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7年,欧洲政坛迎来“超级大选年”:荷兰、法国、德国三国将举行大选。自去年年中英国脱欧公投“意外”过关和美国大选特朗普大胜之后,媒体和学界对于与选举有关的话题的讨论愈发谨慎。2017年开年的第一场重大选举——荷兰议会选举,就在这样的谨慎氛围中拉开大幕。本次荷兰大选被外界广泛关注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其时间早:3月15日开始投票,而在这之后还有4月的法国大选和9月的德国大选。荷兰议会选举的结果将起到风  相似文献   

2.
刁大明 《世界知识》2012,(21):28-29
每到美国大选年,人们都会把美国大选中的金钱政治这个话题扒出来晒一晒.这一届美国大选已接近尾声,根据目前官方公布的数据统计,到今年8月,两党候选人所筹集的竞选经费已超过13亿美元.照此态势估算,2012年总统大选的两党候选人筹款或将最终飙升至20亿以上,仅奥巴马一人就可能超过10亿,进而再度刷新记录.正是因为这种几乎无限制接受大财团捐款行为的"横行",为美国选举政治留下了关键一笔,也增添了美国金钱政治的又一层迷思.  相似文献   

3.
以俄罗斯为视点观察2004年大国关系很有意义。因俄美都是大选年,受美国大选牵制,俄美关系依然处于非敌非友状态。对于普京来说,预测出谁将是美国新任总统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尽管做到这一点需要冒一点风险。在美国选举的关键时刻普京明确地表示支持布什,这表明俄罗斯已经对俄美关  相似文献   

4.
我第一次来到美国就遇到美国大选,趁这个机会到一些选举站看了看。谈到竞选,人们的印象必定是竞选各方到处争拉选票,吵得不亦乐乎,其实不尽然。笔者见到的已是美国大选最后阶段的情况,却并不那样热闹。到过的几个选举站,都很平静,看不到标语,看不到人们发表竞选演说。据说,美国强调选民自由投票,投票时进行宣传,一般认为是不正当的。早晨八时,我们来到一个选举站,看见很多美国选民拿着证件到登记处登记,然后排队等候投票。每个选举站有一至两个投票室。投票室象一个铁皮制的衣柜,  相似文献   

5.
罗峰 《世界知识》2012,(23):56-57
无论是大选中的辩论与演说,还是在任者的演讲,都是美国"好声音"的展现。11月初美国大选结果揭晓后,奥巴马和罗姆尼分别发表胜选和败选演讲。在此之前,有10月份三场总统候选人激烈电视辩论;在此之后,还将迎来奥巴马第二任期就职演说、发表国情咨文等重要时刻;更不用说大选年里各个阵营此起彼伏的激情演说……  相似文献   

6.
章迪禹 《世界知识》2012,(17):14-21
今年是美国大选年,美国的的大选可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大选,因为美国是具有最大世界影响力的国家。奥巴马当政近四年,未能将美国的失业率调整到民众可以接受的范围,2008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依旧在蔓延,债务重重的美国似乎无法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单极时代的霸权国,美国在运用所谓"巧实力"处理利比亚、叙利亚等问题的同时也间接承认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美国已经无力靠自己去解决所有问题了。随的"减的终此中布美表疑  相似文献   

7.
多尔有了特点更加突出的竞选纲领,他和克林顿的角逐将更加接近和激烈。随着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8月12一15日在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城市圣迭戈召开,19%年美国大选进入政党全国代表大会阶段,竞选活动出现新热潮,大选年的"夏季"来临了。一时难有作为自3月中旬"多尔对克林顿  相似文献   

8.
徐波 《世界知识》2008,(22):4-4
那天,我来到灿荣办公室的时候,玉圣已经到了,灿荣正在接一个电话,一听就知道是在就美国大选接受一家媒体的电话采访。玉圣笑说,灿荣就是厚道,所以媒体也都愿意采访他。的确,我也有好多次在他办公室,都碰到有媒体要电话采访他。如果是比较简短的话题,他会暂时中断与我的谈话答复对方,如果问题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我们陆续收到一些读者来信反映,国内一些报刊、电台将参加此次大选的人一会称为“竞选人”、一会称为“候选人”,使人搞不清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现登载此文作为对这些来信的答复。今年是美国大选年。美国宪法规定,总统每四年选举一次。1788年美国举行第一届总统选举,今年的选举将是第51届。长期以来,总统“争夺战”均是在美国两大政党——共和党与民主党之间展开的。两党中凡是有心谋求总统职位的人,第一步必须先得到本党提名,然后才能和对方展开正式角逐,一决胜负。争取党内提名的过程,也叫初选过程。凡参加初选的人均被称为竞选人。在这段时间里,各竞选人的目标是击败党内不同派别的对手,争取在党内“出线”。在正式“出线”以前,他们还不是本党正式的总统“候选人”(其中有的竞选人还会在中途主动  相似文献   

