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4 毫秒
1.
正2016年6月30日,菲律宾新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在总统府马拉卡南宫正式宣誓就职,菲律宾进入杜特尔特时代。杜特尔特现年71岁,此前曾担任菲南部棉兰老岛最大城市达沃市市长二十余年,以铁腕惩治犯罪和个性言论著称。任职总统后,他迅即在全国范围展开铁血禁毒,与菲共"新人民军"历史性签署无限期停火协议,在外交方面亦呈现出异于前任的思路变化。倍受争议,却赢得菲民众青睐  相似文献   

2.
戴维营     
戴维营是美国总统的别墅。它距华盛顿一百余公里,座落在马里兰州卡托克廷山脉国立公园的海拔四百余米的一座山上。戴维营建于一九三九年,原名“卡托克廷山庄”。罗斯福首次使用它,井把它改为“香格里拉”,意即“世外桃源”。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斯福与丘吉尔曾在这里商定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日期。艾森豪威尔任总统后,于一九五三年以其长孙载维之名,将它易名为“戴维营”。美国历届总统都喜欢到那里度假,有时在这里招待国宾或举行会谈。现任总统卡特曾在这里  相似文献   

3.
巴黎广播电视博物馆座落在市区西部的第十六区,肯尼迪总统大街116号的国家广播大楼内.这里是巴黎的富人区,四周都是气势雄伟、结构严谨的十八、十九世纪建筑,与那些高耸入云的超级现代化大楼群相比,这里仍然保持着各个不同时代的历史风貌.大文豪巴尔扎克的故居就在广播大楼附近.汩汩长流的塞纳河从楼前蜿蜒南去,气宇轩昂的埃菲尔铁塔矗立在它的东北方,隔河相望.  相似文献   

4.
枪停棉兰老     
经受24年战乱之苦的菲律宾南部人民,终于在9月2日看到了和平曙光。这一天,菲律宾政府与反政府武装组织摩洛民族解放阵线(以下简称摩解)的代表,在马尼拉总统府马拉坎南宫大约1500名各界人士参加的仪式上正式签署了和平协议,从而宣告了这场已使12.5万人丧生的内战鸣锣收兵。对此,拉莫斯总统尤其感到欣慰,他宣称,这是政府与摩解进行3年谈判所取得的“重大突破”,它标志着菲南部长达24年流血战争的结束,将为菲南部带来“经济繁荣”和“永久和平”。  相似文献   

5.
不会是眼花了吧?那座大楼在走路?大楼又没有腿,它怎么突然会走路了?谁教会它走路的?它又要走向哪里……请来六头“老黄牛”这座会走路的大楼位于福建省厦门市,建成于1996年,距今不过10来年时间,可前不久,这座大楼的所在  相似文献   

6.
弦外之音     
菲律宾总统加西亚在接见合众社记者时说,他同意美国在菲律宾建立导弹基地。菲律宾准备并且愿意面对共产党的愤怒。他在这篇谈话的最后,还说,“我不愿批评美国在亚洲在对共产主义斗争方面的外交活劫。但是,我要说,在这个地区使用美国的力量这方面还有须待改进的充分余地。”他特别强调,“美国应当确定它对印度尼西亚局势的政策。”看来,加西亚还算看得起共产党人的。反对美国建立导弹基地,要求废除核武器,这是全世界正义人类的心声。加西亚这话,确是肯定了共产党人是正义人类的先锋队。所以共产党人首先要对他愤怒了。可是他谈话的落脚点,却已经不是美国对亚洲共产主义斗争方面所进行的外交活劫,而是责怪美国  相似文献   

7.
《杭州科技》2015,(2):22-23
<正>在钱塘江畔,大桥南岸,面对六和塔,矗立着一座椭圆形平面的大楼,自高空鸟瞰,它像是一颗静卧在钱塘江畔的明珠,亦像是一颗圆润光滑的待孵的巨蛋。这座曾被称为"亚洲第一单体建筑"的大楼现在的名字是"杭州国家高新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是国家级海创基地,它源源不断地为天堂硅谷输送海归创业成功的企业。在海创基地的北三楼,有一家雅致的咖啡厅,壮阔的风景扑面而来,这里是掀动中国创新创业产业的策  相似文献   

8.
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是美国总统处理日常工作的地方。按照美国宪法规定,一位总统的任期最多不过两届,也就是8年。时光荏苒,你来我往,对于这个办公室来说,他们无非都是来去匆匆的过客。然而只有它,椭圆形办公室大理石壁炉台上的一株常春藤目睹了美国最高决策机关二十多年来的风风雨雨,才是这个办公室的久居者。常春藤出现在总统办公室是1961年肯尼迪任职期间。此后它便伴着伏案理事的美国总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把总统的喜怒哀乐尽收眼底。离它最近处是不断更换的沙发或扶手椅,那里是总统接见外国政府要员的地方,每逢  相似文献   

9.
马科斯离开菲律宾已经有7个月了,但是那里仍残留着他统治菲律宾达25年之久的痕迹。许多街道、公园、政府大楼、医院、学校,甚至城镇是用马科斯、马科斯夫人以及他们  相似文献   

