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前提,是实现民族振兴、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是西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由于西藏长期存在分裂与反分裂斗争,以达赖为首的分裂势力,为恢复封建农奴主阶级的反动统治。打...  相似文献   

2.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西藏时发表重要讲话,并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西藏各族群众增进对伟大祖国认同的关键举措,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及其在当代中国的成功实践为理论立足点,以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关系着眼点,以揭批十四世达赖集团反动本质和分裂祖国图谋为问题聚焦点,以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为内核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为实践着力点,才能够推动其稳步有序实现,打牢西藏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认同的思想基础,聚力奋进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3.
中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就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及其生命力,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就要与时俱进,重视实践,解放思想,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4.
中印关系中西藏问题存在的根源是印度对中国在西藏的主权是形式上而不是实质性的承认。西藏问题的存在影响了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以及中国同其他国家的关系,成为某些国家向中国施加影响和压力的筹码。解决西藏问题,我们首先必须坚持“西藏是中国领土和主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原则立场,同时应加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建设和发展包括中印关系在内的良好的周边关系,从而为解决西藏问题奠定基础并提供国际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在西藏的传播历程,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西藏和平解放前马克思主义与西藏各族人民的有限接触,和平解放至1959年西藏叛乱时马克思主义在西藏的间接传播,平叛改革至文革前夕马克思主义在西藏的积极传播,以及文革时期马克思主义在西藏的传播高潮.马克思主义在西藏各族人民心中的生根发芽,为改革开放后西藏的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组织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6.
雪域西藏,自13世纪中叶以来即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但是,随着晚清边疆地区的全面危机,西藏圣地也无法避免和多难的祖国一起面临被蹂躏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西藏的事务是中国的内政,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可是西方竟有那么一些人喋喋不休地鼓噪所谓西藏问题。他们炮制的种种奇谈怪论,都是站不住脚的。本文给予了有力的驳斥。  相似文献   

8.
半个多世纪的西藏发展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引领西藏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伟大旗帜。文章结合西藏实际首先从理论上通俗论述了指导思想只能是一元化而不能搞多元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源于历史和基于实践,然后进一步指出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西藏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在今年第19期上,本刊发表了杨公素先生的一篇文章,文中深刻地反映出:在建国初期,由于历史原因,在西藏仍然存在着帝国主义势力和外国特权。这种状况严重损害了我国主权。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由于英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西藏上层分裂势力的干扰,西藏地方涉外事务受到影响和破坏。1951年5月23日,和平解放西藏十七条协议签订,其中明确规定:“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中央人民政府统一处理西藏地区的一切涉外事宜,并在平等、互利和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邻国和平共处,建立发展…  相似文献   

10.
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不断推进高校德育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完成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有效保证,是开创高校德育工作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在理论上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思政工作理念,要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创新思政教育内容、注重个性的发展。在实践中要坚持正面教育,提高“两课”教学质量,将系统性和针对性相结合,努力增强时效性。  相似文献   

11.
12.
北宋时期政治思想家王安石是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他在宋神宗熙宁年间实行的变法,后世或褒或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实质上,王安石新法的本质是以富民为辞而行富国之实,王安石与司马光的矛盾是富国与富民思想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Is "1-DNA" derived from nuclear D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 E Müller  R K Zahn  R Beyer 《Nature》1970,227(5264):1211-1212
  相似文献   

14.
“思无邪”本出自《诗·鲁颂·?》篇,而《论语·为政》第二则中记载孔子论诗的一句“《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到底指的是什么,历来说法甚多,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来论述:一、“思无邪”并非《鲁颂·?》篇的本事本义,而是孔子断章取义,为我所用;二、“思无邪”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三、“思无邪”体现了孔子的一种达观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5.
说“音曰”     
"音曰"这一训诂术语最早出现在东汉高诱的《吕氏春秋注》中,但历代注疏典籍用例甚少,古今辞书及训诂学著作均未提及。我们根据现有语料对"音曰"进行分析,认为它具有注音、释义、破通假、探同源、明连语等作用。通过对这一术语的分析,以期对训诂学研究和辞书编撰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学界长期以来将巴尔扎克作品等同于现实主义的观点,将19世纪法国社会现状与其作品主题相比较,认为巴尔扎克并非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作家。  相似文献   

17.
莎士比亚戏剧对圣经中的许多名言进行了艺术化地巧妙处理。“夫妻一体”和“女人软弱”多次出现在他的喜剧、悲剧和历史剧中,在烘托戏剧气氛、塑造人物形象、深化剧作主题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图书馆管理机制改革的瓶颈及原因,指出企业管理经验是图书馆管理机制改革的源泉,"企业家精神"是图书馆管理机制改革的"灵魂"。  相似文献   

19.
在哲学史上,苏格拉底第一次把知识与人的道德直接联系起来,以此来抵制智者们的相对主义道德观,树立客观的道德标准。笔者尝试在对“德性即知识”这一命题的内在涵义做一番分析与梳理的基础上揭示命题本身所面对的实践层面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20.
最近几年,山东作家尤凤伟把他关注的目光从历史投向现实,于是在沉重的<中国九五七>之后有了长篇小说<泥鳅>.<泥鳅>在正式发表之前就已经以手稿的形式在评论界流传,并引起了较热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