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用石英粉末进行前剂量热释光效应的测量方法,并就不同粒度的石英样品对其110℃峰的TL响应的影响进行了专门研究。  相似文献   

2.
硫酸镁热释光剂量响应的非线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室温至500℃测得γ辐照的MgSO4样品的热释光发光曲线,通过计算机解谱,得到4个基本的发光峰.实验结果表明,4个发光峰均为超线性响应.前3个发光峰的超线性随峰温增加而增加,而第4发光峰的超线性反而有所减小.这与所观察到的LiF(Mg,Ti)的剂量响应超线性规律有所不同.文章还讨论了MgSO4,LiF(Mg,Ti)和LiF(Mg,Cu,P)等热释光材料的的剂量响应的非线性相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使用热释光探测器进行辐射剂量监测是目前中国个人或环境剂量监测的主要方法之一。为解决热释光探测器在使用前需进行均匀性筛选以及测量过程复杂的问题,通过引入试验剂量,对热释光峰计数进行归一化处理,消除了热释光探测器剂量响应差异的影响,优化了现行热释光剂量的测量流程。配合简易辐照装置,使用优化测量流程和现行一般测量流程对同一批辐射环境监测的热释光剂量计进行测量,两者剂量值相对误差处于±5%以内,能够满足热释光剂量计在个人或环境电离辐射剂量监测过程中的准确度要求。并且优化后的热释光剂量测量流程无需均匀性筛选,降低了探测器均匀性性能要求,提升了测量流程的适用性,为中国的个人或环境剂量监测提供了一种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4.
5.
热释光发光谱的三维测量系统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研制了一种热释光三维光谱的测量系统,该系统兼有获取热释光二维发光曲线和升温过程控制功能。此系统对热释光加热速率的控制精度高、功能完备,已用于热释光剂量学和热释光材料研究所要求的高精度测量,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MgSO4通过掺杂得到MgSO4:Ce和MgSO4:Ce,P。经过γ源的辐照后,从室温到500℃升温测得发光材料的四个发光峰。用一般级动力学方程拟合发光曲线,确定四个峰的激活能与频率因子。在0.1-20Gy的辐照范围内,测定两种热释光材料的剂量响应曲线。然后利用复合作用剂量响应函数拟合实验结果,得到各个峰的剂量响应都为超线性。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的研究工作以石英的TL 年代测定为多。这里以方解石为测年矿物,对TL 测年方法进行了测试研究,测得样品的TL 年龄值约50 万年。从“时域”看,可能是岩石所在环境发生的最后一次“热”事件(如强烈地震) 的年代。  相似文献   

8.
通过LiF剂量片和磷矿石全岩样的压力-热释光实验,发现了压力对热释光退激效应的现象。这一现象的普遍性存在,可能为工程测压和构造应力场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手段。为此,文章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对安阳殷墟陶片的热释光研究中,观测到了105、300及350℃的热释光峰,其发光波长为280、390、440及550nm。主要发光成分为石英,估算结果,样品年代为2700—3400年。  相似文献   

10.
广东沿海河流阶地沉积物热释光年龄测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广东沿海河流阶地沉积物形成的复杂性,研究了沉积物的热释光零化作用机理,提出了确定沉积物开始时的热释光剩余值的新方法。对较老沉积物的热释光量常接近饱和状态或沉积物的TL信号与辐射剂量之间处于非线性状态时,如何求得天然热释光的等效剂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应用断层泥石英形貌测龄评价桥基断裂活动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介了断层泥石英形貌测龄的基本原理 ,并实际应用于润扬大桥桥基断层的年代测定。该大桥原有的断层测龄资料都是利用热释光同位素测年法 ,对同一断层会出现不同测年结果 ,致使设计单位难以决断 ,应用该文提出的方法解决了上述难题。研究成果为大桥区主要断层的活动性评价、场区稳定性评价和大桥合理设计提供了可靠地质依据 ,对以后建在断裂带上的大型工程的断层测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用核裂变径迹法和热释光法测定广州市郊瘦狗岭的断裂活动年代.结果表明:广州瘦狗岭断裂在中新代是处在较大规模较强烈的活动时期,而在第四纪早更新世及中更新世仍发生过较强烈的活动.最新的断裂活动是在43×104a前.两种方法的数据可以互相印证  相似文献   

13.
释光测年在应用研究方面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释光测年是地质学研究和考古学研究领域重要的研究手段和断代方法,总结出了在近十多年来应用该方法在以下几个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及进展:(1)主要包括激发光源、晒退光源、辐射源以及操作软件等技术设备方面的巨大进展,以及由于释光测年技术设备精度的提高而由此极大地降低了释光测年的系统误差;(2)以单片再生测年技术和线性调整技术为代表的多种测年方法的快速发展,使得不同类型样品等效剂量的测定更加准确,而且测年流程更加简单易于操作;(3)测年材料不仅包括经受热过(主要是陶瓦)和经充足曝光的物质,同时对未经充足曝光的物质(如水积物和崩积物等)和其他经受热过的物质(如断层泥等)等也进行了大量的测年研究,从而极大地拓展了释光测年的应用领域;(4)各种年剂量测定方法的相互补充降低了在年剂量测定方面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4.
对化石进行电子自旋共振(ESR)研究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测定年代技术.本文介绍了这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测定方法.应用ESR 方法对我国北方第四纪早期标准地层——泥河湾地层中部所产丽蚌化石进行了测定,并得到两个样品的年龄,分别为1.37±0.20和1.22±0.18百万年.初步确定,泥河湾地层中一个层段(第二层段)的形成年代应属早更新世晚期,而泥河湾动物群的年代应属早更新世中晚期.  相似文献   

15.
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表明,影响大坝基础稳定性的北西向断裂属不活动断层;压碎岩占80%以上,强度较高,有利于坝基工程基础处理;引水隧道及峒室工程必需考虑现今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近南北向来布置,以减少构造应力对围岩稳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dating results among high-precision TIMS U-series and AMS ^14C as well as the published ^14C dating results and their band counting ages(i.e. calendar ag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ffect of dead carbon on the speleothem ^14C dating.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fraction of incorporated dead carbon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speleothem varies. The change in the fraction of dead carbon would result in big deviation in the ^14C age of the speleothem. It is indispensable to take the dead carbon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dating the speleothem using the ^14C method or studying the atmospheric ^14C concentration during the past with the speleothem.  相似文献   

17.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含Pb的Bi-Sr-Ca-Cu-O新体系超导块材,超导电性与热处理工艺密切关联。在液氮温区以上体系存在Tc为110K和85K两个超导相。寻求最佳工艺条件可获得稳定性较好的零电阻温度为110K的块状样品。  相似文献   

18.
裂缝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通过预应力混凝土裂缝状态试件 (共两组 ,每组 1 0个工况 )在碳化、氯离子侵蚀环境下的试验研究 ,提出了预应力混凝土裂缝状态试件的制作及试验方法 ;探讨了裂缝对预应力混凝土耐久性影响的机理及成因 ;着重研究了不同水灰比、不同裂缝宽度、不同保护层厚度等因素对预应力混凝土裂缝状态试件的耐久性影响程度及规律 ,所得结论对预应力结构耐久性设计与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利用红外测温原理,研制出高频热处理时的小目标非接触式在线动态监控淬火件温度的装置,该装置适合于任何高频或中频加热温度的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