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用麻风杆菌经静脉内、后足垫和耳皮下多途径接种裸鼠。在裸鼠接种菌后307、334、497、和625天分别剖杀1—2只裸鼠,取接种足垫和耳部皮损、胭窝淋巴结、鼻、坐骨神经、尾部皮肤损害、舌、肝、脾、肺、肾和心脏称重后制成匀浆,作菌计数。同时各取部分组织作组织病理学检查。实验结果表明,裸鼠经过多途径接种麻风杆菌后,其菌量增殖明显高于以往报告的单途径接种方法所取得的结果。尤其在接种部位的后足垫及耳部,最高菌量分别达到2.85×10~11/g(497天)和6.28×10~12/g(625天)。虽然麻风杆菌的世代时间近似,但对数生长期时间明显延长。结果也表明,多途径接种方法能使裸鼠发生更严重的病变和系统性播散。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经抗酸染色的足垫组织切片中,在横纹肌、血管壁内皮细胞和血管中均可见到大量抗酸杆菌(AFB)及菌团,皮神经束膜内外和雪旺氏细胞中也找到了许多AFB。最终在整个足垫组织中充满了AFB。HE染色呈瘤型麻风进行性病变,肉芽肿浸润由含大量AFB的泡沫细胞和巨噬细胞构成,直至泡沫细胞组成的麻风瘤病变完全代替了正常结构。各个部位相比较,低体温部位如足垫、耳、鼻及尾部仍然是麻风菌繁殖的优势部位。横纹肌及外周神经是麻风菌好侵犯之处,也显示了麻风菌在裸鼠体内感染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探讨mir-187对胃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采用q PCR检测miR-187在胃癌SGC7901细胞、MKN45细胞和人永生化胃黏膜上皮细胞GES细胞中的表达,应用miR-187 mimics转染SGC7901细胞和MKN45细胞,通过MTT实验、流式细胞术和裸鼠成瘤实验检测miR-187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 SGC7901、MKN45细胞中miR-187的表达明显高于GES细胞;与对照细胞相比,MTT实验显示转染miR-187 mimics后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增快(P0.05),流式细胞检测表明miR-187mimics转染可以减少SGC7901细胞的凋亡(P0.05),裸鼠成瘤实验提示转染miR-187mimics可以促进SGC7901细胞成瘤(P0.05)。说明miR-187可以促进胃癌细胞生长、抑制凋亡和促进增殖,提示miR-187在胃癌恶性生物学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诊断胃癌的新标志和治疗胃癌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以蚂蚁为对象,对其脚上的吸附力、足垫形态及分泌液性质进行了研究.在自行搭建的微力测试装置上测量了蚂蚁的吸附力和摩擦力;用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蚂蚁光滑足垫及分泌液的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湿吸的水平摩擦力大于垂直吸附力,且摩擦力和吸附力都随着分泌液的减少而增加.昆虫腿的分布及足垫构造对吸附能力有影响,每行走一步足垫都伸展和收缩.  相似文献   

4.
