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青年女科学家"的颁奖典礼上,我们遇见了10位优秀的青年女科学家,她们向世人证明,科学家也可以很时尚很美丽!走近"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5年1月16日,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颁奖典礼在京举行。有10位优秀的青年女科学家从183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获此殊荣。"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及欧莱雅中国于2004年联合设立,是欧莱  相似文献   

2.
每年10月,瑞典就会向世界宣布本年度的诺贝尔奖项的得主。得奖者,当然都是在物理、化学、生理学与医学、文学与和平等五个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文学家、经济学家以及著名人士。此奖从设立以来,已走过100年的历程,对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获奖的科学家是有国籍的。因此,某一国科学家获此殊荣,自然这个国家的人民也会感到高兴。 自1901年到1999年,我们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无缘,但有6位华人科学家获此殊荣,他们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朱棣文、李远哲和崔琦,说得…  相似文献   

3.
<正>参加第64届林道大会的女科学家的人数,历史上第一次超过男性科学家,女性和科学也因此成为此次会议上一个热议的话题——"不要轻言放弃""我想知道的是为什么女科学家很多,而身居科研领导高位的却不多?"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博士生特蕾西·诺曼问道。而记者感兴趣的是女科学家是如何处理家庭问题,比如她们想要孩子吗?其中三位女科学家肯定的举起了手,还有三位则有些犹豫。澳大利亚科学院前院长苏珊娜·科里回忆了早先科学会议上女性发言寥寥无几的现象,"我希望现在一切都改变了,但事实并非如我所愿。"伊丽莎  相似文献   

4.
正吴秀兰在CERN。这个邻近瑞士日内瓦的实验室拥有大型强子对撞机。这幅壁画描绘了她和她的合作者用来发现希格斯玻色子的探测器1963年,玛丽亚·梅耶(Maria Goeppert Mayer)因描述了原子核的壳层结构,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从那以后,再没有女科学家获此殊荣。倘若换一个不同的世界,那么这55年来,本来可能有众多女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吴秀兰便是其中之一。吴秀兰现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恩里科·费米杰出物  相似文献   

5.
2009年10月7日,美国科学家V·拉马克里希南、T·施泰茨以及以色列女科学家A·尤纳特因为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这三位科学家分别应用X射线衍射技术以高分辨率解析了核糖体的原子结构并且研究了核糖体功能。  相似文献   

6.
2000年10月23日,山西省农科院。孙善澄研究员参加完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菲园举行的何梁何利基金2000年度颁奖大会后,刚刚回到太原,山西省农科院又专为他举行了气氛欢快的庆功会。孙善澄是山西省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科技工作者中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7.
2008年12月10日.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然而并非每个人都为之庆祝。瑞典反贪局的一位官员向媒体透漏.他们正调查一家与200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Z·豪森(Harfld zur Hausen)。因发现人乳突淋瘤引发子宫颈癌与两位法国科学家获此殊荣]有着某种关系的制药公司,  相似文献   

8.
维塔利·金茨堡1916年生于莫斯科,1938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物理系,1940年进入俄罗斯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194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66年当选前苏联抖学院院士 2003年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本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俄罗斯人金茨堡、美籍俄罗斯人阿布里科索夫、美籍英国人莱格特。获此殊荣是因为三位科学家在有关超导体和超流态的量子物理学领域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李伟 《世界科学》2004,(1):29-30
中国青年学者王磊因其在实验中成功地用人工方法扩充了生物体的遗传密码,获得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2003年度“世界杰出青年科学家奖”。这一成果被学术界誉为“将来肯定会获得诺贝尔奖”的基础突破。同时被《科学》评出的5位区域奖荣得者中,中国学者陈清因其在感觉刺激和信号传导方面的新见解而获奖。 王磊是2003年度“世界杰出青年科学家奖”的惟一获得者,是继时松海之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时松海因其在大脑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于2001年获此大奖)。本刊在介绍王磊及5位区域奖获得者的同时,将王磊发表在《科学》上的“扩展遗传密码”一文摘译给读者,便于对其研究领域及应用前景所了解。  相似文献   

