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新学期已经开始一段时间了,博士生和博导都该进入了科研工作逐日紧张的状态。这当然会带出来些许的焦虑。若你当真有这样的体念,我建议你不妨看一遍本刊从2007年第9期到2009年第19期上的“主编心语”栏目文章《研究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此文详细介绍了如何面对博士生们必定会碰到的各项任务和那些挥之不去又时不时会冒出来的焦虑。如果你是一位博导,希望你能帮助(协助)博士生善用文中的各项务实建议。如果你是一年级刚进入研究的博士,就从头读一遍此文,34篇文章基本是按你目前进度相关的顺序安排的。二、三年级的博士可以跳着看或读一下去年本刊“主编心语”栏目单期所发的文章(《再谈博士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18个你必碰到的场合》)中相关篇目,第36期封一刊登了18篇文章的目录。  相似文献   

2.
本刊2011年第1期"主编心语"栏目谈的是有关博士生的话题[1].本期(第2期)考虑到一些博士生导师的要求,谈谈有关博士生导师的话题.此后,本刊将在单期的"主编心语"中讲"再谈博士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而在双期中谈"怎样指导博士生打下走向成功的坚实基础".本期谈一谈当好博士生导师的责任和准备.  相似文献   

3.
 为了写好“主编心语”,我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每次的内容,要和博士生以及博士生导师当前的工作环节有所结合。现在是5月中,有一类事儿悄悄地要热闹起来了,这就是暑期快到,一部分博士生要答辩、毕业、就业。今天就从这里谈起。  相似文献   

4.
 《科技导报》“主编心语”栏目近期刊出了冯长根老师的“再谈博士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之“博士论文评审”和“博士论文答辩”2篇文章。读过之后,我心里非常激动,4年前参加博士论文答辩的情景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5.
 “主编心语”栏目文章2011年写到年底的时候,就有一个问题自然而然地出来了:2012年“主编心语”怎么写?  相似文献   

6.
2010年,<科技导报>主编心语栏目一直谈的是"年轻科研人员如何走向成功",到第24期该系列写到第52篇,讲到如何"全面指导自已的工作与发展".今年,将从博士生肯定要经历的,8个典型场合,再谈"博士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墓础".今天讲第一个:与导师见面.上一次讲这个系列题目,是从本刊2007年第9期开始,至2008年第19期,讲了34篇.本系列将讲18篇.  相似文献   

7.
 上文[1]谈了18个你必碰到的场合之十四:博士论文答辩,本文谈谈其之十五:职场与就业准备。在你的博士论文研究工作快完未完时,你经历过压力与紧张。本刊“主编心语”系列文章“研究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第18篇[2]讲了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现在你的博士论文答辩结束了,你可能正在经历“走向职场”前那种压力与紧张。而且,“有关就业的安全感越来越少,传入耳朵的多数是人们找不到工作的传闻”[2],这几年看起来,情况更甚。那么,怎样面对“就业”问题呢?  相似文献   

8.
正《科技导报》"主编心语"栏目开设于2007年,由本刊主编冯长根教授倾情打造,截至2014年5月共完成203篇,共计40余万字。7年间,作者围绕研究生如何学习做科研、青年研究人员如何提升科研水平、博士生导师如何指导博士生等系列话题现身说法,分享心得,文章切中要点,平实生动。部分篇目已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以"走向成功"丛书形式结集出版。《科技导报》"主编心语"栏目历年文章系列2014年博士生的成功之道(29~44)2013年博士生的成功之道(1~28)2012年博导、博士生科研复述和杂谈(1~35)  相似文献   

9.
 “潜规则”从字面看也让人清楚这是一些不易发现(亦即不常明确)的规则,不像那些对于博士生的明文规定,可供每一个人参考。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从高中的学习开始,博士生们一直习惯于书面语言的叙述方式,在种种不同内容的文字中,撰写者往往采用“宏大”的观点和视角,从“正而又正”的正面文字入手,说明那些他们想要说明的各科内容和道理。这样的语言风格当然无可厚非,但阅读这些材料感觉总是少了分析和智慧的成份,久而久之人们的思想也会死板起来。最近听说[1]国外有些机构现在已经禁止电脑幻灯片(PPT)演示,因为他们认为这种演示会禁锢思想,使大脑麻痹(当然,许多人认为21世纪是PPT的世纪)。可见大家都在关注语言的这个性质。为此,博士生应该掌握一些叙说带有分析和智慧的话的技能,特别是那些包含“潜规则”的叙述。以下是从“主编心语”文章《研究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摘的话,它们或多或少是关于你的攻博有益的“潜规则”,你可体会到中间的分析性和“智慧”成分(全文可见《科技导报》2007年第25卷第9—24期和2008年第26卷第1—17期、19期)。  相似文献   

