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硅基取代环戊二烯基二羰基铁负离子[η^5-RC5H4Fe(CO)2]^-(R=SiMe3,I;Si2Me5,Ⅱ)与铁碘化合物(η^5-C5H5)Fe(CO)2I反应,除得到新的Fe-Fe化合物外,还分离到另两种母体Fe-Fe化合物;桥连化合物(η^5,η^5-C5H4SiM32OSiMe2C5H4)[Fe(CO)2I]2(6)与铁负离子[η^5-C5H5Fe(CO)2]^-(Ⅲ)的反应,仅分离到各  相似文献   

2.
Fe(CO)12与双(二烷基氨基硫代甲酰基二硫)R2NC(S)S2C(S)NR2(R=Me,Et,i-Pr,NR2=NC5H5)反应,得到四个新的含前配体劈开的S,SCNR2和NR2配位分子的三核铁羰基族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及IR,^1HNMR和MS谱学表征。它们是Fe3(CO)6(μ3-S)2(μ,η^2-SCNR2)2(μ-NR2)(Ⅰ:R=CH3,Ⅱ:C2H5);Fe3(CO)8(μ3  相似文献   

3.
四甲基环戊二烯与五羰湛铁在二甲苯中加热回流6h,即生成标题化合物1,1与碘在氯仿中反应生成Fe-Fe键断裂在铁碘化物(C5HMe4)Fe(CO)2I,2,1与氯化汞反应生成Fe-Fe键断裂的铁氯汞化物(C5HMe4)Fe(CO)2HgCl3和铁氯化物(C5HMe4)Fe(CO)2Cl4.1与氯化亚锡反应仅分离到铁氯化物4.以元素分析,IR和HNMR谱表征化合物1~4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四甲基环戊二烯与五羰基铁在二甲苯中加热回流6h,即生成标题化合物1,1与碘在氯仿中反应生成Fe-Fe键断裂的铁碘化物(C5HMe4)Fe(CO)2I2,1与氯化汞反应生成Fe-Fe键断裂的铁氯汞化物(C5HMe4)Fe(CO)2HgCl3和铁氯化物(C4HMe4)Fe(CO)2Cl4.1与氯化亚锡反应仅分离到铁氯化物4.以元素分析,IR和1HNMR谱表征了化合物1~4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N(P(C6H5)3)2(HFe3(CO)11)与异氰酸苯酯反应,酸化后给出了簇合物Fe6(CO)14(μ-CO)3-(μ-η^2-OOCNC6H11)异氰酸苯酯的C=O双键劈开加氧,以(μ-η^2-OOCNC6H11)形式配位于2个铁原子,异氰酸苯酯的苯加氢还原子为环己烷,同时表征了产物的IR,^1HNMR和MS谱。  相似文献   

6.
用密度泛函方法的LDA和NL/LDA优化分子片试HFe(CO)5^+和Mn(DCO)^-5的几何结构3,并计算了Fe(CO)5的NL/LDA亲子亲合能,其来751.6kJ.mol^-1,介于文献报道的HCN和NH3的质子亲合能之间,解释了Fr(CO)5容易从H2CN^+中得到了质子而难以由NH^+4夺得质子的实验事实。  相似文献   

7.
用密度泛函方法(DFT)的LDA和NL/LDA优化分子片试剂HFe(CO)5+和Mn(CO)5-的几何结构,并计算了Fe(CO)5的NL/LDA质子亲合能,其值为751.6kJ·mol-1,介于文献报道的HCN和NH3的质子亲合能之间,解释了Fe(CO)5容易从H2CN+中得到质子而难以由NH4+夺得质子的实验事实。HFe(CO)5+电离H+后其几何结构由C4v对称性变为D3h对称性,与等电子体HMn(CO)5电离H+后几何构型的弛豫相类似。NL/LDA计算的分子片Fe(CO)5的弛豫能为-59.78kJ·mol-1。计算结果还表明,HFe(CO)5+电离H+后Fe→CO反馈π键得到加强,使得FeC键缩短,CO键增长;同时,Fe原子上的电子电荷减少,而C和O原子上的电子电荷增加。Muliken布居分析同样表明,在HFe(CO)5+电离H+后,Fe和C之间的Muliken键级增加,C和O原子之间的键级减少  相似文献   

8.
空气氧化湿法制备的MnFe2O4在H2还原下,生成氧缺位铁酸锰MnFe2O4-δ(0<δ<1),利用XRD和Mossbauer谱等技术,对它的性质(还原性,晶格常数稳定性)进行了详细地研究,考查了在氧缺位铁酸锰(MnFe2O4-δ,δ>1)及MnO-FeO固溶体下CO2分解成C的活性,结果表明(MnFe2O4-δ,δ>1)能够有效地分解CO2成C,并且在反应以后自身转变成了化学计量的MnFe2O4,MnO-FeO分解CO2以后,一部分变为MnFe2O4,一部分仍然保持MnO-FeO固溶体结构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二茂铁丙烯酸和2,2‘-联吡啶与Zn,Cd,Hg,及Pb的混配合物,用元素分析,IR,UV,^1HNMR,摩尔电导和热分析确定了这些配合物的组成为:(C5H5FeC5H4CH=CHCOO)2M(C5H4N)2.  相似文献   

