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甘孜地区非饱和高填方回填土(灰岩碎石土、全风化变质砂岩、粉质粘土)进行三轴不固结不排水试验研究,对不同压实度、不同含水量、不同围压下试样的破坏形态、破坏点轴向应变、应力应变关系、残余强度、抗剪强度指标等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试样破坏形式与含水率和围压有关,含水率越高,围压越大越容易出现鼓胀破坏、越不容易出现剪切面;破坏点轴向应变与含水率和围压大小有关;分析三种土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随含水率的变化趋势发现甘孜地区粉质粘土遇水稳定性最差,灰岩碎石土遇水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2.
水分迁移是引起路基下土体冻胀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外仍采用刚性孔隙来模拟水分迁移,这对承受荷载的土体并不适用。根据能量平衡与质量守恒原理,结合有效应力与孔隙率、体积含冰量与温度的关系,建立了压力作用下的考虑孔隙率变化的一维水热模型。基于改进的水分迁移试验装置,利用粉质粘土进行了开放系统下的水分迁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冻结时间的增长,补水量逐渐增大,导致冻胀过程经历缓慢变形、快速上升和下降3个阶段,荷载对最大冻胀速率的影响明显;最大含水率位置随着冻结锋面的下移而下移;随着荷载的逐渐增大,水分迁移量逐渐减小,开始补水的时间也推后。  相似文献   

3.
针对无锡地区③2层、⑥2层粉质黏土,通过设置主应力轴位于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研究分析不同埋深粉质黏土在不同固结方式、加载方式下的流变特性,并推导了三轴应力状态下的广义Kelvin模型和Burgers模型流变方程,以Burgers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拟合,拟合效果较好.研究分析表明:埋深相同的粉质黏土流变变形速率随偏应力的增加而增大,但当偏应力增加到一定值时流变时间很短,没有流变变形保持阶段;相同类型的土体,埋深较大的流变变形速率、流变阈值较大,流变变形趋于稳定的时间较短;受土体各向异性的影响,流变模型参数随加载方式的不同而不同,但各模型参数均随围压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4.
现行的设计和PKPM程序均未考虑到楼梯参与整体框架结构的计算,但5.12汶川地震和4.14玉树地震表明楼梯间的破坏均很严重。利用有限性分析软件SAP2000建立了楼梯布置在几何中心的模型和无楼梯对比模型的框架结构。计算结果表明,考虑楼梯后:楼层位移减小,Y方向(顺着楼梯斜板方向)的刚度大于X(垂直楼梯斜板方向)方向刚度;楼梯间的框架柱的轴力增大了2.6倍,剪力X/Y方向增大了1.6/3倍,弯矩XIY方向增大了1.1/1.6倍;楼梯问梯柱轴力、剪力、弯矩是对比模型相应最大内力的0.71,0.73,0.3倍,说明按构造设计的梯柱也是抵抗地震的薄弱环节,尤其是轴力和剪力。针对楼梯间框架柱和梯柱的加强设计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基片受力时在z轴方向上的应变率分布不均匀问题,提出一种基片的等应变率几何结构。在研究基片应力应变特性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等应变率基片的求解模型,给出改进二分法求解算法。结果表明:长、宽、高分别为17.0、3.0、0.5mm的42.75°Y切X传播石英基片,其一角沿z轴负方向延长4.412 7mm可得到等应变率基片。建立等应变率基片应力应变的有限元仿真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基片应变率的不一致幅度和程度被有效消除,解决了应变率在z轴方向分布不均匀问题。  相似文献   

6.
粘质土壤的膜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化学渗透的概念.简要综述了实验室测定粘质土渗透效率系数σ的装置及对各类粘质土的试验结果,总结影响σ的因素.详细叙述了考虑化学渗透的复合的水渗流及溶质迁移的模型,模型预测和试验的液体流动及溶质迁移的结果,证明粘土化学渗透对环境科学和岩土工程的重要性,化学渗透能显著改变化学环境下低渗透性土壤中水的流动和溶质的迁移.综述了化学渗透的工程应用,包括作为垂直和水平围堵屏障能减少污染物质的流动,能用于稳定软弱、高活性粘土等.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如对粘质土的膜性能的研究还局限于研究室试验阶段,对于土工合成材料(GCL)、原状土样的膜性能的研究还不多.  相似文献   

