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发现科学共同体和社会之间的契约关系是理解科学规范结构的关键。近代科学职业化过程中形成了科学共同体与政府、社会之间以生产公共知识为使命的“集体契约”,学院科学也成为科学的主要表现形式。默顿提出的科学规范结构理论体现了科学共同体维护这种“集体契约”的自觉意识。随着“后学院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科学共同体正在发生分化,科学家与政府、社会之间开始形成多样化的契约关系,并进而形成服务于不同契约关系的多元化的科学规范。  相似文献   

2.
实施29年的“尤里卡计划”由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发起设立,是面向竞争性技术的资助计划,已成为欧洲最成功的科技计划之一。尤里卡计划具有实际开发与应用科学成果有机结合、灵活的方法与周密科学管理相结合、重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和产学研合作形式越来越有利于产生经济效益四个特点。建议我国以公私合作扩大科技计划规模、建立面向产业的集群计划、建立基于产学研合作的“中国之星”计划以及探索设立跨国产学研合作科技计划。  相似文献   

3.
这本《无形学院——知识在科学共同体中的扩散》,是科学社会学的基本著作。“科学社会学”这个名词对中国读者来说并不陌生。几乎每一本科学学的教本都把科学社会学列为一章,而且都大同小异地把科学社会学定义为“科学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学科”。这完全是想当然的产物。当科学社会学的奠基之作《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1938)问世之时,科学学(science of science)仅仅有个名称而已。  相似文献   

4.
<正>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陕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共同承办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与社会’(STS)高层论坛",将于2017年11月3日-6日在西北工业大学举行。本次会议旨在以多学科及跨学科视角,与国内外及各界人士共同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中的"科学、技术与社会"问题。热忱欢迎相关领域的专家与会,探讨共同关注的议题。现将本次会议的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5.
李醒民教授所著《科学论:科学的三维世界》(上卷、下卷),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科学是由其三大内涵——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作为研究活动的科学、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形成的三维世界。科学论就是对作为一个整体的科学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和多维度的透视。本书作者在研读国内外  相似文献   

6.
大科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发展的现代模式。科学在本世纪以来的迅猛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结构和人类生存方式。世界规模的军事需求,急迫地将现代科学与军事技术紧密结合起来。科学技术成为发展国力和战争取胜的重要前提。“曼哈顿”计划的实施与“成功”成为“大科学”到来的重大标志和“大科学”体制的第一个成功案例。国外科学社会学家和科学史家对于“大科学”的发展给予了充分的注意,进行了一系列理论探索和案例分析,其中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宣告了大科学时代的到来;普赖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和英国,产学合作在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例如,一家IT业跨国公司在1994年设立了“基础研究计划”,意在与英国和美国的著名研究型大学共同开展研究。1995年,该公司又发起了“战略性高校关系计划”,将触角伸向了全世界各地的顶尖大学,以深度利用大学人才。一家制药公司专门设立了“战略性招聘专家”的岗位,由拥有博士学位的科学家充任。与公司青睐大学的趋势相一致,在大学里出现了一个新型的群体——在学术界和企业界都很活跃的“双跨科研人员”(Linked scientists)。  相似文献   

8.
舒讯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5):43-43,68
由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赵美娟副教授等主编的《医学审美基础》一书,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该著作为教育部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成果,是一部关于医学与哲学、美学交叉的、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审美理念的跨学科医学人文类专著;是一部立足哲学层面对医学中的生命与健康、生命数量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
许多科学奖项的设立是为了表彰在某个学科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而博尔丁奖的颁发则不分学科,不论领域,旨在表彰对跨学科研究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推动跨学科教育和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该奖自1990年设立以来,迄今共有六位学者获奖,他们分别在科学研究、教育理念、教师发展、跨学科理论、公共服务等领域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杰出的贡献。总结历届获奖者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探讨博尔丁奖对跨学科研究的影响,对我国的跨学科研究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真善美圣的探究与自然辩证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自然辩证法研究领域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群落,涉及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等方面.在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应渗透人文关怀.对真善美圣及其统一的探究就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高技术与社会”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课题。本文试从对高技术的哲学思考入手,来探讨高技术社会的劳动前景,技术园区与大学城的关系,以及发展中国家如何选择高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科学进入了后学院时代。为了促进产业发展,“科学-社会”系统建立了一套与产业科学相适应的激励体系即后学院科学的奖励制度。与学院科学相比,后学院科学的奖励制度具有奖励来源多元化、奖励形式多样性、奖励范围广泛性、奖励标准可操作性等特点。而且,后学院科学在把精神性奖励与物质性奖励结合运用的同时,更加注重物质性奖励在促进科技、产业与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斯坦福大学近几年建立的跨学科组织“价值、技术和社会计划”,是由航空和宇航教授W.G.温瑟蒂.(Vincenti)担任主席,工业工程和工程经济系统副教授R.E.麦克金(McGinn)担任副主席,全“计划”1979年有多种学科的教授12人,副教授5人,他们的专业是:人类学、电机工程、精神病学、机械工程、古典著作、宗教研究、化学、法律、信息、经济、航空和宇航、历史、艺术等。他们开设的课程主要有;西方文化和技术;古代世界;中世纪;近代世界,当代技术社会;技术  相似文献   

