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毓昌 《科学通报》1964,9(3):272-272
中国力学学会和大連工学院于1963年8月26—31日在大連共同召开了极限分析及塑性力学学术討論会。出席会議的有来自全国有关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及工厂企业单位的代表58名和列席代表20余名。会議听取了“論固体力学中的极限  相似文献   

2.
刘心纯 《科学通报》1957,2(2):57-57
大連工学院在过去一年中,科学研究工作有了进一步的开展。去年上学期在苏联专家帮助下,經过全院教师們的認真討論,制定了12年科学研究远景規划的草棠,确定了25个研究方向,93項中心问題。在1956年的科学研究工作中,全院有半数以上教师参加了140項研究工作和教材编写工作。此外,教研室的小型学术报告会和討論会,也已經成为該院大部分教研室的經常性的学术活动。  相似文献   

3.
大連工学院於5月21日到5月28日举行第二次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会議。这期間,共举行2次全体大会,19次分系或各直屬教研室分組会。听取了和討論了38篇科学研究工作報告和8篇教学法研究報告。該院苏联專家尼科連科、卡  相似文献   

4.
张纪增 《科学通报》1964,9(9):835-835
中国园艺学会第一次茄果类蔬菜育种学术討論会于1964年6月22—29日在南京举行。出席会議的代表有来自22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农业院校、科学研究单位、农业部門及人民公社的生产能手共40人,会議收到学术論文和总結报告26篇,試驗設計方案、品种鉴定說明和品种目录汇編等資料7篇,共計33篇。会上宣讀了17篇,解释和說明专題方案的有3篇。这次学术討論会,除在大会宣讀論文交流了研究成果外,着重討論了如何扩大現有茄果类蔬菜优良品种的应用及如何加速育种过程两个問題,在討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与东北人民大学化学系于1957年7月15—22日联合举办了科学討論会。在会上宣讀的論文有54篇(其中有6篇是大連石油研究所的),分析化学方面20篇,有机化学方面12篇,高分子化学方面11篇,物理化学方面7篇,无机化学方面4篇,其中有些工作是在老科学家的领导下  相似文献   

6.
一斌 《科学通报》1963,8(12):76-76
中国科学院于9月20—23日在大連召开了氢火焰离子化鉴定器和毛細管色譜技术交流会。参加会議的共有61个单位的127位代表。会上宣讀和討論了有关毛細管色譜技术、氫火焰萬子化鉴定器及其应用,以及其他相关的設备設計等18篇报告。中国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試制成功的氫火焰离子化鉴定器毛細管色譜仪引起了到会同志的  相似文献   

7.
某类连续介质力学极限分析模型及极限分析定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伏生 《科学通报》1990,35(5):397-397
某类连续介质力学基本方程扩充为极限分析模型。 定理 1.至少可以统一目前文献中模拟热弹塑性和弹塑性、刚理想塑性的(例如  相似文献   

8.
李昌华 《科学通报》1964,9(12):1126-1126
中国林学会、中国土壤学会于1964年9月11—18日在沈阳联合召开了全国第一次森林土壤专业学术討論会。参加会议的有各省、区、市和沈阳市各有关单位的代表共百余人。会議共收到論文91篇,会議宣讀了35篇。并对論文内容及森林土壤研究方向、任务、森林土壤分类、研究方法与干部培养等問題,进行了热烈的討論。会議提出了有关我国东北和西南主要林区和一  相似文献   

9.
梁毕华 《科学通报》1964,9(9):840-840
中国水利学会于1964年5月21—28日在浙江新安江水电站召开了水工建筑原体观測学术討論会。出席这次会議的有水利电力部的勘測設計、施工、管理运行和科学研究单位,中国科学院、交通部的有关单位,以及有关高等院校等的代表67人。会議收到論文77篇,会議分为四个专題組进行論文宣讀和討論。这次会議重点討論了混凝土坝的原体观測問題。現分为下列四方面进行叙述。 1.内部观測仪器設备方面討論了目前內部观测仪器設备在使用、研究試制中存在的問題,差动  相似文献   

10.
忻介六 《科学通报》1960,5(5):159-159
中国昆虫学会1960年学术討論会于2月10—19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議的有来自全国各地有关的研究和业务单位、綜合性大学和农、林、医高等院校等代表298人。会議的目的在于检閱过去几年来,尤其是大跃进以来的昆虫学工作的成就、交流經驗、討論发展我国昆虫学的規列,以及协作編写中国經济昆虫  相似文献   

11.
建议一组关于极限分析的定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大为 《科学通报》1975,20(4):175-175
固体力学中的极限分析法是个很有实用价值的塑性力学分支,著名的上下限定理,为这一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但由于据此求得的上下限往往相距甚多以及由于不易妥善选取应力场而产生的下限解远少于上限解等困  相似文献   