7.
石笼在山区桥梁建设中应用广泛但水毁频发。为研究石笼结构具体的水毁模式,通过模型实验加数值模拟来对河流泥沙的冲刷形态和水流流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较于双排网箱,三排网箱具有良好的耐冲性能。至失稳时间,三排基础网箱桥墩最大冲刷深度超出双排基础网箱桥墩7.1%,最小冲刷深度超出双排网箱13%;网箱的主要变化是产生了一定范围的沉降,这些沉降点集中于垂直水流方向的侧倾和沿Z轴方向,其沿水流方向(X轴)产生的位移很小。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粗骨料膏体料浆在管道输送时因剪切诱导作用而使粗骨料颗粒产生的相对运动,以全尾砂膏体料浆能够限制尾砂颗粒的沉降运动为出发点,将全尾砂膏体料浆视为伪匀质悬浮液,将不具有流变活性的粗骨料颗粒视为被承载固体。依据粗骨料膏体管道输送时的流速分布特性,构建具有剪切流动区与非剪切流动区的复合流动模型。通过宏观颗粒模型MPM研究粗骨料颗粒的运动规律,分析粗骨料颗粒在X轴、Y轴和Z轴方向上的位移与线速度。研究结果表明:粗骨料颗粒在剪切流动区域内存在较明显的径向偏移与轴向差速运动,粗骨料颗粒在剪切流动区域内发生相对运动的主要原因为径向的流速梯度引起颗粒的自旋转。通过数值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的对比,说明复合流动模型描述粗骨料颗粒运动的可行性以及相对运动原因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9.
粗砂与结构物接触面的剪切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同济大学研制的大型多功能界面剪切仪,对粗砂与结构物的剪切变形特性进行研究.采用在剪切盒内灌注彩色砂条的方法研究剪切带的空间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彩色砂条的变形可以反映剪切带厚度和空间分布.剪切带厚度为6~11 mm,厚度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剪切带厚度在空间上的分布呈现出不均匀性,在剪切方向(X轴方向)上呈现中间大两端小的趋势,在垂直剪切方向(Y轴方向)上离散性较小、分布近似均匀.剪切板凹槽的约束作用,使得凹槽内的砂土颗粒带动附近砂土颗粒运动,从而形成剪切带.土体的剪胀特性是由于剪切带内砂土的变形导致的,剪切初始时剪胀速率较快,达到抗剪强度后剪胀速率减慢.  相似文献   

10.
采用改进的普通三轴仪对武汉地区代表性的粉质粘土进行了室内固结排水分级卸荷蠕变试验.实验表明:固结时应力水平越高,最终蠕变变形越小;固结时应力水平越低,在相同偏应力作用下土体越容易破坏;土体的长期强度会增加土体的蠕变性质.在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积分型的本构方程来描述软土在卸荷条件下的蠕变规律,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拟合,通过拟合结果与试验曲线的比较,表明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柴油机湿式油底壳的振动特性问题,以4120s型柴油机为例,采用有限元法对不同充液量的油底壳模态频率和振型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存在油液时的油壳系统进行增加加强板的结构改进.结果表明:随着机油量的增加,油底壳模态频率逐渐降低,模态振型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形貌优化后的油底壳,固有频率有较大提高,刚度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减振降噪...  相似文献   

