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机场陆侧交通的选择是多目标决策问题。结合进出机场旅客对机场陆侧交通的选择问题,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构建判断矩阵、计算权重及进行一致性检验等计算,得到乘坐机场轨道交通是优先选取的结论,为进出机场的旅客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智慧交通系统感知体系是机场陆侧机电工程建设和运营的新兴领域,其感知水平对建设决策和设施规划具有基础意义?针对机场陆侧智慧交通系统感知水平的评价需求,选取机场陆侧感知设备?感知数据特性以及信息应用水平三个指标为二级评价指标,构建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机场陆侧智慧交通系统感知水平评价模型,并通过各指标的敏感性分析说明该方法的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机场枢纽旅客疏散需求与陆侧交通运力供给的精准适配难题,该文在分析运力配置与旅客出行方式选择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面向大型机场陆侧大巴、轨道交通、出租车和私家车等多交通方式协同的运力匹配双层规划模型。首先,以出行时间、出行费用、准时度和舒适度4个指标作为特征变量构建了多交通方式选择效用函数。其次,综合考虑各交通方式的协同与服务水平特点,建立了运力匹配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以企业运营成本、旅客候车成本和碳排放环境成本三者之和最小化为目标,对公共交通线路的发车时间间隔、出租车到达率进行优化;下层模型基于随机用户均衡-Logit模型,在上层生成的运力配置方案的基础上,实现客流面向多交通方式的分配。再次,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以求解模型,通过嵌套连续平均算法与预搜索机制提高下层模型的计算效率,进而提升综合求解效率。最后,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双层规划模型和算法能有效优化大型机场交通运力资源配置,从而达到优化陆侧交通结构、倡导绿色出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对机场旅客陆侧交通需求进行准确预测是机场陆侧交通资源合理分配的重要依据.针对机场到港旅客乘坐出租车短时需求开展研究,从群体角度出发,考虑其他交通方式的影响,基于交通方式的交互直接预测机场乘坐出租车到港旅客流量.采集机场到港旅客出租车订单数据、机场到港飞机数据、机场天气报文数据和机场到港旅客地铁闸门数据,搭建LightGBM模型并根据具体情景采取网格法或贝叶斯优化进行参数标定,预测机场到港旅客乘坐出租车流量,结果优于6个传统经典模型,相比于以往研究,模型考虑乘坐地铁旅客数量对乘坐出租车旅客需求的影响,预测精度更高.研究结果可推广到机场其他陆侧交通方式,完善机场集疏运系统.  相似文献   

5.
大型机场陆侧客运交通方式多,各种交通方式衔接方式合理是机场充分发挥其快速便捷功能的关键.通过系统分析,将机场陆侧交通划分为对外衔接、内外衔接和内部衔接三个层次;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方法,分析各层次中的各要素衔接关系,提出规划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得知,车道边是衔接系统的瓶颈,合理的车道边规模与布置形式、及其组织方式是内外衔接顺畅的关键.规划中应以车道边为核心,理清衔接层次与关系,逐层规划.  相似文献   

6.
兰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基本确定,建设规划原则通过审查,已经进入轨道交通地质勘探和前期准备工作阶段,研究轨道交通的投融资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研究分析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多方出资、财政税收政策、土地有偿转让、PPP模式、BOT模式等各种不同的投融资模式的基础上,给出了兰州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的相关建议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机场陆侧客运交通内部衔接效率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法。首先从转换方便性、设施布局合理性和衔接协调性三个方面,建立了机场陆侧客运交通内部衔接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介绍了各指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然后采用模糊AHP与熵权修正各指标的权重,结合传统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机场陆侧客运交通衔接系统进行了评价。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得出了机场陆侧客运交通内部衔接效率3种方案的评价等级。研究结果表明,算法和模型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8.
