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了对港口龙门吊的关键设备柴油机进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从运行8 323~8 521 h的龙门吊柴油机上提取油样,利用油液分析技术对油样进行检测.通过铁谱分析和理化分析,得出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为此设备的维护和维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张静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6):1421-1424,1435
鉴于油样存储中存在的直观可视化问题,本文在对已开发的油指纹分析鉴别及信息管理系统和油指纹数据库充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NET框架及XNA技术,进行了油样储存位置及样品信息三维立体化显示模块的设计与开发。并重点研究解决了模块中油样标签模型生成及加载速度过慢的问题,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查看油样储存位置和样品信息的三维立体显示平台。  相似文献   

3.
分析电厂电气设备状态维修技术与在线监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厂中传统的定周期维修制度及离线试验存在许多的问题,而状态维修技术与在线监测技术却能很有效地解决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4.
维修等级、维修内容和维修标准等几方面是组成城市车辆维修制度的主要部分,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维修制度。维修制度不但对车辆段的建设规模、利用率和维修成本具有直接决定作用,同时对车辆的可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一定的影响,而且车辆维修体系的建设和车辆寿命周期成本都离不开维修制度。另外维修制度是车辆建设规模和资源配置以及维修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得以确定的主要依据。所以本文主要是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维修制度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刘彦 《科技资讯》2009,(16):159-159
本文针对目前机械维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维修制度、维修模式、维修方式、维修工艺组织、维修管理、维修技术等方面分别提出一些建议性的对策,以供商酌。  相似文献   

6.
动车组维修制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及CRH动车组全面投入运营,动车组的检修工作对保障运输安全的意义更加重大.为此,通过分析和探究维修制度的特点,借鉴国外先进动车组维修技术,并结合我国机车车辆制造和检修水平及传统习惯,建议将“以可靠性为中心”作为检修指导思想,确定CRH动车组的维修制度.  相似文献   

7.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聚α-烯烃润滑基础油样进行了动态和静态氧化试验,得到了油样的起始氧化温度(IOT)为221.4℃,以及油样氧化温度为180℃和200℃时的氧化诱导时间(OIT),分别为35.5min和6.3min,以此对油样的热氧化安定性能进行了评定.同时利用DSC动态以及静态氧化试验得到的IOT和OIT,并通过油样氧化动力学方程以及氧化速率与氧化诱导时间的关系,对聚α-烯烃润滑基础油样的热氧化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其氧化活化能可达到118.0kJ·mol-1左右.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种灰色诊断法 在铁谱分析技术中 ,运用灰关联分析进行故障诊断的模式识别 ,并在油样分析故障诊断实验研究中得到了验证 结果表明 ,灰关联分析法是铁谱分析技术中进行状态识别与故障诊断的一个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9.
龙关联分析在铁谱分析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灰色诊断法。在铁谱分析技术中,运用灰关联分析进行故障诊断的模式识别,并在油样分析故障诊断实验研究中得到了验证。结果表明,灰关联分析法是铁谱分析技术中进行状态识别与故障诊断的一个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0.
冯兆强 《广东科技》2012,21(9):201-202
为延长柴油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我们对公交车的国产朝阳柴油机厂的朝柴CY6102BQ型发动机维修技术及维修间隔里程进行了探索。对行驶一定里程的发动机进行检测或解检试验,取得技术数据,为维修制度的改革提供依据。在试验前修订好柴油发动机的维护规程规范,在机油质量、三滤工作、配件、维修技术及规范、驾驶员技术等方面下功夫,通过试验研究,朝阳柴油发动机的维修制度改为取消强制的三级维护作业,实行视情三级维护作业,取消中修作业。延长发动机大修里程。  相似文献   

11.
机器系统磨粒平衡浓度及取油样问题的新见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进一步探讨铁谱定量分析中重现性差、精度不高的深层次原因,应用随机过程理论,通过求解随机微分方程,对机器润滑油循环系统中磨粒浓度随机分布的数字特征进行了分析,对传统的磨粒平衡浓度概念进行了修正。认为在运转参数不变及引入白噪声作为随机分量的情况下,机器磨粒浓度由非平稳过程趋于一个宽平稳过程,并进行了实验分析。认为基于磨粒浓度为宽平稳过程,在油样状态监测或铁谱技术中应采取在线取油样方式或较大容积离线取油样方式,以期得到时间平均或空间平均。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重油中无机钙的分离方法及对元素钙的测定技术,对孤岛油田及孤东油田14个原油样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GJZ-15号等 5个油样进行了反复的测试,确定了5个油样中有机钙的含量。结果表明,水洗电脱方法能除去原油中可溶性无机钙盐,可根据不同类型原油选择水洗电脱次数,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测定脱水及电脱后水中的含钙量。  相似文献   