12.
试油产量和试采产量是指导探井试采工作的重要参数,针对大庆外围油田的试采井的试油资料和试采资料,从Darcy定律和J.Dupuit公式出发,得到葡萄花油层和低渗透的扶杨油层试油产量和试采产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生产实际验证,为合理制定稳产方案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有两种分离方法即硅酸镁吸附柱吸附法和旋转振荡器振荡法。这两种分离方法均被《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HJ637-2012)采用。本文通过两种分离方法比对实验分析,证明其准确度和精密度都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尼那水电站灯泡贯流式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受油器外操作油管与转子中心体联接法兰面处有油甩出,造成调速器油箱油位过低,定子浸油的现象,经过各方面的原因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在外操作油管与转子中心体法兰面加○型密封条,将连接螺栓外加焊保护罩、主轴与转子中心体法兰面组合缝处加焊环板封油的处理办法,解决了漏油问题。  相似文献   

15.
掺稀降黏是实现稠油、超稠油开采的重要井筒降黏工艺。基于对塔河油田稠油掺稀降黏工艺的研究和文献调研,综述了稀稠油配伍性、掺稀比、掺稀温度、掺稀深度等工艺条件对稠油的降黏效果的影响,对掺稀降黏工艺下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深入认识掺稀降黏工艺,为保障现场生产和提升开采效益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对陕北地区的原油进行了热化学脱水试验,并对现阶段正在使用的破乳剂性能进行了比较,筛选出了对本地区原油破乳脱水性能优良的破乳剂。发现本地区目前仍然使用的部分破乳剂性能欠佳有待更换。  相似文献   

17.
石璞  岑少起 《河南科学》2003,21(2):190-193
在分析了深腔中气穴产生的工况及其原因的基础上,引入了适用于深腔的两相流流体物理模型。在得到定常工况下的动静压圆柱滑动轴承雷诺方程的基础上,考虑到深腔中压力与密度之间的函数关系,从而建立了适用于两相流工作状况下的具有深浅腔的动静压圆柱滑动轴承理论模型,得出了滑动轴承的数值计算理论,分析了两相流对滑动轴承油膜压力分布的影响,得出了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8.
准噶尔盆地陆梁油气田原油的生物降解特征及其成藏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准噶尔盆地陆梁油气田原油的生物降解现象具有较强的规律性,白垩系吐谷鲁群原油既表现了轻微-中等的生物降解(饱和烃分布不完整)特征,又表现了严重的生物降解(存在25-降藿烷)特征;侏罗系西山窑组X1段原油同时表现了无生物降解(饱和烃分布完整)和严重生物降解的特征,而X4段原油无任何生物降解.轻微-中等生物降解原油的凝固点和含蜡量明显降低而密度有所增大.严重生物降解原油的生物标记物分布特征表明,Ts,C29重排藿烷和伽马蜡烷具有较强的抗生物降解能力,C27规则甾烷抗生物降解的能力强于C28规则甾烷.根据原油的生物降解特征,推测白垩系和侏罗系油藏都是异地油藏破坏后再运移聚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对洗发露表面活性剂和助剂的配伍性、橄榄油的乳化进行研究.通过热冷稳定性进行配方筛选,以及正交实验法研究配方中主要表面活性剂的最佳配比,并用IBM SPSS Statistics软件进行正交设计和数据处理,并根据洗发液(膏)国家标准对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橄榄油以6.0%的比例加入到洗发露配方中,和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对洗发露进行热、冷稳定测试,24 h后观察样品,均无变色、分层;p H值为6.26,在4.0~8.0间;有效物含量为22.994%,大于10.0%;粘度为7.12 Pa·s在4.0~10之间;泡沫的高度为112 mm;无粪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霉菌和酵母菌,细菌总数为480 CFU/g.  相似文献   

20.
就菜籽油及菜籽色拉油在微波下的质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菜籽油及菜籽色拉油的羰基值,过氧化值,丙二醛,酸值随微波加热时间延长而升高,质量明显下降。除了菜籽色拉油过氧化值与微波加热时间具有显著相关性,以及菜籽油的过氧化值与微波加热时间均具有极显著相关性以外,菜籽油及菜籽色拉油的酸值,丙二醛,羰基值与微波加热时间也具有极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