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以生物纤维素、海藻酸和壳聚糖为原料,离子液体为溶剂,采用湿法纺丝工艺,制备了生物纤维素纤维、生物纤维素/海藻酸共混纤维和生物纤维素/壳聚糖共混纤维,研究了纤维的SEM形貌、红外光谱、力学性能、吸湿性、染色性能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纤维粗细均匀,且纵向表面光滑,无裂纹,截面近似为圆形;三种纤维的断裂强度在3.0 cN/dtex左右,接近棉纤维,比粘胶纤维好很多;三种纤维的吸湿性能均比较优异,远优于棉纤维,其中生物纤维素/海藻酸共混纤维的吸湿性最佳,其次是生物纤维素/壳聚糖共混纤维;生物纤维素/壳聚糖复合纤维的抗菌效果明显且抗菌持久性好,经过15次洗涤之后,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仍然大于90%,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低温等离子体对棉织物联合整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壳聚糖/低温等离子体联合整理技术用于纯棉织物的抗皱整理,对处理后棉织物的抗皱性、吸湿性、力学性能以及表面化学基团进行测试分析,探讨了壳聚糖和低温等离子整理对棉织物性能影响的规律.研究表明,壳聚糖整理能够有效改善纯棉织物的抗皱性能,在壳聚糖抗皱整理的基础上引入低温氧气等离子体处理并不能进一步提高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但能提高壳聚糖整理后棉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和吸湿性能.  相似文献   

3.
木棉纤维拉伸性能的测试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单纤维强伸性能的新测试方法,测试了4种木棉纤维的拉伸性能,结果发现,木棉纤维拉伸曲线与棉纤维相似,没有明显的屈服点.木棉纤维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在一定范围内均有分布,4种木棉纤维平均断裂强力1.44~1.71 cN,平均断裂伸长率1.83%~4.23%,纤维长度、线密度与木棉纤维的断裂强力明显相关,4种木棉纤维相对断裂强度接近,而断裂伸长率差异较大,木棉纤维初始模量因其品种和产地不同存在一定差异.与棉纤维相比,木棉纤维断裂伸长率低,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与棉纤维相近,但因木棉纤维细软而容易拉断.  相似文献   

4.
等离子体处理对淀粉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主要研究在不同等离子体处理条件下,对淀粉进行改性研究.通过淀粉处理前后浆料粘度、粘附性、浆膜断裂强力、浆膜断裂伸长率和浆膜吸湿性等性能的变化来观察不同条件的等离子体作用效果,并研究了放置时间与方式对经等篙子体处理后淀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后的淀粉浆料性能得到了一定改善与提高,但改性的效果会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而减弱.  相似文献   

5.
探讨本色棉纤维经过染色后性能的变化,分别对染色棉、本色棉纤维的手感进行了主观评定,并借助电子显微镜、纤维长度分析仪、细度分析仪、单纤维强力机等仪器对染色棉、本色棉的表面状态、纤维长度、细度、回潮率、纤维拉伸性能、摩擦性能等物理机械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染色棉纤维的各项性能比本色棉纤维均略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对后道纺纱工序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酪蛋白改性丙烯腈纤维在后整理加工及应用中涉及化学处理对其组分与性能的影响,如果化学处理条件不当,将会引起纤维性能的急剧恶化,严重影响后整理工艺及一定程度上破坏纤维的服用性能.基于以上考虑,采用不同pH值的碱分别对不同酪蛋白质量分数的改性丙烯腈纤维进行处理,运用化学试剂法分析碱处理前后纤维化学组分的变化,探讨碱pH值对纤维中均聚物、游离酪蛋白、接枝酪蛋白以及接枝率的定量影响;同时,研究了碱处理前后不同组分纤维的力学性能变化,分析影响酪蛋白改性丙烯腈纤维力学性能的组分因素与碱处理条件因素.期望研究结果为酪蛋白改性丙烯腈纤维生产中投料比的选择以及后整理加工工艺选择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棉织物的低温氧等离子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低温氧等离子体对纯棉坯布进行改性处理,研究了低温等离子处理后棉纤维的微观形态。探讨了处理功率和处理时间等参数对棉织物的强力、吸湿和失重率的影响,并与常规棉织物前处理工艺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8.
国产原毛的强力特征与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产细羊毛原毛的毛丛强度、单纤维强度和直径形态特征的分析和研究,提出用国毛单纤维中段强力来评定原毛的强力,并就其对毛条加工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原毛单纤维中段强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毛纤维的强力特性,且它与毛条加工性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低温氧等离子体处理对羊毛织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羊毛织物的毡缩、润湿等性能,采用低温氧等离子体对羊毛织物进行改性处理.通过单因素实验,综合评价羊毛织物处理前后的性能变化情况,分析了羊毛织物性能变化与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功率和压强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表征了处理前后羊毛纤维鳞片结构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利用低温氧等离子体对羊毛织物进行改性处理,可以获得较好的防毡缩效果,并能改善织物的润湿性能.有效控制处理条件,织物的断裂强力和伸长率不但不会减小,反而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NaHSO3预处理条件,以及鸡毛蛋白改性助剂改性条件对羊毛纤维活性染料和酸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NaHSO3预处理与鸡毛蛋白改性助剂联合改性的羊毛纤维可以显著改善染色性能,提高染料上染百分率、固色率、耐洗色牢度,尤其适合染深浓色产品.同时,毛织物吸湿性提高,穿着舒适性改善.  相似文献   

