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断奶后腹泻(PWD),是现代养猪生产中最普遍的一种疾病,尤其在早期断奶时更为常见,多发生于断奶后2-10天,是集约化养猪生产中比较棘手的问题,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仔猪断奶后腹泻的病因很多且非常复杂,饲养管理不善、饲料不良和疾病等因素均可引起腹泻。国内良好的断奶仔猪料专用添加剂(饲后不发生或少发生腹泻)十分匮乏。另外,现有治疗仔猪断奶腹泻的药物往往仅能抑杀大肠杆菌等病原体,未能从根本上消除病因,因而疗效不很稳定。 项目简介 《规模化猪场仔猪断奶腹泻(PWD)防治技术研究》是杭州市科委下达的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2.
董子永 《科技信息》2010,(11):409-409,413
1 哺乳母猪乳房炎的发生与防治 1.1 病因 1.1.1 多发生于初饲养母猪者.因担心母猪泌乳供应不足,采取的补饲方法不当,补饲时间早,往往在母猪分娩后就补饲,且补饲的饲料质量过好,数量过多,导致泌乳量过多,加之仔猪小,吮乳量有限,乳汁滞积而致发乳房炎。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选取不同断奶日龄(28~32天,42~45天,49~52天)长白×梅山(F_1)杂交仔猪和不同体重阶段生长猪共194头,按窝别、性别和体重随机分成两组进行试验,以研究维吉尼霉素与金霉素配伍使用对不同断奶日龄仔猪和生长猪生产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维吉尼霉素+金霉素与添加金霉素相比,有显著促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的效果。同时,在生长猪体重的不同阶段,其效果不同,8~20kg 日增重改善9.77%,饲料利用效率改善10.42%;20~50kg 日增重改善5.83%,饲料利用效率改善5.9%;50~70kg 两组间生产成绩差异不显著。饲料中添加维吉尼霉素+金霉素能显著提高养猪生产效益。另外,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维吉尼霉素+金霉素有防治仔猪腹泻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山药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华富 《科技信息》2009,(30):268-268,270
随机选取28日龄60头断奶仔猪,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上加1%山药粉,测定仔猪平均日增质量(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饲料转化率(FCR)等生长性能和腹泻率、腹泻频率、腹泻指数等腹泻指标。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山药粉,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14-28天及全试验期的日增食量和日采食量,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腹泻频率和腹泻指数,说明山药能改善断奶仔猪的生长速度,有效预防断奶后腹泻。在经济欠发达的四川地区,山药分布广、价廉、经济,既能降低养猪成本,又能提高猪的生长性能,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断奶仔猪腹泻的病因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断奶仔猪腹泻主要包括仔猪生理发育不成熟,断奶应激,出生时母源抗体水平较高,以后逐渐降低,抵抗力差及肠道对饲料蛋白的过敏反应等方面病因,并讨论了其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大蒜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降低料肉比和腹泻率以及改善环境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阐述了大蒜素的理化性质和生产过程以及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探讨了大蒜素对断奶仔猪生长发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断奶到4月龄的仔猪叫断奶仔猪。仔猪断奶后,肌肉、骨骼生长十分旺盛,因此需要丰富的营养物质。影响断奶仔猪快速生长的限制因素主要是采食量不足,特别是能量的采食不足。因此,足够的采食量是保证断奶仔猪充分生长的首要条件。怎样才能保证断奶仔猪采食到足够的营养成分和能量呢?首先要从仔猪由哺乳到断奶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尤其是消化道的生理变化,由采食液体饲料过渡到固体饲料这个过程的生理变化。在饲料配置和管理方面没有满足动物的需要,而影响了断奶仔猪的生长发育。除上述原因外还有环境健康等原因。  相似文献   

8.
苜蓿草粉作为一种高品质饲料资源,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尤其含有大量可利用蛋白质,丰富的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在早期断奶仔猪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苜蓿草粉,对防止仔猪腹泻,提高仔猪日增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断奶仔猪腹泻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肠道微生态环境失调和不良的体外饲养环境是其诱发因素。本试验将64头体重相近、遗传基础相似的28日龄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两组,与对照组不同的是试验组在发酵床上饲养,日粮中添加0.1%洛东酵素。结果表明:试验组能有效改善断奶仔猪肠道微生态平衡,同时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大大降低了腹泻率,对断奶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具有明显的生物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硫酸亚铁和适量痢菌净散配制成硫酸亚铁合剂,对断奶仔猪进行饲喂试验。结果表明:硫酸亚铁合剂对断奶仔猪具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日增重比对照组多40g,差异极显著(P<0.01),对防治断奶仔猪的腹泻也具有显著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1.
李南  方平 《应用科技》1999,(12):27-27
为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特总结了“测水投饲养鱼法”,供农户们参考。1测水温定投饵量鱼类属变温动物,其消化摄食强度与水温有关。而鱼类发病率也往往与鱼类摄食紧密相联。一般说,在适温范围内(7-32℃),水温越高,鱼的摄食量越大;而摄食越多(尤其是不坚持“四定”投饵的塘),往往发病率(主要指草鱼)越高。为此,要使鱼长得快而又少发病,必须根据全年水温升降规律来严格确定日投饲量,使鱼吃好、长快、少生病。具体方法:早春时节,当水温上升到6T以上时,就要用商品饲料、鲜嫩青草喂鱼,每天回次,每次喂量开始为当…  相似文献   