10.
在众多“力”的合力影响下,大选很可能成为被诱导、被扭曲的过程。美国大选的竞选活动已经接近尾声,人们正在等待最后的决战——投票日的到来。这里我们不妨把目光投向一向存在于美国选举过程中的金钱的影响、消极竞选和大众媒介的干扰作用等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世界知识》2024,(6):12-13
<正>随着共和、民主两党党内初选的展开,2024年美国大选已经拉开帷幕。在所谓“2024全球选举年”当中,美国大选是压轴戏,也是最复杂、最具影响力的一场。由于选战仍处于初期阶段,共和党也尚未明确最终总统候选人,不确定因素众多,现在就做出明确预判为时尚早。本期“封面话题”特邀美国问题研究界的四位学者撰文,向读者介绍一些观察本次美国大选需要了解的“初步知识”和主要看点。——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政治行动委员会”在美国政坛上显得异常活跃.只要打开竞选活动的书籍报刊,这个名字经常出现在人们的眼前.1982年举行的中期选举中,各种政治行动委员会的活动可谓忙矣.它为候选人筹款捐款、做广告、拉选票……随着今年大选的展开,这种委员会又忙碌起来.据报道,民主党候选人蒙代尔,在上次大选后不久就建立了这种委员会,开始为今年的大选做全面准备.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战略和大国关系上进行策略调整;对华政策有三种动向值得注意。在美国的大选年来观察美国在各方面的动向,是很有意义的。 6月8一9日,南京大学中美中心和上海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转眼又到了美国大选的"真人秀"表演季。今年的选举又有了新玩法。随着全民娱乐时代的到来,竞选规则正悄然发生变化,两党候选人纷纷争当"网红",通过在各种媒体"上头条"的做法博取关注度,进而提升支持率。一个范例就是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不管媒体和竞争对手怎么放大他的"极端言论",只要特朗普能占据头条,他的支持率就能飙升。如果说尼克松是第一位"电视总统"、里根是第一位"电影总统",那么到了特朗普和希拉里时代,就是大  相似文献   

15.
提起美国,人们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据说,如果你问美国人他们怎么看自己的国家,十个人就会有十种回答。这也不足为奇,因为美国终究太大,也太复杂。但自两极格局解体以来,美国一些人却千方百计要世人对美国抱有一种统一的认识,那就是“美国是世界的当然领袖”。而在行动上,美国却又常常同它的宣传不一致,闹得人们无所适从,不知怎么看美国好。  相似文献   

16.
《时代》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创办于1923年。内容广泛,对国际问题发表主张和对国际重大事件进行跟踪报道,在美国的媒体中颇有影响力。八十多年历史中,《时代》从一份“为读者看报”的新闻文摘类杂志,发展到综合性新闻杂志,其办刊特色有不少值得国内媒体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7.
每隔四年,美国政治舞台上就会演出一场热闹的大选游戏。它不仅牵动着众多美国人的心,也吸引着世人的目光。美国大选具有全球性的轰动效应,原因不一而足。比如说,美国是个大国,它历来好插手国际事务甚至他国事务,谁来掌管美国自然令人关心;再比如说,美国大选热热闹闹,趣事丑闻迭出,也使人产生兴趣……这其中还有一条值得提起的原因,那就是美国那套独特而复杂的大选制度。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随着手机功能的多元化和综合化发展,手机媒体的概念也在不断的清晰和完善,并且还逐渐显现出了自身在新闻传播领域独特优势,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鉴于此,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手机媒体的认识,本文就针对手机媒体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文章首先从手机媒体在功能上更加的多样和综合、手机媒体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更具收张性、手机媒体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更具灵活性、手机媒体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更具快捷性等几个方面入手了手机媒体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优势,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手机媒体在新闻传播领域中进行应用时,所存在的几点问题,即:垃圾信息、垃圾广告以及手机病毒的入侵;屏幕过小,每页的信息量有限,阅读不是很方便的问题、缺乏一个合理资费标准的问题以及舆论导向的把握问题等四点。  相似文献   

19.
眼下,美国大选已经进入短兵相接的阶段。两位候选人处心积虑地揭人之短,扬已之长。从两人斗法的进退中,人们得睹美国政坛的诡谲和选民心理的变化。最近,CBS新闻与《纽约时报》合搞了一次民意测验,结果布什以47%对39%领先杜卡基斯8个百分点。权成的盖洛普民意测验也以49%对41%的调查结果应证了布什的优势。如果说前一阵子两位竞争对手还势均力敌,在大选形势中不相仲伯的话,那么近来布什得以超前8个百分点,不能不说是得益于他的竞选班子运筹得法。  相似文献   

20.
王伟 《华东科技》2013,(8):73-73
新闻摄影是以摄影技术为手段,以独特的视觉瞬间影像传递新闻信息的。目前图片新闻在媒体中的重要性超越了以往新闻史上的任何一个阶段,因此对数字时代下的新闻摄影的研究也就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那么数字时代下的新闻摄影具备了哪些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