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石竹属五个种的叶表皮、气孔器、表皮毛特征进行了研究,其中气孔类型、气孔指数、气孔外描盖内缘、表皮细胞形态,纹饰有表皮毛对该属的鉴定和种的区别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扫描电镜,对黑龙江虎耳草科(Saxifraceae)3属12种代表植物的成熟叶片表皮细胞、气孔器、表皮毛、角质膜和蜡质纹饰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表皮细胞呈无规则型,垂周壁浅波纹或深波纹,气孔器分布于下表皮,气孔器均为无规则型.大多数植物种类具有表皮毛,可分为三种类型:针状毛、星状毛、腺状毛.角质膜纹饰呈块状或波状纹饰.这些微形态特征在种间存在差异,为植物形态学提供资料,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分类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黑龙江蔷薇科山楂属代表植物的叶表皮形态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对其表皮毛、气孔器、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式样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表明:植物的叶表皮在形态上具有属内的亲缘特征,但是种间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为该属植物系统研究提供结构形态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毛莨科Ranunculaceae的四个亚科Subfam八个属Gen中的八个代表植物叶片的表皮细胞,气孔器、表皮毛的特征和气孔形状,气孔外拱益及拱益内缘,表皮细胞纹饰。其中表皮细胞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垂周壁为平直、弓形,波浪状。上表皮仅两个种有气孔器,下表皮均有气孔器,气孔器类型为无规则形。大多数种类具表皮毛,其中少数种类具腺毛,这些形态特征在属间存在着差异,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用光镜和扫描电镜研究Han菜属叶表皮,结果表明该属植物叶表皮气气类型多为不等型,少数为无规则型;上下表皮都有气孔随机分布,下表皮细胞壁比上表皮细胞壁弯曲程度大,上下表皮角质层具条纹纹饰;气孔指标可作为种的分数依据。Han菜属与近缘属叶表皮特征比较发现,豆瓣菜属的气孔类型为较进化的四细胞型,碎米荠属在叶表皮特征方面与Han菜属相近。  相似文献   

6.
以草木樨(Mellilotus officinalis L.)为研究对象,观测了外源钙离子(0、10、20mmol/L CaCl_2)对盐胁迫下(0、50、100、150、200 mmol/L NaCl),草木樨叶片表皮细胞、气孔特性、表皮毛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浓度不超过100 mmol/L时,叶表皮细胞、气孔及表皮毛形态结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变.当Na~+浓度超过150 mmol/L时,表皮毛出现明显损伤,表皮细胞及气孔下腔分泌物明显增多,气孔趋于关闭.外源Ca~(2+)对盐胁迫下草木樨叶片的损伤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结构,提高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有效地减小盐胁迫的伤害,增强了植物的耐盐性.尤其是10 mmol/L Ca~(2+)的保护作用优于20 mmol/L Ca~(2+),较高浓度的Ca~(2+)也会对植物造成胁迫.因此,采用外源Ca~(2+)增强植物耐盐性时,应根据植物特性,选择适宜浓度,避免造成双重胁迫.  相似文献   

