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石灰竖窑运行中存在产量低、能耗高、操作环境恶劣、热效率过低等问题,对竖窑进行了全面的热平衡测试。找出影响竖窑热损失的主要原因,提出具体炉窑改造方案,并进行了竖窑的改造;通过改造前后的热平衡测试数据的对比。竖窑的热效率提高了4倍,单位成品热耗降为原来的1/6,成品率提高,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电厂锅炉热力计算与火用分析应用软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建立了锅炉热力计算与火用分析通用软件.本应用软件可对锅炉及各受热面进行热力计算、热平衡计算及火用损失分析;可对锅炉变工况、变煤种情况进行分析计算;还可进行各受热面合理布置与改造的设计计算.目的是了解和减少锅炉的热损失及火用损失,寻求最佳运行工况,提高能量利用率.通过对典型煤粉炉的多工况计算考核,表明软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独山子热电厂1#、2#炉型号为CG220/9.8-M3,1992年投产运行,由于部分热工仪表老化,自动投用率低,于2004年8月对其进行DES系统改造。通过改造,1#、2#炉实现了水位、主汽温度、主汽压力、引送风风量、二次风、燃烧等自动化。这些自动化调整的全部实现,使运行人员的工作量可以大大降低,而且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也逐渐暴露出自动易失灵、模块易出故障、组态中逻辑缺陷等问题,影响了锅炉的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低铝电解烟气的无组织排放,提高电解槽集气效率,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对电解槽原集气结构中的内部流场分布情况进行模拟.以此为基础,研究了下烟道集气结构改造方案,并开发了新型上烟道集气结构.结果表明:原下烟道集气结构压力损失为363Pa,集气均匀性差,烟道积灰严重,集气效率低.下烟道集气结构改造简单,投资低,改造后可显著提高集气效率,但压力损失和积灰现象没有明显改善.新型上烟道集气结构改造较为复杂,投资较高,但改造后集气效率显著提高,同时压力损失显著降低至187Pa,烟道没有明显积灰.  相似文献   

5.
对《有机化学实验》第3版中重结晶实验操作热过滤环节的缺陷进行重新设计,以消除在热过滤环.节中造成大量样品损失的现象.改进要点是:使用瓷质的布氏漏斗,并将布氏漏斗以橡皮塞与抽滤瓶相连.抽滤瓶的支管上套上橡皮管,与安全瓶连接,再与水泵相连,以较快的速度将经过活性炭处理的乙酰苯胺溶液进行抽滤.改进的结晶实验产率增加1倍多,用时大大减少,实验效果大为改善,提高了重结晶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流程参数对丙烷预冷混合制冷剂循环Yong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丙烷预冷的混合制冷剂循环液化流程热力分析的基础上,对流程进行Yong分析,并分析了流程中天然气压力、丙烷预冷后天然气的温度、制冷剂进入压缩机时的温度和压力及制冷剂压缩机排气压力对流程各设备Yong损失的影响.分析表明,压缩机的Yong损失占整个流程Yong损失的一半.提高天然气的压力、混合制冷剂压缩机进气温度、混合制冷剂压缩机进排气压力,降低预冷后天然气温度,均可降低整个流程的Yong损失.  相似文献   

7.
小功率西门子6RA7018直流调速器具有控制效果好和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通过增容改造,保留原有的全数字控制优势,重新选择合适的功率单元和励磁单元,增加脉冲功率放大板和检测回路,并进行调试刷机和参数设定,使之实现价格高昂的西门子6RA70大功率直流调速器的调速功能.通过在某棒材厂轧机生产线上应用,改造后的大功率直流调速装置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运行稳定可靠,项目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8.
乏风瓦斯热逆流反应器的流动压力损失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热逆流反应器压力损失的组成和机理,上下集气箱内和陶瓷床内部的摩擦阻力损失和陶瓷床进出口的局部损失,建立了各部分压力损失的相应公式并根据实验数据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陶瓷床进出口的局部流动损失远小于摩擦阻力损失,因此可以在损失分析时忽略以使问题简化;下集气箱中的摩擦阻力损失明显大于上集气箱和陶瓷床,并且对进口流速的增长最为敏感,在总损失中占据首位;给出了热逆流反应器的总压力损失计算公式,应用该式可对不同流量工况下的总损失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9.
结合马来西亚沙巴RPII 190MW联合循环电站机组的实际运行数据,阐述联合循环机组热经济性分析的一般方法,从燃机热力性能参数,压气机系统.燃烧系统、蹋轮系统部件的结构和性能;锅炉漏风,循环方式;汽轮机缸效率、阀门节流损失、工质泄漏.凝汽器压力以及机组负荷和运行方式等主要因素着手对机组热经济性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影响柴油机燃烧室零件传热损失大小和热负荷高低的若干因素进行了研究.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计算了燃烧室零件温度场和热流密度分布,并进行了实验测量.针对改变结构设计和冷却方案的不同情况进行了热负荷和传热损失的对比分析,并分析了燃烧室壁温变化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低散热柴油机燃烧室零件的优化设计思想和方案.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一种凝汽机组供热改造方案,对改造过程进行阐述,并通过实例对其热经济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改造方案不仅可以满足热用户用热需求,而且也保证了机组改造后的经济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2.
沈阳油田沈一区掺水系统分析及提高效率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阳油田沈一区地面掺水系统是一大型、复杂、枝状管网结构的地面伴热系统,目前系统单耗高,热损失大.在对当前系统运行状态深入剖析后,找出了影响系统效率及耗能的关键因素,同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优化运行改造方案.试验证明,该方案是可行的,对类似的掺水系统优化改造方案的提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全文 《科技信息》2012,(20):394-396
通过对4L-20/8空压机技术改造必要性的描述,制定了改造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工艺计算。压缩机改造后,排气量、排气压力满足了公司的多种产品的生产,压缩空气净化质量符合GMP的要求,并且达到了运行平稳、节电、节油的预期目标。最后对改造中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一些总结和探究。  相似文献   

