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讨论了Linux防火墙的安全机制和原理 ,阐述了如何利用Linux建立和管理防火墙的方法 ;分析了包过滤方法、透时代理、IP伪装以及ipfwadm命令的使用 ,指出了Linux防火墙的不足及其发展方向 .  相似文献   

2.
企业构建基于Linux平台的Oracle RAC集群之后,系统监控成了信息部门每天的必修课。文章利用信息化方法,通过在Linux系统中设置Job运行shell脚本自动收集需要监控的指标信息,并利用Web网页技术将监控结果显示到管理者计算机界面,从而简化每日固定的机械操作Linux命令。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自由软件Linux系统中Shell脚本下trap命令的作用和应用方法,详细介绍常用信号的名称、编号、产生条件等.通过实例列举展示trap命令的具体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网络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了高效的管理和分配网络带宽和限制网络中的异常流量,保证重要用户的通信畅通,通常需要实时的网络流量控制。普遍采用的方法是Linux Traffic Control(TC)命令+IPTABLES,但这种方法结构繁琐、效率低下。通过分析Linux网络流量控制原理和LQL库结构的基础上,经过对流量模型策略的重新设计、LQL库的扩充以及U32过滤器的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LQL库的流量控制方法。该方法摒弃了传统方法中所运用的TC命令解析,netlink传输,内核空间执行的3层结构,而直接在Linux内核的框架下,采用LQL库直接对内核进行操控,并改进了相关U32过滤器以对IP段的流量控制,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智能流量控制。实验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大幅度提高Linux内核和用户空间命令解析及传输的时间效率,减少设备延时,增强设备的实时性,同时保证带宽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5.
嵌入式Linux是将普通Linux操作系统进行裁剪、修改,使之能在嵌入式计算机系统上运行的一种操作系统.主要研究了以ARM7TDMI为内核的S3C44B0X处理器和基于uClinux操作系统的Blob,特别重点介绍Blob的移植和用户命令的添加过程.  相似文献   

6.
Shell是允许Linux用户输入命令的界面.本文讨论在基于ANSI兼容终端里,通过对Sheu内置的系统变量的设置,定制个性化的用户登录环境.  相似文献   

7.
本设计利用GPRS网络实现基于ARM9的远程图像传输,以Micro2440开发板作为控制平台,以Linux为操作系统,根据需求移植操作系统至开发板,利用Linux的视频设备接口实现图像采集,通过GPRS模块SIM300完成手机终端和现场设备的数据交换,通过Linux串口设备接口实现SIM300模块的控制。现场设备接收来自于手机终端的命令,采集现场的实时图像,处理后回传至手机,实现了图像的远程传输。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链路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在Linux系统自带的命令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本地自动检测链路状态的方法,并在系统存在多条链路的情况下,通过系统路由划转实现链路的快速切换,进而使上层应用不受链路故障影响。嵌入式Linux系统上的仿真实验数据有效地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高效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作为网格计算的实际标准,Globus Toolkit早已成为重大网格项目建设的首选工具。本文详细介绍了Windows环境下GT4的安装与配置过程,避免了部分文献在描述Windows环境下GT4的安装或运行命令与Linux环境下命令相混淆的问题,给出了一个实例的部署和测试过程,可以作为GT4初学者的安装和测试手册。  相似文献   

