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讨论了任意随机变量序列的弱大数定律,得到了随机变量序列分别服从随机弱大数定律和弱大数定律的充要条件,以及独立随机变量序列服从弱大数定律的相关结果.  相似文献   

2.
利用一致有界条件,建立弱大数定律,改进了目前的某些结果,并找到弱大数定律与强大数定律的内在差别.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阿基米德半群的子半群,主要结论是:(1)若有限半群S的真子半群都是阿基米德半群,则S是阿基米德半群或|s|=2.(2)周期阿基米德半群的子半群是阿基米德半群。  相似文献   

4.
大数定理是概率论的基础,其研究与发展贯穿了概率论的整个发展过程。本文以大数定理发展的历史顺序为主线,初步探讨了大数定理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大数逻辑译码法——准正交一步大数逻辑译码法。它克服了大数逻辑译码法存在的对码的要求过于严格,以及应用范围小的缺点。文中给出了码的准正交的定义,给出了准正交一步大数逻辑译码的基本思想、通用Ⅰ型和Ⅱ型准正交一步大数逻辑译码器的框图和译码方法,并以(7,4)循环码为例讨论了这种译码方法,结果表明,这种译码方法拓宽了大数逻辑译码法的应用范围,对数字传输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非独立随机变量的大数定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非独立情形的大数定律,给出了弱大数定律和强大数定律成立的条件。它们以独立情形相应的大数定律为特例。  相似文献   

7.
本文引入纯阿基米德半群的概念并讨论纯阿基米德半群的构造及其同余格,文中给出纯阿基米德半群的同余格是模格的必要条件;文中还给出一个二元生成的纯阿基米德半群的例子。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论述大数定律基本定理的基础上,对其成立条件进行了说明,探讨了大数定律成立的充分性条件,并证明了大数定律成立的一个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张鑫 《科技信息》2011,(22):I0131-I0131
大数定理是概率论的基础,其研究与发展贯穿了概率论的整个发展过程。本文以大数定理发展的历史顺序为主线,初步探讨了大数定理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阿基米德螺线管的结构、阿基米德螺线管在热交换设备中的换热效率、阿基米德螺线管的优缺点,总结了影响换热效率的一些因素,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运用中心偏移理论对阿基米德滚刀的盘状砂轮径向铲磨和指状砂轮磨制两方案进行了模型改进,并用算例验证了这种改进将大大提高滚刀的合格齿长。  相似文献   

12.
Falkovich G  Weinberg A  Denissenko P  Lukaschuk S 《Nature》2005,435(7045):1045-1046
How do waves affect the distribution of small particles that float on water? Here we show that drifting small particles concentrate in either the nodes or antinodes of a standing wave, depending on whether they are hydrophilic or hydrophobic, as a result of a surface-tension effect that violates Archimedes' law of buoyancy. This clustering on waves may fi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particle separation and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patchy distribution on water of, for example, plastic litter or oil slicks.  相似文献   

13.
对阿基米德《方法》中关于底面半径相同的两个直交圆柱公共部分立体 (牟合方盖 )的体积公式的证明作了复原  相似文献   

14.
"巂""雋"二字字形相近,但两个字形又是记录汉语中不同音义结合的词语;在古代文献中,"巂""雋"两形体产生混用问题。利用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知识,对这两个字的形、音、义进行考辨,得出"巂""雋"二字因为在楷书阶段形体相近,造成音义的转移。传世文献中存在的错误应当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尤其是文学作品中文化意象的使用包含着更为广阔、更为深沉的内涵,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译出原作的语义信息,而且还要译出原作内在的文化信息。通过对比分析霍克斯及杨宪益、戴乃迭对"司马牛之叹"中"叹"字的不同翻译方法,说明译者只有正确理解原语词义及其文化意蕴,才能更加全面、准确地传达文本及其蕴含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能”和“可以”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探讨中得出在语义上“能”主要表示有能力,“可以”主要表示可能性。针对于一些学者认为的“能”和“可以”的义项与人称主语和疑问语气有密切关系的论断持不同的态度,经过分析得出两者义项的选择与语境的关系最为密切;本文还把“能”和“可以”的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现象用表格的形式,清楚地列了出来;对“不可以”的扩大使用的现象通过语料库得出它使用的范围比较窄;最后,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方面对“能”和“可以”进行了辨析,希望对对外汉语教学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点儿”和“有点儿”是意义相近但用法有所不同的一组词。前贤对它们的联系与区别作过研究,本文用大量例句结合现代理论对“一点儿”只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式的原因加以解释,并对“有点儿”在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式时只能用否定词“不”而不能用“没”的原因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的"中国"与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在内涵、层次上有所不同。在中国历史语境中,"华夏"既可指称古代族群或民族,也可表示一种文化或文明的载体。从历史上的"中国"、"华夏"到"中华"乃至现今"中华民族"的发展演变,"中华"一词与时俱进,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中华民族的民族过程比中国已经识别的56个民族实体发展缓慢,至今仍然属于"想象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揭示素质教育内涵出发,通过分析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进而得出加强体育教育及其改革,是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必然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不”和“没”是言语表达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两个词,二者表意基本相同,使用环境也非常相似,然而在语言的比较教学过程中,更多凸现出来的却是二者混用带来的表意不清。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角度看,Z-者在语义指向上所呈现出的主客观的差异与所在语句的时范畴、否定对象的不同有直接关系,而在语用上显现的差异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