10.
从本系列"主编心语"的第23篇[1]开始,我们一直在讨论与发表学术论文有关的问题,一直到上文[2]谈到在论文上署名.署名通常是发表论文要做的最后一件事,这以后你就把论文投向了某一个你认为合适的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11.
现在,你找到了一份从事科学技术的工作。你可能会想,从小学、中学、大学到研究生、博士生,"现在我可以脱掉学生装了"。有一些人会想,"我终于可以干一番了。"的确如此,但不知你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没有:你现在的目标是什么?我在本刊"主编心语"刚刚结束的系列文章"研究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一文的"开场白"中说过,现代社会是  相似文献   

12.
上文谈了博士生导师如何引导博士生合理设计与规划研究课题,本文谈谈紧随其后的一件事,即导师如何指导博士生进行文献和课题的调研。眼下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使网络技术功能众多、效率超强,令人叹为观止。即使这样,认为网络(上网)能代替博士生  相似文献   

13.
 "我知道你会很重视写好自己的博士论文."这是我在上一个系列"主编心语"讲到博士论文的撰写时的第一句话.那里已经讲了的,本文将少讲或不讲,但建议你看一看,当时这个话题是分两次讲的.  相似文献   

14.
 今天,当我提笔准备写“主编心语”时,却一直想不出一个好的副题。时间倒是一分一秒地过去得很快,现在的副题是很晚才想到的,但这题看起来有点风险,不是一篇文章可以写完的。  相似文献   

15.
几年前,叶圣陶先生给一些刊物题词:“学习语文要听、说、读、写四者并重。”“听、说、读、写都重要。”这些话是针对重文轻语的不良倾向说的,是要求语文教育要语言和文字并举。半个世纪以来,我国语文教育的知名学者如黎锦熙、朱自清、吕叔湘先生,也都不断地这样提倡,足以说明这件事的重要。  相似文献   

16.
如何撰写博士论文?本刊上一期的"主编心语"实际上介绍了一种特别的写作方法。但要记住,也还有别的写法。上文介绍的方法隐含着一个缺陷,就是使人感到每一件事总好像  相似文献   

17.
 虽然记笔记对大家都不是陌生的事,但在博士生进行文献调研和阅读文献时记笔记的重要性,并不是每位博士生都清楚的。事实上,有许多博士生并不打算一边阅读一边记笔记。这时候导师要鼓励博士生学会记笔记。值得强调的是,记笔记从本质上说是博士生对文献内容的一种独立研究。如何在笔记中记下重要内容,反映出博士生是怎样“看待和分析”已发表的学术论文的。这是一种研究。博士生记笔记越熟练,他对自己要研究的课题越有把握,也使他在写学术论文和答辩时少一些困难。  相似文献   

18.
 我不记得我攻博时,有我的导师给他们的博士生们一起开个会或集中起来讲个事、布置个工作。导师找我或我找导师就是简单的见面,敲门进去,谈完即走。有博士生人人需要被提醒的事,是用便笺,放在信报箱中给大家的。这些文字我还保存着一些,比如有一次提醒我该开始写博士论文了。有一张便条甚至说他出去开会了,某一天到某一天不在系里。更多的好象就是导师要找我了,从信报箱给我一个小条。偶尔就直接放我实验室的桌子上。你可能会说,打电话不是更快?但我的记忆中这种电话的确没有。这当然也是因为他的博士生绝不是只有我一个。在我想找他(他是系主任)时,我也是写条子给他的秘书转交。对于另外一位当系里reader(相当于副教授)的我导师,则把纸条贴在他的办公室门上。顺便说一句,我和他们“其实也是来往不多,但不是没有,只感到他们很忙,多数时候我找不着他们”[1]。  相似文献   

19.
如何撰写博士论文?本刊上一期的"主编心语"实际上介绍了一种特别的写作方法.但要记住,也还有别的写法.上文介绍的方法隐含着一个缺陷,就是使人感到每一件事总好像没做完.  相似文献   

20.
 上文谈了18个你必碰到的场合之十三:博士论文评审,本文谈谈其之十四:博士论文答辩。博士论文答辩对于一位在科研上已经取得不少成绩的博士生,不是一件难事。对其他人则不然。但有一点是十分明白的——答辩是导师和每一位博士生都会十分重视且共同关注的大事。也许,你面对马上来临的博士论文答辩,着眼点只是"因为这是学校规定的","程序而已",否则,你"拿不到学位"。这当然不错,也可以理解,你毕竟第一次碰到博士论文答辩,想得不多。但仅仅这样想是很不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