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著名当代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克在其小说《兔子,跑吧》中通过电影技巧的运用,可视心理描写,及不可视元素物化的修辞建构,赋予语言以可视性,成功塑造了美国文学史上又一个经典小人物形象,描绘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全景图。本文以《兔子,跑吧》为例,从“文本图像”的视觉语言全新视角探讨厄普代克作品的语言艺术特色。厄普代克的视觉语言呼应了20世纪后半叶的图像转向理论。  相似文献   

2.
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以讽刺的手法、细腻的笔触描写了美国社会中产阶级家庭、性爱、伦理等问题。本文主要依据他的兔子四部曲之一——《兔子快跑》,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活环境,探讨厄普代克眼中的美国小镇文化。  相似文献   

3.
约翰·厄普代克兔子系列小说中引入大量的电视节目,显出其独特的文本特征。用新现实主义理论和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可解读其“兔子四部曲”之二《兔子归来》中电视节目的文学功能。他大胆引用电视节目,让现实中真实的电视滑稽剧、广告、新闻报道成为虚构文本的一部分,使观众,即小说人物“卷入”电视节目内容,以此刻画人物形象、暗示小说情节、拓宽小说主题,这无疑体现出厄普代克作为新现实主义小说家创造模式上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4.
约翰.厄普代克以其细腻而略带嘲讽的风格著书立说,作品多围绕他终生迷恋的三大秘密:性爱、宗教和艺术三大主题展开。本文以他的代表作兔子四部曲的第一部《兔子,跑吧》为蓝本,试析约翰.厄普代克怎样怀着巨大的悲惘之心刻画人性的悲剧,在"被掏空了意义"的现代生活里,小人物如何左冲右突,企图逃离困境,实现自我,追寻人生的意义,却始终陷于困顿之中,郁郁而终的悲剧现状。  相似文献   

5.
厄普代克的《兔子,跑吧》中的男主人公"兔子"的逃跑原因各异,当然毫无疑问的是,"逃跑"与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们有着直接或间接地联系。本文将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兔子"的逃跑经历,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对两位主要的女性"助跑者"形象(詹妮丝以及鲁丝),进行人格与行为上的分析,从而来体现小说中女主人公的悲剧生活。  相似文献   

6.
本文全面系统地评价了厄普代克的长短篇小说,着重分析了其主要代表作的主题思想、社会背景、艺术特色,提出精神危机和生存恐惧是贯穿其所有作品的两大主题,现实主议和现代派手法有机的结合是其鲜明的艺术风格,认为厄普代克的小说丰富发展了美国小城乡镇题材文学,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中产阶级苦闷空虚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7.
厄普代克的长篇小说-《马人》是一部融合了现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佳作,其价值不只体现在小说的主题精神上,还体现在独特的叙述策略上。在这部小说中,厄普代克混杂使用了多种叙述手法,在不同的章节中不停变换视角、时空和文体,使得现实与超现实、尘世与天国、物质与精神混杂在一起,全书表现出新现实主义的独特风格。《马人》中风格过于强烈的叙述手法长期以来在学界中都存在争议,有人对其褒扬赞誉,也有人对其贬斥不屑。该文将针对《马人》的叙述策略进行分析,探讨其在该部作品中使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1982年的一次翻译竞赛引发了对厄普代克短篇小说Son(《儿子》)一个句子近30年的争议。就如何理解和翻译这个句子提出不同看法,并从句法分析、逻辑判断、意义、语境等角度进行论证,进而探讨双/多重定语从句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约翰·厄普代克的新作《葛特露和克劳狄斯》(又名《哈姆雷特》前传)改编自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莱特》。但是该小说与之莎翁的戏剧截然不同,尤其是戏剧中的人物形象在小说中被完全地解构。以女性主义批评方法对小说进行解读,通过与原作(《哈姆雷特》)互文性的比较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关于"第二性"的全新文本。  相似文献   

10.
厄普代克长篇小说<马人>主人公卡尔德维尔是卑微性和悲剧性的对立统一:他尽管身份卑微,却用无私的献祭传达着上帝的仁慈,捍卫着上帝在人间的位置.而他的孤独和痛苦表明,小说既是一首唱给主人公的颂歌,也是一首写给现代人的挽歌.  相似文献   

11.
在厄普代克的作品中,《政变》是唯一一部完全以黑人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非洲黑人青年埃勒的两次生命之旅,一次是他到美国接受高等教育;另一次是他返回故乡寻找前国王的头颅.埃勒试图通过个体的寻求来纯洁自己的民族文化,但是,他因为无法确认自身的身份,所以也无法领导自己的民族找到身份.  相似文献   

