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高职校企合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往也存在不少问题。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实质是学校主导的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以及企业的动力机制是校企合作的关键。建立校企合作目标责任制是提高学校参与者动力的重要措施,是促进校企合作持续、高效、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龙奇勇 《科技信息》2009,(28):210-210,212
校企合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合格技能型人才提供了有利保证,但其合作也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校企合作向深层次方向发展。这些问题因素既有高等职业院校方面的,也有企业和政府方面的,只有完善制度,才能在公平、互利互惠的协商下卓有成效的开展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3.
民营经济发达地区校企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的众多中小企业为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提供了机遇.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始终坚持多方联动、深化校企合作关系,搭建平台、拓宽校企合作途径,引企入教、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探究规律、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不断拓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并严重制约其进一步发展。从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校企合作的实践来看,合作动力、合作方法、合作保障条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约着合作效果的好坏。只有充分调动校企合作参与者的动力、把握实施校企合作的正确方法、在相应客观条件下,校企合作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  相似文献   

5.
茶刘英  张保杰 《科技信息》2010,(17):I0247-I0248
校企合作模式是当前我国技工教育发展的趋势,技工院校为了自身的发展,不断加强校企合作力度。但在目前的校企合作进程中,技工院校仍遇到不少的问题。本文以曲靖市技工学校为例,首先阐述了完善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意义以及当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运行取得的成就;其次,探讨了当前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可行性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伟 《科技信息》2012,(6):226-226
校企合作开辟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新思路,本文立足于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实际,从五个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开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赵锋 《科技信息》2011,(36):28-28,30
本文通过对三十多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政策的现状调查,归纳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政策呈现出区域性、行业性、认识观念的三种特征,提出了成立专职负责校企合作管理的机构、构建校企合作内部保障机制、建设校企合作内部激励机制、成立校企合作职业教育集团等内部政策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对广州市高职院校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深度访谈,在此基础上设计高职版和企业版的调查问卷,并通过问卷开展调查。运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时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取企业和高职院校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因素。在对校企合作的路径、合作形式、动力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影响校企合作效果的关键因素,提出促进校企合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的目标是要学校、企业、政府、学生、社会各方达到"多赢"。但是目前我国校企合作还处于初期阶段,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专门的立法保障。校企合作的地区差异大,发展不均衡。为此,该文重点阐述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方式、国外保障立法的经验及目前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为我国校企合作保障立法提出建议,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平台,也是困扰广大高职院校的难题。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通过实践形成了适合本院的“5321”校企合作机制,利用行业资源,有效破除了学院与企业之间的信息障碍,实现了激励兼容,校企合作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1.
秦红梅 《科技资讯》2009,(31):201-201
目前,高职院校中“企业冠名班”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由于校企合作是提升高职教育尤其是实践性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校企合作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伍爱元  言玲 《科技信息》2012,(34):239-239
本文从认识发展的规律、就业导向、高职院校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校企合作的优势互补等几个方面入手,对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办学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但由于各种原因,校企合作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仍是短期与浅层合作问题,没有深度与全面融合。只有通过政府宏观指导、提供法律法规政策支持,建立职教集团、共同实施建设,进行人才培养领域的沟通与合作、加强制度建设等手段,才能建立起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是顺应社会人才需求的明智选择。本文在明确校企合作内涵的基础上,指出高职物流专业在推行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特点,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给出合理化建议,对其他高职院校推行校企合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发展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人才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采用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建立,要依托产学结合教育的优势,紧跟行业的发展,突出能力教育,创新产学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专业特色。本文对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为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校企合作并且逐步走向产业化已成为高职院校的发展趋势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分析目前校企合作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推进校企合作产业化进行了实践探索,以期使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继续向产业化的方向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7.
黄巧洁  刘沛强 《科技信息》2013,(24):227-228
校企合作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本文介绍了国家关于校企合作的纲领性文件及其主要发展阶段;详细分析了适合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模式;预期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将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作为现代教育中一种重要的手段,已经逐渐被各类院校运用在教学中,校企合作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各级各类院校要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应用型人才。本文分析了校企合作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意义,应用价值。对华立学院的校企合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改革中的困境分析,以及基于辽宁职业学院在国家骨干院校建设过程中对办学机制创新的探索与实践,论述了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机制改革的新思路新举措、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的新途径以及改革后所取得的初步成效,从而为建立具有职教特色的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创新提供成功经验和案例。  相似文献   

20.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社会上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各种工作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是培养高职人才的有效途径。借鉴国外高职教学校企合作模式的成功经验,培养社会和企业急需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教育要按工学交替的教学安排,打破传统理论教学的系统性,建立基于能力为主导的实践教学体系,汇聚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力量,走出一条适合我我国特色的校企合作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