14.
技术哲学和工程哲学点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值此世纪之交,在回顾即逝世纪和展望未来世纪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想把眼前的技术哲学和工程哲学比喻为一位“灰姑娘”。这句话的含义绝对不是要贬低—我也绝对无意贬低—技术哲学迄今为止所取得的成就。如果从现象层面或事实层面来看问题的话,也许应该说,现代社会首先是一个“技术社会”,其次才可以说它是一个“科学社会”。对于科学和技术的相互关系,在西方学术界有两种“极端化”的观点:一个极端是把技术视为“应用科学”(认为技术“从属”于科学);另一个极端是把科学视为“理论技术”(认为科学“从属”于技术)。从“表面观点…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为突破以政治史与军事史为主的历史学研究窠臼,法国掀起了扩大历史学研究对象和增加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史学革命”。围绕历史学家亨利·贝尔搭建的对话平台,学者积极将历史学研究范围拓展到人类文明中的科学与技术。法国科学技术史学科由此开启了建制化之路。在这一过程中,著名科学思想史家亚历山大·柯瓦雷在年鉴学派掌管的高等研究实践学院第六部下建立了科学技术史研究中心。他去世后,在勒内·达东的带领下,该中心成为法国科学史研究的重要机构之一。  相似文献   

16.
徐刚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10):108-110
在21世纪的中国,自然辩证法应该有、也完全能够有它的新视野和新境界。近年来,学术界提出把自然辩证法由“关于自然科学的哲学、历史和社会学的综合性、理论性研究”提升为“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跨学科研究和多维度透视”,正是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的必然结果,在全党全国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有其特殊意义。第十一届福建省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演讲赛就体现了这种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跨学科研究和多维度透视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部分大学建制了“学部”,与二级“学院”并存,并在“学部”及二级“学院”下设立三级“学院”和“学系”。于是,“学部”“二级学院”和“三级学院”的英译成了译界关注的现象。然而,英语中可译为汉语“学院”的词很多,常见的便有college、institute、school、academy、seminary、conservatory、faculty和division。文章首先对这些词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比较,通过列举牛津大学、芝加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大学中的二级学院和三级学院,尝试揭示其用法上的侧重和区别,探讨如何规范汉语中的学部、二级学院和三级学院的英译。  相似文献   

18.
刊徽的主体构图是由三组线条组成的“文”字,代表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象征本刊是“沟通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桥梁”。每一组又由三个线条构成,三组线条相互交叉、缠结,隐喻本刊是“联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纽带”,并且与本刊的副标题“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跨学科研究和多维度透视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呼应。  相似文献   

19.
瑞士联邦政府决定2001年起开始实施"国家研究重点计划"(Nationale Forschungsschwerpunkte,NFS),计划在2001至2003年间投入1.26亿瑞士法郎,首批设立10个"国家研究重点",涉及的科研领域有纳米科学、基因科学、新型电子材料、量子光学技术、分子肿瘤治疗技术、植物保护、计算机辅助医疗技术、神经修复机能、生物分子三维结构、气候及自然灾害预测.  相似文献   

20.
普林斯顿大学科学研究委员会下成立了一个新的学科际科研和教学机构,名为“人类事务科学计划”,目的是在历史、哲学、科学社会学、基础自然科学等有关学科合作下,探索科研的方向,有关的文化和文明,当代社会、经济和政治事务等。“计划”现有成员共9人。已提出30个专题,为研究生开的课程主要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