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薛凤祚是清初著名的天文、历算学家,他是中国引进对数的第一人,对西方的天文历算有深入研究.薛凤祚一生著述颇丰,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历学会通》内容丰富,涵盖了天文历法、数学、易学、水利、军事、医学、物理学等会通思想.其中,薛凤祚的易学会通思想对传统与外来文化的继承创新比较有代表性,既是对易学文化的一种创造性转化,也是一种创新性发展.文章通过分析《历学会通》中易学思想的传承创新体现的实践逻辑,进而把握传承创新中的理论逻辑.这对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树立文化自信,更好的构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周易》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及《周易》对中国古代帝王文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周易》与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关系,并以中国古代最高水平的皇家建筑———天坛、故宫为例,论述了其建筑设计中的易学思想。通过对天坛、故宫等与中国古代易学思想相结合的特殊建筑的分析,使我们看出,这些建筑从名称到布局处处遵从易学思想,中国古代帝王对易学思想的崇仰由此可见。不仅皇宫建筑如此,皇宫所在地的城市建筑同样体现了易学思想,明代京城的建筑设计布局与易学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文化创新与大国形象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创新遭遇的一个强敌就是中国的文化失败主义,这是对内而言;对外而言,中国文化形象模糊不清.内部的虚空与外部的游移不定是中国最大的文化安全问题.内部的协调和团结、外部的蒸蒸朝气,是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文化创新是要培育一片生态世界,其契机就是太空文明、也就是时间空间本体论.中国经济的崛起正好与太空文明同步,新的文明时代将是一个后传统的时代,传统文化的精髓依然对这个世界产生重要的精神作用.太空文明开拓了崭新的人类经验,将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触媒.随着文化世界观的逐步拓展,中国的文化创新也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开始:从体系创新、范畴创新、艺术创新,到文学创新.中国文学批评是文化创新的窗口但问题很多(殖民化、肤浅化、炒作化是其主要弊端).有必要进行文化清理和思想重建,以引发中国文化艺术精神之建构和中国形象之重塑革新生机.  相似文献   

4.
两汉学术中始终存在兼治《易》、《老》的学术风气,这种学风直接促进了易学与道家思想的融合。《淮南子》以及严遵、扬雄、王充都追求《易》、《老》在义理上的契合,融汇贯通,成一家言。《周易参同契》则主要是运用《周易》和易学的思想来作为道教炼丹术的理论指导,形成独特的道家养生之术。总之,两汉兼治《易》、《老》的学术风气体现了儒、道思想的融合,不仅对魏晋玄学和道教易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也为以儒道精神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科技》2014,(6):I0001-I0002
正文质彬(星智),男,1948年出生。湖南湘潭人,大学文化,建筑工程师,中国建筑学会会员,职业易学家,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易学会员,国家注册职业高级建筑环境风水策划师,中国堪舆家协会理事,注册风水师,北京建筑风水文化研究所副秘书长。世界易经学会湖南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研究员,高级堪舆师。国际易学研究院副秘书长。中国杨公风水学研究院副院长、湘潭分院院长,中国华夏易经研究院副院长,长三角易学联盟专家团专家,中国国际易学联盟副主席,中国人居环境与传统居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介绍设计艺术的概念以及发展历程,提炼出中国设计艺术的文化精神——“道家无为,天人合一”,然后再从不同的设计类型来论证其文化精神的体现,从本质上进行把握,呼吁要发扬中国设计艺术的文化精神——“道家无为,天人合一”,营造美好的地球家园。创新点:在“道家无为,天人合一”文化精神指导下,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建设美好地球家园。  相似文献   

7.
从当代文化科学发展的视野,对作为六经之首的易经起源及其价值进行了深入挖掘和解读.通过论证易经生成之三部曲:自然易→占筮易→人文易[1], 揭示了"易"之卦爻象数源于自然,易经之本在象数,其精髓乃"道法自然".由此不仅提升出中国自然哲学、生命哲学与人文教化,而且开出了中国古代生成整体论的"科学"和数学算法体系.文章揭示了易经作为中国文化总源头所蕴含的自然、占筮、哲学、"科学"等 "多维立体结构",试图澄清其中相互关系与不同层次.主张从当今文化科学发展的高度,揭示与彰显易经象数本有的自然、数理与"科学"蕴含,赋卦爻辞以新意,开辟易学创新之道.并试图由此为厘清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线索,超越西方近代科学的机械构成论与主客二分之认识论,探索中国文化、科学的自主创新提供文化资源与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8.
王船山的正学之道、文化创新之道与内圣外王之道是紧密相关联的,这与王船山的君子精神是一致的,学问与精神融为一体。王船山的君子精神体现为用得其宜、君子天人相合之道促其正学与开新、正学与开新凸显了文化自觉创新意识,正因如此,才使王船山学术造诣广大至深,成为一代学术思想家。  相似文献   

