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随着填埋场填埋时间的延长,浓度不断升高,处理难度不断加大,目前已成为垃圾渗遗液处理的难点。本文介绍了垃圾渗滤液最新的生物脱氮工艺,包括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SHARON-ANAMMOX工艺和CANONI艺,并进行了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垃圾渗滤液的来源和水质特点,因为垃圾渗滤液独特的水质特点决定了垃圾渗滤液处理的难度和复杂性。其次,阐述了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其中,生物法是主要的处理工艺。重点阐述了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发展进行展望,提出强化原有的厌氧-好氧处理技术,开发经济、高效的新型治理新技术如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工艺。  相似文献   

3.
采用厌氧生物滤池(BF)与好氧膜生物反应器(MBR)组合工艺,以实际垃圾渗滤液为处理对象,在连续进水条件下,考察该工艺在处理垃圾渗滤液时,进水稀释倍率、厌氧/好氧(A/O)回流比和C/N比值对其硝化与反硝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处理稀释10倍的渗滤液时,氨氮和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稳定在90%和65%附近,回流比和C/N比值对好氧的硝化与厌氧反硝化反应的影响很小;在处理稀释5倍的渗滤液时,提高C/N比值能使厌氧反硝化能力增强,有效地消除亚硝氮的积累.渗滤液中有较高的浓度的氨氮与有机物负荷,容易对硝酸化菌产生抑制作用,使膜出水的亚硝氮积累明显,氨氮和总氮平均去除率分别稳定在69%~78%和46%~50%.  相似文献   

4.
以经过UASB(上流式厌氧活性污泥床)+MAP(磷酸氨镁)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为试验用水,以氧化还原电位(ORP)、pH及溶解氧(DO)作为控制参数,系统研究了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生物脱氮过程的实时控制策略.结果表明:对于经过前处理的垃圾渗滤液,生物系统可以实现剩余氨氮的完全硝化-反硝化反应;在厌氧阶段,反硝化完全时,ORP曲线出现硝酸盐"膝点";在好氧阶段,硝化完全时,虽然pH曲线没有出现氨"谷点",但出现了转折点.因而,ORP和pH可分别作为反硝化及硝化反应控制参数.实时控制系统经2个月的稳定运行,总有机氮(TOC)和总氮(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4 %和98 %.  相似文献   

5.
本课题采用生物膜亚硝酸型硝化工艺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高浓度氨氮,通过实验考察亚硝酸型硝化反应器的启动,发现反应器中发生了自氧脱氮现象,还考察了DO对亚硝酸型硝化工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陈新芳 《海峡科学》2023,(2):59-62+67
采用两级A/O-MBR中试装置构建短程硝化反硝化系统,并用于处理实际垃圾渗滤液。考察了系统在不同进水C/N比值下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分析了各生化单元中氨氮、硝氮、亚硝氮和总氮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短程硝化反硝化系统在进水C/N比值为3时,具有最佳的脱氮除碳效果,对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9%、99.2%和92%,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单池SBR法对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对亚硝化型硝化的可能性作了探讨。采用SBR法的最佳运行模式,对CODCr,BOD5,NH3-N分别为420 ̄4216mg/L,40 ̄990mg/L,120 ̄408mg/L的渗滤液进行处理,其去除率分别达到87.32 ̄96.56%,95.22 ̄99.33%,90.69 ̄99.34%,并提出了三池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8.
垃圾渗滤液处理中SBR法脱氮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介了污水脱氮等技术的进展;以深圳市下坪垃圾填埋场渗滤波为对象,在SBR设备中进行了渗滤液同步硝化反硝化的研究,分析了COD,D0,NH3—N对同步硝化—反硝化所产生的影响。结论表明,同步硝化—反硝化进行的程度与溶液中氨氮浓度呈反比关系,而与COD浓度及氨氮浓度的下降速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9.
黄飞云 《科技信息》2010,(3):I0363-I0364
依据准好氧填埋的原理构建了准好氧填埋模拟试验装置。在填埋不同区域内布设渗滤液采样器定期进行渗滤液采样,并对渗滤液进行水质分析.分析指标包括COD、总氮、氨氮、硝态氮和亚硝态氯等。结果表明,由于受氧气浓度、氨氮浓度等的影响,不同区域内反硝化类型是不同的。好氧和准好氧区域内以好氧反硝化为主,厌氧区域内以传统厌氧反硝化为主,同时研究表明高浓度氨氮对好氧反硝化的抑制作用小于对传统厌氧反硝化的抑制。  相似文献   

