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显微观测表明,在交流电场激发下,ZnS:Cu单晶不是整体发光,而是呈线状的发光区,这种发光区域为交流电致发光线(ACEL),我们的工作证明,交流电致发光线不是连续的发光体,而是断续的发光线,也就是说,在交流电致发光线中存在着不发光区,这种现象被称为“分段发光”从而验证了W.A.Thornton教授根据发光的损耗发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得到类正向p-n结的伏安曲线而提出了,ZnS中可能存在的一连串的p-n  相似文献   

2.
在p型硅衬底上,制备了金属有机金属(metal-organic-metal,MOM)电激发表面等离激元器件。器件结构是p-Si/Au/V2O5/NPB/Alq3:DCM/Sm/Au,掺杂DCM的Alq3为发光层。高倍显微镜下,器件侧面发光图像显示,绝大部分光被限制在双金层结构波导中传播。采用微区共焦拉曼光谱仪,分别测量了侧面出射的非偏振模式、TM模式和TE模式电致发光谱。TM模式强度约为TE模式强度的2倍。分析认为,具有TM偏振特性的表面等离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PP)在侧面电致发光中起重要作用。发光体的能量耗散谱表明SPP模式能量约占总能量65%。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inite-different time-domain,FDTD)对简化结构进行模拟,得到了泄漏模和SPP模式的二维电场强度分布。  相似文献   

3.
在p型硅衬底上, 制备了金属-有机-金属(metal-organic-metal, MOM)电激发表面等离激元器件。器件结构是p-Si/Au/V2O5/NPB/Alq3:DCM/Sm/Au, 掺杂DCM的Alq3为发光层。高倍显微镜下, 器件侧面发光图像显示, 绝大部分光被限制在双金层结构波导中传播。采用微区共焦拉曼光谱仪, 分别测量了侧面出射的非偏振模式、TM模式和TE模式电致发光谱。TM模式强度约为TE模式强度的2倍。分析认为, 具有TM偏振特性的表面等离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 SPP)在侧面电致发光中起重要作用。 发光体的能量耗散谱表明SPP模式能量约占总能量65%。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inite-different time-domain, FDTD)对简化结构进行模拟, 得到了泄漏模和SPP模式的二维电场强度分布。  相似文献   

4.
采用通常方法处理暗背景下运动发光目标,因监测摄像机所拍摄二维图像背景的复杂性,导致对目标数量统计的误差,为此,提出了综合形状检测法。该方法在对原始图像提取封闭边缘后,用形状因子和边界在两个正交方向的对称性作为判据,根据发光体目标本身及其光线投影的几何形状差异,将发光体和投影区域分割开,只对反映发光体本身的光亮区域进行统计计数。试验测试表明,该方法的相对误差为4.2%左右。  相似文献   

5.
为了以ZnS为基质材料获得蓝色电致发光 ,烧结了ZnS :Cu ,进而制备了薄膜电致发光显示器件 .测量了其电致发光光谱 ,发现它具有 4个峰 .研究了发光强度随电压、频率变化的规律 .结果表明 ,利用ZnS :Cu可获得蓝色电致发光 .  相似文献   

6.
洪科 《今日科技》1996,(2):10-10
大部分玻璃和玻璃制品(如平板玻璃、电视机玻壳、眼镜片及装饰用的玻璃制品等)是用合成抛光材料进行抛光的.其中最常见的抛光材料,有红粉(无水、细分散的氧化铁Fe_2O_3粉末)、稀土元素、锆等的氧化物为基料的粉末.氧化铈(CeO_2)和含铈的稀土氧化物粉末具有良好的抛光性能,而红粉以及锆等的氧化物的抛光性能则很差.如以氧化铈的抛光能力为10,则含氧化铈70%的轻稀土氧化物的抛光能力为9.0,红粉与氧化锆的分别为5.0与 4.5.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年七月二十八日一八月一日,国家测绘总局在北京召开了电致发光(Electroluminsence缩写为EL)在CLY型立体量测仪(见图1)上的应用技术鉴定会。鉴定了上海测绘处采用我院电致发光研究室研制的固体平面冷光源——电致发光屏。会议认为电致发光屏具有成像清晰,立体效应强,光色柔和,观看舒适、保护视力,测量精度和工作效率较高等  相似文献   

8.
针对聚焦型太阳模拟器光源离焦量与光斑辐照度的关系开展了研究,以聚焦型太阳模拟器光学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某型号的短弧氙灯及其椭球聚光镜进行模拟计算,依据氙灯能量分布图及其配光曲线,将发光体简化为两端不发射光线、侧面发射光线的柱形发光体。在光学模拟软件TracePro中将简化的发光体及其椭球聚光镜进行建模,主要模拟光源轴向及其径向离焦对光斑的影响。结果表明,光源离焦对光斑辐照度平均值影响不大,但是对光斑辐照度的最大值、光斑辐照度分布形式、光斑面积有很大的影响。依据以上分析结果可以为太阳模拟器调焦系统方面的设计提供理论上的数据参考,对该类型的太阳模拟器装调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电致发光器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ZnO具有优良的发光特性,已成为制备电致发光器件材料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人们一直积极探索利用各种工艺方法制备ZnO电致发光器件,希望获得发光效率高的器件,其中利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法制备ZnO电致发光器件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本文综述了用脉冲激光沉积制备ZnO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进展,包括ZnO同质结器件和ZnO异质结器件。  相似文献   

