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千百年来,人类在和大自然各种事物共存中,没有等级差别,没有谁主宰谁的现象,人类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员,与自然界一起在平等的状态下维持着人类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然而,人类由于自私和贪婪,逐渐把自己从自然中“拆卸”下来,成为万物之尊,甚至“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为其自身的发展,无视自然界的法则,不顾一切,恣意妄为,对大自然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为此自然界开始对人类进行惩罚。怎样才能改善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呢?人类必须回到与大自然和平共处的状态下,才有可能缓解这种紧张状态。  相似文献   

2.
正人类祖先驯化了各种各样的动物,但这些驯化都只是在人类驯化了自身之后。人类最早驯化成功的野生动物是狗,然后是绵羊和山羊。接下来,驯化动物的闸门打开:在过去的3万年里,人类驯化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包括猪、牛、猫、马,一些鸟类和其他动物,这些驯化动物分别用于人类的食物、打猎、运输、材料、控制害虫和作为宠物等。但有科学家提出,在人类驯化这些动物之前,人类首先驯化了自身。  相似文献   

3.
关于人类起源的地点,当今世界已发现的化石人类材料支持“人类起源多元论”的观点。亚州南部,特别是我国西南地区,可能是人类发祥地之一。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明天将是什么样?这是我们都很关注的话题。结合现代机器人的一些发展趋势,美国、德国、英国等国的科学家都纷纷表示,人类的终极形态将是生化机器人。甚至有科学家表示,未来的人类和机器人的界限将逐渐消失,人类将拥有机器人一样强壮的身体,机器人将拥有人类一样聪明的大脑。到了那时,人类将不再为疾病和死亡而过度担心。  相似文献   

5.
正纵观历史,人类平均寿命随着社会文明和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一直在逐步提高。公元前,人类平均寿命只有18岁;古罗马时代,人类平均寿命延长到了22岁;19世纪时,即资本主义兴盛时期,人类平均寿命达到了41岁。在此后的两个世纪里,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发展,人类平均寿命几乎翻了一倍。如今,人均寿命已达72岁,  相似文献   

6.
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对人类智能的功能模拟。虽然在某些方面的表现比人类智能更优秀,但是由于其固有的复杂性和技术的局限性,所以充其量只不过是人类智能的延伸,最终在整体上是不能代替人类智能的。  相似文献   

7.
人与动物本是"地球村"的共同居民,可是由于人类不断地对野生动物展开攻击和侵犯,例如任意捕杀、狩猎、乱伐森林等,使它们的生存环境缩小了,生存条件恶化了,对如何生存下去也产生了极大的危机感,因而有些动物对人类采取报复行为,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之一。人类应当以此为教训,认识到"爱护环境,爱护野生动物,就是爱护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8.
黑猩猩是灵长类中最接近人类的类人猿动物,通过对黑猩猩的基因研究,有助于了解人类自己,以及人类进化过程中的未解之谜——当1991年国际人类基因组研究组织决定为人类基因组研究立项时,规划者曾有远见地把研究范围扩大到包括对照动物的基因测序。但在当时,列入基因组计划的非人  相似文献   

9.
人类生活的地球目前大约已有46亿年,而人类的文明生活从有文字算起也有约6000年的历史,地球是人类之家,没有地球也就没有人类的生存了,反之,人类更应该了解地球,且应倍加爱护.  相似文献   

10.
近四十多年来旧大陆各地人类化石的发现,特别是二十五年前开始的中国猿人化石的发现,使我们了解了人类发展的历史,了解了怎样由人类远古的祖先演变到我们今天人类这样体质的情形,虽然我们今天所了解的还不过是整个人类发展史的一个轮廓,共间还存在着许多空白点,还要等待我们今后的发现来加以补充。根据现有的人类化石的证据,可以把人类的发展史分为三个阶段,就是猿人阶段、古人阶段和新人阶段,在文化上相当于旧石器时代的初期、中期和晚期。而在中国每一阶段都已发现有人类化石作为代表。共中特别是第一阶段,人类体质的许多知识主要来自周口店发掘所得的中国猿人化石。第一阶段的人类已具有人的基本特点,就是能够制造工具和直立行走,但又带有许多原始的性质。属于这一阶段的  相似文献   

