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地铁施工风险评估中,在辨识出地铁风险因素后,运用层次分析法来建立风险指标评价体系,进而对风险因素进行权重排序,可为后面的模糊综合评判奠定基础。传统的层次分析法在计算权重时,存在判断矩阵一致性难以保证且精度不高的缺陷。文章对传统的层次分析法的9标度法进行改进,使其转化为满足一致性要求的模糊一致性矩阵;利用约束规划问题的解得出各因素的权重,并用数学迭代法对权重向量进行迭代,直至满足精度要求。由于不需要再进行一致性检验,采用改进的方法大大减少了计算量。通过合肥地铁1、2号线施工的风险因素权重排序的实例计算,证实了该方法的优越之处。  相似文献   

2.
根据判断矩阵的基本性质,可以将判断矩阵的排序权重计算归结为一个最小化一致性指标的最小优化问题。针对这个最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计算排序权重的算法。首先对判断矩阵排序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改进的粒子群算法进行了介绍,然后对排序权重计算进行了描述,最后给出仿真实验数据及其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此算法的有效性,并显示该算法具有很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模糊多属性群体决策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模糊环境下的一类多属性群体决策问题,建立了确定属性权重向量模糊一致性判断矩阵的构造方法,给出了方案在群体排序中处于某一位置的隶属度的定义,并由此集结群体中各决策者的排序结果,进而形成群体的最终排序。讨论了此方法在军事上的一个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一种多Agent协商中多目标群决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多Agent多目标群决策情形中属性的权重或决策Agent的权重未知时无法进行有效决策的问题,提出了采用迭代思想改进模糊多目标群决策模糊优选算法的途径.在模糊多目标群决策中,将未知模糊权重通过有效地迭代计算得出,从而确定出决策的最优排序结果.实例演算证明该算法可行且决策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糊语言评估的多属性决策方法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研究了属性权重确知,属性值以模糊语言形式给出的多属性决策问题,定义了一种模糊语言评估标度并给出其相应的区间数表达方式,利用区间数运算法则对各方案的属性值进行集结。基于区间数之间两两比较的可能度公式,构造可能变矩阵,并利用已有的排序公式求出其相应的排序向量。进而对决策方案进行排序和择优,最后进行了实例分析,数值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且有效。  相似文献   

6.
根据模糊数的α截集,定义三角模糊数的左、右优于度,构造一致性正互反优于度判断矩阵,并根据其最大特征根所对应的规范化特征向量来确定各个模糊数在α水平下的排序,最后通过积分确定模糊数的排序.该方法满足模糊排序方法合理性的5个公理,而且计算方便.  相似文献   

7.
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种预测方法所得预测结果都会不同.如何选取和推荐预测结果,则需要规划人员对预测进行评价、论证和决策.为了将预测的评价和决策过程量化计算,通过选定分析和评价的定量和定性指标,建立了预测决策的层次分析结构,采用模糊标度构建专家及其群体评价矩阵,计算所有预测方法及指标的特征向量,确定预测排序及其权重,组合负荷预测并推荐决策结果.应用程序及实例表明,该方法避免了主观性,使决策过程更加科学、规范量化和简洁实用.  相似文献   

