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术史课程作为高校美术专业学生的基础必修课,其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美术史知识,提高学生人文修养、审美判断,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的专业人才,还包括解答有关专业技法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和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美术史教学却因为各种原因长期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针对艺术院校美术史教学现状,结合教学经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资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以期探索美术史课程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
滕固是我国现代重要的美术史家和艺术理论家,他在美术史研究方面的一个重要成果是特别重视美术史的研究方法问题,将西方影响较大的“风格演变”或“风格发展”概念介绍到中国美术史学界。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美术鉴赏课的学科性质以及自己具体的教学实践探索出发,认为美术鉴赏课中的美术史基础知识应扩展为人文基础知识,且应注意知识之间的纵横比较。在具体的美术鉴赏教学中,应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整合书本文字、图片、视听资料等鉴赏资源。  相似文献   

4.
美术史课程是高师美术系学生的必修课,此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选择优化的美术史教材,改革学生学习方式,采用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采用“以史带画,以画带史,史画结合,以史带论,史论结合”的教学方式,是美术史教学改革的重点与核心。  相似文献   

5.
在美术史教育中,可采用“丰”字形教学法:即融最新科研成果介绍于人文基础知识讲授中,整合文字、图像与视频教学资料,将课堂教学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它们犹如“丰”字笔画中的三横;贯穿“人文基础知识——艺术鉴赏力——专业技能”能力逐级提高的教学目标,又犹如“丰”字笔画中的一竖。  相似文献   

6.
中外美术史课是高校美术专业教学中的必修课。了解中外美术的发展演变史况,了解不同风格艺术流派,提高艺术修养及审美鉴赏能力等是中外美术史课的主要教学任务。要真正完成这些任务或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必须在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上进行研究与反思。文章就“以史带画”和“以画带史”两种不同教学思路和方法进行探讨,力求找到一条提高美术史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高等院校中外美术史必修课的教学目的和特点出发,寻求切实可行的比较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理论的兴趣。同时,教师也要钻研教材、研究学生,更要教师探究比较可行的教学方法,争取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美术史教学,全方位地开拓学生的艺术眼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艺术的情感,把学生一步一步地引入艺术殿堂。  相似文献   

9.
美术史是高校美术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审美修养与实践创作具有重要作用。视频教学资料的应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视频教学资料的选取要遵循教学目的以及实用性与灵活性的选用原则。  相似文献   

10.
正在民国美术的坐标上,鲁迅是美术革命运动最伟大的先驱者和实践者。民国美术史背景之下的鲁迅,培育了中国创作版画这一新兴的美术品种,丰富了中国美术的内涵,鲁迅的美术思想指导着中国几代美术家的创作。中国美术史发展到清末,日渐萎靡。只有少数画家在中国传统美术基础上有所继承和发展。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更使中国美术与世隔绝。这个时期的中国美术是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的休眠期。清光绪七年,鲁迅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之下诞生。  相似文献   

11.
在高等美术院校中,学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与其他普通院校而言总体一致,但也存在一些自身的特点。本研究在访谈和调查的基础上,以湖北美术学院学生为例对美术院校学生的压力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旨在对该群体的心理压力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漆晚霞  叶幼天 《科技信息》2007,(3):157-157,153
工艺美术史是社会发展的形象化记录,也是人类不同视觉方式的展现,它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和艺术形态方式,对当今设计思维有着启发与借鉴意义,因此它是我国高等院校设计及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但是,目前工艺美术史课教学方式还很不完善,教学效果令人难以满意,要想真正把这门课的作用发挥出来,我们必须对它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上进行思考与大胆探索。  相似文献   

13.
美术院校的素质教育应高度重视,要加强文、史、哲、艺术理论的教育.为此,美术院校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模式,通过对学生全面的素质培养和人文艺术精神的陶冶,培养出适合时代要求的复合型的新型美术人才.  相似文献   

14.
美术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情况略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顺荣 《科技信息》2009,(23):364-364,374
作为专业院校图书馆,美术院校图书馆馆藏资源、服务对象都独具特色。本文调查研究了美术院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情况,并结合美术院校读者需求的特点对美术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进行了构想。  相似文献   

15.
成人美术教学不同于专业美术院校的基础训练 ,笔者采取中短期作业为主的素描表达方法 ,以学生自己个人消化为主。  相似文献   

16.
美术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美术院校图书馆建立特色数据库的必要性,阐述了我国美术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提出了美术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优势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在美术院校开展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对提高美术类大学生的人文修养有着重大意义,但是目前传统文化课在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种种问题,如何探索出符合美术院校学生特点的传统文化课程,使教学能够为专业服务,能够与时俱进,从而实现人文教育与艺术教育并重的教育目标,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杨帆 《长春大学学报》2012,(5):613-615,618
听障人是通过视觉来感知世界的,而听障学生的美术教育又是高等教育中比较特殊的领域,视觉素养培养对于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提出了三种可行的培养方式,即"看"美术史、"临摹"美术史、"参与"当代视觉史,以期为听障学生的美术学习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美术院校图书馆外文期刊的学术价值,分析了美术院校外文期刊利用率低的原因,探讨了如何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美术院校的外文期刊资源.  相似文献   

20.
《新余高专学报》2006,11(2):F0004-F0004
博抱石(1904—1965),江西新余人.我国现代名的国画家、美术史研究和绘画理论家:少年时就酷爱绘画、书法、篆刻;1921年.傅抱石高小毕业后免试直接升入江西省最高学府省立第一师范,十七岁的傅抱石只身回到新余县章堂乡。在亲眼目睹了傅姓术箍为其游乡庆贺的热烈景难后.难以平抑自己的激情.在油灯下铺纸研墨,一撵而就《乡居图》,记录了他对故里“山乡景幽,农家无闲人”的印象。这是他平生第一次进入以笔墨抒写胸臆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