11.
人类基因组既是人类社会全体成员同一性的基础 ,也是认识其与生俱有的尊严与差异的基础。从象征性意义来说 ,它是人类的共同遗产  相似文献   

12.
海洋的怒吼     
正海洋孕育了地球上的第一个生命体,在生命进化的历史长河中,海洋担任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海洋与人类的关系却变得不再那么和谐。因为人类过度作业导致的海洋污染,同样也在威胁着人类。幸运的是,随着生态环境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与陆地上的生态环境一样,海洋同样需要我们的呵护。也因此,人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方位保护这片蔚蓝。  相似文献   

13.
呼吁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1972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曾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一致通过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类环境宣言》。虽然南北间对环境和环境开发的关系还存在着认识上的差距,但治理环境确实已被公认为人类共同的意愿。“为了人类的今天及其子孙后代的未来,保护环境乃是我们至高无上的目标,人类环境一样与  相似文献   

14.
刘志军 《科学之友》2010,(6):133-134
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规模的扩大,对自然环境作用的加强,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强度必然随之增大。尤其是人类对自然环境作用过程中,总是包含着某些盲目性成分,自然环境反作用于人类时,其消极作用也会相应地增大。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规模的扩大,对自然环境作用的加强,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强度必然随之增大。尤其是人类对自然环境作用过程中,总是包含着某些盲目性成分,自然环境反作用于人类时,其消极作用也会相应地增大。  相似文献   

16.
焦玉  刘衍珩  王健  王静 《科学通报》2010,55(11):1070-1076
定量地理解人类行为是现代科学的中心议题之一, 但由于人类行为的复杂性, 其规律是难以发掘的. 当前使用的人类动力学模型都假设人类行为发生的时间是随机分布的. 为更好地解释人类行为中的阵发性与重尾特征, 基于习惯的人类动力学模型通过结合考虑排队模型与人类行为特有的习惯特征, 根据事件已发生的次数与稳定程度调整分布参数, 使用正态分布模拟连续事件发生的间隔时间, 并利用随机参数模拟现实中随机出现的打断人类习惯行为的突发事件, 进一步通过考虑事件发生的持续时间, 以模拟人类对事件持续关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人类是喜欢偷懒的,人类的这一毛病好多时候却成了人类进步的动力。人类为了满足自己好逸恶劳的特性,不断地创造着,使得各种各样的事情变得简单起来。人们一直幻想着发明一种机器人代替自己的劳动,人类就可以从一些机械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去从事更加高智力的劳动。随着电子技术的逐步发展,人类的梦想实现了,越来越高级、越来越智能化的机器人使得人类看见了光明的前景。但是,任何技术的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带来负面效应,机器人的发明也如此,机器人杀人事件的出现给出了一个血淋淋的注解。尽管著名的美国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原则”…  相似文献   

18.
正人类在下个世纪会面临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大规模崛起吗?它们的智力会超过人类吗?至少霍金已经向人类发出了警告:"人工智能机器人可能会在接下来的100年之内取代人类,甚至可能会导致人类的灭绝。"他甚至认为:"与其担心谁来控制人工智能,人类更应该担心的是,人工智能到底愿不愿意接受人类控制。"最近有关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新闻层出不穷:谷歌围棋"高手"Alpha Go战胜韩国名将李世石;美国科学家阿扎德·沙德曼研发的STAR机器人,成功完成了猪大肠的缝合  相似文献   

19.
正火原本是自然的专利,只因一次偶然,火被带到人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从无火时代到有火时代,人类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火的使用加快了人类成为自然主人的进化历程,促进了人类社会组织的形成与完善,为人类宗教文化生活添加了新元素,同时火登上人类祭祀的神坛,成为人崇拜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正寄生虫让我们对人类的进化有了新的认识。化石、文物和人类DNA勾勒出了人类进化故事的大致轮廓,但对于寄生虫在人类进化中所起的作用,我们却所知甚少。为了填补这个空白,科学家正在向那些和我们一起进化的小小"搭便车者""请教"。这些"搭便车者"就是虱子、螨虫和其他寄生虫等小小生物,甚至早在智人出现之前,它编们译就徐与宁人类的远古祖先不离不弃,相生相伴了。如果寄生虫与人类经历了同样的历史进程,那么它们身上一定会留下那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