14.
成永杰 《科技信息》2010,(33):84-84
针对真空泵不能实现过程控制,不能根据真空母管压力的变化而自动改变真空泵电机转速的问题.对真空泵进行变频改造.采用总线控制和PID调节,改造后的真空泵能够根据真空母管压力的变化,自动改变变频器的输出频率,从而调节真空泵电机的转速,使真空母管的压力保持相对的稳定,降低了真空泵的启停次数,有效地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考虑到储层温度、压力对于注热开采井井筒热损失的重要性,利用热量传递基本理论和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含有异常温压储层的注热流体井井筒热损失计算模型。分析了地温梯度和地层压力系数对岩石热物性参数的影响,计算了不同流体注入速率和不同隔热层参数下的井筒热损失程度,并讨论了地层温度压力对井筒流体稳定时间和稳定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单一的砂质沉积,地层压力系数越高,岩石的导热系数越大,热扩散系数越小;温度异常对井筒热损失影响较为明显,存在高温、低压地层的井筒热损失小,井筒流体到达稳定状态时温度较高。该模型可用于现场同类油藏的井筒沿程温度预测。  相似文献   

16.
电站锅炉燃烧系统设备众多,结构复杂,其燃烧过程控制对象是一个各参数相互影响的多输入多输出的多变量相关被控对象。在运行中,由于要适应电网负荷变化承担调峰任务,锅炉经常在非额定负荷下变工况运行,使各项控制参数偏离设计工况下的最优值,造成其运行效率下降,其中主要是由于燃烧控制不完善造成的煤粉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和排烟热损失。因此对电站锅炉的经济性和各项热损失进行分析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及时合理地调整其运行过程中各项控制参数的设定值,对锅炉燃烧系统进行优化控制,使锅炉燃烧过程在不同负荷工况和内外扰动下处于最优状态,是提高其燃烧效率,降低煤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在传递矩阵模型中引入开口端非线性耗散模型对开口式行波热声发生器理论建模,得到了开口端阻抗实部、开口处体积流率及受末端几何形状影响的压力损失系数之间的关系.对系统谐振频率、内部压力幅值和出口外1 m处声压级的声学特性参数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不同谐振管尺寸和不同锥管锥度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讨论了谐振管长度和直径对系统谐振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理论模型可以反映谐振管尺寸对谐振频率的影响,计算值与实验值的误差小于5%.锥管可以有效减小开口端的能量损耗,进而显著提高热声装置内部的压力幅值和出口外1 m处声压级,在谐振管直径为46 mm、长度为730 mm及40°锥管情况下,出口外1 m处声压级可以达到110.2 dB.  相似文献   

18.
对双室并列流化床煤燃烧/煤气化煤气发生炉的热态运行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煤气化系统的点火启动方式,分析研究了系统在热态运行时的操作特性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煤的气化过程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正常运行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卷接机PROTOS70是烟草生产企业的精品设备,其电控部分是该设备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的设备维护中,维修人员发现电控柜内部总是有粉尘。这样就要对电控系统采用一个新的过滤装置,进行防尘,从而使烟尘无法进入电控柜系统内。加装该防尘装置后,将有效降低烟尘对电控系统内元件的损坏,提高电控系统的元件寿命、减低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设备的有效作业率。  相似文献   

20.
基于相对压力概念,构建了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新数学模型,并对西班牙太阳能热气流电站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其流场和温度场,并据此对原始模型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对发电系统集热棚出口和烟囱进口的局部流道进行优化,使烟囱进口处局部流速增大约14%,温度场更加均匀,相对压力减小约50%,提高了系统做功能力和能量转换效率,同时减上蒂统能量损失.数值模拟结果为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