田清浩 《科技资讯》2010,(1):56-56,59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城市道路网规划的相关工作经验,以组团式城市道路网规划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组团式城市道路网的规划原则和规划方法,论文首先剖析了组团式城市的形成和布局模式类型,而后分析了组团式城市道路网的规划原则,最后给出了具体的规划方法,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吴洋 《科技咨询导报》2012,(22):109-110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建筑规划竣工测量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建设工程规划监督测量中的竣工测量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了竣工测量的具体流程,质量控制要求和质量控制依据,给出了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而分析了外业施测时应该注意的要点,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建筑规划竣工测量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建设工程规划监督测量中的竣工测量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了竣工测量的具体流程,质量控制要求和质量控制依据,给出了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而分析了外业施测时应该注意的要点,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赵杰 《科技资讯》2011,(30):222-222,224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城市规划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城市绿地规划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了如何将景观生态学原理应用到城乡综合的绿地系统规划中。论文首先分析了景观生态学的概念,进而探讨了景观生态学分析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笔者探讨了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具体应用思路,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伟 《科技资讯》2012,(33):42-43
合理有效的进行道路网规划是解决城市诸多交通问题的关键,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城市道路网规划的相关工作经验,以组团式城市道路网规划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组团式城市道路网的规划原则和规划方法,论文首先剖析了组团式城市的形成和布局模式类型,而后分析了组团式城市道路网的规划原则,最后给出了具体的规划方法,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斌 《科技资讯》2010,(27):147-147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城市规划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城市绿地规划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了如何将景观生态学原理应用到城乡统筹的绿地系统规划中。论文首先分析了景观生态学的概念,进而探讨了景观生态学分析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笔者探讨了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具体应用思路,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岩  魏玉光 《科技资讯》2014,(7):222-223
我国已有50多个城市开展了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工作,环线在线网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相关理论,分析了国内外各大城市使用环线的情况。对于环线在线网中的作用、环线设置的一般原则以及线网规划中对环线的细节要求和运营组织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对线网规划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伍慧 《科技资讯》2011,(28):158-159
本文以笔者参与的合川工业园区工程管网规划为研究背景,研究探讨了项目中电力、通信、天然气、供热、给水、排水以及工业管廊的规划思路,论文对每一项管网规划都从现状概况及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而分析未来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规划,体现了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全文是笔者具体工程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首先分析了机场航站楼陆侧出发层车道边平面布局模式,研究了车道边交通流特性,然后利用可接受间隙理论建立单一车型运行下的车道边容量模型,并分别计算混合车流和行人穿行对车道边容量的影响,得出车道边不同平面布局模式下的容量计算公式。最后通过实际数据观测,以天津机场陆侧出发层车道边为案例进行研究,并运用VISSIM仿真软件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容量模型能够有效评估机场出发层车道边容量,为机场评估和设计人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简要分析了国内外及江西省机场选址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的发展,阐述了对机场选址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的必要性及相关法律依据。以江西省瑞金某机场选址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为例,探讨了该项工作中的气象要素的识别与分析重点,围绕机场项目的实际需求从气象防灾减灾方面为工程项目的具体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综合不利气象条件和有利气象条件的精细化论证分析结果可为今后江西省开展机场工程选址精细化气候论证服务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秦元元 《科技资讯》2009,(13):122-122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规划工作经验,以中心镇建设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心镇的特征与作用,给出了其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四大功能,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重庆的具体规划,分析了重庆的中心镇现状特点及建设思路,全文意图给重庆中心镇规划找到理论渊源,对全国其它地区中心镇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样板,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多年从事电力工程测量及规划建设的相关工作经验,以GIS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了将GIS引入到配电网中的思路,给出了GIS在变电站选址和路径规划中的具体应用思路,全文建立在笔者长期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相信对从事向光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伍慧 《科技咨询导报》2011,(31):118-118,120
本文以笔者参与梅江镇兴隆坳村公用工程设施规划为研究背景,研究探讨了项目中电力、通信、天然气、供热、给水、排水的规划思路,论文对每一项管网规划都从现状概况及未来的需求入手,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规划,体现了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全文是笔者具体工程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