8.
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目的 改进传统的层次分析法。方法 将互反型判断矩阵改为模糊一致性判断矩阵,并把和行归一法或方根法与特征向量法结合使用,提出了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结果 指出传统的层次分析法往往会导致判断矩阵不满足一致性条件,需要检验和修正,而且计算精度不高。改进后的模糊层次分析法既解决了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问题,又解决了解的收敛速度及精度问题,以此求得与实际相符的排序向量。结论 改进传统的层次分析法较传统的层次分析法更加完善和行之有效,并符合人们的思维逻辑,形式简单,准确,且易建立。另外,由优先判断矩阵改造而成的模糊一致性矩阵满足一致性条件,无需再进行一致性检验,同时也可大大减少叠代次数,提高收敛速度,满足计算精度的要求.从而为多目标决策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区间数的相对优势度,提出了区间直觉模糊数的相对优势度概念。通过构建区间直觉模糊数比较的相对优势度矩阵,结合基于互补判断矩阵的排序公式,给出了一种区间直觉模糊数的排序方法,并将此排序方法应用到属性权重未知的区间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当中。通过算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确定直觉判断矩阵的权重问题,并对与权重的可靠性密切相关的直觉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问题进行了探讨.从直觉模糊数的得分函数和精确度函数角度给出直觉判断矩阵的加型一致性的新定义,并导出加型一致性的等价条件.为了充分利用原直觉判断矩阵的信息以及使决策符合一致性要求,根据加型一致性的等价条件运用转换函数将原直觉判断矩转换为两个加型模糊一致性互补判断矩阵,然后对这两个加型模糊一致性互补判断矩阵运用行和归一的方法分别求出原直觉判断矩阵权重的隶属度和非隶属度,从而得到直觉模糊数型权重,并利用直觉模糊数的排序方法进行排序.最后讨论了决策方法的优良性质,并通过实例验证了决策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的层次分析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道路交通安全系统的内部结构极为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各因素权重信息不能完全被确定.提出了对于属性值以模糊区间数这种不确定形式给出,着重以“人”、“车”、“路”中的“路”对交通安全的影响进行模糊区间综合评价,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判断矩阵,并利用模糊区间综合评判模型得到了一种交通安全性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运用模糊理论对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了改进.通过引入模糊一致矩阵,从根本上解决了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问题,得到了一些有理论和实用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层次分析法的不足及其改进的途径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针对层次分析法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师绩效考核实践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主要是加强与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的结合.一是尽量邀请多个专家参与评价以提高判断矩阵的质量;二是努力挖掘定量信息的价值,并把定量信息与定性信息进行综合,以提高评价过程的客观性,保证评价结果的综合性、全面性.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各有利弊,当评价对象很多、评价精度要求不高时,应该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但在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时最好用层次分析法;当评价对象不多、评价精度要求很高时,最好用层次分析法.  相似文献   

14.
模糊互补判断矩阵一致性修正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修正是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决策的一个重要步骤,本文利用几何平均法对由专家构造的模糊互补判断矩阵进行修正,证明了满意一致性矩阵的存在性与所给方法的收敛性,最后给出了一算例.  相似文献   

15.
王娅 《河南科学》2014,(4):486-490
运用变精度粗集理论,结合专家的群决策,提出了一种新的判断矩阵的构造方法.根据证据理论综合专家群体评价结果,得出各决策因素的条件属性值与分类误差,进而利用变精度粗集的依赖因子,构造具有完全一致性的判断矩阵.在允许一定误差的基础上,尊重了专家意见,且满足了客观性要求.  相似文献   

16.
层次分析法中残缺判断矩阵的修补可以归结为一个在满足一致性比例条件下为残缺要素寻找最合适的值的优化问题。针对这个优化问题,提出利用粒子群算法修补残缺判断矩阵的算法。文中对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残缺判断矩阵修补基本思路进行了介绍,然后给出了具体的算法描述,最后给出实验数据及其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此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的加性一致性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研究带有模糊数的互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首先给出三角模糊数、梯形模糊数和混合互补判断矩阵定义,然后引入模糊数的心、心算子以及心矩阵,进而基于心矩阵给出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定义,同时建立可达矩阵给出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判别方法;通过构造和分析偏差矩阵,给出非一致性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的加性一致性改进方法.调整时,调整量可以是精确数也可以是模糊数.为了说明方法的可行性,给出了一个算例.该方法的提出,为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一致性的判断和改进提供了一个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8.
互反型判断矩阵与互补型判断矩阵可以相互转换.决策者在对某些判断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给出互补判断矩阵的上三角或下三角部分,转换成互反型判断矩阵,得出互补型判断矩阵的梯度特征向量法.  相似文献   

19.
覃菊莹 《广西科学》2007,14(4):367-370
以4种模糊标度(0~1标度,0.1~0.9五标度,0.1~0.9标度*,0.1~0.9标度)建立的互补判断矩阵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模糊一致性特征的基础上,给出差异一致性判断矩阵的一种等价分类方法和相应的等价类个数,提出一种合理使用这些标度的方法,并以实例说明该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的层次分析法中专家评判构造判断矩阵主观性缺陷,提出了一种考虑评判模糊性的桥梁结构状态综合评价方法。在明确模糊评价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给出了以三角模糊数代替传统的评判标度的因素权重计算方法,结合桥梁状态评价需求提出了模糊数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桥梁状态流程及实施步骤。以所提出的方法对一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进行了以状态感知结果为依据的状态评价,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能够更好的反映桥梁评价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权重可很好地表达专家评判的意见,而且可较为全面地考虑影响桥梁结构状态的主要因素,反映桥梁的综合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