12.
《科学通报》1964,9(9):844-844
輸电綫路导綫、金具学术会議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于1964年6月24—29日在江苏南京召开了輸电线路及金具学术会議。参加这次会議的代表共70余人,他們来自全国22个省、市,包括科学研究、高等院校和企业等部門。会議共收到論文70余篇。会議着重討論了輸电线路导线的結构、性能、振动、計算問題,以及金具的設計、制造工艺和施工机具等方面学术問題,討論分为导线和金具两个专业小組进行。  相似文献   

13.
吕新初 《科学通报》1958,3(7):202-202
3月5—12日在北京举行的国务院科学規划委員会第五次会議,向全国科学技术界提出了一个光荣的战斗任务:科学必須为生产大躍进服务。这次会議是在全国生产大躍进,全民整風运动的深入开展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会議的各項議程都渗透着大躍进和整風的精神。会議听取和討論了中国訪苏科学技术代表团的总結报告和去年科学工作成績的报告,討論并且原则上通过了今年的自然科学技术研究計划、哲学社会科学长远規划纲要草案和科学規划委員会掌握的今年重点研究項目;討論了进一步改善科  相似文献   

14.
華南農学院於4月2—4日舉行了第一次科学討論会。討論会分全院性大会和分組会。全院性大会討論了關於柑桔黄龍病問題的3篇論文;分組会討論的有26篇論文。討論会中提出報告和討論的論文,一般是結合目前農林生產实際並已取得初步成果的。例如植物保護系赵善欢教授的“廣东三化螟蟲發生情况及防治研究”,是根據了多年來与華南農業科学研究所合作進行預测預報  相似文献   

15.
赵政声 《科学通报》1964,9(9):838-838
中国水利学会于1964年6月26日—7月4日在陝西省西安市召开了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学术討論会。会議共收到論文71篇。通过各地經驗和科研成果的交流,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灌区灌溉水利用  相似文献   

16.
胡竞良 《科学通报》1963,8(12):69-69
中国农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于8月26日至9月3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棉花学术討論会。会議收到的論文和报告一百七十多篇。会議期間,到会的一百三十多位专家,分别討論并評定了南方和北方的棉花栽培技术、育种、良种繁育、棉病、棉虫防治等問題的研究成果,提出今后棉花科学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問题,通过了关于提高我国棉花生产和加强棉花科学工作若干問題的建議。  相似文献   

17.
瞿宁淑 《科学通报》1963,8(1):65-65
中国地理学会經济地理专业委員会于1962年11月16—24日在长春召开了学术討論会。会議的中心論題是經济地理学如何对自然条件进行经济評价,并就自然条件評价的概念、目的性、基本原則、基本內容、工作程序和方法,以及指标的选定等問题展开了討論。到会同志都以自己实践中所接触到的問題,积极提出意見,通过反复討論,初步解决了在經济地理学領域內有关自然条件評价的理論和方法論上的一系列問題。討論首先明确了經济地理学所評价的自然条件是指自然界內与人类經济活动有关的,包括自然资  相似文献   

18.
童第周 《科学通报》1959,4(9):296-296
經常开展学术討論是推动学术研究,提高研究人員学术水平,活跃学术风气的好办法之一。解放以来,虽然开过了一些生物学方面的学术討論会,但就其量与貭来說都是不能令人滿意的。今天积极举行学术会議显得更为必要,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給科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它为学术活动提供了无比广阔的园地。党的领导使科学工作者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的道路,研究任务更加明确了,广大科学工作者克服了各种思想障碍以后,掀起了向科学技术进軍的热潮,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在科学机关、学  相似文献   

19.
陈锟 《科学通报》1964,9(3):275-275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于1963年9月間在新疆維吾尔自治区烏魯木齐市举行1963年年会。出席这次会議的代表共218人,会議收到研究資料441篇。会議围繞草原的利用和改良为中心进行了討論,交流了学术見解和研究工作經驗,并对一些試  相似文献   

20.
戚长顺 《科学通报》1964,9(12):1125-1125
中国林学会于1964年9月19—26日在吉林省白城市召开了中国北部农田防护林学术討論会。会議共收到学术論文和研究报告84篇,会上宣讀了38篇。論文内容包括防护林的規划設計、林带結构和防护效益、树种选择和經营技术、扶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我国北部各省(区)有相当大的部分历年遭受风沙旱災,并有内陆及滨海盐碱危害农田,使农业減产、耕地荒蕪。解放以来,在东北、华北、西北及沿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