10.
<正>微光小夜灯通常用于卧室中,在夜间发出微弱的光,既不影响人们睡眠,又让人们夜间醒来时可以大致看清周围环境。目前,市场上的微光小夜灯的发光体主要有三类,分别是夜光粉、氖管、发光二极管。以夜光粉作为发光体的微光小夜灯只要预先被太阳光或灯光照射一段时间,就可以在夜间发光,虽不消耗电能,但发光时间较短,而且废弃的夜光粉可能会污染环境。以氖管或发光二极管为发光  相似文献   

11.
由国防科委下达我院的“多色电致发光大型状态显示板”的研究已经完成,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原定要求,今年七月正式通过鉴定。这是国内第一次在国防科研指挥系统中,成功地将多色电致发光屏进行总体联用。“多色电致发光大型状态显示板”是用电致发光屏组装成的。电致发光是一种由电场激发的发光效应,发出的仅是可见光谱范围内的单色光,没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相似文献   

12.
Cu+对 ZnS:Cu电致发光材料光致发光光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ZnS为基质材料,在其中掺入Cu+,使其质量比分别为0.05%,0.10%,0.15%,0.20%,0.25%,制得5个不同的ZnS:Cu电致发光材料样品.通过对样品材料光致发光光谱的分析和电致发光亮度的测量,发现随着Cu+含量的增加,样品材料的光致发光光谱波长由480 nm逐渐变为520 nm,即由蓝色变为绿色.当Cu+的质量比高于0.15%,虽然发光中心数目增加,但光致发光光谱的强度降低,电致发光亮度减弱.得出结论:Cu+与ZnS的质量比为0.15%时,ZnS:Cu电致发光材料的光致发光光谱峰值最大,电致发光亮度最高.  相似文献   

13.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由于其显著的优点成为发光照明、平板显示器、全彩色电致发光LED的“希望之星”,导致了发光照明和显示技术领域的重大变革.文章简要介绍了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发光原理和应用,详细讨论了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分类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采用陶瓷厚膜作为绝缘层、ZnS:Mn作为发光层的橙色电致发光器件(TDEL).介绍了器件的制造工艺,测量了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阈值电压、亮度与电压、亮度与频率关系.结果显示厚膜电致发光器件比薄膜电致发光器件有更低的阈值电压.  相似文献   

15.
《青年科学》2008,(Z1):19-19
"天空出现UFO编队"、"奇妙的发光体并列移动"、"那发光体是什么?"2007年2月6日晚8时刚过,美国亚利桑那州非尼斯市的居民们,纷纷向电视台、电台、警察局打电话,报告自己所看到的异常情况,或询问到底出了什么事。电视台立即派出记者乘直升机火速赶到现场,进行拍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验分别实现了固、液两种类型的多孔硅电致发光模型.根据液态下的化学反应,分析了"空穴消耗,电子注入"机制,解释了液态下电致发光的载流子产生和复合机制.利用固态模型的I-V特性曲线,分析了多孔硅发光二极管的载流子产生机制和发光机理.实验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多孔硅电致发光效率,实现硅基光电集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通过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碱土金属多铝酸盐荧光粉Ba0.5MgyAl12-xMnxO19,其中0.1≤x≤0.8, 0.3≤y≤1.0。利用差热分析和XRD等实验技术,研究了荧光粉的形成过程及合成条件。确定最佳烧结温度为1250℃,灼烧时间为3.5~5h。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其发光性能,发光体的最大发射峰波长位于676nm。通过透射电镜可知,发光体的粒径在20~60nm之间,属纳米级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18.
新法制备高亮度蓝色SrS:Ce薄膜电致发光器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Srs:Ce和ZnS的混晶为原料用电子蒸发的方法制备了蓝色SrS:Ce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研究了新法制备的SrS:Ce膜的光发光性能和它的电致发光器件的电致发光性能,并与直接用SrS;Ce粉末制备的薄膜和器材的性能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9.
台湾信息     
具三维空间发光体的钟表这项台湾新型专利由台湾台北市的钱曾律申请.  相似文献   

20.
硅衬底硫化锌薄膜发光器件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双舟热蒸发技术在硅衬底上制备硫化锌电致发光薄膜.用XRD、XPS技术和电致发光谱分析技术.研究该薄膜的微结构与发光特性.发现硅衬底上硫化锌薄膜与硫化锌粉末在晶体结构上存在差异,掺入的稀土元素铒呈三价.电致发光谱为Er^3 的发光谱线.硅衬底硫化锌发光薄膜器件可与硅器件工艺兼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