将鼻咽癌单克隆细胞株(CNE-2Z-H5)移植于裸鼠皮下,待裸鼠发生转移时,取其淋巴结和(或)肺转移灶癌细胞再次移植裸鼠皮下传代,如此用转移灶癌细胞重复传2-4代后,观察各代裸鼠的转移率和转移途径;同时观察各代癌细胞生长曲线、增殖指数及移植瘤瘤重和体积倍增时间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鼻咽癌转移灶癌细胞裸鼠体内的演进,各代裸鼠的转移率增高,且转移途径更为单一;各代癌细胞的增殖能力不断增强。提示:鼻咽癌细胞在裸鼠体内演进中转移能力和增殖能力均不断增强,且二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从人体胃癌组织及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中分别提取DNA,用来转化NIH3T3小鼠细胞。第二轮转化细胞接种裸鼠体内后产生了肿瘤。就致瘤能力和诱发癌基因的表达水平而言,来源于胃腺癌细胞株DNA的转化细胞均低于来源于胃癌组织DNA的转化细胞及其诱发的肿瘤。人体胃癌细胞在裸鼠体内长成的肿瘤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少,转化细胞引起的肿瘤,染色体数目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研究t-RA对胃癌细胞的作用和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t-RA能够有效地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2)t-RA能够降低胃癌细胞在软琼脂中形成集落的能力.3)t-RA能够降低胃癌细胞的粘附能力.4)t-RA能够抑制胃癌细胞在裸鼠中形成肿瘤的能力.4)扫描电镜观察显示,经t-RA处理后,胃癌细胞表面的微绒毛消失.以上结果表明,t-RA对胃癌细胞的恶性表型有显著的抑制作用.t-RA可能作为治疗胃癌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利用裸鼠循环系统为实验体系,建立高转移性癌细胞实验转移模型。在此基础上,将体外经白细胞介素2活化的人LAK细胞与高转移性癌细胞同时注射于裸鼠尾静脉内;将未经活化的淋巴细胞与癌细胞一同注射,作为对照,观察LAK细胞抗实验性转移作用。结果表明,每只接受3×10~7 个LAK细胞与1×10~6 个肿瘤细胞的实验组5只小鼠,注射细胞后全部健康存活,无一生长肿瘤。而接受与实验组相同数量的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的对照组5只小鼠,分别于注射后第五周在皮下、脊柱旁及肺脏内出现转移瘤生长。说明LAK细胞不仅在体外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在裸鼠内也能够抑制高转移癌系实验性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荷瘤裸鼠最佳成瘤细胞浓度,优化肾透明细胞癌裸鼠成瘤模型。方法根据查询文献设定细胞梯度,连续传代肾透明细胞癌癌细胞(786-0,ACHN),裸鼠前肢腋下注射成瘤,记录观察成瘤时间和大小,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的形态及坏死状况,分析最佳成瘤细胞浓度。结果细胞注射后观察至第四周末(裸鼠处死前),1×106/点组裸鼠未成瘤,其他各组自第10天左右开始成瘤,4周后肿瘤最小1.01 cm3,最大1.36 cm3,肿瘤随注射细胞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最大肿瘤表皮破溃,肿瘤切面肉眼观肿瘤液化坏死与注射浓度呈明显的正相关。组织学显示肿瘤坏死程度与肉眼观相似。结论肾透明细胞癌成瘤裸鼠最佳成瘤细胞浓度为3×106/点(786-0,ACHN),在一定的范围内(3×106~10×106),随细胞注射浓度的增加,肿瘤生长越快。  相似文献   

9.
湿吸型仿生六足机器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昆虫湿吸力的理论模型,利用BIOLOID机器人套件设计了一种用于爬壁的仿生六足机器人,参考昆虫足垫特性设计了机器人的湿吸足垫,并基于胶带剥离原理规划了机器人步态及吸附、剥离动作.结果表明:机器人能严格按照三角步态,行走于小于等于50°的坡面,且方向正确、姿态平稳,腿部能顺利吸附、剥离地面;通过对机器人爬坡实验的分析表明:为了增加足垫吸附力,必须选择质地柔软的材料作为足垫,在足垫上雕刻适当深度与密度的凹槽,着地后对足垫施加一定的压力,选用适当浓度的粘液并产生较薄的液体膜.  相似文献   

10.
