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二自由度与单自由度陀螺罗盘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运动方程,运动规律及特性等几个方面对二自由度与单自由度陀螺罗盘进行了对比分析,说明了二自由度陀螺罗盘的主要运动是重力矩引起的进动,而单自由度陀螺罗盘的运动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科氏惯性力矩引起的陀螺效应.二者摆动周期相差悬殊的特点对其应用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根据灵敏度函数的概念,利用模型参考自适应的原理,提出了按系统灵敏度函数与系统传递函数独立设计的二自由度控制方案。论证了二自由度控制原理,并推导了实现这一控制的条件,理论研究和实验结果表明,将这一控制思想运用于参数大范围变化的控制系统设计时,能极大增强系统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3.
按灵敏度与传递函数设计的二自由度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灵敏度函数的概念,利用模型参考自适应的原理,提出了按系统灵敏度函数与系统传递函数独立设计的二自由度控制方案。论证了二自由度控制原理,并推导了实现这一控制的条件。理论研究和实验结果表明,将这一控制思想运用于参数大范围变化的控制系统设计时,能极大增强系统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
对二自由度PID控制方式提出了一种微型计算机并行处理方案。采用本方案实现的二自由度PID控制算法可以提高控制系统的实时信息处理能力,进而改善相应的控制性能。本方案对二自由度PID控制系统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传统二自由度PID控制器参数整定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结合模拟退火算法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二自由度PID控制器的参数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二自由度PID控制器同时具有良好的目标值跟踪特性和干扰抑制特性.在隧道式炉二自由度PID控制系统设计中获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从而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二自由度PID的一种工程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基于可编程调节器实现二自由度(Two—Degree-of-Freedom)PID控制的一种工程方法。通过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实际运行,表明可编程调节器能够实现结构复杂的二自由度PID控制。可使系统的“外扰抑制特性”和“目标跟随特性”同时达到最佳,控制性能优于常规控制,且参数整定方便,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一个二自由度线性耗散系统的解,并得到了产生耦合振动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二自由度PID控制中用Ziegler—Nichols稳定边界法整定干扰抑制参数KP,KI,KD,其时外界扰动敏感性较强,难以达到系统控制要求这一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二自由度PID的实现,运用模糊逻辑算法对KP,KI,KD三参数进行整定,较好地改善了系统的抗干扰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干扰抑制特性和设定值跟踪特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常规二自由度PID控制在过程参数时变系统中的不足之处,采用模糊控制理论改进常规二自由度PID控制方式,提出一种参数自调整的模糊控制方案.并建立参数自调整的模糊二自由度PID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参数自调整的模糊二自由度PID控制较之常规二自由度PID控制更加能够满足对不确定复杂工况的高指标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0.
网壳结构分析的超级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分析大型网壳结构的二维矩形超级元,给出了超级元分析的基本公式,其做法是将大型网壳结构离散成一系列矩形超级板元,考虑弯曲、剪切、挤压、翘曲等多种变形效应,采用构件自由度向超级元自由度的转换把大型多构件问题变为二维问题求解,并通过算例验证了在各种变形及几何形状情况下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11.
MIMO多输入输出网络控制系统的容错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被控对象为具有不确定因素的多输入多输出网络控制系统,设传感器与控制器均为时间驱动,执行器为事件驱动,网络诱导时延小于采样周期,将未能成功传输数据的传感器节点视为暂时失效,把具有传感器故障的网络控制系统建模为一类带有不确定因素的离散模型,借助Lyapunov定理给出了系统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基于LMI方法得出观测器和控制器的分离设计方法,实现了MIMO网络控制系统的容错控制。  相似文献   

12.
将网络控制系统描述为具有输入延迟和测量输出延迟系统,给出了系统渐近稳定的定义.提出了零输入系统渐近稳定存在的充分条件,并基于一个李雅普诺夫泛函,提出了输出反馈镇定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通过输出反馈控制使闭环系统达到二次稳定.采用锥面互补方法,将不具有严格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条件的非凸可行解问题转化为具有严格LMI条件的非线性最小化问题,得到了求解输出反馈控制器增益参数的静态输出反馈镇定(SOFS)算法.通过一个仿真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控制系统中的网络传输延迟预估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网络化控制系统中传输迟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问题,在分析控制系统网络传输迟延与系统各环节动作时序的基础上,针对网络传输迟延小于一个采样周期的情况设计了预估器,并设计构建了基于代理的网络化控制仿真系统。控制代理根据数据包中数据的传输次序与时间戳得到网络传输迟延的大小,通过预估计算得到存在传输迟延条件下相应的状态与控制量,使系统能有效克服网络传输迟延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数据信号通过网络加校正时的输出与参考输出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14.
对于带有一个积分环节的线性定常能控系统,分析了指数趋近率下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抖振过程,给出了抖振幅度、周期和趋近率参数、控制量的变化率之间的定量关系。超薄快速铝铸轧机前箱液位控制系统中,为防止塞棒挂渣,要求塞棒以一定幅度和频率抖振,这正好可以利用滑模变结构控制有抖振的特点,但必须对抖振加以控制。该文为此系统设计了变结构控制器,进行了系统仿真并与PID控制器进行了比较,验证了理论结果,也表明了滑模变结构控制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模糊控制器和自适应神经元解耦补偿器的解耦控制技术 ,对耦合强烈的具有变风量空调系统传递函数矩阵形式的 4维传递函数矩阵系统进行解耦控制。通过解耦系统仿真研究 ,为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解耦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可控串补的迭代学习控制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控串补加装在长距离输电线路上 ,用于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提高系统的传输能力。由于电力系统是非线性大系统 ,模型和干扰都是不确定的 ,寻找不完全依赖于数学模型因而具有较强适应性的控制策略是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的重要课题。基于这样的考虑 ,尝试将迭代学习控制方法应用到可控串补的控制中。通过理论分析证明这种控制方法用于可控串补控制的收敛性。仿真结果表明迭代学习控制法与常规 PID控制相比 ,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一类控制增益函数未知的、含有不确定项的非线性系统,为实现其跟踪控制目标,提出了一种鲁棒直接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该方法仅要求控制增益函数为有界函数,用广义模糊双曲正切模型逼近一个与控制增益函数无关的新颖的等价控制器,并为消除系统中的不确定项和逼近误差设计了一个双曲形式的鲁棒补偿控制项,从而保证了系统跟踪误差收敛到原点的一个小的邻域内,且所有的变量一致有界,控制输入平滑没有抖振.利用Lyapunov函数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并用倒立摆仿真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寻求更加优化的直流降压变压器控制系统,搭建了一台直流降压变压器并根据其参数建模,在此基础上分别设计了一种基于NOUS算法的状态空间控制系统、使用观测器的NOUS算法控制系统和PID控制系统。用示波器展示变压器在这3种控制系统下的阶跃响应输出和负载发生突变时的瞬态响应,以对比它们的控制性能。结果表明,基于NOUS算法的状态空间控制系统具有更好的瞬态响应和控制精确度,而PID控制系统在鲁棒性方面具有优势,使用观测器的NOUS算法控制系统仍保留了收敛速度快的优点,但会导致控制系统建模中的误差被放大,影响输出结果。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双闭环控制的串级调速系统,对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及动态结构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解答了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半主动控制具有能耗小,控制效果接近主动控制等优点,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隔震换能控制系统具有隔震换能和主动控制双重功能,属半主动控制,由于该系统兼具主动控制的特点,因此其信号采集及控制力的实施是影响该系统性能的关键.试验结果表明,该数据采集系统具有信号误差小、工作效率高、性能稳定等优点,可以应用于半主动控制的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