9.
作为革命精神之源和红色文化之基,八一精神聚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先进政党品质于一身,是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期,在高校几乎已经清一色的"90后"大学生中继承弘扬、创新发展八一精神,对国民道德素质提高有着特殊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周易》为儒家群经之冠 ,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源头。其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至为深刻的 ,在中国易学史上 ,杨万里的《诚斋易传》具有特殊地位 ,它冲破了当时盛行空谈天道性命的易学习气 ,专以史事论易理 ,独成一家。作为时代的进步的思想家 ,他在该书中提出许多理论观点 ,在今天看来 ,仍有不少合理之处。整理这些思想 ,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先进文化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相似文献   

11.
学术期刊编辑文化创新的本原是中国古代文化,原动力是中国近现代文化。中国文化的文化选择意识、文化精英精神、对外开放和文化创新精神是中国学术期刊编辑文化创新的宝贵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2.
易学之所以从"中国之易学"发展到"世界之易学",是因为它有其超地域和超时代的因素.当代世界正处在新的历史转折时期,易学也必须作出适当的回应,既要承担新的历史使命又要面临着经受科学论证的考验.  相似文献   

13.
西汉中后期易学的发展,贯穿着对数术之学的吸收与改造的活动。孟喜通过对民间易学中数术之学的吸收与整合,构建了以占验天道为目的的西汉新易学模式,并最终由京房完成了"天人感应"的易学数术的构建。孟喜推介其易学思想的过程,折射了西汉官方易学数术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作为革命精神之源和红色文化之基,八一精神是人民军队之魂,是改革开放和平建设新时期国防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其核心内涵与高校国防教育价值体系具有高度的融合与统一。在高校国防教育中弘扬八一精神,对创新国防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包装设计的出路在于创新。包装设计的民族化反映的是时代精神,把现代包装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来对待,结合创新和时代的精神,那么包装设计文化既有创新精神、民族性,又有时代性;它们虽然表现在文化结构的不同层面上.但共同构成了包装设计文化的整体。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现代文化趋同和传统文化危机论的大背景下。通过对传统文化精神在现代设计中传承与创造的可能性研究表明,只有在充分汲取传统文化精粹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试验现代设计新语言、新语构、新语义、新语用、新形式,发展多元化的本土性的艺术设计。才能使中国的现代设计立足于世界设计之林。  相似文献   

17.
南昌起义中产生的八一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和红色经典文化之基。历史和现实证明,聚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先进政党品质于一身的八一精神,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但由于种种因素,对同属红色文化范畴的八一精神研究和运用,却相对滞后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不仅与南昌起义和八一精神的历史地位、伟大意义和现实作用不相符合,而且极不利于科学把握民族文化和革命精神,特别是对红色文化和区域文化的全面、完整和深入地研究与运用。本文将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研究与运用的核心前沿问题,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纠正对八一精神的偏见与错误,阐述八一精神形成的科学解读、承继的战略意义、能量的释放路径和品牌的塑造环节。  相似文献   

18.
以铸就大学创新文化之魂为核心,营造创新的良好氛围 创新文化是提升大学创新能力的引擎,在创新人才培养、开展科技创新和服务引领社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发展大学的创新文化首先要创新大学发展理念,通过发挥创新精神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形成创新的文化底蕴和氛围,构建起新时期的大学创新精神文化体系. 弘扬现代大学理念,培育创新精神文化 大学理念,反映了大学在其办学历程中所积淀形成的价值取向、文化传统和独特个性.要围绕高校的根本任务和当代使命不断进行理念创新,结合自身传统深化校风、学风、教 风等精神内涵,把科学研究所倡导的求真求实、批判求新的理性精神与人文精神所蕴涵的自由民主、激励包容等人文关怀统一到创新实践之中,使创新活动具有不竭的精神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19.
《周易》为儒家群经之冠,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源头。其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至为深刻的,在中国易学史上,杨万里的《诚斋易传》具有特殊地位,它冲破了当时盛行空谈天道性命的易学习气,专以史事论易理,独成一家。作为时代的进步的思想家,他在该书中提出许多理论观点,在今天看来,仍有不少合理之处。整理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先进文化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相似文献   

20.
王丽丽 《科技资讯》2012,(13):239-239
中国服装艺术设计能够在世界时尚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树立自己的品牌,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面对服装设计向多元化、民族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我们应该继承传统文明的精髓并发扬光大,并在此基础上发挥我们的创新精神,使设计既富于创新精神,又不失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