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对虾仔虾对磷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观察在饲料中中磷酸二氢钾对中国对虾仔虾存活率、体长增长率及仔虾体内含磷量的影响,探索了仔虾对磷的需要量。研究表明,活加磷酸二氢钾使饲料中磷含量为1.16%~~1.37%时,仔虾的体和蔷和蓄最佳。饲料中磷含量在0.71%~1.82%的范围内,对仔虾的存活率、体内的磷含量无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近几年来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研究的进展情况,就WSSV的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引起的症状和病理变化、流行病学、检测方法和防治等问题进行了较细详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结构蛋白质VP24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是一种新型的DNA病毒.VP24蛋白质是该病毒粒子的一个主要的结构蛋白质.当纯化的病毒粒子经去污剂处理后,VP24蛋白质被发现完全存在于囊膜部分,Western杂交实验也证实该结果,以上实验结果表明VP24蛋白质是病毒的一个囊膜蛋白质.利用免疫胶体金定位技术对该蛋白质的进一步研究中发现,核衣壳上未见标记的金颗粒,完整的病毒粒子上标记的金颗粒也很少,而囊膜部分破损的病毒粒子上却可观察到大量的金颗粒.我们认为VP24蛋白质是一个囊膜蛋白质,但是它的主体可能存在于病毒的囊膜和核衣壳之间.VP24蛋白质的定位研究将加速阐明病毒感染和包装的机制,并将有助于病毒的诊断和控制.  相似文献   

4.
研究病毒感染对白斑综合症病毒基因的录调控的影响,将Caspase调控区的DNA进行生物素标记,然后与链霉亲和素修饰的琼脂糖结合.通过下拉发现,Caspase基因的启动子序列与white spot syndromic virus(WSSV)病毒的两个蛋白Vp38和Vp41B有相互作用.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发现,Vp38和Vp41B对Caspase启动子活性分别有抑制和激活作用.采用RNAi技术下调两个WSSV蛋白的表达后,研究发现:Vp38和Vp41B分别对对虾血细胞的凋亡水平有促进和抑制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
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对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an)亲虾的致病力强,其致病性特征与对未成熟个体的致病性特征相同;经WSSV感染的斑节对虾亲虾的死亡率为100%.感染了WSSV的亲虾的PCR检测结果均呈阳性,组织切片观察可见到明显的组织病变,电镜观察发现病变组织(包括卵巢)的细胞内有大量病毒粒子;原位杂交结果证明,患白斑综合症的斑节对虾亲虾的卵巢中不仅卵母细胞感染上病毒,卵细胞也感染上了病毒.这些结果表明,WSSV在斑节对虾中具备垂直传播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结构蛋白质VP41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VP41蛋白质是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一种结构蛋白,该蛋白质由病毒基因组上的wsv242开放阅读框(ORF)所编码,分子量为41 ku.根据vp41基因的序列,通过PCR扩增获得了该全长基因,将其克隆在载体pET-His上,以E.coli BL21为宿主菌,成功表达并纯化了含His标记的目的蛋白VP41,并制备了特异性鼠抗血清.当纯化的病毒粒子经去污剂处理后,VP41蛋白质被发现完全存在于病毒WSSV囊膜部分,Western blot杂交实验也证实该结果,表明VP41蛋白质是该病毒的一个囊膜蛋白质.通过Far-Western方法还发现VP41具有蛋白聚合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以鱼粉为主要蛋白源,运用梯度法设计5组蛋白质饲料,在相同饲养条件下,比较用这些饲料进行饲养后长毛对虾仔虾的生长率、增重率和成活率。饲养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在46.49~56.64%的饲料,可以满足对虾仔虾正常生长的需要,其中饲料蛋白质含量为56.64%时仔虾的生长率和增量率最高。饲料蛋白质含量超过64%的生长率与增重率略有降低。因此,认为饲料的蛋白质含量46.49%~56.64%的平均值为52%,是长毛对虾仔虾饲料的最适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8.
为开发渤海滩涂对虾养殖业,研究盐度(30‰和45‰)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和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仔虾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0周的室内养殖,除斑节对虾外,凡纳滨对虾和中国明对虾在不同盐度下生长无显著差异(P>0.05).凡纳滨对虾无论是在盐度30‰或45‰,其生长和成活率均显著高于中国明对虾和斑节对虾(P<0.05),表明凡纳滨对虾更适于高盐环境养殖.  相似文献   

