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沿海地区不同旱涝指标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56-2000年各月降水资料,在江苏沿海地区选取7个代表站,对降水距平百分率、降水标准化变量和Z指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依据Z指数划分旱涝等级的界限值进行了调整,得到修正后的Z指数更适合本地区单站旱涝指标的划分.  相似文献   

2.
提出低交通量公路的概念及编制低交通量公路典型路面结构的必要性.结合低交通量公路交通状况,划分了交通等级;在低交通量公路土基回弹模量已有实测资料基础上,划分了土基等级.以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计算得到不同交通等级、不同路面材料与土基模量组合下的柔性路面典型结构,供设计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0—2009年1—4月、9—12月西宁市气象站的有关气象资料和风寒气象指数计算公式,订正了西宁市风寒气象指数,并划分为偏凉、冷、很冷、寒冷、极寒5个等级;为客观、定量地反应西宁市风寒气象指数,利用上述10年气象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并用天气学预报方法进行修正,建立了西宁市风寒气象等级逐月回归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4.
根据舒适度指数和寒冷指数计算了近十年阳泉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发现阳泉市旅游气候期长且具有开发夏季避暑旅游的条件.为了探寻阳泉市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变化特征,将阳泉市近60年气象资料分为三个时期,即1951年~1980年为第一个时期,1981年~2000年为第二个时期,2001年~2010年为第三个时期,分别确定了三个时期各月份的舒适度等级,通过对三个时期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对比后发现,随着气候要素的变化阳泉市全年旅游气候舒适度都在升高,且寒冷季节升高幅度大于炎热季节.  相似文献   

5.
近30年来宝鸡夏季旱涝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宝鸡30年(1971~2000年)夏季(6~8月)降水资料,采用正态化Z指数变换和谐波分析方法对宝鸡降水进行了旱涝等级划分及时间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宝鸡地区不同级别旱涝出现的几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旱涝具有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周期性以及阶段性和群发性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利用基于"黄金分割率"的人体舒适度指数计算和等级划分法,对中国大陆1961-2014年547个站点逐日舒适度等级进行了不同尺度的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北方以冷不舒适为主,南方以热不舒适为主,酷热中心集中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严寒主要发生在东北地区.广义舒适域等级(包括微热、舒适和凉爽)多年平均累积日数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和地域差异,除冬季以海南及东南沿海城市为最舒适区外,其他季节均以云南省最为舒适,在夏季西北及东北部分地区也相对较为舒适.近54 a来中国大陆舒适等级整体有向热不舒适域转变的倾向,且严寒和酷热等级近年来有所增加,体现了全球气候异常变化大背景下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数增多的趋势.对不同季节广义舒适域等级出现日数排名前10的城市进行了统计,提出了相应的旅游出行建议.  相似文献   

7.
雅鲁藏布江流域地处青藏高原,近年来受极端天气影响,该流域的径流演变过程以及水文循环过程各要素之间的响应关系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雅鲁藏布江流域5个水文站60a(1956—2015年)年、月流量资料,对各站流量进行趋势分析及突变检验,并对径流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正态化处理各站实测流量计算出流量的丰枯指数Z,将丰枯指数Z划分为7个等级,并对Z指数进行突变检验。结果显示,年平均流量除奴各沙和唐加站为减少趋势,其他3站为增加趋势,且近十几年来雅江流域水枯现象有缓解或有向平水或丰水方向发展的微弱趋势;通过分析月尺度径流丰枯等级发现,多数站点冬、春季水量偏丰,且各站Z指数在7月份有增加趋势,而8月份却为减少的趋势。本文对于认识雅鲁藏布江流域气候与水文特征以及雅鲁藏布江流域防洪抗旱的预警预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河南省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分布特征,以河南省127个县市30年的气象资料为基础,分析各地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舒适度指数的年际、年内和空间变化特征并评价其舒适状况.结果表明:①3种指数在年际和年内变化都呈现高度一致性,其中温湿指数对判定气候舒适度的变化更敏感,最高等级值达到5级,除冬季外,风效指数和舒适度指数的等级值未超过3级;②河南省北部和西部的气候舒适期开始较晚,结束较早,持续时间短,全省的最佳旅游时段为4—6月和9—10月,其中,5月和9月最舒适;③全省春秋两季气候都很舒适,冬季全省气候舒适度较低,不适宜室外旅行;夏季气候舒适度受高温影响大部分较低,但豫西豫北山地尚可.  相似文献   

9.
基于景观结构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2006年和2009年两期遥感影像为信息源,基于GIS和RS,对长乐市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风险研究,利用景观干扰度指数和景观脆弱度指数,构建生态风险指数.运用网格模型,采用普通克里格法对生态风险指数进行插值,编制长乐市生态风险空间分布图,对插值结果图进行归一化等级划分,揭示生态风险时空演变特征,并借助地统计学中的空间自相关方法对生态风险度进行粒度效应分析与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长乐市生态风险等级高的区域面积在增长,等级低的区域在不断减少,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具有层次性和区域性,且存在一定的空间正相关关系,随着空间粒度增大,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提出SOM神经网络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方法,讨论实测综合数据排名和等级划分.实证结果表明,SOM神经网络方法对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