10.
在菲律宾国内的一片反美声中,菲律宾总统马卡帕加尔到美国进行了为期两天(10月5日和6日)的国事访问,同美国总统约翰逊举行了会谈并发表了联合公报。公报大肆渲染,说这次访问和会谈“反映了菲律宾和美国若干年来存在的特殊友谊和合作的精神”。但是,来自马尼拉的反应却迥然不同。《马尼拉时报》尖锐地指出,这次访问对菲律宾人没有什么好处;它“纯粹是给美国的竞选宣传帮忙。根本谈不上获得了成就或讨论了实质问题”。《马尼拉纪事报》更直截了当地认为,联合公报“是为在菲律宾的美国人发表的”,“大部分菲律宾人都感到很不自在”。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月16日,在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的议会大厦广场举行的隆重的总统就职仪式上,现年67岁的埃伦·约翰逊-瑟利夫宣誓就职,成为利比里亚第23任总统,也是非洲大陆的第一位民选女总统。放眼全球,不论是总统制国家的总统还是议会制国家的总理,世界各地都有杰出女性通过政党的拥戴和合法民主选举登上国家领袖的岗位。以盛产女性领导人闻名于世的亚洲更是应接不暇,如1986年当选的菲律宾女总统阿基诺夫人、1994年斯里兰卡女总统库玛拉通加夫人、2001年菲律宾女总统阿罗约及同年当选的印度尼西亚女总统梅加瓦蒂,更不用说名震世界的前印度女总理甘…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一个时期,菲律宾舆论界要求重新审查和修改《劳雷尔—兰利协定》的声浪越来越高涨,要求在对外政策方面采取“面向亚洲”的主张也越来越激烈。1961年11月曾打着亲美纲领参加总统竞选而上台的自由党的马卡帕加尔总统,也在去年年底直接向美国总统的翰逊表示,菲律宾“可能采取主动”审查和修改美非贸易协定。今年初他声称,“将按民族利益”来制定菲律宾的对外政策。菲律宾舆情的激昂,自由党政府在执政两年多来的某些变化,反映出菲律宾人民要求摆脱美国束缚的愿望日趋强烈,美非之间的矛盾又有了新的发展。一美菲贸易关系的不平等,是美菲矛盾中长期存在并且经常起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1946年菲律  相似文献   

13.
今日菲律宾     
到今年12月30日,马科斯担任菲律宾共和国总统整整15年了。今日菲律宾,在东南亚,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和作用以及国内的成就和问题,都很引人注目。外交新格局马科斯1965年执政以后,适应形势的变化,不断地调整菲律宾的外交格局。六十年代,它同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一起组成东南亚国家联盟。七十年代,它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并同日本、西欧等第二世界发达国家加强经济联系。菲律宾的外交呈现了新面貌。  相似文献   

14.
穿过纽约市繁华而嘈杂的曼哈顿区,来到宁静的东河之滨,感到格外的清新。临河有一块十八英亩的地方,颇为别致;它不属于美国或任何一国,而是一块“国际领土”。这就是联合国总部的所在地。在这矩形的“领土”南端,矗立着三十九层的联合国秘书处大楼。大楼东西两面几乎全是宽敞的钢窗,远望活象一座玻璃房子。南北两侧镶着大理石,净重两千吨,远望又象一座大理石纪念碑。秘书处大楼北边是联合国大会和三个理事会的会议楼,南边是藏书数十万册的图书馆,二次大战前“国际联盟”的历史档案就保存在这里。在这建筑群的周围是一片碧绿的草坪。  相似文献   

15.
最近菲律宾总统科·阿基诺有两次饶有意味的行动,引起菲律宾人议论纷纷。一次行动是为了救灾。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于6月9日猛烈爆发以来,仍在断断续续地喷发,目前已有400多人罹难,约40万人逃离家园,损失达50多亿比索。菲律宾政府面临艰巨繁重的救灾任务。阿基诺总统别出心裁地下令将火山喷射出的火山灰烧制成各种陶瓷制品、建筑材料和玻璃装饰品出售。阿基诺总统亲自邀请工商界大亨、社会名流、新闻界人士和各国外交官到总统府,向他们介绍皮纳  相似文献   

16.
小费尔南多·波将于5月举行的菲律宾大选,目前被认为最有希望和竞争力的总统候选人,除现任总统阿罗约外,影星小费尔南多·波是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众所周知,菲律宾是个崇尚明星的国家,前总统埃斯特拉达、现任参议员劳伦·莱加达和诺里·德·卡斯特罗等一批政界要员都是明星出身,  相似文献   

17.
追风人物     
正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三世去世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三世6月24日因病去世,终年61岁。阿基诺三世1960年2月8日出生在马尼拉,是菲律宾已故前总统阿基诺夫人和前参议员贝尼尼奥·阿基诺的独子。1981年,他毕业于马尼拉雅典耀大学经济系,菲律宾另一位总统阿罗约曾是其教授。从1998年开始,  相似文献   

18.
切肤之痛引出亚洲单一货币话题;身为经济差别最大地区,又谈何容易。 1999年11月28日,东盟领导人与三个对话伙伴国(中国、韩国和日本)的非正式高峰会议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让人为之一振的是,会议发表的联合声明认为,在区内缔造共同市场及单一货币是“有可能”的。这里所说的单一货币就是亚元。憧憬不无理由其实,早在1998年12月,菲律宾总统埃斯特拉达就在越南举行的东盟首脑会议上提出了在亚洲实行单一货币的设想,这大概是亚元的首次动议,只不过被  相似文献   

19.
新闻     
比尔与金正日不可思议的平壤邂逅这是一场目光冷峻、缺乏人情味的会面。两人未曾谋面,一度还闹得不可开交。克林顿也是自朝鲜战争以来,曾经最有可能对朝鲜大打出手的美国总统。为了使两位面临12年苦役的美国女记者得到释放,他到了平壤。在这里,他与金正日相遇了。通过接见克林顿,他让自己出现在子民和世人面前,告诫他们,尽管谣传自己身体有恙,但他的政权依然稳若泰山。  相似文献   

20.
时事概览     
□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访华应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于8月30日~9月3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阿基诺三世就任总统以来首次访华。国家主席胡锦涛、总理温家宝同阿基诺三世进行了会谈。两国领导人积极评价了中菲建交36年来双边关系取得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