10.
垃圾渗滤液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效容积为4.5 L的UASB生物反应器,对广东某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配水进行厌氧氨氧化及反硝化.结果表明:在有机环境下,UASB反应器中可以实现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的协同作用;在厌氧氨氧化活性稳定阶段(120天开始),氨氮和亚硝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高达94.79%和98.17%;试验过程中,CODCr最高去除率可达51.68%,平均去除率为23.51%,相应的平均容积去除负荷为84.53 mg/(L·d).  相似文献   

11.
针对新型脱氮工艺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ANAMMOX)过程中亚硝氮难以稳定生成的难题,设计水解酸化+UASB+好氧氧化的处理工艺,应用于实际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结果表明,当进水氨氮浓度为610~1900 mg/L,C/N比为1.8~3.5时,在进水量为100 m3/d,回流比为2:1,pH值为7.5~8.0,DO为2....  相似文献   

12.
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对其厌氧氨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考察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对其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影响,保证晚期垃圾渗滤液的深度脱氮,采用短程硝化SBR联合厌氧氨氧化SBR(ASBR)两级系统处理氨氮为(2 000±100)mg/L、COD为(2 200±200)mg/L的实际晚期垃圾渗滤液进行试验研究.短程硝化SBR运行了100d,亚硝酸盐积累率达到了95%以上.ASBR采用进水逐步加大渗滤液掺入比例的方式进行驯化.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掺入比例的增大,进水可降解COD增加到150 mg/L左右时,ASBR的氮负荷速率从1.20 kg/(m3·d)降到了0.28 kg/(m3·d),氮去除速率从1.10 kg/(m3·d)下降到了0.19 kg/(m3·d),表明系统趋于崩溃.当ASBR进水可降解COD再次降低到50 mg/L左右时,系统的厌氧氨氧化菌活性得到了恢复,最大的氮负荷速率和氮去除速率分别达到了1.55和1.20 kg/(m3·d).定量PCR试验表明,当系统的厌氧氨氧化菌活性得到恢复后,厌氧氨氧化菌占全细菌的比例达到了试验期间的最大值1.94%.  相似文献   

13.
从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及其特点出发,介绍了国内外正在开发和研究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针对国内外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现状,提出了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认为生物法与物理化学法结合将是未来渗滤液处理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探索短程硝化反硝化法处理焚烧厂渗滤液时的快速启动方法,考察水力停留时间(tHR)与COD去除率和氨氮去除率的关系以及进水w(C)/w(N)与COD去除率和氨氮去除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tHR为6.5~10 d,w(C)/w(N)在3~5的情况下,COD去除率维持在80%左右.氨氮的去除率能稳定在95%左右,是较经济的tHR和w(C)/w(N)控制点.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特点。针对垃圾渗滤液处理进程概述其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提出了国内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城市生活垃圾是我国城市当前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垃圾场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直接威胁人类健康。为解决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难题,实验室筛选了除臭菌,主要对其进行分析与纯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组合工艺"缺氧SBR-UASB-好氧SBR"处理高COD、高氨氮、低BOD/COD晚期垃圾渗滤液的可行性,提供一种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经济、有效的模式.方法在500%回流比下联合启动反应器,系统进水量保证3L/d,调整最佳运行周期,逐步提高回流比并测定各反应器出水COD、NO3-N、NO2-N、TN、NH4-N.结果当回流比达到2200%,系统对COD、NH4-N、TN的去除率分别为96.30%、92.12%、90.57%,出水COD质量浓度49.52 mg/L,NH4+-N质量浓度2.14 mg/L,总氮质量浓度38.71 mg/L.回流比的提升导致系统硝化类型的改变.结论最佳工艺参数下,经由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规定的直接排放标准.回流比的改变导致亚硝化菌的比增长速率μAOB和硝化菌的比增长速率μNOB比值发生变化,系统硝化类型从短程硝化向全程硝化过度.  相似文献   

18.
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现状及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垃圾渗滤液的来源,性质特点,以及我国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了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的特点、应用及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渗滤液的特性,综述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技术,提出了垃圾渗滤液的减量法处理新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渗滤液的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垃圾渗滤液污染物浓度高且生态风险大,其处理处置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基于大量文献分析,综述了中转站、焚烧厂、填埋场等各类垃圾渗滤液的产量及污染特性;结合当前固废处理政策展望了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及管理方面的发展。研究表明,随着“无废城市”建设,垃圾分类以及原生垃圾零填埋等政策的实施可从“量与质”双方面缓解渗滤液处理难题,未来中国垃圾渗滤液的主要处理对象是中老龄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的技术模式是处理渗滤液的有效手段。垃圾分类背景下,未来前处理阶段主要关注各工艺的局部优化;生物处理阶段,开发低碳源和无碳源脱氮工艺对增效降耗具有积极意义;深度处理阶段,关注非膜法全量化处理工艺可解决浓缩液问题并去除痕量有机物,有助于更全面地管控渗滤液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