12.
科尔沁牛公犊早期补饲高档精料60天断奶及阶段育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犊牛5日龄开始补饲高档精饲料、7日龄开始补饲优质干草,丰富了犊牛获取的营养种类,充分满足各种营养需要,早期补饲刺激瘤胃,促使整个消化系统的发育,增强消化吸收能力,从而加快犊牛生长发育速度,日增重可达0.774Kg,60日龄断奶体重可达79.29Kg,公犊进行61~120日龄和121~360日龄阶段育肥(12月龄)体重达513.18Kg,屠宰率达52.43%,育肥牛饲养期缩短6~12个月,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母猪的生产力和仔猪的成活率与增重,特别是适应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需要,近年来采取仔猪3~4周龄早期断乳措施。早期断乳有如下优点:一是母猪泌乳期短,体重消耗少,断乳后可及时配种,缩短母猪的产仔间隔,增加年产仔窝数;二是防止母猪压死仔猪,提高仔猪成活率,同时仔猪早期获得全价平衡日粮,有利于促进其生长潜力的发挥,减少弱仔、僵猪的比例;三是仔猪直接消化利用饲料,而缩短了母猪吃料仔猪吃母乳的过程,提高饲料利用率。但采取仔猪早期断乳,提前补料对胃肠道造成应激并破坏消化道内微生物平衡,也能引起仔猪腹泻,甚至导致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选择32日龄的健康的断奶仔猪60头,分为3组,进行不同药物预防断奶仔猪腹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益生素对仔猪腹泻的预防效果显著,预防率为95%;庆大霉素对仔猪腹泻的治疗效果理想,治疗率为90.9%。  相似文献   

15.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断奶仔猪腹泻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肠道微生态环境失调和不良的体外饲养环境是其诱发因素。本试验将64头体重相近、遗传基础相似的28日龄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两组,与对照组不同的是试验组在发酵床上饲养,日粮中添加0.1%洛东酵素。结果表明:试验组能有效改善断奶仔猪肠道微生态平衡,同时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大大降低了腹泻率,对断奶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具有明显的生物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仔猪的饲养和管理是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率的关键,是发展养猪业的基础,要养好仔猪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要做到“四净-透-防和六不变”。即槽净、圈合净、饲料净、饮水净,透气,严防贼风浸袭以及饲养员不变、饲养环境不变、饲料不变、饲喂次数不变、阶段内定量后喂量不变。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将32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日粮中添加0.1%的溢多酶V(10R)──818,对照组不添加溢多酶V(10R)──818,饲喂30天。结果,试验组日增重586克,对照组日增重547克,经t检验,差异显著(P<0.5);试验组料肉比1.74:1,比对照组降低6.95%;而且试验组仔猪腹泻发病率比对照组降低18.75%。试验组每头仔猪比对照组多获利17.12元(仔猪单价按每千克15元)。  相似文献   

18.
硫缺乏症易发生于密集笼养环境的家禽,特别是鸡。本文在阐述硫元素的生理作用与鸡的营养需要基础上。从两个方面分析了鸡硫缺乏症的发生原因,即饲料单一而缺硫,饲料中锌含量过高,认为这与低质量的饲料原料在饲料中的广泛使用有关。同时通过防治试验从两方面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1)补饲舍硫氨基酸;(2)补饲无机硫。  相似文献   

19.
旨在探讨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粪便微生物的影响.选用90头30-32日龄、体重相近的(长×大)断奶仔猪,将其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5公5母).3个处理组分别是对照组(只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基础日粮+抗生素)和复合微生态制剂组(基础日粮+复合微生态制剂):试验期30d.结果表明:试验各个阶段和整个试验期,饲料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结束时,饲喂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基础日粮组和抗生素组提高5.63%和7.73%、料重比分别下降7.24%和2.82%;试验第15d和第30d,饲料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粪便中乳酸杆菌数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第30d,饲喂复合微生态制剂的仔猪粪便大肠杆菌的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综合分析,复合微生态制剂可以抑制粪便中大肠杆菌的生长,促进断奶仔猪健康,改善其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20.
哺乳仔猪下痢是常见疾病。本文分析了哺乳仔猪下痢的病因:生理性下痢、营养性下痢、应激性下痢、病理性下痢和母猪异常。阐述了临床症状,提出了防治原则和综合防治措施:加强母猪分娩前后倒养管理、做好仔猪饲养管理和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