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利用分组网进行语音、传真等通信,不仅可以有效地利用网络带宽,还可以节省大量通信费用。本文以三种典型的分组网——Internet、帧中继网和B-ISDN为例,分析了VoIP(Internet上的语音)、VoFR(帧中继上的语音)和VToA(ATM上的语音)这三种分组网语音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一种兼容这三种网络协议的语音通信实现方案。最后讨论了VoIP、VoFR和VToA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价语音包丢失对基于IP的语音传输(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VoIP)的语音质量的损伤,对ITU-T G.107建议书提出的语音质量预测模型E-Model中计算丢包与编码造成的损伤Ie-eff的方法作出改进,在综合考虑语音包的内部特性和存在突发连续丢包情况后,提出利用在固定语音长度下,语音实际损失时间Tloss来衡量语音包丢失造成的语音损伤.仿真结果表明,相比原有模型,改进后的模型得到的语音质量评分同主观语音质量评估方法(perceptual evaluation of speech quality,PESQ)评分相比,皮尔森相关系数平均提高了0.045 8,均方根误差平均降低了0.053 4,改进后的E-Model模型在评价语音质量时与PESQ更具有一致性,可以更为准确地预测VoIP通信的语音质量.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的VoIP抖动缓冲控制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抖动缓冲区大小是影响基于IP的语音传输(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VoIP)语音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减小缓冲区时延与丢包,提高VoIP的语音质量,提出一种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的自适应抖动缓冲控制算法.通过监测语音包缓冲时延的长、短时变化,并制定了缓冲时延与缓冲区调节值之间的模糊控制规则,自适应调节缓冲区大小,在避免丢包的前提下,使缓冲时延最小化.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降低VoIP的缓冲时延,相比传统的抖动缓冲自适应算法,所取得的平均缓冲时延更小,在网络突发前后收敛速度更快,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跟踪性,可以适用于各种复杂网络环境的VoIP通信中.  相似文献   

4.
陈春香 《科技信息》2010,(17):J0032-J0032,J0048
通过因特网进行语音通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应用面很广,因此涉及的技术也特别多,其中最根本的技术是VoIP(Voice over IP)技术,可以说,因特网语音通信是VoIP技术的一个最典型的、也是最有前景的应用领域。因此在讨论企业用因特网进行语音通信之前,有必要首先分析VoIP的基本原理,以及VoIP中的相关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VoIP是近几年的一个热门话题.点对点通信是VoIP的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已经在许多企业和政府部门得到了应用.通过采用最常用的ADSL上网的方式,提出了一种针对中小企业的VoIP点对点通信网络的解决方案.即采用语音网关,借助VoIP运营商的VoIP软交换平台,实现企业内部通话零话费.用较少的投资,可以给企业节省大量的话费,减少了企业的费用,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将VoIP语音通信技术和Ad Hoc网络技术融合,结合网络层的AODV路由协议和传输层的RTP/RTCP协议设计网络层算法,实现了具有全双工的多跳自组织语音通信系统.通过实际网络场景,分别从丢包率、延时和语音MOS值等方面对传输质量进行了大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多跳语音通信系统在传输跳数较少、路由切换不频繁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良好的语音传输.  相似文献   