13.
在抽油机井井口取油样是油井管理的最基本的操作项目之一,通过所取油样的化验分析,得到油井产物的物理参数资料,为油井的动态分析和日常管理打下基础。也同时为油田开发提供数据支持,为改善油井管理措施提供依据。如何完成取油样的操作呢?是采油工基本的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船舶舱底水溢油鉴别提供一种实用有效的分析手段,在3个船舶舱底水中分别取可疑溢油油样US、1S、2S,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3个可疑油样和一个模拟溢油油样EUS进行了测定数据分析,通过正构烷烃相对浓度分析、诊断比值分析和模糊诊断分析,最终确定了溢油源为US.实验结果表明,采用GC-MS测定的实验数据和分析方法合理,可为船舶溢油鉴别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潍坊学院学报》2018,(6):10-13
在荧光录井过程中,常规荧光分析只能进行定性分析,人为因素影响较大。而定量荧光分析使用的萃取剂往往存在芳烃残留物,萃取剂本身的光谱与原油及其相关样品的光谱中存在着随浓度增加不同的变化模式,高浓度油样易会发生荧光猝灭现象。本文针对荧光录井目前出现的问题,利用萃取剂(正己烷)的光谱特征进行定标或加入的低环芳烃对原油及其相关样品进行浓度标定和修正,对当前的定量荧光分析方法做出改进,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高浓度油样荧光猝灭的影响,有助于录井技术中定量荧光分析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叶庭荣 《广东科技》2010,19(22):34-36
随着汽车的自动化和精密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基于状态维修的故障诊断技术是汽车维修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实现"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维修制度的基本保证。汽车状态维修具有延长汽车使用寿命、减少汽车维护费用、促进维修人员技术水平提高等优点,必将替代传统计划维修成为汽车维修行业的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17.
曲建华 《科技资讯》2007,(7):156-156
房屋维修管理是房地产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房屋居住者和所有者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是居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主要对房屋维修基金制度以及房屋维修管理体系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首先分析了房屋维修基金制度的现状和问题,然后探讨了维修基金管理政策的局限性,最后本文对房屋维修基金的缴纳、管理、使用与监督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探讨微量水分影响机理以便采取有效措施监控绝缘油的运行状态.首先配制不同微水体积分数的绝缘油样,通过实验测试油样的凝点、倾点值;再对每组油样进行红外光谱扫描,得到油样中石蜡质成分(特征波数为722 cm-1)、水分(特征波数为1 640,3 400,3 450,3 615 cm-1)的吸光度值;最后对每组油样中水分子在不同红外波数处的吸光度值、油样中石蜡质吸光度值、油样凝点倾点实验值之间进行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并建立了722,1 640,3 400,3 450,3 615 cm-1波数吸光度值与凝点倾点值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型的拟合优度分别为0.987 3和0.993 6,模型对油液凝点倾点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范围为0.033%~0.350%.结果表明微水对绝缘油凝点倾点的影响规律是随着油水分散系中水分体积分数增加,油液的凝点倾点值均呈现小幅增加趋势,水分对油样石蜡质成分吸光度值影响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9.
侯林高 《广东科技》2008,(16):65-66
在电气设备安装及检修中,变压器、电抗器等设备中的绝缘油需取油样送检,按《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隹》(GB50150—2006)及《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Q/CSG 1 0007—2006)要求试验合格后才进行设备投运。由于取油样方法不当、油样保管、运输、放置时间过长等因素影响油样所做的试验项目不合格,造成重复多次取样试验,通过对取油样的方法改进及油样保管过程完善。既可以大大提高油样试验合格率、降低施工成本,又能保证停电计划内施工工期和质量工艺。  相似文献   

20.
庞希阳 《科技信息》2011,(15):J0393-J0393
电力设备的维修传统上是以一定时间周期的定期维修制度。然而近些年来,理论界开始质疑这种维修制度,探索改革一些更加合理的维修制度。本文探讨了电力设备维修方面的一些问题,以及对未来做了一定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