10.
1998年12月14日,《中国科学报》刊载了一条消息:“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系教授侯仁之先生最近荣获美国地理学会颁发的George Davidson勋章,授奖仪式将于1999年11月在美国纽约举行,美国地理学会表示,如果届时侯仁之不能前往美国接受勋章,他们将在北京专门为他安排一个授奖仪式。” Davidson勋章始创于1946年,是授予在太平洋或大陆边缘地区研究、探索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学家。侯仁之先生是世界第6位获奖者,也是我国第1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11.
正被提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达155人次,但一直未获诺贝尔奖的加斯顿·雷蒙。雷蒙是一位微生物学家和法国兽医,曾开发出预防白喉的疫苗最新解密的诺奖档案显示,一些科学家虽然获得很多提名,但遗憾的是,最后却不得不与诺奖擦肩而过。10月初宣布了七名做出杰出成就的科学家获2016年诺贝尔科学奖的各类奖项,现在让我们来关注那些曾获得大量诺贝尔奖提名,但从未接到过梦寐  相似文献   

12.
科学之窗     
法国科学院是法国科学界的最高学术机构。从它建立长达三个多世纪以来,尽管该院章程从未规定禁止妇女入选,但它始终以“男子俱乐部”自居。因此,就连现代原子物理学上声誉盖世的女科学家,曾二次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居里夫人也未被遴选为院士,然而,这种维持了三百多年的旧传统随着1979年和1981年二位女学者的入选而被彻底突破。迄今为止,又有一位女博士当选为  相似文献   

13.
"女性诺贝尔奖"奖项下首次写上中国人的名字 2003年2月27日晚,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亮出盛大节日的华彩,在国际上有"女性诺贝尔奖"之称的"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第五届颁奖典礼在这里举行,来自非洲、亚太地区、欧洲、拉美和北美的5位女科学家有幸获得殊荣.这之中,71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所研究员李方华院士也站到了聚光灯下,代表亚太地区领取这"女性诺贝尔科学奖".这是中国女科学家连续获得4次该奖项提名后,首次问鼎这一"女性诺贝尔科学奖",同时获得10万美元奖金.  相似文献   

14.
人类为征服癌症走过了漫长的道路,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才华,金钱和物资。197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授与了三位美国科学家,他们获此殊荣,是因为他们的卓越工作,使人类对癌症的认识,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他们的名字是:截维·巴尔的摩;里纳托·杜尔贝科;霍华德·特明。  相似文献   

15.
, 《科学》2012,64(6)
法国科学家阿罗什和美国科学家瓦恩兰因“能够测量和操控单个量子系统的突破性实验方法”获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6.
2011年2月,因为"在化学合成及属性领域所作的深入、创造性的贡献,以及对于有机材料的理解",美籍华人邓青云教授荣获沃尔夫化学奖,并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与他同时分享这一荣誉的,  相似文献   

17.
1995年诺贝尔化学、物理奖获奖工作简介MarkBuchanan著江世亮译大气化学家首次获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奖经常受到的抱怨之一是对地球和环境科学家的工作缺乏认同、不够重视,然而今年度三位化学奖获奖人名单的公布,将使这种抱怨情绪大为缓和。因大气化学方...  相似文献   

18.
女科学家在近几十年来不断取得成就,但是她们却面临持续的职业挑战。美国的大学和学院聘用的男科学家远比女科学家多得多,而且男性在科学工作上的薪水明显比女性高得多。女科学家仍然面临性别歧视、工资和资助不平等。  相似文献   

19.
提起生命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人们就会想起克里克和沃森。然而至少还有一位科学家也应该永远被人记住,她就是弗兰克林,一位带有悲剧色彩的天才女科学家。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美国书商诺曼收藏的私人信件进一步证实,弗兰克林对这一发现居功甚伟。这位才华横溢、英年早逝的女科学家不应该被公众和历史遗忘。一、从源头说起关于DNA的结构可能要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的阿斯特伯里,他通过X射线晶体衍射图认为,DNA分子是多聚核苷酸分子的长链排列。尽管阿斯特伯里的衍射图极不清楚,无法真实反映DNA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家走上斯德哥尔摩的领奖台 ,荣获诺贝尔科学奖 ,是每一个中国科学家的心愿 ,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愿。自 1 90 1年首次颁奖以来 ,诺贝尔奖已经过整整一个世纪 ,虽然有六位华裔科学家摘取了这一桂冠 ,但至今尚无祖国大陆的科学家在祖国大陆作出的成果获此殊荣。不仅如此 ,我国已连续三次评不出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内尚评不出顶尖的原创性成果 ,又怎么到世界最高的科学舞台上去争锋呢 ?这既令人焦虑 ,也发人深思。原创能力不强 ,原创水平不高 ,这一评估几乎已成为我国科学界的共识。瑞士洛桑的国际竞争力报告 ,我国的科技竞争力在参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