10.
空气氧化湿法制备的MnFe2O4在H2还原下,生成氧缺位铁酸锰MnFe2O4-δ,利用XRD和Mossbauer谱等技术,对它的性质(还原性,晶格常数稳定性)进行了详细地研究,考查了在氧缺位铁酸锰(MnFe2O4-δ,δ〉1)及MnO-FeO固溶体下CO2分解成C的活性,结果表明能够有效地分解CO2成C,并且在反应以后自身转变成为化学计量的MnFe2O4,MnO4-FeO分解CO2以后,一部分变成  相似文献   

11.
[Ni(bbdt)_2]配合物的合成及电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通式为 Rn[Ni ( bbdt) 2 ]( H2 bbdt=1 ,2 -二苄基硫 - 1 ,2 -二硫代乙烯 ;R=四甲基铵阳离子、四乙基铵阳离子、四丁基铵阳离子、N-甲基吡啶阳离子、N-甲基喹啉阳离子、苯基三甲基铵阳离子、十六烷基三甲基铵阳离子 ,n=0 .5 ,1 ,2 )的系列配合物 .当这些配合物用 I2 氧化时都生成了同种配合物 [Ni( bbdt) 2 ].用元素分析、IR谱、电子光谱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 ,测定了配合物的室温电导率 .结果表明 :n=0 ,0 .5对应的配合物表现出来相对高的室温电导率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稀土金属(R)与过渡金属(T)化合物RT5型系列衍生物中R3(Fe,M)29和R(Fe,M)12的结构和内禀磁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阐述了稳定元素(M)和嵌入轻原子(N,C,H)对其结构和内禀磁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用二亚点阵MFT分析R2Fe17Mx的饱和磁化与温度的关系。得到了分子场系数nRR、nRF和nFF,计算出了居里温度,给出了交换场HR(T)、HFe(T)与温度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在R2Fe17中渗入N或D后,M2Fe(0)和nFF明显增大,交换场也相应增大,居里温度主要取决于M2Fe(0)和nFF。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使用哈密顿矩阵,计算出CsNiCl3的能级和g因子随温度的变化,分析出Ni2+-Cl-键长从5K~300K的热膨胀,得到线性热膨胀为:δR=R(300K)-R(5K)=2×10-2和线性热膨胀系数:α=1RdRdT=2.73×10-5K-1.  相似文献   

15.
在两相体系(H2O/CHCl3)中,利用二氯二茂钛与5-磺基水杨酸形成的水溶液和N-(取代苯基)氨基乙酸反应,简便全盛了三种二茂钛氨基酸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IR及^1H NMR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氨基酸的羧基以单齿氧原子与钛配位,形成了双分子取代的二茂钛配合物。  相似文献   

16.
利用常规和水热合成法得到2个咪唑基阳离子-Strandberg型钼磷酸盐的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H8(H2biim)5[(HPO4)2Mo5O15]2.4H2O(1)和H4(Hbeim)5[(HPO4)2Mo5O15].4H2O(2)(H2biim=2,2′-联咪唑;Hbeim=苯并咪唑).通过IR光谱、ICP、元素分析、CV和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该杂化材料对H2O2还原的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2在酸性条件下对H2O2具有电催化还原作用.分子间通过多阴离子单元与有机物基团间的静电作用、N—H…O和O—H…O氢键作用形成无限的三维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7.
18.
利用水热合成方法合成了二个新的Keggin基有机一无机杂化化合物(H3/4Me2bpy)4[PW12O40].3H2O(1)和(H6/5bbi):5[PMo12oO40]·H2O(2)(Me2boy=5,5’-甲基-2,2’-联吡啶,bbi=1,1’-(1,4-丁烷)双(咪唑)),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确定了化舍物的晶体结构.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口=13.229(3),b=23.449(5),c=13.720(3),β=118.61(3),V=3736.6(13),Z=2,Rl=0.05910,wR2=0.1397.化合物2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2.021(2),b=12.131(2),c=20.441(4),a=93.60(3),β=94.71(3),Y=103.21(3),V=2881.8(10),Z=2,R1=0.0692,龆2:0.1828.将目标化合物制成碳糊电极,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其电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19.
用ESR(ElectronSpinResonance)波谱研究(C2H5)4NB10H10Cu和(CH3)4NB12H12Cu的结构和化学键.结果表明该系列化合物中11B和14N核与Cu2+之间不是以共价键或者离子键形式直接连接,很可能存在着CuHB桥键,但Cu2+和1H之间的作用比较弱.(CH3)4NB12H12Cu中Cu2+位于B12H122-轴对称性配位场中,因而有较高的对称性和稳定性;(C2H5)4NB10H10Cu中Cu2+位于B10H102-非轴对称性配位场,并且Cu2+彼此之间相距较近  相似文献   

20.
微波辐射下利用三有机基氯化锡、苯甲酰甘氨酸和甲醇钠在甲醇中反应,高产率地合成了三有机锡苯甲酰甘氨酸酯,c6H5CONHCH2C02SnRR’2[R,R’=Ph,Ph(1);PhC(CH3)2CH2,PhC(CH3)2CH2(2);CH3OCOCH2CH2,Ph(3)],通过元素分析、IR、1HNMR和x_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其结构.化合物2属单斜晶系,P21/f空间群,口=1.9476(2),b=1.9641(2),C=3.9198(4)nm,β=102.531(2)°,Z=16,V=14.637(3)nm3,R1=O.0517,wR2=0.1199.该化合物的锡原子具有4配位mSnC3O]畸变四面体构型,分子间通过配体中酰胺间的N—H…0氢键形成了一维链状超分子结构.化合物对大肠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1的活性最高,与氨苄西林钠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