月面软着陆过程中足垫在冲击条件下的动力响应是着陆缓冲机构设计的重要依据。月壤颗粒受压易碎和散体材料特性对足垫与月壤动力相互作用起控制作用。参考NASA提出的动力控制方程,引入月壤阻尼效应建立足垫-月壤一维竖向冲击数力模型。结合室内试验、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结果,建立月壤状态特性相关力学参数计算模型,构建冲击质量累积模型,采用精细时程积分算法将冲击过程中参数变化纳入方程求解,最终得到不同给定条件(冲击质量、冲击速度)下足垫受力和位移时程曲线和峰值。同时,以冲击质量1.5kg、冲击速度1m/s为例验证了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作为缓冲机构设计冲击力、位移、作用时间输入值的估算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旨在通过裸鼠模型分析EGFL9对肝癌细胞增殖、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慢病毒介导的小干扰RNA技术构建EGFL9沉默的JHH-7肝癌细胞系。采用MTT生长曲线分析EGFL9对JHH-7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裸鼠皮下成瘤实验和尾静脉注射转移实验观察EGFL9基因在动物活体内对JHH-7肝癌细胞增殖、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JHH-7shEGFL9组和JHH-7shCtrl组肝癌细胞慢病毒感染效率高于80%,qRT-PCR检测结果显示JHH-7shEGFL9组EGFL9干扰效率达98.3%,提示EGFL9沉默的JHH-7人肝癌细胞系构建成功。MTT生长曲线结果提示,JHH-7shEGFL9组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低于JHH-7shCtrl组(P<0.05)。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显示,JHH-7shEGFL9组裸鼠皮下肿瘤的质量[(0.246±0.104)g vs(0.710±0.221)g]和瘤体体积均显著小于JHH-7  相似文献   

12.
人胃癌裸鼠移植瘤转移模型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需要能真正模拟胃癌在人体内自然生长、侵袭及转移全部过程的动物模型。目前,人胃癌裸鼠移植模型是人体外最接近人类胃癌的整体实验模型,并且造模时间短,成功率高,按移植部位可以分为皮下移植、原位移植、腹腔移植以及转移模型。影响裸鼠移植模型建立的因素主要有人胃癌细胞或外科标本的特性、移植部位及移植、癌细胞数量、裸鼠的品系和周龄以及生长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高雯霞  余显权 《贵州科学》1998,16(2):128-131
2,3-二氯异丁酸钠是一种较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本文按沈凤嘉等人的改进方法合成了该物质所得产品的红外光谱图与标准图谱基本吻合,将2,3-二氯异丁酸钠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水溶液施用于水稻,发现该物质对水稻的产量有影响,即有增产作用,也有减产作用,与施用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人舌鳞癌细胞体外癌变模型, 采用激光共焦显微拉曼光谱仪对其进行检测,从分子层面对其进行分析. 方法: 通过培养CAL-27细胞,然后注射在裸鼠皮下成瘤,在通过激光共焦显微拉曼光谱仪和HE染色观察其癌变的情况. 结果:①正常皮肤组织的切片图上可见,其细胞层次清晰,整齐,但是肿瘤组织发现上皮异常增生,细胞多形性,结构层次非常不清楚;②采用共焦显微拉曼拉曼光谱技术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线性辨别技术分类健康裸鼠和人舌鳞癌细胞体外癌变组织的拉曼光谱得到灵敏度为98.4%,特异性为95%,诊断率为96.7%,并发现该方法可以很好的对该动物模型进行在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利用已建成的人肠粘液腺癌裸鼠移植瘤标本,制备成癌细胞悬液,进行裸鼠腹腔接种,建立了人肠粘液腺癌裸鼠腹腔移植瘤模型,至今巳传14代,接种方法简单,生长稳定,移植成功率达98.8%。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形态证实腹腔移植瘤保持了人肠粘液腺癌的结构和特点,染色体分析显示人类恶性肿瘤染色体特征。血清癌胚抗原(CEA)含量测定表明,该移植瘤具有高分泌CEA的能力,平均63.4ng/ml,最高达111ng/ml。该腹腔移植瘤的建立,为人体肿瘤的基础研究、抗肿瘤药物的筛选和肿瘤的腹腔内化疗提供了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人舌鳞癌细胞体外癌变模型,采用激光共焦显微拉曼光谱仪对其进行检测,从分子层面对其进行分析.通过培养CAL-27细胞,然后注射在裸鼠皮下成瘤,采用激光共焦显微拉曼光谱仪和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其癌变的情况.结果表明,正常皮肤组织的切片清晰可见,其细胞层次清晰、整齐,但是肿瘤组织发现上皮异常增生,细胞多形性,结构层次非常不清楚;采用共焦显微拉曼光谱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线性判别技术对健康裸鼠和人舌鳞癌细胞体外癌变组织进行分类,其得到诊断灵敏度为98.3%,特异性为95.0%,诊断正确率为96.7%.