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波士顿布里格姆妇科医院和杰斐逊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跟波长较长的绿光相比,人体生物钟对波长较短的蓝光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2.
吕德金 《大自然》2010,(6):52-53
夏季的清晨,我们会看到紫茉莉的花开得正盛,可随着太阳越升越高,紫茉莉也就开始"沉睡"了,合拢了起来。对此现象,古人在诗句中也有体现,  相似文献   

3.
生物钟之谜     
正"一切人类的行为,都是适应地球自转的结果。"——"生物钟之父"Colin Pittendrigh2014年巴西世界杯期间,连续熬夜的球迷们有点"顶不住"了,白天犯困迷糊,晚上精神抖擞,"我的生物钟紊乱了!"不少人会发出这样的感叹。那么,你知道你的生物钟长在哪里吗?你知道没有生物钟会有什么后果吗?你知道怎么调节生物钟吗?这些有关生物钟  相似文献   

4.
5.
青少年近视是当代的一个社会问题。应用生物钟原理研制出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的生物钟眼药水,通过347例669只眼的临床应用,证实该眼药水对青少年假性近视有一定的疗效,平均增进率为48.5%,其余视力基本维持不变。具有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7.
日本东京大学医学研究所等机构宣布,他们发现了人体“生物钟”基因,从而填补了此项研究的空白。他们对人体与果蝇的“生物钟”基因进行观察发现,人体有17条染色体,老鼠有11条染色体,此外还查明了哺乳类动物“生物钟”位于丘脑下部的“视交叉上核”部位。老鼠的“视交叉上核”基因以24小时为一周期运动。美国于去年5月在老鼠体内发现  相似文献   

8.
邓爱华 《科技潮》2004,(9):12-16
时间生物学是本世纪最重要的研究学科之一,也是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内容。近日,在中国科学院心理所“脑、心理与行为的遗传机制”国际研讨会上,时间生物学这一国际热门科研课题成为会议关注的焦点,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大家知道,钟、表是用来计时的,它们以节律性的摆动和周期运转告诉人们每天的时间,根据钟、表上指示的时间你就知道这时该做什么事情了。然而你知道吗,动物体内也有一个"钟",它调控着动物的生命活动。你看,即使没有闹钟的铃声,每天你都能按时醒来,前后不过相差几分钟。  相似文献   

10.
11.
生物钟理论在体育训练和比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钟理论已被大量事实证实,在实际应用中业已证实了它在交通运输,工业安全生产,航空事业,优生优良,体育事业,医疗保健等领域的运用中的巨大作用和它对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意义。但这一理论的研究还很初步,应用也不广泛。本文通过整理相关资料,详细介绍主要生物钟及其在体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世界》2000,(2):27-27
  相似文献   

13.
生物节律:犹如循环运转的时钟 生物体的生命过程既复杂又奇妙。它们总是有节律地奏着迷人的“交响曲”:雄鸡总是在拂晓啼鸣;蜘蛛总是在半夜结网;大雁总是在深秋结队南飞,燕子总是迎春归来;桃花总是春天才盛开;县花总是在夜间才一现……  相似文献   

14.
人体的生物钟反映了生理和心理功能周期性的变化.情绪、体力和智力的节律周期分别为28天、23天和33天,每个周期都存在较为明显的高潮期、低潮期和临界期.当夫妻双方有4条以上的生物钟曲线处于高潮期时受孕,往往能够实现优生.可见,利用生物钟原理计算和指导受孕日期具有巨大价值.因此,主要介绍生物钟原理指导下的科学受孕日期计算.  相似文献   

15.
《广西科学》2008,15(1):96
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人员最近在藻类体内发现了6个生物钟基因,这项成果可能有助于科学家研究生物钟的进化。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人员给单细胞生物衣藻注入萤火虫的荧光基因,培养出的衣藻细胞内的叶绿体会根据生物钟的活动而发光,还发现了多个衣藻的发光周期,他们分析后确定衣藻体  相似文献   

16.
在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过程中,将生物钟因素考虑在内,可以有效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基于生物钟原理,从时间疗法、靶向生物钟分子、干预生活方式3方面探讨了AR治疗新策略,提出时间疗法可以通过优化给药时间减少副作用并增加疗效,与免疫治疗相结合有望缩短其治疗周期,提高患者接受度;而生物钟基因的破坏会增强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对生活方式进行干预以维持内在生物钟稳态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广西科学》2011,(1):43-43
很多植物春季开花,秋季结果;夜行动物白天睡大觉,夜晚则四处"狩猎"。例如,十字花科植物——拟南芥的生物周期约为24h;果蝇通常白天活动,夜晚休息。决定这些生理节律的生物周期被称为"生物钟"。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比地球自转速率变化的理论曲线与由古生物钟得到的实际曲线,发现实际曲线上存在的两个转折点正好与地质历史时期中的两次生物大绝灭事件基本一致,结合对事件层上下地层沉积相突变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由古生物钟得到的地球自转速率变化曲线中的两个转折点是由小行星撞击事件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利用同源模建的方法构建了家蚕滞育性生物钟蛋白EsteraseA4的三维结构,并对其二级结构及活性部位进行了分析,根据三维结构及分子表面的静电势与疏水性分布的分析,酶活性主要来自于二硫键和糖基位,它们的作用机理分别为疏水性相互作用及静电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广西科学》2005,12(4):311-311
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细胞分子研究所的科学家研究一个名为BMAL1的蛋白,发现在24h内,生物体内的BMALI蛋白数量随着时间不断变化,每天都会从零开始达到一定数量,然后又自动消退。BMAL1蛋白这种有规律地增长和消退的机制发生于细胞的内部,细胞中的一种特殊肽会附着在BMAL1蛋白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