9.
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是一种对虾养殖业中危险极大的传染性病原体,它是一种双链环状DNA杆状型病毒.ICP11是WSSV感染宿主后产生的一种高丰度表达蛋白,根据icp11基因的序列,通过PCR扩增获得了该全长基因,将其克隆在载体pET-His上,以E.coli BL21为宿主菌,成功表达并纯化了含His标记的目的蛋白,并制备了特异性鼠抗血清.Western blot杂交实验结果显示,该蛋白不存在于纯化的病毒粒子的结构蛋白中,只存在于病毒感染的虾中肠组织的总蛋白中.这说明ICP11是WSSV的一种非结构蛋白.通过Far-western blot杂交分析,发现重组表达的ICP11会发生自身蛋白的聚合作用.凝胶过滤色谱层析法进一步证实ICP11蛋白可以聚合为二聚体.  相似文献   

10.
在水温(22.5±2.50)℃,盐度30~32,pH 7.8~8.3,光照1 000 lx的条件下,分别对切除眼柄和未切除眼柄的台湾海峡日本囊对虾亲虾(平均体长(19.2 ±0.95) cm,平均体质量(82.7±10.57) g)进行为期30 d的摄食、性腺发育及能量转化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实验组(切除眼柄)日本囊对虾的摄食量与摄食强度均高于对照组(未切除眼柄),夜间摄食强度分别为白天的1.39倍和1.28倍(p<0.01);促熟期间实验组亲虾摄食量保持上升之势,而对照组为上升与下降交替出现.2)实验结束时,实验组和对照组性腺指数(GSI)的增幅分别为504.07%和91.42%(p<0.01);性腺的干/湿质量比值(G_d/m)亦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但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实验结束时,实验组和对照组亲虾的躯体能值(E_b)均略有下降,性腺能值(E_g)实验组增幅大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从能值的角度来看,繁殖期间的亲虾表现为负生长;实验过程中,饵料转化效率(FCE)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0.17%和1.76%,饵料能量转化效率(ECE)分别为14.30%和2.37%,均为实验组大于对照组. 说明切除眼柄可以提高日本囊对虾亲虾的摄食量和摄食强度、促进性腺发育并提高其能量转化效率,亲虾性腺发育期间的能量除主要由食物转化之外,还消耗了机体其它组织器官的储能.由此可以了解日本囊对虾亲虾繁殖期间的摄食规律、性腺发育情况和能量转化特点并为其养殖阶段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相应引物对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 ponicus)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I亚基基因(mtDNACO1)进行PCR扩增.经过基因重组、转化、克隆、筛选、DNA测序。得到709bp的碱基片断.碱基组成A、C、G、T含量分别为196bp(27.64%)、129bp(18.19%)、134bp(18.90%)、250bp(35.26%).与GenBank中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的mtD—NACO I全序列(AF217843)比对。经分析发现:本实验获得的日本囊对虾mtCO I基因片段序列和GenBank上的同种序列(AY264897)都只是该种COI基因序列的一部分.二者之间有4lbp的重叠并可拼接.拼接后的总长为1515bp.  相似文献   