10.
基于随机模型的适应性DPM算法在Linux下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当前电子设备能耗不断增加的问题,对Linux下的动态电源管理进行了研究,在介绍一种基于随机模型的适应性动态电源管理(DPM)算法的基础上,详细给出了该算法在Linux下的实现方案:观察器的代码驻留在内核中,用来观察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策略优化过程利用PCx进行线性规划求解;控制器通过发出硬件命令直接控制硬件.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DPM算法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功耗,在实现中不需要对Linux内核进行很大的修改.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1.
在服务器上进行本地备份重要数据不能提供很好的容错性,给服务器数据安全带来很大隐患,本文讨论了一种利用tar命令、ssh技术、cmn服务和shell脚本在Linux上实现并地全自动备份的方法,为服务器数据安全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2.
复杂程序设计本身是继承性和合作性的载体,而如何快速编译链接源文件和库文件是提高项目开发效率的前提。根据EFIT系统程序设计中的编译链接,详细分析了基于Linux和Unix环境下Make命令和Makefile文件,对研究不同编译环境下编译链接配置文件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Linux网络安全之经验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分区、B10S、口令、Ping、Telnet、特权帐号、SU命令、账户注销、系统文件、用户资源、TCP—WRAPPERS等11个方面,对Linux网络的安全防范进行了全面阐述,是从基本的操作出发而进行的系统总结,有着比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肖传伟 《科技信息》2011,(34):309-310
本文通过分析Uboot的文件结构及其启动流程,详细给出了Uboot在基于PXA270开发板上的移植方案,包括编译、调试的整个过程,最终实现在Uboot命令方式下加栽映像文件,完成Linux内核与yaffs映像文件的调试,该实现对Uboot的移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姜丽娟 《科技资讯》2014,12(24):5-5
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今天,LINUX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单机系统到上百台微机构成的大型集群系统,都可以看到LINUX的影子.我们要在Linux中使用任何文件系统,都必须先将其挂接至Linux目录树的某个目录下,当该文件系统不再使用时,还需要将其卸载.在Linux中,我们一般使用Mount与Umount命令来完成挂接和卸载功能.本文将介绍另一种能完成文件系统挂接与卸载的工具——Autofs,它是一个客户端的守护进程,它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实时触发对NFS共享资源的自动挂接.通过研究开发,并结合生产实际应用于大庆HP集群Omeaga地震资料处理软件中.  相似文献   

16.
Linux的网络转发性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实验与性能"轮廓"相结合的方法,对千兆网络下对称多处理器Linux的NAPI模式转发性能进行研究,发现Linux的多处理器扩展性较差,其网络转发的性能瓶颈点是网络过滤模块,影响Linux性能和扩展性的主要原因是同步开销过大和处理器负载不均衡.为此,采用"中断亲和"的静态调度方法来均衡处理器负载,并降低调度引起的高速缓存命中失败率.改进了网络过滤模块,即减少了两个同步点,降低了同步开销.实验证明所提建议可提高Linux多处理器的性能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17.
约翰·奥斯丁是19世纪英国伟大的法律哲学家,被尊称为"现代法理学之父"。其思想独树一帜,开创了分析法学派,对于以后的一些法学流派产生了重大影响。因为奥斯丁学说的核心是命令,所以他的学说又被称为"法律命令说"。"命令说"认为法律是主权者的命令,而作为近代民主制度产物的宪法在本质上又被认为是对主权者的制约,于是宪法便成为了主权者自己对自己下的命令。这是否存在逻辑上的矛盾呢?文章试图从经济学的原理出发,站在法律之外,以一个外在的视角,法外说法,贻笑大方。通过经济人,机会成本,帕累托最优等经济学概念,论述什么是法律,法律的权力来源于何处,理想状态中的法律应该具有的品质与施行效果,力求从外在的视角解开宪法和法律"命令说"之间存在的逻辑矛盾。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提高混合优化算法对大规模旅行商问题实例的计算效果,开发了并行算法,提供了一个可视化并行计算平台.该平台可实现批量实例计算,调用Java相应的包实现SSH2协议,利用远程Linux命令实现任务提交,获取计算结果数据流,连接Excel实现计算结果统计,并将结果可视化.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且性能优于相应的串行算法.  相似文献   

19.
实现一种以SIP为信令控制协议的Voip用户代理终端。硬件采用TI公司OMAP平台,ARM+DSP架构;操作系统移植嵌入式Linux。简单介绍协议相关的概念和硬件平台设计,详细论述UA实现。ARM端利用多线程技术,分别处理信令控制线程和音频媒体处理线程;DSP端进行媒体的编解码;两者还需要进行交互,除通过共享内存来达到数据交互外,还通过Mailbox中断来互传控制以及响应命令。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人们对网络安全的问题越来越重视,所以基于Linux为内核的操作系统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青睐,Linux操作系统相比于传统的Windows操作系统安全性大大提升。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开发出一套功能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相比较Windows的保守,Linux则开放得多,它可以针对不同企业的需求做出相应的改变。这是因为Linux源代码是开放的,在公共许可证GPL下任何人发布的相关软件,其他人都有获取、修改重新发布的权利。由此可知,基于Linux所开发的一套操作系统建往往"物美价廉",非常适合企业商务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