7.
芋属5种植物叶表皮特征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国产芋属(Colocasia Schott)(天南星科Araceae)5种植物的叶表皮特征,其中花叶芋C.bicolor、异色芋C.heterochroma、李氏香芋C.lihengiae和大野芋C.gigantea 4个种为首次报道,研究表明:芋属植物叶的上、下表皮细胞特征不一致,细胞为多边形,垂周壁平直或弓形,气孔器多分布于下表皮,平列型,排列无定向,气孔器类型、细胞形状及垂周壁式样等特征在种间的差异小,但与气孔外盖、气孔保卫细胞极区、表皮细胞附属物等特征结合起来分析,其结果对该属植物的分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菖蒲属和天南星科5属植物叶表皮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菖蒲属2种和天南星科花烛属、麒麟叶属、龟背竹属、广东万年青属、花叶万年青属5个较原始属的5种植物的叶表皮细胞及气孔器的特征。结果表明,菖蒲属与这5个属的叶表皮特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菖蒲属叶上下表皮特征基本一致,细胞形状为长方形或近菱形,气孔器平列型,成纵行与叶脉平行排列;花烛属等植物叶的上、下表皮细胞特征不一致,细胞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垂周壁平直,弓形或浅波浪形,气孔器多分布在下表皮,排列无定向,有平列型和冠列型2种,但以冠列型居多,这些相关性状能为菖蒲属和天南星科的系统学关系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同时也为麒麟叶属与龟背竹属的系统关系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十字花科植物叶表皮毛状体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十字花科13属18种植物为代表,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其表皮毛微形态和类型,该科植物的表皮毛分为三种类型,单毛、分枝毛和星状毛,这三种类型在不同属间的分布呈出系统演化意义,并且单毛的存在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10.
福建扁莎属、湖瓜草属叶表皮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福建省扁莎属四个种和湖瓜草属二个种的叶表皮 ,统计并测量了气孔类型、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及气孔指数等 ,描述了表皮角质膜、气孔外拱盖的有关特征 .结果表明 :1)扁莎属四个种和湖瓜草属两个种的气孔器类型均为平列型 .2 )在光镜下 ,扁莎属四个种在气孔大小、气孔器密度及气孔指数等方面有明显差异 .这些差异在微形态特征方面为扁莎属的系统学研究提供了新的佐证 ;湖瓜草属在气孔器密度、气孔指数及垂周壁式样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这为湖瓜草属提供了种间分类依据 .3)在电镜下 ,四种扁莎属植物在气孔形状、角质膜特征等方面有一定差异 ,而两种湖瓜草属植物在角质膜特征方面差异明显 .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作者系统观察东北植物气孔复体成熟结构的第二部分。在本文中共观察了东北野生和栽培五十二个科,一百二十五个属,一百九十二种植物,涉及十四种气孔复体类型。  相似文献   

12.
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东北蒿属(Artemisia)龙蒿组(Sct.DracunculusBess.)五种、四变种,一变型10个分类单位的叶表皮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基本细胞类型、气孔类型。气孔排列方式,保卫细胞蜡质纹饰、气孔拱盖表面及内缘等特征对该组植物的鉴别很有意义。表皮毛的差异较小。并根据其特征制定出检索表.  相似文献   

13.
作者试图对东北植物气孔复体系统观察。本文是第一部分。共观察了东北野生和栽培植物六十三个科,一百四十三属,一百五十七种。涉及12种气孔复体类型。  相似文献   

14.
利用便携式光合作用仪LI-6400和便携式叶绿素荧光仪PAM-2100对长汀严重水土流失区5种主要植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黄瑞木(Adinandra millettii、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羊角藤(Morinda umbellata L)与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的气体交换和荧光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与黄瑞木、油茶、羊角藤、芒萁之间Pn和Tr差异达显著水平;芒萁与黄瑞木、油茶、羊角藤之间Pn、Tr差异达显著水平;黄瑞木、油茶和羊角藤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马尾松、油茶和羊角藤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黄瑞木和芒萁为单峰型;马尾松、油茶和羊角藤存在“午休”现象且限制因素不同,马尾松光合午休由气孔限制因素引起,油茶和羊角藤由非气孔限制因素引起.随光照的增强,5个树种均发生光抑制,表现为最大荧光产量、有效量子产量均下降,非光化学猝灭上升,但物种间各参数变幅不同.  相似文献   

15.
人工光强下月季气孔导度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工光强下,生长于市区的幼果期月季的气孔导度随光强的增加而下降,当达到一定光强之后趋于定值;山区的幼果期月季气孔导度随光强的增加而一直呈上升趋势,说明山区的月季对强光的适应性强于市区的月季.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花背蟾蜍的表皮为材料制成石蜡切片,运用Con A-FITC组化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了表皮发生过程中Con A受体的变化。结果表明:从胚胎期由两层细胞组成的表皮向鳞状上皮发育过程中,Con A受体逐渐减少,基膜中的Con A受体逐渐增多,真皮中的Con A受体变化较大。这些变化与皮肤发生过程中细胞的分化及适应陆生生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