12.
日本囊对虾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线粒体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日本囊对虾的3个养殖群体即浙江舟山群体(ZJ)、福建群体(FJ)和台湾群体(TW)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Ⅲ基因进行PCR扩增,得到577 bp的核苷酸分析序列,AT含量高于GC含量,发现51个变异位点,其中包括18个简约信息位点,共有31种单倍型。福建群体的核苷酸多样性最高。用MEGA软件中的NJ法构建日本囊对虾3群体与另外5种对虾的系统进化关系,日本囊对虾的3个群体首先聚在一起,再与亲缘关系较近的中国明对虾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以性腺成熟的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作为亲代,进行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照射.采用RAPD技术对诱变子一代的无节幼体基因组DNA多态性进行了检测.从20个随机寡核苷酸引物共检测177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52个,占85.9%.单个引物获得的标记为6~12个,平均8.85个,分子量在150~2500bp之间.遗传相似系数用Nei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遗传距离则用Lynch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实验数据表明:诱变子代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诱变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异.研究结果证实:在对虾大规模养殖,种质质量严重退化的情况下,人工诱变能够促进基因组更加广泛的变异,为新品种的选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证明RAPD技术在检测遗传差异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14.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日本囊对虾9个野生群体10种等位酶的杂合子缺失及过量状况.在所研究的22个位点中有5个位点(Sod-1、Est-1、Est-2、Amy-3、Mdh-1)是多态位点.汕头群体的Est-2,北海群体的Mdh-1和Sod-1,湄洲群体的Mdh-1,连江群体的Sod-1和漳浦群体的Mdh-1位点符合H-W平衡标准(P>0.05);其余的多态位点均显著或极其显著地偏离H-W平衡标准(0.01<P<0.05或P<0.01).另外,日本囊对虾9个群体的Est-2位点均表现出杂合子缺失(F>0);Amy-3和Est-1(除了泉州群体的Est-1)位点均表现出杂合子过量(F<0).研究表明日本囊对虾野生资源杂合性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15.
利用基因克隆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获得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 ponicus)的电压门控钠通道(voltage-gate sodium channel,VGSC)蛋白的部分eDNA序列,获得的片段核苷酸长度为2 877 bp,可编码954个氨基酸残基,总分子质量约为108.2 ku.与同源蛋白比较结果显示,日本囊对虾的VGSC序列与其他一些物种具有较高相似性,特别是跨膜蛋白结构域具有极高的保守性.基于VGSC氨基酸序列比对绘制的系统树基本能够反映出各物种间的进化关系.以RT-PCR法检测日本囊对虾VGSC的组织表达,结果显示VGSC表达与各组织的功能有极其密切的关系.VGSC mRNA在脑神经节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肝胰腺,说明了钠通道在神经信号传导以及调节内分泌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一种能同时提取RNA、DNA和Protein的试剂(RDP试剂)进行日本囊对虾性腺总蛋白质的制备,并通过双向电泳(2 - DE)技术与传统的裂解液法比较提取效果.RDP法所得2- DE图谱清晰,条纹少,蛋白质点数多,而裂解液法存在横向和纵向拖尾,其碱性端蛋白质点大量缺失,说明RDP法能有效去除蛋白质样品中盐离子、脂...  相似文献   

17.
刀额新对虾和日本囊对虾细胞核DNA含量的测定与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的血淋巴为材料,以小鸡血细胞核DNA含量(2.50 pg/2c)为参照样,使用Partec PA-I型倍性分析仪并结合外标定法,分别测定了刀额新对虾与日本囊对虾细胞的DNA含量.结果表明,这两种虾的细胞DNA含量分别为小鸡血细胞的1.77倍和1.95倍,换算成绝对含量分别为4.340 pg/2c和4.878 pg/2c.本文讨论了刀额新对虾与日本囊对虾以形态学为特征的分类系统与细胞DNA含量之间的关系,并推测在系统演化上日本囊对虾应比刀额新对虾更为高等.  相似文献   

18.
通过人工感染 ,获得具典型白斑综合症的病虾 ,取病虾的鳃和胃组织冰浴匀浆 ,通过 3次冷冻差速离心 ,获得大量较纯的病毒核衣壳 ,其大小为 (5 8~ 75 )nm× (36 0~ 42 0 )nm。  相似文献   

19.
对虾白斑症病毒的分离纯化及形态结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取患白斑症的濒死斑节对虾 (Penaeusmonodon)的表皮、鳃和胃 ,匀浆后通过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和蔗糖垫层差速离心两种方案 ,提纯出WSSV ;两种方案比较 ,蔗糖垫层差速离心操作简便 ,不需使用超速离心机 ,所得病毒纯度较高 ,损失少 .负染观察发现 ,纯化的病毒核衣壳 2个末端结构不同 ,其中一端呈圆形 ,高约 2 1nm ,另一端较平 ,高约 15nm ;完整核衣壳的两个末端结构间的螺旋单位一般为 15圈 ,但也偶见个别较长的核衣壳 ,其螺旋单位数达 2 3圈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