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刘知几和章学诚,是我国古代杰出的两大史学评论家。刘氏生当盛唐龙朔开元之际,章氏处于清代所谓“盛世”的乾嘉时期,两人均以史学评论著称,并各有专著——《史通》和《文史通义》流传下来。他们在这方面所作的贡献,丰富了祖国史学理论的园地。虽然两人皆论史学,但各有所长,正如章学诚所说:“刘言史法,吾言史意;刘议馆局纂修,我议一家著述”。(《文史通义》外篇三,《家书》二)章学诚正是在总结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刘知几的史学理论,做到了详其所略,重其所轻,把封建时代的史学理论大大向前推前了一步。  相似文献   

2.
刘知几是我国唐代史学理论家,他的著作《史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历史理论专著,书中对旧史作了全面总结,清算了古史的利弊得失,提出了餐修历史的积极意见,建立了中国历史学说的理论体系.章学诚是清朝杰出的史学家,史学理论家.他一生猪力都用于讲学,著述和编修方志.《义史通义》一书是他一生学问的精华,内篇多泛论文史,外篇对修志条例,阐述很详.全书以史论为主,是刘知几《史通》以后一部伟大的史学理论著作.刘知儿和章学诚在自己的著作中都充分反映了自己的历史学术观点,下面就二人在历史编纂理论上的异同作一简单分析。1…  相似文献   

3.
《史通》是一部史学评论著作,其内容总括万殊,包吞千有。关于散文,刘知几主张内容要“实录”、风格要简约,模拟古人以“貌异心同”为上;关于小说,刘知几就文言小说的分类、小说与史诗的关系、小说创作中的虚实关系、小说的社会功能等万面提出了较为全面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刘知几的《史通》,是我国史学评论专著的开山之作。在该书中,刘知几博论前史,摭掇利病,对中国唐代以前的史学进行了第一次比较全面的反省,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由于刘知几的历史见识和修史理论与前人不尽相同,其个人修养、经历及性格也有特殊之处,他点评前史,也显现出其个人风格和特色。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古代史学的鸿篇巨制中,只要一提起纪传体,人们就会很自然地联想起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一提起史学评论来,就会想到刘知几的《史通》和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同样,只要一提起政书来,人们也必然联想起杜佑的《通典》来。《通典》是我国留存的第一部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典章制度沿革的专史,又称《政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传统史学从春秋时孔子修《春秋》、左丘明作《左传》开始形成,经过西汉司马迁作《史记》、东汉班固作《汉书》奠定基础,到盛唐刘知几的《史通》作了小结;再经过北宋司马光作《资治通鉴》、南宋郑樵作《通志》而有进一步的发展,直至清代章学诚的《文史通义》作了概括。在这一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其主要特征可以从下面几方面来说明:一、史籍丰富,历史著作体裁多样,史学研究“非理论化”我国历代史学家遗留下来的历史文献资科是相当丰富的,其数量之多,用“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之类的词语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这些史籍的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涉及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论字数多寡,过简,过烦,用晦等方面入手,对刘知几《史通》的叙事尚简论做了全面的分析,并从史学传统及文史相别的角度出发,针对后人的批评阐述了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司马迁《史记》凡百三十篇,其中本纪十二、表十、书八、世家三十、列传七十。《三王世家》为世家末篇,是一篇比较特别的文章。“世家”之说,见《孟子·滕文公下》。刘知几说:“案世家之为义也,岂不以开国承家,世代相续。”(《史通·世家》)揆诸世家体裁,记的是封国诸侯,因为他们子嗣世袭承传,所以得名。其实从《史记》三十篇世家看,情况并不这么简单。对这个  相似文献   

9.
刘知几的《史通.言语》篇中体现刘知几对于史传文的创作观:在语言风格上讲求"体质素美",同时反对骈文入史,在创作上强调史传文创作的真实性。在实践上体现出不盲目崇古,并且大量使用当代口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张舜徽先生,当代著名文献学家,于《史通》“治之三反”,撰《史通平议》,“书以评议为主,辅以考据,于刘氏底蕴多所发抒”。本文暂示三例,略述先生之《史通》学研究,由窥先生于子玄服赞之意。  相似文献   