该方法可以很好地对该动物模型进行在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丁酸钠对大鼠模型的肾草酸钙结晶数量、肠道菌群及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探究其干预肾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可能机制,以乙二醇诱导大鼠成肾草酸钙结石模型,并予丁酸钠干预,对肾脏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测,并采用qPCR检测肠道菌群特定菌属(Enterococcus、E.coli、Bacteroides fragilis、Bifidobacterium、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Lactobacillus、Roseburia spp.、Bacteroides、Firmicutes)数量,以及与炎症相关的脂多糖受体TLR4、促炎细胞因子IL-1β、NF-κB p50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与肾草酸钙结石组相比,丁酸钠组的肾草酸钙结晶减少(P0.05);Enterococcus、Bacteroides fragilis、E.coli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其它菌属的丰度无显著变化(P 0.05); IL-1β、NF-κB p50的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 TLR4的mRNA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 0.05).因此,丁酸钠可以减少E.coli、Enterococcus、Bacteroides fragilis的丰度,抑制结肠炎症相关因子IL-1β、NF-κB p50的mRNA表达,减少大鼠肾草酸钙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应用细胞培养技术,以裸鼠为实验动物,按双盲法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实验由气功师发放外气作用于人鼻咽低分化鳞癌细胞株(CNE-2),然后将受功组和非受功组(对照组)细胞分别接种于裸鼠(NC-Z裸鼠),结果受功组成瘤受到明显抑制,两次实验的抑制率均为100%(3/3和4/4)。两次实验组织病理检查证实:受功组裸鼠接种癌细胞部位的组织均未见癌,肝、肺组织也未见癌;非受功组裸鼠瘤组织均为低分化鳞癌,除第一次实验的2号鼠见肺转移癌外,其余各鼠肝,肺均未见癌。本研究提示有进一步研究气功外气抑瘤及其机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同时也为气功外气治疗鼻咽癌提供有意义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丁酸钠对肾结石大鼠肠道菌群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丁酸钠对大鼠模型的肾草酸钙结晶数量、肠道菌群及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探究其干预肾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可能机制,以乙二醇诱导大鼠成肾草酸钙结石模型,并予丁酸钠干预,对肾脏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测,并采用qPCR检测肠道菌群特定菌属(Enterococcus、E. coli、Bacteroides fragilis、Bifidobacterium、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Lactobacillus、Roseburia spp.、Bacteroides、Firmicutes)数量,以及与炎症相关的脂多糖受体TLR4、促炎细胞因子IL-1β、NF-κB p50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与肾草酸钙结石组相比,丁酸钠组的肾草酸钙结晶减少(P < 0.05);Enterococcus、Bacteroides fragilis、E. coli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 < 0.05),其它菌属的丰度无显著变化(P > 0.05); IL-1β、NF-κB p50的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 < 0.05), TLR4的mRNA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 > 0.05).因此,丁酸钠可以减少E. coli、Enterococcus、Bacteroides fragilis的丰度,抑制结肠炎症相关因子IL-1β、NF-κB p50的mRNA表达,减少大鼠肾草酸钙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从人小肠癌腹水中分离培养的细胞系HIC,目前已传300余代,存活42个月,并冻存3a余,单层培养细胞最短倍增时间14h,细胞具有未分化癌细胞特征,在裸鼠体内成瘤并具有非定点转移能力,该细胞系的染色体组型为亚三倍体,众数53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