11.
采用低温氧等离子体对纯棉坯布进行处理并退浆,从微观形态分析了氧等离子处理对退浆效果的影响;分析了氧等离子处理对棉织物弯曲性能和折皱回复性以及强力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Coolbst异形涤纶纤维的导湿、透汽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Coolbst异形涤纶纤维的表面性能及其物理机械性能,测试了Coolbst纤维的毛细高度、扩散面积和透湿气性能,并与常规涤纶和棉纤维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Coolbs纤维的毛细高度、扩散面积等表征纤维吸湿排汗性和透气性等指标均好于常规涤纶和棉纤维,略逊于Coolmax纤维,已达到吸湿排汗纤维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等离子体对壳聚糖整理棉织物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等离子体预处理技术对棉织物壳聚糖功能整理效果的影响.比较3种不同的整理方法.第1种是用柠檬酸及壳聚糖的混合溶液进行一浴整理;第2种是先用柠檬酸溶液再用壳聚糖溶液进行两浴处理;第3种是使用等离子体预处理织物后再经两浴法整理.使用酸性橙Ⅱ对整理后织物染色并测试K/S值.通过测试织物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考察其抗菌性.结果表明,经等离子体预处理后再经两浴法整理的织物的K/S值以及抗菌率较一浴法或两浴法都有所提高,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基于NiTi纤维与树脂复合材料的拉伸、冲击、弯曲性能,采用硝酸、硅烷偶联剂、异氰酸酯涂层以及低温等离子体与硅烷偶联剂联合处理等方法对NiTi纤维表面进行处理,增强纤维与树脂间的界面黏结. 研究表明: NiTi纤维经不同方法处理后,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提高了10.90%~44.74%.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NiTi纤维再经硅烷处理,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冲击性能、弯曲性能分别提高了88.81%, 98.43%和45.55%,且纤维与树脂黏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采用表面涂层和低温冷等离子体技术等多种方法对NiTi合金纤维表面进行预处理,改善纤维表面的浸润性,达到纤维与树脂界面很好的粘结,对样品进行界面剪切强度的测定,并用电镜观察纤维表面形貌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NiTi合金纤维经不同方法处理后,纤维的浸润性和界面的粘结强度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而经过列克纳涂层处理的样品剪切强度有很大的提高,通过电镜的扫描图片可以看到纤维的表面粘有大量的树脂,达到了很好的粘合。  相似文献   

16.
棉织物的等离子体聚合涂覆及其拒水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使用某种氟碳化合物的AC等离子体沉积方法 ,在棉织物表面涂覆一层很薄的憎水膜。影像接触角测试表明 ,仅仅经过 3 0s的涂覆处理 ,棉织物表面水接触角就可达 164°左右 ,获得超级憎水特性。棉织物的柔软性、保水率、回潮率、颜色变化、手感、透气性等都采用标准方法进行了详细研究 ,并与商用ScotchgardTM防水防污喷雾型保护剂涂覆的织物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除了回潮率基本相同外 ,等离子体涂覆织物的这些性能都优于保护剂涂覆织物的性能。同时 ,对加热后处理对涂层织物憎水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高温后处理有助于织物憎水性的提高。原子力显微镜和二次离子质谱研究结果显示 ,加热后处理后沉积膜的表面形态和化学性能都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可能导致了织物憎水性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空气低温等离子体对涤纶纤维的表面改性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测了空气低温等离子体对涤纶纤维的表面改性作用。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涤纶纤维经空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0.5小时,吸水性能最佳,1.0小时交联度最大,电镜观察表面改性明显。  相似文献   

18.
The denim woven by cotton and grooved polyester fiber (Coolcool) is desized by amylase and scouring enzyme. The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are discussed,such as concentrations of amylase and compound enzyme HK,time,temperature,and pH value. The technical conditions are optimized through experimental analysis. This eco-finishing process is very helpful to improve the denim production and the performance of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sweat transmission function.  相似文献   

19.
三维编织炭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吸湿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吸湿行为,利用树脂传递模塑(RTM)工艺制备了三维编织炭纤维增强环氧树脂(C3D/EP)复合材料.通过吸水实验,研究了该材料的吸湿规律、温度对吸湿的影响以及吸湿过程中复合材料力争陛能的变化.结果表明:C3D/EP复合材料吸湿初期符合Fick扩散定律,但整个吸湿行为可用Sigmoidal曲线来描述;温度可加速C3D/EP复合材料的吸湿速率,并使平衡吸湿量提高;在吸湿过程中,C3D/EP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随吸湿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先快后慢,与吸湿曲线相对应,而且温度越高,下降越明显,表明吸湿量的大小决定了力学性能的降低程度.  相似文献   

20.
The effect of microwave low temperature plasma pretreatment on desizing and removing natural impurity of cellulose fiber was studi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retreatment such as treating power, gas pressures and time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 and the final effect had been compared with that of traditional pretreating process of cotton fabri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etter capillary effect, strength, whiteness and dyeing K/S value could be given by means of microwave low temperature plasma treat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