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详细介绍各种高压电机软起动的基本原理、特征参数并进行对比分析,论述其原理及特点,从而得使读者更客观更全面的了解高压电机软起动技术.  相似文献   

2.
考虑到软起动过程中电机和调压装置模型参数的变化及电机负载类型的多变性,导致经典PID难以实现软起动全过程的最优控制,提出了一种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算法。该算法以经典PID为基础,既保留了神经网络控制的优点,又简单易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不仅动态特性优良,且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3.
磁阀式固态软起动装置由高压磁阀式软起动柜、星点柜等组成,主要用于限制起动电流,减小电网压降;采用融阀式固态软起动装置可以实现高压电机起动时,能满足系统对起动的要求,还可以很好的保护电力系统及机械装置。同时,不产生高次谐波电流、操作过电压及切换冲击,并且做动平衡是可以多次启动,不会对系统造成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4.
杨永俊  李新萍  陈勇杰 《广东科技》2014,(3):158-158,104
磁阀式固态软起动装置由高压磁阀式软起动柜、星点柜等组成,主要用于限制起动电流,减小电网压降;采用磁阀式固态软起动装置可以实现高压电机起动时,能满足系统对起动的要求,还可以很好的保护电力系统及机械装置。同时,不产生高次谐波电流、操作过电压及切换冲击,并且做动平衡是可以多次启动,不会对系统造成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5.
蒋丛生 《科技信息》2012,(7):237-238
介绍了一种基于集成芯片KC05而设计的异步交流电动机软起动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方式,实现电动机的过、欠压保护功能;运用电子互锁开关电路和KC05芯片为核心实现软制动,实现正常情况下软起动、软制动,以及非正常情况下的保护功能。与传统的电机起动装置相比,有着无触点、低功耗、多功能、适应面广等突出优点,符合了当今电机起动装置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6.
彭贞祥  沈双柱 《甘肃科技》2006,22(4):45-46,56
介绍了催化裂化装置主风机电动机采用液态软起动方式。实现无级切换,使电机在恒电流、软起动状态下,起动电流可控制在额定电流的3-4.5倍左右,减少了电机起动过程中的发热,改善了电网电压质量。为催化裂化装置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异步电机软起动仿真中,因电机模型不准确带来的误差问题,通过对起动过程中电机等效电路参数变化规律的研究,提出一种变参数异步电机模型用于软起动仿真.该模型基于异步电机工作原理,直接通过电机铭牌额定数据估算起动和稳态时的等效电路参数,其中转子电阻和转子漏抗在起动过程中随转速的上升而变化,确保在关键运行点上的电机仿真计算性能与真实电机基本一致.在Matlab中建立了变参数异步电机和软起动仿真模型,对16 MW样机进行电流斜坡起动仿真,起动时间与现场实际起动时间的误差不超过3%.实验证明,该模型简单易行,且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有效地模拟异步电机起动过程.  相似文献   

8.
叶振宇  成闯 《科技信息》2009,(8):253-255
本文通过对现有大型电动机软起动技术的综合比较,就重钢17MW电动机采用的降压补偿固态软起动进行了仔细验算,经调试后现已成功投入运行,满足了大型电机的起动要求。  相似文献   

9.
于阳 《科技资讯》2014,(4):162-162
软起动是降压起动方式的一种。它通过电动机软起动器接于电源与被控电机之间,控制其内部晶闸管的导通角,使电动机输入电压从零以预设函数关系逐渐上升,直至起动结束,赋予电机全电压。石油钻探中,软起动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星形-三角形起动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电子式感应电机的软起动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感应电机采用传统的硬起动会给定子的转矩和电流带来较大冲击,故需研究电机的软起动过程.用混合变量改进方法建立感应电机模型,通过控制单元,在主电路拓扑的变化下,采用双向晶闸管控制高压电机软起动.该过程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模拟电机起动时定子电流和转矩变化情况.该过程启动电流小,起停过渡自然,节能效果好.通过调节启动转矩,启动中可以实现低速启动、频繁启动和软停止,而且损耗小,控制精确.  相似文献   

