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道德原则研究>是休谟<人性论>第三卷"论道德"的改写,是休谟对道德问题论述更为成熟和稳健的伦理思想作品,其间无不渗透着仁学思想的光辉.休谟对 "仁爱"产生的根源的探讨,对"仁爱"道德价值的肯定,对"仁爱"基础上"正义"的追诉,形成了休谟独有的资产阶级仁爱思想.  相似文献   

2.
罗尔斯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休谟的正义观:一是正义的环境观念,二是正义的相互性概念,三是正义的作用观念。研究罗尔斯对休谟正义观的继承与发展,为把握西方正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基本走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儒家认为道德教育首先是对教育者的要求,在道德问题面前,教育者必须首先反思自己,而不是只对受教育者的指责。这种在问题面前要求教育者首先有道德“道之以德”的方法是一种真正具有“德性”的教育方法,对于改善当前因方法造成的德育困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梳理了自魏晋以来注家对庄子“逍遥游”和小大之辩关系的阐释,分析了《逍遥游》一文是如何从小大之辩来论述逍遥之境的,并且结合《齐物论》和《秋水》中关于小和大关系的论述,得出了庄子的小大之辩存在两个层次的意义:在表层上,庄子是承认小和大之间的区别的;而在本质的层面,庄子认为小和大是一致的,并不存在所谓崇大抑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传统社稷之德的思想进行梳理,批判地继承和创造性地转换应用这一思想,在其同现代道德要求的异质冲突中,找寻其同构的契合点,促进具有时代精神、体现民族特色的当代公民道德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德"字在古代以会意的方式凸显其意义。船山"德"之涵义,承接了古代会意字义并实现了价值开新。从天德到人德,船山对"德"之起源作了明确说明。教、习、修是达德的三个基本环节,达德与成德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达德是成德的逻辑前提与理论基础,成德之后的礼乐验德是船山"德"论的一大特色。德乃修身制行之善与表正万物之本,此乃德之价值的两个层面。"德"之终极价值指向和谐,德到优时横天际地、左宜右有。  相似文献   

7.
“不似之似”是中国艺术传统的一个重要命题,清代石涛的《画语录》从其艺术本体范畴“一画”出发,赋予“不似之似”这一传统命题更加深刻、明确的美学意蕴,对传统绘画追求“气韵生动”的审美理想重新作了概括和阐释,进一步强化了“自我”在艺术创造中的地位,使之更具明显的主体个性,从而使传统山水画的美学追求得到更深入的阐释和发展。石涛美学思想的创新精神为现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高雁晋 《甘肃科技》2007,23(1):224-224,228
“以德治国”是我国治理国家重要方略之一。其具体落实到学校教育就是“以德治校”。目前各种不良社会风气和不良文化对学校和学生的不断冲击和不断侵蚀,常常轻而易举地就冲刷了学校正面的教育作用。而教师在学校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德”就显得非常重要。文章教师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以德治校”。  相似文献   

9.
关于归纳的合理性问题──评休谟与波普尔对归纳的诘难严湘桃,王晓华众所周知,休谟发现那种企图诉诸经验为归纳法找根据的做法必将导致无穷倒退“恶的循环”。他还从极端经验主义出发对归纳给予主观心理的解释。对此,波普尔指出,“休谟关于归纳心理学理论导致无穷倒退...  相似文献   

10.
区分认知理性与实践理性是解读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基础的前提,也是解读儒家道德教育原则的前提;"道之以德"是儒家道德教育的核心原则,是其它具体教育原则的基础,"道之以德"教育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柏拉图把正义理解为各个等级各守其位、各司其职,这是一种基于责任的正义。另一方面,责任本身的确定也应该是正义的,这种责任可以称之为基于正义的责任。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特别是其中第二原则的两个方面,为我们理解这种基于正义的责任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由于特殊的形势需要,中国共产党关于公平和效率的关系的观念是不断变化、因时而异的,各个时期在公平与效率上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这揭示了党的公平效率观演变的内在逻辑,即不断走向维护公平与效率的相对平衡,从而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哲学史上, 休谟是近代怀疑主义的主要代表, 怀疑主义是休谟哲学的一个标志。休谟的怀疑主义是建立在经验论证的基础上的。休谟的感觉经验主要是作为一个认识论的范畴, 以论证主体的认识能力的基础为出发点, 得出了怀疑这种能力的结论。本文主要就其认识论意义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4.
张安祖先生《〈唐国史补〉“元和之风尚怪”说考论》一文中对“元和体”界定有误。张文认为“元和体”应包括元白讽喻诗。对于元稹未将讽喻诗归入“元和体”,张安祖先生解释为:“元和体”当时并非关名,元稹对其讽喻诗格外珍重,出于自我保护心理,故将讽喻诗排除在“元和体”之外。经过考察,这一解释并不能成立,故“元和体”之界定应依元稹之说。  相似文献   

15.
作者在另一文提出全真教主丘处机师徒是《西游记》祖本《西游记(平话)》作者的前提下,本文又结合明代全真教秘史,通过对“华阳洞天主义”具体历史的分析。认为今本《西游记》的定稿人是明代万历年江苏茅山的全真教龙门派道士,其中闫希言师徒的可能性极大。  相似文献   

16.
史学界对曹操的用人思想多有论述,本文拟从其用人思想中重德的角度加以展开分析,着重探讨其重德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生物学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途径,生物学课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素质教育的目的和要求,针对我国现行生物课程的现状,就生物课程的价值、目标、结构、内容等方面做了比较全面的阐释,并提出了若干前瞻性的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18.
该文主要就政治课教学中提问和举例两个方面 ,结合自身在政治教学中的经验提出课堂提问、课堂举例皆是一种教学艺术。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做好课堂提问、课堂举例对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