12.
在无尽矛盾中挣扎的"兔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菁 《长沙大学学报》2007,21(6):98-100
《兔子,快跑》是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的兔子三步曲之一.绰号"兔子"的主人公哈里·安格斯特罗姆自身一无所成,家庭矛盾重重,原本笃信的宗教也因日渐世俗化而无法再导引其心灵.他困惑、彷徨,唯有以"逃跑"来防御、抵抗向他包围过来的巨大的看不见的异化的力量.小说深刻地反应了遭遇精神危机的现代人的矛盾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3.
杨静 《科技资讯》2014,(6):227-228
约翰·厄普代克是当代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兔子四部曲》引起了美国文学界以及外国专家学者的研究热情。本文研究的是贯穿四部曲的女主人公詹尼斯,通过时代的转变,研究詹尼斯在这四部作品中的形象变化,试图探讨詹尼斯是如何从一个愚蠢且妥协的妻子一步步变成家庭支柱女性的。  相似文献   

14.
上课铃响了,我走进了五年四班的教室。孩子们和往常一样,在短暂的师生问好后,等待着我宣:舒今天的学习内容。此时,“插嘴大王”——亮亮同学说:“老师,今天是不是要讨论昨天的家庭作业,那道题我不太懂。”[这是一道开放题:生物小组同学饲养兔子和鸽子。饲养一只兔子一天需0.5元,饲养一只鸽子一天需0.2元,该小组每月有30元活动经费,他们能饲养多少只鸽子?多少只兔子?(一个月按30天计算)]  相似文献   

15.
小说与社会     
美国文坛耆宿约翰·厄普代克评论苏童及莫言的小说, 认为中国已给思想界很多自由空间和宽容。 正如很多专家认为 的那样,中国是一个充 满无限发展潜力的国家。 这个人口众多、自由经 济蓬勃发展的国度在经 济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也培养了不少人才和精 英。如今,中国人的身影 遍及全球各地,从马来 西亚到美国,大有红旗 插遍全球的气势。但是,  相似文献   

16.
兔子漫谈     
位梦华 《大自然》2011,(3):72-73
转眼又是兔年,自然又想起了兔子,于是浮想联翩,写成此文。如果从语法上来分析,这个题目有点毛病,兔子是主语,作者也便成了兔子,似乎用《漫谈兔子》更为合适。但是,如果作者生于兔年,也便顺理成章,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相似文献   

17.
唐离 《世界博览》2014,(20):87-87
从1897年到1899年,加拿大西北部的育空地区克朗代克河流域发现了金矿。3万多人从各地汇集此处,希望可以大发横财。2014年美国探索频道推出的迷你剧《克朗代克》讲述的就是这段历史,故事发生在克朗代克河偏远小镇道森城,剧情改编自加拿大作家夏洛特·格雷的小说《淘金者:在克朗代克一夜暴富》,  相似文献   

18.
“扑朔迷离”这成语.来源于古乐府《木兰诗》中的“雄兔脚扑朔,雌免眼迷离”诗句。现在人们都把它用来比喻事物错综复杂不易辨别。但成语中的“扑朔”和“迷离”二词应作何解,未得确诂。现列出几种不同注释于下:一、扑朔迷离:据传说兔子静卧时.雄免两只前脚时时爬搔.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扑朔:爬搔。迷离:眯着眼;(部编初中语文第三册)。二、扑朔:不停地弹动的样子。迷离:取半开半闭的样子。过去辨别兔子的雌雄,是看兔子趴着时的形态.脚不停地弹动的是雄兔,眯缝着眼的则是雌兔。(浙江师范学院编《初中古代…  相似文献   

19.
天上掉下一块大陨(yǔn)石,恰好落在树根旁,堵住了兔子家的门。兔子一家在树洞里出不来,急得喊救命。一行飞过的大雁听见了,忙飞下来用绳子绑住陨石,一起拼命拉。可大陨石岿然不动。山上的猴群跑下山来,对着大陨石拼命推,“一、二、三。”力气用完了,大陨石纹丝不动。几百只蚂蚁爬来,要在大陨石上挖洞。旁边松树妈妈看了提醒道:“你们蚂蚁挖的洞只有针尖大,不管用。”“妈妈,让我来救兔子一家吧。把我拔出来种石缝里,我能把陨石撑裂开。”小松树指着陨石的裂缝对妈妈说。松树妈妈叹口气摇摇头:“孩子,这可不行,你根长到石…  相似文献   

20.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浙教版第九册第17课)是一篇老课文。像此类课文因为故事发生的特定年代,离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学习中常会走入死胡同:英雄的形象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课堂上不知不觉就充斥着“向英雄学习”、“英雄是我们的榜样”等口号式的语言,文本滑落为思想教育读本,英雄被模式化与概念化,成了“符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