻译已成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