7.
Voice over IP     
简介 目前PSTN网中主要仍然采取电路交换技术,由于电路交换技术有许多先天不足,如线路利用率低,因而人们一直在寻求新的交换方案。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INTERNET的发展,出现了多种很有吸引力的方案以代替传统公用电话网和租用线路,分组语音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分组语音技术具有很多诱人的优点:首先,分组语音占用的传输带宽可根据用户的要求来调整,以达到最经济有效地利用信道;其次,利用分组语音技术可实现数据和语音在IP网上的混合传输,从而大大降低了费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针对常用的软交换、远端模块以及VoIP网关三种接入技术进行了探讨,分别就三种方式适用场合以及三种方式分别能够满足何种语音接入要求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9.
VoIP是近几年的一个热门话题.点对点通信是VoIP的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已经在许多企业和政府部门得到了应用.通过采用最常用的ADSL上网的方式,提出了一种针对中小企业的VoIP点对点通信网络的解决方案.即采用语音网关,借助VoIP运营商的VoIP软交换平台,实现企业内部通话零话费.用较少的投资,可以给企业节省大量的话费,减少了企业的费用,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无法量化VoIP语音通讯延迟的现状,提出一种精确测量语音通讯延迟的方法.该方法按照通讯协议,在网络上不定时地发送并接收插入自定义数据的语音包,然后通过发送和接收到此语音包的时间差来量化延迟.本研究不仅在实际运行中不影响原有的语音通信功能,同时还可对整个VoIP系统的语音质量评估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详细分析了IP和ATM网络中语音信息分组的端到端时延及其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语音CBR码流VBR转换法,以消除分组装配时延,达到降低信息分组端到端时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调度的目标是尽可能降低语音分组时延,同时最大化数据业务的总吞吐量。采用串行调度的方法:先进行语音调度,再进行数据调度。通过一个可调参数Vmax体现语音和数据业务在资源分配上的折衷。算法设计时考虑了可变分组长度给调度带来的影响与约束,提出了一种载波补偿方案以保证在每个调度帧内传输尽可能多的分组,并利用了语音业务特性。仿真结果表明:与Ahmed和Gkkw算法相比,该算法降低了语音分组时延。  相似文献   

13.
针对视频会议和可视电话等低比特率的应用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PRMA无线网络的视频、语音和数据集成传输的新方案--假预约方案,它通过降低语音终端的丢包率,能够在不牺牲系统视频传输能力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带宽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分组语音流的流体流动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音信息在基于 ATM信元传输的宽带综合业务网中的传输是极大区别于以往的电路交换技术的 ,也是不同于主要用于传输数据的分组交换网的。介绍了一种用于模拟 ATM网中的分组复用语音流传输的模型 :流体流动模型。并用这种模型对语音传输中的信元丢失率进行了计算和研究 ,最后得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15.
蜂窝数字分组数据(CDPD)是利用现有的模拟蜂窝电话网来传输数据的一种新技术。无线资源管理协议负责为CDPD数据流选择一个合适的信道进行数据传输。通过建立一个话音模型,对CDPD 如何选择信道才能获得最佳的数据传输作了理论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17.
CRM应用要求有效采集客户数据,为数据消费提供支持.除传统邮件外,客户数据主要通过两类网络进入企业,分别是采用电路交换、传输实时语音和传真的PSTN及采用数据包交换、提供电子邮件和网上留言服务的Internet.本文以PCI语音卡为核心硬件,综合运用CTI、应用程序的自动化、ASP等技术,设计构建了客户数据接收平台,通过编程实现了不同类型客户数据的接收管理.  相似文献   

18.
A kind of Web voice browser based on improved synchronous linear predictive coding (ISLPC) and Text-toSpeech (TTS) algorithm and Internet application was proposed. The paper analyzes the features of TTS system with ISLPC speech synthesis and discusses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SLPC TTS-based Web voice browser. The browser integrates Web technology, Chines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key technology of Chinese ISLPC speech synthesis. It's a visual and audible web browser that can improve information precision for network users. The evaluation results show that ISLPC-based TTS model has a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other browsers in voice quality and capability of identifying Chinese characters.  相似文献   

19.
与传统的电信业务采用电路交换作为核心技术相比较,下一代网络NGN是一种基于IP网络、以软交换为核心技术的分组网络,它可以统一承载数据业务、语音业务和视频业务等多种业务,是新一代网络发展的方向.通过采用NGN技术,可以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加快新业务开发、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增加业务收入.除此之外,随着NGN核心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不断降低,NGN技术将在多个领域显示出其自身的优势.基于上述原因,为了进一步提高高等学校的多种业务开展和通过网络赢利的能力,考虑高校网络实际情况和NGN的特点的前提下,给出了高校下一代通信NGN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