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分析赤桉溶出粒子的特征,探索赤桉木材纳米粒子在索氏抽提、超声波抽提、冷冻抽提、激光等离子抽提中的溶出规律。结果表明:(1)回归曲线显示,在索氏抽提过程中,抽出量随赤桉木片抽提时间延长而增大;(2)在索氏苯/醇抽提过程中,以体积分数为评价指标时,溶出的纳米粒子直径主要集中在37.8~106nm,60.27%;以数量分数为评价指标时,溶出的纳米粒子直径主要集中在28.2~91.3nm,83.68%; 4150~5560、4150~5560nm、1110~6440nm的粒子数量极少而无法测试,其体积分数仅分别为0.3%、0.3%、2.6%,但足以对木材渗透产生屏障、对制浆产生树脂障碍;(3)超声波抽提过程中,粒径在28.2~78.8 nm之间的纳米粒子的体积分数为80.1%,粒径在24.4~50.7 nm之间的粒子数占89.0%,而粒径在190~396 nm之间的粒子体积占15.2%,且数量极少;冷冻抽提过程中,粒径在18.2~32.7 nm之间的纳米粒子的体积分数为89.0%,粒径在18.2~28.2 nm之间的粒子数占88.6%,而粒径在220~531 nm之间的粒子体积占4.7%,且数量极少;激光等离子抽提过程中,粒径在11.7~18.2 nm之间的纳米粒子的体积分数为92.3%,粒径在11.7~18.2 nm之间的粒子数占96.5%,而粒径在220~396 nm之间的粒子体积占1.6%,且数量极少。由此可见,超声波、冷冻预处理、激光等离子在抽提中均能降低赤桉木材微纳米粒子的集聚程度,而且还能提高微纳米粒子的溶出量,其中激光等离子抽提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利用超声波分散、乳化、引发等作用,在不加化学引发剂下,实现了超声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乳液聚合,成功地制备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粒子,利用TEM和激光粒度仪表征了聚合物乳胶粒子的粒径大小及其分布,TEM结果表明,乳胶粒子粒径在45~60nm,分布较为均匀;激光粒度分析表明乳胶粒子呈明显的正态分布,在数均分布上,35~70nm的粒子数所占百分比约为86%.  相似文献   

3.
设计合成了含有萘酰亚胺的二芳乙烯衍生物,并以化学键的方式成功地将二芳乙烯衍生物嫁接到水溶性上转换Er/Ho稀土纳米粒子的氨基上.通过纳米粒子在溶液态的光谱实验证明了通过此方法制备的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双模式发光性质,并具有光开关功能.在365 nm的光照后,荧光淬灭;再通过980 nm激光照射可以重新点亮.这一研究将为纳米粒子在生物成像中的实时跟踪监测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对微通道反溶剂沉淀法制备白藜芦醇(RES)纳米药物分散体进行了研究。采用T型微通道反应器优化操作参数制备RES纳米分散体,当RES溶液与反溶剂水溶液进料流量比为1:20(分别为3 mL/min和60 mL/min),RES溶液水平进料时,制得的RES纳米分散体尺寸最小,平均粒径为132 nm;此时RES纳米分散体接触角为19°,水润湿性较原料药得到大幅度提高;在拟肠液(pH 7.4)环境下,RES纳米分散体在120 min内累积释放率可达到95%。在上述优化工艺的基础上利用套管式微通道反应器进行放大实验,得到套管式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的RES纳米分散体颗粒尺寸更小,平均粒径为82 nm;在拟肠液环境下,所得RES纳米分散体在120 min内累积释放率可达到97%,略高于T型微通道反应器所得产品的溶出量。计算结果表明,套管式微通道反应器可显著提高处理量,约为T型微通道反应器处理量的10倍。  相似文献   

5.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X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等研究小尺寸水溶性金纳米粒子的可控制备.在乙酸和甲醇(体积比为1:6)的混合系统中,通过NaBH4对三水氯金酸还原,将硫普罗宁分子包覆到金纳米粒子表面,得到尺寸可控、稳定的硫普罗宁包覆的金纳米粒子水溶胶.通过控制金与硫普罗宁的摩尔比(Au/S比),金纳米粒子的尺寸能够在2~8nm范围内得到有效控制.本文中,当Au/S比分别为1:3,1:1和3:1时,所合成的金纳米粒子的尺寸分别为(2.8±0.3),(4.0±0.3),(6.1±0.4)nm.  相似文献   

6.
采用简单的两步法合成了直径范围从50~200nm的单分散的ZnO微球:在第一步反应中制备了ZnO纳米粒子的乙醇分散液;然后在第二步反应中加入适量的ZnO纳米粒子的乙醇分散液,从而合成出单分散的ZnO微球.通过改变第二步反应中所加入的ZnO纳米粒子的乙醇分散液的量,可以改变制备的单分散ZnO微球的直径.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可以得知,ZnO微球是由ZnO纳米粒子聚集而成.不论ZnO微球的直径是多少,其多分散指数均小于1,并且当ZnO微球的直径为150nm时,其多分散指数仅为0.16.  相似文献   

7.
As2O3磁性纳米微球的研制及表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改良的乳化冷冻凝聚法制备As2O3磁性纳米微球,用能谱仪、透射电镜、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图像分析仪和动力渗析系统等进行特性研究.结果显示所制备的As2O3磁性纳米微球近似球形,粒径为(190±50)nm,其中含As2O3(0.659 89±0.42)μg/mg,锰锌铁氧体磁性纳米粒子(69.570 27±0.36)μg/mg,缓释性好.用作微球载体Mn0.4Zn0.6Fe2O4的居里温度为105.407 ℃,其不同浓度的磁流体在高频交变磁场下可升温至43~47 ℃并保持不变.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良的乳化冷冻凝聚法可以成功制备As2O3磁性纳米微球,并为载药磁性微球及磁流体热疗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寻以沥青为原料制备碳量子材料的工艺,本文采用混酸氧化法制备的水溶性沥青为原料,以溶解度、颗粒粒径及粒子数为指标,考察溶液pH值对沥青水溶性及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12时,粒子的最大粒径是最小,560 nm;粒子的分散性最强,溶解度最大,为97%。水溶性沥青制备微纳米粒子的工艺是在pH为12的碱性溶剂中溶解,再用稀酸调至pH为8,沉降可获得粒径小于650 nm的粒子。  相似文献   

9.
ZnO及其掺杂纳米粒子的反相微乳液法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别以OP/正庚烷/正己醇/水溶液和吐温60/溴代十六烷基吡啶/二甲苯/正戊醇/水溶液反相微乳液体系,合成了ZnO及ZnO-Cr2O3,ZnO-Cr2O3-NiO,ZnO-Cr2O3-NiO-MnO掺杂纳米粒子.研究了前驱物、反应物浓度和后处理对粒子制备和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给微乳液体系适合ZnO及其掺杂纳米粒子的制备;通过选择反应途径及控制反应物浓度可实现对粒径的控制;ZnO纳米粒子的粒径为10~200nm,二元、三元、四元掺杂型纳米粒子的粒径均约为20nm.  相似文献   

10.
向Q235钢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1%,0.3%,0.5%,0.7%,0.9%,尺寸为40~50nm的ZrO2纳米粒子,在相同条件下冶炼和轧制,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进行分析,对其晶粒细化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ZrO2颗粒在钢凝固结晶和轧制变形过程中起到形核核心和再结晶核心的作用,晶粒细化效果显著;添加ZrO2粒子的质量分数为0.3%时,铸造和热轧后晶粒最细小,尺寸分别为11.55μm和4.50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