11.
首先对各种软起动方案作了比较,针对电动机起动中的问题,提出 I G B T 软起动节能控制器使用新型功率器件——— I G B T 构成的方案,能同时实现电机软起动控制和运行时小范围的cosΦ控制。其主回路采用较为先进的 P W M 交流调压理论,设置m 型输入滤波器;控制回路实现软起动和节能控制、驱动与保护。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从原理上阐述了粗纱卷绕张力的形成、控制实质及粗纱卷径与主传动电机转速关系,并采用变频器S曲线功能和转矩提升功能控制主电机软起动、缓慢停车、稳定运行,实现对粗纱卷绕张力的控制,解决了粗纱生产质量稳定问题。  相似文献   

13.
软起动采用三相交流调压电路来控制电动机的起动,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机,如压缩机、水泵、风机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的软启动器,并在MATLAB的环境中,对该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的结果证明了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的软起动方法可以使电机空载或者带一定负载起动时起动电流比较小,同时起动过程也很平稳。  相似文献   

14.
随着PLC技术的日益发展,在大中型异步电动机软起动自动控制中已逐渐取代传统的软起动方式,使其达到除了完成软起动功能以外,还具有多种保护功能。如断相、短路、过流、漏电闭锁等,体现了应用的优越性。本文设计采用了PLC、可调电抗、电流互感器、A/D、D/A转换模块等元器件。采用PLC控制的串连可调电抗的方法进行大型电动机的软起动,可将起动冲击电流最大值控制在额定值的3倍以下,且起动过程平稳迅速,使电网电压波动较小,满足了电机起动的需要。再加上利用高可靠性的PLC控制器进行起动过程电流的闭环调节和启动过程中的逻辑切换控制,极大地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王振  景兆杰  郑安邦 《广东科技》2011,20(20):155-156
异步电动机问世至今,起动方式技术不断发展。至今技术发展历经了直接起动(也称全压起动)、自耦变压起动、星一三角起动、液阻起动、电子式软起动、变频起动。自耦变压起动、星一三角起动由于技术落后,大容量电机基本上己不采用。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冷却系统项目中,目前主循环泵电机主要采用以下几种起动方式:①直接起动;②电子式软起动(内置旁路);③变频起动工频运行;④变频起动工频旁路运行。因此本文重点介绍这几种起动方式的主要特点,并通过对这几种起动方式的优缺点进行简要分析,以利选择。  相似文献   

16.
张强 《科技资讯》2010,(21):111-111
本文介绍了软起动的发展、大致分类及一般原理,以及软起动在污泥消化搅拌中的实际应用。通过使用有效降低了设备故障率。  相似文献   

17.
1.什么是软起动器?它与变频器有什么区别?软起动器是一种集电机软起动、软停车、轻载节能和多种保护功能于一体的新颖电机控制装置,国外称为Soft Starter。它的主要构成是串接于电源与被控电机之间的三相反并联闸管及其电子控制电路。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分级变频高转矩软起动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三相感应电动机分级变频软起动的控制方法,并采用三相电路对称分量法对各种组合的三相电源系统进行优选,进而提出了电机分级变频起动产生最大转矩的三相电源最优组合方式.在理论分析与仿真的基础上,完成了以16位单片机80C196KC为微处理器的分级变频高转矩软起动器的实验研究.实践表明,基于分级变频理论的软起动器能使电机以高转矩和较小起动电流平滑起动,且控制简单.负载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证明了这种分级变频高转矩软起动理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离散变频软起动方法中的关键问题,研究了不同触发方式对分频电压基波相位的影响,并分析了各离散频段的选取及切换过程.为了减小谐波、优化输出波形,引入了等效正弦触发控制,其总谐波失真(THD)降为191.57%.考虑到功率因数角的影响,采用了触发角和功率因数角协同控制策略,保证起动的平稳,使起动电流有效值小于软起动时的有效值.通过基于dsPIC的软起动器驱动感应电机的实验平台,验证了研究方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郭金龙 《科技信息》2010,(26):I0312-I0312
根据矿井实际需要采用变频器调节电机转速的方法,可实现风机特性曲线的变化,达到满足实际工况的风压风量值,获得经济运行工况点,既能实现软起动、软停机,从而达到自动控制和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