11.
张舜徽先生之《史通平议》,以评议为主,辅以考据,于刘氏底蕴多所发抒。本文略述先生之《史通》学研究,由窥先生于子玄疏失匡正之功,并论其别乎他家之处。  相似文献   

12.
章学诚是清代著名的文史学家。《文史通义》为其代表作。其中有许多篇目提到文书档案的体式。文书档案的体式是指文书档案的体裁格式。章学诚关于文书档案的体式的观点,总的来看可分为体式的规范要求与行文、称谓、格式与成文方式等多个方面。通过对文书档案体式的梳理,可再现当时文书档案的原生态,使现代人明白文书档案的传承与其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从而使人明白古为今用的道理。  相似文献   

13.
《宋史·礼志》的史源,前人虽多有论说,然均存在程度不一的不足之处。在《宋会要辑稿》、《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官私记载与《宋史.礼志》比对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看出:《宋史·礼志》的史源,很可能是《国史》、宋代官修《会要》、《文献通考》等史料价值极高的官私著述。  相似文献   

14.
对杨兆鋆关于"双曲线焦点位置作图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师同文馆的数学教育在清末数学教育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客观评价京师同文馆的数学教育离不开对其学生的考察.为此,探讨了其培养出的学生杨兆鋆在双曲线焦点位置作图问题方面的工作,指出杨氏在此方面的工作是以清末中算家李善兰为代表的对圆锥曲线研究重要方向的继承和发展.杨氏此方面的工作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数学传入后对当时中国数学界的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刘知几与柳宗元在辨伪学史上皆做出了重要贡献。辨伪方法上,柳宗元继承了刘知几于史实和文义等层面来考辨古籍真伪之路径,并在从源流、语言文字、古籍之著者考辨及伪书并非毫无价值亦有可取之处等诸多方面对古籍辨伪方法作了新的拓展。  相似文献   

16.
[]?在西汉中后期政治、文化舞台上,刘向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他精忠不渝,历事宣、元、成三朝,三度被废,三度复起,一生捍卫刘氏宗族,与宦党、外戚坚持斗争.在早年的政治生涯中,初元二年的使外戚上变事是决定刘向一生政治命运的转折点.萧望之、周堪、刘向等与宦官石显、外戚许、史围绕灾异展开交锋,最终经生集团落得大败.刘向的变事既体现了他捍卫宗族的忠心,也反映出早期刘向在政治斗争中的不成熟.而历西汉元帝朝,围绕刘向的这次上书而发生的种种争斗实际是经生集团与宦官、外戚集团争夺权力的缩影.本文通过记述刘向使外戚上变事的始末,并分析刘向在变事写作上的得失,试图勾画出西汉元帝朝初年的政治格局与变动,以及揭示刘更生前期的奏议写作的政治背景.  相似文献   

17.
刘知幾与柳宗元在辨伪学史上皆做出了重要贡献。辨伪方法上,柳宗元继承了刘知幾于史实和文义等层面来考辨古籍真伪之路径,并在从源流、语言文字、古籍之著者考辨及伪书并非毫无价值亦有可取之处等诸多方面对古籍辨伪方法作了新的拓展。  相似文献   

18.
施蛰存的历史题材小说是他“独自去走一条新路径”的杰作,是作者在现在时间中完成的对历史的理解,目的在于显示个体精神人格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在这类历史题材小说中,作者消解了得道高僧、民族英雄之辈堂皇的冠冕,以分裂的姿态诠释着一种生存的悖论。施蛰存为他历史题材小说中的个体人格自我构筑了一种独特的表述体系,即“内自我一假自我”系统,揭示了其本质的生存状态:焦虑。这种焦虑主要表现为对罪过的焦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